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适用于屋顶的具有隔热功能的种植 装置。
背景技术:
在屋顶种植花草、蔬菜等植物,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屋顶的空间,而且可以起到绿化、 美化屋顶以及保温、隔热的作用。
中国专利200520015377. 0号公开了一种平面屋顶种植槽,它的槽体下部为互相隔离 的连体储水格,在储水格的上面铺垫过滤布,在槽体的下部周边设有排水格和排水口,在 槽体的上部周边设有卡夹,连通管穿过相邻的两个槽体的排水口,并通过螺母和密封垫将 相邻的两个槽体紧密连通。雨水经过种植土、沙砾和滤布流入储水格,储水格里的水存满 后,多余的水流入排水格中并从排水口排走。但是,种植土、沙砾的保水能力不强,种植 土中的水会快速进入储水格,需要经常进行灌溉,否则种植土中的水流尽后植物无法存活, 而储水格中的水虽然会有少量自动蒸发而进入种植土,但这远不能满足植物的需要。
中国专利98102630. 3公开了一种种植屋顶,由屋顶基层、斜度填料、结合混凝土层、 加长排水瓷瓦、顺水瓷瓦、微孔渗漏瓷砖、微孔渗灌管、种植土壤组成,斜度填料附着在 屋顶基层上的中部,结合混凝土层附着于屋顶和斜度填料上,加长排水瓷瓦铺设于结合混 凝土层上,顺水瓷瓦扣盖于加长排水瓷瓦纵接边上,微孔渗漏瓷砖铺设于顺水瓷瓦上,种 植土壤覆盖于微孔渗漏瓷砖上,微孔渗灌管铺设于种植土壤中。雨水或微孔渗灌管渗出的 水对种植土壤进行灌溉后,经微孔渗漏瓷砖、顺水瓷瓦流到加长排水瓦后排出。同样,此 种种植屋顶也需要经常灌溉,否则种植土壤缺水后植物不能存活。
可见,现有的屋顶种植装置无法进行自我灌溉,在没有下雨或经常灌溉的情况下,植 物会因缺水而不能存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植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屋顶种植装置不能自我灌溉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可充分利用水沟中的水进行自 我灌溉的种植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种植装置,包括蓄水槽、导水活动层板、沙层、
土层,导水活动层板架设于蓄水槽上方,沙层覆盖于导水活动层板上,土层铺设于沙层上
方;该导水活动层板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多个下槽板和多个上扣板,各下槽板设有开口朝 上的承接槽,各上扣板设有开口朝下的扣槽,每一上扣板的扣槽向下扣接于相邻两下槽板 的承接槽的相邻侧壁上方;所述下槽板的承接槽设有与所述蓄水槽连通的引水管,该引水 管中填有与所述沙层相连的细沙。
前述一种种植装置,其蓄水槽形成于屋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该钢筋混凝土结构包 括底板和阶梯状侧围壁,该阶梯状侧围壁的阶梯面以下的部分围成所述的蓄水槽,所述导 水活动层板架设于该阶梯状侧围壁的阶梯面上,所述沙层、土层铺设于该阶梯状侧围壁的 阶梯面以上部分之间。
前述一种种植装置,其下槽板和上扣板的横截面均为弧形。
前述一种种植装置,还包括一阶梯状侧围壁,所述导水活动层板架设于该阶梯状侧围 壁的阶梯面上,所述沙层、土层铺设于该阶梯状侧围壁的阶梯面以上部分之间,所述蓄水 槽为形成于地面的水沟,该阶梯状侧围壁架设于水沟的水面之上,所述引水管与水沟中的 水连通。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当土层的含水量较大时,水份会经下槽板、上扣板之间的缝隙和引水管渗入蓄水槽中, 当土层的含水量不足时,蓄水槽中的水会经引水管中的细沙进入土层中,同时蓄水槽中的 水也会蒸发形成水蒸汽通过下槽板、上扣板之间的缝隙进入土层,从而达到土层含水量的 自我调节,而无需外界干预,使用非常方便;二,用于屋顶时,本种植装置具有五层隔热 功能,即水层、空气层、湿沙层、沙层和土层,隔热效果优于现有技术;三,本实用新型 还可方便地用于水沟等地,可充分地利用水资源。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一
一种种植装置,应用于平面屋顶。参照图l,在屋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10上,形成 有多个蓄水槽l,钢筋混凝土结构10的周围形成围栏31,在相邻两个蓄水槽l之间以及 围栏31和相邻的蓄水槽1之间形成排水道2,围栏31中形成储水道3。
该钢筋混凝土结构10包括底板11和阶梯状侧围壁12,该阶梯状侧围壁12内、外侧 分别设有阶梯面121、 122,其内侧阶梯面121以下的部分围成所述的蓄水槽l,该阶梯面 121上架设有导水活动层13,导水活动层板13上方覆盖有沙层14,沙层14上方铺设有 土层15,该沙层14、 土层15以及导水活动层板13位于该阶梯状侧围壁12的阶梯面121 以上部分之间。
