全自动芦苇打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4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芦苇打捆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杆状植物收获打捆机械,特别指一种全自动芦苇打捆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湖区的芦苇收获时节,打捆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 一般的情况是, 首先用人工或机械将芦苇割倒,再用人工将芦苇捆成小捆,然后,将芦苇小捆 搬上拖拉机或马车(在新砍伐的芦苇地上行走很慢,因为芦苇蔸容易把脚刺伤), 拖到芦苇打捆成垛的地方卸车,然后进入打捆工序,先由铡刀的人把芦苇搬来 将芦苇铡成两段(也有铡成三段的),然后将铡好的芦苇堆放在地上,打捆的人 将铡断的芦苇搬放到打捆机箱内,四个人摇动把手加压,之后四个人配合用芦 苇蔑作绳把芦苇捆好,再两人配合把戸率捆从箱内抬起,由一个背去码成小堆, 如此循环,在实际的收获过程中还未见到过机械化作业。中国专利曾公开过一 种采用液压驱动,机械平移挤压成矩形捆,但这种结构也只能算是半机械化的, 它还要辅以很多人工几次搬运芦苇,还要铡刀、装箱、扣箱、捆箱,程序繁锁, 效率低,至今未见真正机械化的芦苇打捆机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创新, 提供一种全自动芦苇打捆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以下结构的打捆车 整台机器以一台履带式机车为行走动力,整车由底盘总成、拾取装置、输 送装置、切割装置、缓存输送装置、打捆装置、装卸装置组成,其中,所述的 拾取装置设置在整车的最前端,它将芦苇铲入倾斜安装在车身前方的输送装置上,输送装置的前端设置有切割装置,将拾取的芦苇从中切断,后端连接由液 压马达、缓存油缸、送料油缸和防散落装置组成的缓存输送装置,打捆装置设 置在缓存输送装置的后端,由打捆机和加压装置和传动马达组成,整车的尾端 设置包括可移动和升降的机架及抓斗,将打捆的芦苇送入承载的拖拉机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自动化的机械作业,不仅使芦苇的打捆简便高效,而且 整机的性能可靠,操作方便,将芦苹从地面上拾取至打成捆、装卸, 一气呵成, 而且捆重、捆形基本一致,为芦苇成垛、上船、卸船创造了实现机械化作业的 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机主视图
图2是图1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拾取装置结构图
图4是图3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切割装置结构图
图6是图5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缓存输送装置结构图之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缓存输送装置结构图之二
图10是图8A处放大图
图11是图8C处放大图
图12是图9D处放大图
图13是图8E处放大图
图14是图8B处放大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输送框立体结构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输送框主视图 图17是图16F处放大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打捆装置结构图之一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打捆装置结构图之二 图20是打捆装置上下移动架装配图 图21是图18D处放大图 图22是图19A处放大图 图23是图19B处放大图 图24是图19C处放大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装卸装置结构图之一 图26是图25俯视图 图27是图25侧视图 图28是图25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