参照图2,该导水活动层板13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多个下槽板131和多个上扣板132, 各下槽板131和上扣板132的横截面均为弧形,各下槽板131形成开口朝上的承接槽,各 上扣板132形成开口朝下的扣槽,每一上扣板132的扣槽向下扣接于相邻两下槽板131 的承接槽的相邻侧壁上方。所述下槽板131的承接槽设有与所述蓄水槽连通的引水管16, 该引水管16中填有与所述沙层13相连的细沙。
当土层15的含水量较大时,水份会经下槽板131、上扣板132之间的缝隙和引水管 16渗入蓄水槽1中,当土层15的含水量不足时,蓄水槽1中的水会经引水管16中的细 沙进入土层15中,同时蓄水槽1中的水也会蒸发形成水蒸汽通过下槽板131、上扣板132 之间的缝隙进入土层15,从而达到土15层含水量的自我调节,而无需外界干预,使用非 常方便。
参照图l,蓄水槽l近顶端位置设有排水口 100,当蓄水槽l中的水将满时,可从该 排水口 100排出。参照图1,两个蓄水槽1的阶梯状侧围壁12外侧的阶梯面122以下的部分之间形成 所述的排水道2,阶梯面122上架设有活动板21,活动板21上形成人行道,排水道2底 面铺设有隔热层22。
同时参照图1和图3,所述储水道3的两侧壁形成阶梯状,该阶梯面上架设有多根互 相平行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三角杆32,相邻三角杆32之间具有一定缝隙,三角杆32上 方覆盖有鹅卵石层33,鹅卵石层33上方铺设有土层34, 土层34中也用于种植。
本实施例可充分利用和美化平面屋顶,并起到极好的隔热和保温效果,使屋顶下方的 房间冬暖夏凉。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包括蓄水槽l、导水活动层板13、沙层14、 土层15,该蓄水槽l可为水 沟、水塘、洼地等位置。另外还包括一阶梯状侧围壁12,该阶梯状侧围壁12架设于蓄水 槽1上,所述导水活动层板13架设于该阶梯状侧围壁12的阶梯面上,沙层14覆盖于导 水活动层板13上,土层15铺设于沙层14上方,所述沙层14、 土层15铺设于该阶梯状 侧围壁12的阶梯面以上部分之间。导水活动层板13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重 复。
本实施例中的种植装置可随意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 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1、一种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槽、导水活动层板、沙层、土层,导水活动层板架设于蓄水槽上方,沙层覆盖于导水活动层板上,土层铺设于沙层上方;该导水活动层板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多个下槽板和多个上扣板,各下槽板设有开口朝上的承接槽,各上扣板设有开口朝下的扣槽,每一上扣板的扣槽向下扣接于相邻两下槽板的承接槽的相邻侧壁上方;所述下槽板的承接槽设有与所述蓄水槽连通的引水管,该引水管中填有与所述沙层相连的细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形成于屋顶的钢筋混凝 土结构上,该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底板和阶梯状侧围壁,该阶梯状侧围壁的阶梯面以 下的部分围成所述的蓄水槽,所述导水活动层板架设于该阶梯状侧围壁的阶梯面上, 所述沙层、土层铺设于该阶梯状侧围壁的阶梯面以上部分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槽板和上扣板的横截面均为 弧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阶梯状侧围壁,所述导水 活动层板架设于该阶梯状侧围壁的阶梯面上,所述沙层、土层铺设于该阶梯状侧围壁 的阶梯面以上部分之间,所述蓄水槽为形成于地面的水沟,该阶梯状侧围壁架设于水 沟的水面之上,所述引水管与水沟中的水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种植装置,包括蓄水槽、导水活动层板、沙层、土层,导水活动层板架设于蓄水槽上方,沙层覆盖于导水活动层板上,土层铺设于沙层上方;该导水活动层板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多个下槽板和多个上扣板,各下槽板设有开口朝上的承接槽,各上扣板设有开口朝下的扣槽,每一上扣板的扣槽向下扣接于相邻两下槽板的承接槽的相邻侧壁上方;所述下槽板的承接槽设有与所述蓄水槽连通的引水管,该引水管中填有与所述沙层相连的细沙。本实用新型具有自我灌溉功能,并具有极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
文档编号A01G9/02GK201312501SQ2008202291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4日
发明者张维俊 申请人:张维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