整台机器以一台履带式机车为行走动力,整车由底盘总成l、拾取装置2、 输送装置3、切割装置4、缓存输送装置5、打捆装置6、装卸装置7组成,其 中,所述的拾取装置2设置在整车的最前端,它将芦苇铲入倾斜安装在车身前 方的输送装置3上,输送装置3的前端设置有切割装置4,将拾取的芦苇从中切 断,后端连接由液压马达、缓存油缸、送料油缸和防散落装置组成的缓存输送 装置5,打捆装置6设置在缓存输送装置5的后端,由打捆机和加压装置和传动 马达组成,整车的尾端设置包括可移动和升降的机架及抓斗,将打捆的芦苇送 入承载的拖拉机上。
由图3、 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拾取装置2包括平衡油缸21、主架22、传动组件23、导入组件24和拾取滚轮组件25,其中平衡油缸21设在主架22 的中间,与底盘总成的前支架连接,主架22为一半圆状滚筒,传动组件23设 在主架两侧,导入组件24与拾取滚轮组件25设在主架22滚筒内。所述的传动 组件23包括传动轴231、滚轮主动轮232、滚轮中间传动件233、滚子链234和 齿轮235,其中滚轮主动轮232设在传动轴231两端,滚子链234连接传动轴 231、滚轮中间传动件233和齿轮235。所述的导入组件24包括引导齿241、托 泥板242、安装板243、合页244、弹簧245,其中引导齿241的材料为耐磨工 具钢,用螺栓连接于安装板243上,托泥板242焊接于安装板243上,安装板 243通过合页244连接于拾取装置主架22上,弹簧245将托泥板242和拾取装 置主架22接紧。所述的拾取滚轮组件25设在由齿轮235传动的轴体上,包括 至少二组可转动的叶片251。
由图5、 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割装置4包括机架46、切割传动部件 47、切割部件48和切割加压架49,其中机架46为框架式结构,切割传动部件 47设在机架46—侧,切割部件48设在机架46的中间和两侧,切割加压架49 分别设在切割部件48的下方。所述的切割传动部件47包括切割马达471同步 皮带472,由切割马达471通过同步皮带472枢接传动部件47和切割部件48。 所述的切割部件48包括中间切割部件481、两端切割部件482和483,其中两 端切割部件482和483安装位置靠前先将芦苇两端枝叶切除,中间切割部件481 安装靠后将芦苇从中间切断。所述的切割加压架49包括中间切割加压架491、 左端切割加压架492和右端切割加压架493,其中每部加压架下方连接一加压弹 簧494。
由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装置3包括安装架310、输送滚轮311、 输送传动装置312、输送带313和芦苇引导装置3'14,其中输送滚轮311设置在 安装架310的两端,输送传动装置312连接输送带313在安装架310上运转,芦苇引导装置314设置在安装架310的中间。所述的输送滚轮311包括主动输 送滚轮3110和从动输送滚轮3111,其中主动输送滚轮3110枢接在输送传动装 置312 —端,从动输送滚轮3111设在安装架310的另一端。所述的传动装置312 包括输送链3121、输送链节杆3122和动力马达3123,其中动力马达3123通过 两端的连轴器分别与主动输送滚轮3110和从动输送滚轮3111连接,输送链节杆 3122安装于输送链3121上的附件上,输送链3121嵌入到主动输送滚轮3110和 从动输送滚轮3111的输送齿上。
由图8至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存输送装置5包括液压马达515 通过同步带516和锥齿轮518枢动丝杆螺母副517,辅助缓存机构58连接丝杆 螺母副517,且做直线往复运动;缓存油缸56与上下推动架55连接,上下推动 架55与缓存支撑架514通过直线导轨512可移动连接上下推动架55与缓存托 板54铰接,拉动缓存托板54开门和关门;送料油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缓存支 撑架514上,前端分别安装在左右输送框52上,输送框52可绕轴承座519转 动;防散落装置57通过直线导轨512与缓存支撑架514连接,防散落油缸510 与防散落装置57连接在一起,可推动防散落装置57沿着直线导轨512直线移 动。
由图15至1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存输送装置5所述的输送框52包 括四根丝杠5210通过轴承座5211安装在输送框529上,端部固定着同步带轮 5212,推动板523四个角上固定四个螺母5213,四个螺母5213与四根丝杆5210 形成滚珠丝杠螺母副,输送马达528固定在输送框529上,输出轴通过同步带 5214枢接四根丝杠5210和减速器524,涨紧轮525固定在输送框529上,将同 步带5214张紧,减速器524输出轴上固定有链轮5215,链轮5215枢接动力滚 筒527,动力滚筒527和滚筒526固定在输送框529上,输送带设在动力滚筒 527和滚筒526上运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存输送装置工作原理
切断成两截的芦苇在自重的作用下分别同时落入缓存框的缓存托板上,芦 苇落入的同时,芦苇防散落装置在油缸的推动下,对落入缓存框中的芦苇进行 侧向挤压,使得芦苇堆放整齐、紧密,侧向挤压的距离为缓存框截面宽度的三 分之一。芦苇堆放得越多,缓存托板就变形越大,缓存托板下的称重传感器适 时检测当前缓存框中芦苇的重量,当重量达到预定重量[80 100kg可调]时,缓 存框内的缓存托板被缓存油缸推动,两缓存托板打开,芦苇落入左右两个输送 框中,此时,液压马达转动,通过同步带传动和锥齿轮传动带动滚珠丝杠副转 动,滚珠丝杠副再带动辅助缓存机构将将芦苇短时缓存关门。芦苇完全落入输 送框中之后,液压马达反转,缓存框的两扇门合拢,继续缓存芦苇,同时辅助 缓存装置开门。芦苇落入输送框之后,送料油缸伸长,推动输送框转过90。, 芦苇在送料挡板以及输送带的作用下,被推送至打捆装置。打捆装置出口处的 挡板将芦苇挡住,防止推动过多或者芦苇参差不齐。
由图18至2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捆装置6包括挡板液压马达67 输出轴通过联轴器68与丝杠612连接,螺母613与挡板63固定连接,螺母613 与丝杠612套在一起,丝杠612和螺母613枢接挡板63上下移动;输送马达610 通过联轴器611与减速器614输入轴相连,减速器614两输出轴枢接链轮66并 通过链条65枢接动力滚筒64转动,输送带618由动力滚筒64枢动;四台打捆 机616分别固定在打捆装置安装架615上,每一边的打捆机框架内安装短滚筒 625和长滚筒624上,输送带618套在短滚筒625上;每个侧向加压架619上下 安装有滑动导轨块626,可移动的连接导轨620,侧向加压架619两侧与四根连 杆622的一端连接,四根连杆622的另一端与上下移动架621连接,上下移动 架621的两端安装四个导轨块623,可与安装在打捆装置安装架615上的导轨相 对滑动;侧向加压油缸62安装在打捆装置安装架615上,其活塞杆与上下移动架621连接,油缸伸长上下移动架621往下移动,侧向加压架619对戸苹进行 侧向加压;垂直加压油缸61安装在打捆装置安装架615上,活塞杆安装在垂直 加压架617上,垂直加压油缸61伸长,垂直加压架617往下移动对芦苇进行垂 直加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捆装置的工作原理
被输送框送过来的芦苇,被推送到打捆装置中,由于挡板的作用,芦苇被 挡板挡住,芦苇端部被挡板平齐,然后侧向加压油缸伸长,上下移动架沿着导 轨向下移动,四根侧向加压连杆分别推动两个侧向加压架,两个侧向加压架运 动方向相反,沿着导轨将芦苇进行侧向加压,之后垂直加压油缸伸长,垂直加 压架沿着导轨往下移动,对芦苇进行垂直加压,芦苇被侧向加压和垂直加压后, 四台打包机同时动作,对芦苇进行打捆,之后侧向加压油缸和垂直加压油缸縮 回,芦苇释压,接下来,首先是挡板液压马达转动,通过联轴器带动丝杆旋转, 丝杆带动螺母往上移动,螺母带动挡板往上移动,然后输送液压马达转动,通 过减速器带动链轮转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动力滚筒转动,同理滚筒带动输送 带运转,输送带再将芦苇输送出打捆装置以便后续加工。
由图25至2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卸装置7包括平动机架73安装 于装卸机架71伸出横梁上,通过安装在其上的V型槽轮72沿装卸机架71伸出 横梁上的轨道721在前后方向平动,平动马达77安装在装卸机架71上,通过 传动链条713枢接平动机架73;升降机架78通过滚珠丝杠74、丝杠螺母718 连接平走机架73,随滚珠丝杠的转动而上下运动,套筒76焊接在平走机架73 上,导杆75焊接在升降机架78上,用于升降机架78导向;所述升降机架78 由升降马达79通过两对锥齿轮枢接丝杠74;两个抓斗710通过悬吊轴承座安装 于升降机架78上,通过抓斗油缸717的活塞杆伸縮实现抓斗的合拢抓取和张开 卸料,抓斗油缸717缸筒端与升降机架78铰接,抓斗油缸717缸活塞杆端与抓斗.710中部铰接;两条传送带711安装在装卸机架71上,传送马达712及其传 动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装卸机架71上;两个侧推油缸715缸筒端由螺栓固定在 装卸机架71上,侧推油缸715活塞杆端固定有推板716,侧推油缸715两侧设 置有导向杆714;输送定位架719位于传送带末端,固定于装卸机架71,其上 装有行程开关,检测芦苇是否传送到位,暂存架720焊接于装卸机架71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卸装置的工作原理
前一道工序完成后,传送带711在传送马达712的驱动下,将芦苇输送到 装卸装置,当芦苇捆的前端到达定位输送架719触动行程开关后,传送马达712 停止转动,芦苇传送到位;侧推油缸715活塞杆伸长,将传送带上的产苹捆[两 边各l捆]推至暂存架中间,侧推到位后侧退油缸715活塞杆退回;以上动作重 复一次,此时暂存架上有4捆戸寧捆;升降马达79反转,带动滚珠丝杠74使 得升降机架78向下运动直至抓斗710末端到输送带711的高度,升降马达79 停止,抓斗油缸717活塞杆伸长,抓斗710合拢抓取4捆芦苇捆;升降马达79 正转,带动滚珠丝杠74使得升降机架78上运动至制定高度,升降马达79停止; 平动马达77正转,通过链条713带动平动机架73、升降机架78、抓斗710及 芦苇捆向打捆车后端运动,直至到达运载拖拉机的车厢上方,平动马达77停止; 抓斗油缸缩回,抓斗张开卸料,芦苇捆落入运载拖拉机车厢;平动马达77反转, 通过链条713带动平动机架73、升降机架78、抓斗710向打捆车前端运动,直 至到达运载拖拉机的暂存架720上方,平动马达77停止,抓斗710保持张开状 态。
本实用新型整机的工作原理
整台机器以一台履带底盘为行走动力,整机大致由底盘总成、拾取装置、 输送装置、缓存装置、送料装置、打捆装置、装卸装置、驾驶室、动力系统、 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共十一大部分组成。该机器能实现的功能描述如下1、 履带底盘带动整台机器以0.3~0.35m/s的速度前移,拾取装置前部的引
导齿插入到芦苇地下,同时弓j是^g^的托泥板能够防止前导齿过度插入到芦苇
地下,芦苇顺着引导齿进入拾取滚筒,拾取滚筒在输送装置滚筒的带动下,将 芦苇巻起,输送装置的输送齿在马达和减速机的带动下,将芦苇输送至切割装 置,被拾取芦苇的最大宽度不能超过4.5m。
2、 在芦苇被输送装置输送的过程中,切割装置的两端切割装置将芦苹两端 无用的枝叶切除,中间切割装置将芦苇从中间截成两截,截断后的卢苹长度约 为2.1m。
3、 切断后的芦苇在自重的作用下落入缓存框中,落入的同时,芦苇防散落 装置在油缸的推动下,对落入缓存框中的芦苇进行侧向挤压,使芦苇堆放整齐、 紧密,侧向挤压的距离为缓存框截面宽度的三分之一。称重传感器检测当前缓 存框中芦苇的重量,当重量达到预定重量[80 100kg可调]时,缓存框内的两扇 门被缓存油缸推动,两扇门打开,芦苇落入输送框中,输送框的有效截面尺寸 约为宽1100mm,高1100mm,同时辅助缓存装置将芦苇短时缓存关门。芦苇 完全落入输送框中之后,缓存框的两扇门合拢,继续缓存芦苇,同时辅助缓存 装置开门。
4、 芦苇落入输送框之后,送料油缸推动输送框转过90。,芦苇在送料挡板 以及输送带的作用下,被推送至打捆装置。打捆装置出口处的挡板将戸苹挡住, 防止推动过多或者芦苇参差不齐。
5、 芦苇被送到打捆装置之后,侧向加压装置将芦苇从内向外进行侧向加压, 加压后的芦苇宽度最小约为550mm;之后垂直加压装置从顶部向下进行加压, 加压后的芦苇高度最小约550mm;芦苇被加压之后,打捆机将芦苇进行系带, 之后侧向和垂直加压装置释压,打捆输送装置将芦苇输送至装卸装置进行后续 处理。完成芦苇打捆这套动作所需的时间不超过30秒。6、 打捆好的芦苇被输送到装卸装置之后,在车上每有四个捆时,在人的操 作下,然后抓斗将四捆芦苇抓起并提升,然后转移到拖拉机上。
7、 以上l-6各部分动作程序应衔接自如,协调、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 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 前题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 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 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芦苇打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台机器以一台履带式机车为行走动力,整车由底盘总成(1)、拾取装置(2)、输送装置(3)、切割装置(4)、缓存输送装置(5)、打捆装置(6)、装卸装置(7)组成,其中,所述的拾取装置(2)设置在整车的最前端,它将芦苇铲入倾斜安装在车身前方的输送装置(3)上,输送装置(3)的前端设置有切割装置(4),将拾取的芦苇从中切断,后端连接由液压马达、缓存油缸、送料油缸和防散落装置组成的缓存输送装置(5),打捆装置(6)设置在缓存输送装置(5)的后端,由打捆机和加压装置和传动马达组成,整车的尾端设置包括可移动和升降的机架及抓斗,将打捆的芦苇送入承载的拖拉机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芦苇打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拾取装置(2) 包括平衡油缸(21)、主架(22)、传动组件(23)、导入组件(24)和拾 取滚轮组件(25),其中平衡油缸(21)设在主架(22)的中间,与底盘总成的 前支架连接,主架(22)为一半圆状滚筒,传动组件(23)设在主架两侧,导 入组件(24)与拾取滚轮组件(25)设在主架(22)滚筒内。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芦苇打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装置 (4)包括机架(46)、切割传动部件(47)、切割部件(48)和切割加压架(49),其中机架(46)为框架式结构,切割传动部件(47)设在机架(46) —侧,切 割部件(48)设在机架(46)的中间和两侧,切割加压架(49)分别设在切割 部件(48)的下方。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芦苇打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3) 包括安装架(310)、输送滚轮(311)、输送传动装置(312)、输送带(313) 和芦苇引导装置(314),其中输送滚轮(311)设置在安装架(310)的两端,输送传动装置(312)连接输送带(313)在安装架(310)上运转,芦苇引导装 置(314)设置在安装架(310)的中间。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芦苹打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存输送 装置(5)包括液压马达(515)通过同步带(516)和锥齿轮(518)枢动丝 杆螺母副(517),辅助缓存机构(58)连接丝杆螺母副(517),且做直线往复 运动;缓存油缸(56)与上下推动架(55)连接,上下推动架(55)与缓存支 撑架(514)通过直线导轨(512)可移动连接上下推动架(55)与缓存托板(54) 铰接,拉动缓存托板(54)开门和关门;送料油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缓存支撑 架(514)上,前端分别安装在左右输送框(52)上,输送框(52)可绕轴承座(519)转动;防散落装置(57)通过直线导轨(512)与缓存支撑架(514)连 接,防散落油缸(510)与防散落装置(57)连接在一起,可推动防散落装置(57) 沿着直线导轨(512)直线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芦華打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捆装置 (6)包括挡板液压马达(67)输出轴通过联轴器(68)与丝杠(612)连接,螺母(613)与挡板(63)固定连接,螺母(613)与丝杠(612)套在一起,丝 杠(612)和螺母(613)枢接挡板(63)上下移动;输送马达(610)通过联轴 器(611)与减速器(614)输入轴相连,减速器(614)两输出轴枢接链轮(66) 并通过链条(65)枢接动力滚筒(64)转动,输送带(618)由动力滚筒(64) 枢动;四台打捆机(616)分别固定在打捆装置安装架(615)上,每一边的打 捆机框架内安装短滚筒(625)和长滚筒(624)上,输送带(618)套在短滚筒 (625)上;每个侧向加压架(619)上下安装有滑动导轨块(626),可移动的 连接导轨(620),侧向加压架(619)两侧与四根连杆(622)的一端连接,四 根连杆(622)的另一端与上下移动架(621)连接,上下移动架(621)的两端 安装四个导轨块(623),可与安装在打捆装置安装架(615)上的导轨相对滑动;侧向加压油缸(62)安装在打捆装置安装架(615)上,其活塞杆与上下移动架 (621)连接,油缸伸长上下移动架(621)往下移动,侧向加压架(619)对戸 苇进行侧向加压;垂直加压油缸(61)安装在打捆装置安装架(615)上,活塞 杆安装在垂直加压架(617)上,垂直加压油缸(61)伸长,垂直加压架(617) 往下移动对芦苇进行垂直加压。
7、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芦苇打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卸装置 (7)包括平动机架(73)安装于装卸机架(71)伸出横梁上,通过安装在其 上的V型槽轮(72)沿装卸机架(71)伸出横梁上的轨道(721)在前后方向平 动,平动马达(77)安装在装卸机架(71)上,通过传动链条(713)枢接平动 机架(73);升降机架(78)通过滚珠丝杠(74)、丝杠螺母(718)连接平走机 架(73),随滚珠丝杠的转动而上下运动,套筒(76)焊接在平走机架(73)上, 导杆(75)焊接在升降机架(78)上,用于升降机架(78)导向;所述升降机 架(78)由升降马达(79)通过两对锥齿轮枢接丝杠(74);两个抓斗(710) 通过悬吊轴承座安装于升降机架(78)上,通过抓斗油缸(717)的活塞杆伸縮 实现抓斗的合拢抓取和张开卸料,抓斗油缸(717)缸筒端与升降机架(78)铰 接,抓斗油缸(717)缸活塞杆端与抓斗(710)中部铰接;两条传送带(711) 安装在装卸机架(71)上,传送马达(712)及其传动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装卸 机架(71)上;两个侧推油缸(715)缸筒端由螺栓固定在装卸机架(71)上, 侧推油缸(715)活塞杆端固定有推板(716),侧推油缸(715)两侧设置有导 向杆(714);输送定位架(719)位于传送带末端,固定于装卸机架(71),其 上装有行程开关,检测芦苇是否传送到位,暂存架(720)焊接于装卸机架(71)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杆状植物收获打捆机械,特别指一种全自动芦苇打捆车。本实用新型整台机器以一台履带式机车为行走动力,整车由底盘总成、拾取装置、输送装置、切割装置、缓存输送装置、打捆装置、装卸装置组成,其中,所述的拾取装置设置在整车的最前端,它将芦苇铲入倾斜安装在车身前方的输送装置上,输送装置的前端设置有切割装置,将拾取的芦苇从中切断,后端连接由液压马达、缓存油缸、送料油缸和防散落装置组成的缓存输送装置,打捆装置设置在缓存输送装置的后端,由打捆机和加压装置和传动马达组成,整车的尾端设置包括可移动和升降的机架及抓斗,将打捆的芦苇送入承载的拖拉机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全自动化的机械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文档编号A01D39/00GK201323765SQ2008201592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
发明者袁春福 申请人:袁春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