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3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类早期发育行为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行为从简单 的、瞬间的和定时的动作,变为复杂的一系列动作。动物的适应行为依据其复杂性和可变 程度可以分为两大基本类型(l)先天性行为,包括趋性、条件反射、本能3种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是定型的,主要由神经系统的遗传特性所决定,这是先天性的;(2)获得性行为, 包括学习和推理2种行为方式,这类是随经验和学习过程而变化的,这是后天获得的。鱼 类作为低等的脊椎动物,在它们的行为中不存在推理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本能行为,并 清楚地显示出趋性行为和条件反射行为。
鱼类行为是指鱼类进行的各种运动,是鱼类对外界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的外在反应, 包括游泳、摄食、生殖、呼吸等运动。近年来鱼类行为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鱼类 行为学大部分研究还是侧重于捕捞业方面,真正运用于养殖生产上还不太普遍。另外,鱼 类行为学研究的起步较晚,从试验方法到试验设备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方面只是处于设想和摸索的阶段,因此还需要做大量的相关研究。
鱼类行为学方面主要有4种研究方法。(l)现场观测法具有形象化和实在化的优点, 包括直接目测与仪器观测两类。(2)渔获试验法应用不同渔具、渔法的渔获比较来间接地 査明鱼类行为的方法,便于生产者应用。(3)水槽实验法用鱼或模型网具在水槽中试验, 能排除众多复杂的环境因素,强化某一个刺激源的作用,易于直接观测及定量比较,可作 为现场试验的基础。(4)鱼群行为模拟法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正鉴别, 使鱼类行为规律进行数学模式化,分析鱼与其它因子的相互关系。
在鱼类早期个体发育阶段中,趋性行为是最重要的特征,对趋性的研究通常采用选择 (或称为喜好)试验来进行。Stephan Peake发现湖鲟的底质选择与鱼类个体大小、水流、水 温等有较密切的关系。Burrows试验结果表明欧蝶稚鱼白天趋向于选择深水处而晚上选择 浅水区。鱼类受精卵孵化后的仔鱼,在发育阶段对栖息水层有特定的要求, 一般分为上层 水域、中层水域、下层水域,设计一种精确测定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的装置,可掌握其发 育规律,对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虾虎鱼仔鱼发育阶段栖息水层的测定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系统,有利于掌握虾虎鱼仔鱼的发育规律,提高苗种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导气管、微型气泵,圆筒上 有上部标志线、下部标志线,导气管的一端插在圆筒内,另一端连接着微型气泵。 所述上部标志线位于离圆筒底部三分之二的位置。 所述下部标志线位于离圆筒底部三分之一的位置。 所述上部标志线采用红色标志。 所述下部标志线采用红色标志。 所述上部标志线水平地贴于圆筒外壁上。 所述下部标志线水平地贴于圆筒外壁上。 所述圆筒由透明的玻璃制成。 所述圆筒直径为30厘米。 所述圆筒高度为60厘米。
2条标志线均水平地贴于圆筒外壁上,将圆筒中的水体平均分成3层,分别为上层、
中层与下层。微型气泵连接导气管,为圆筒内的水体增氧,导气管插入水体部分有许多小 孔,气体从小孔中排出,因为气泵功率较小,增氧时不影响仔鱼的行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效率高,造价低,易于推广。栖息水层测 试后的结果以数字形式反应,操作简便可行,测定结果准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圆筒2上部标志线3下部标志线4导气管5微型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 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 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圆筒l、上部标志线2、下部标志线3、导气管4、微型气 泵5组成。圆筒l由透明的玻璃制成,直径为30厘米,高度为60厘米。上部标志线2位 于离圆筒底部40厘米的位置,下部标志线3位于离圆筒底部20厘米的位置,标志线采用 红色胶带,宽度为0.5厘米,水平地贴于圆筒外壁上,上部标志线2与下部标志线3将圆筒l内的水体平均分成3层,分别为上层水体、中层水体与下层水体。微型气泵5连接导 气管4,为圆筒l内的水体增氧,导气管4插入水体部分有许多小孔,小孔的孔径为l毫 米,气体从小孔中排出,因为微型气泵5功率较小,不影响仔鱼的行为。
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时,圆筒1旁放1个秒表,并将准备好的水倒入圆筒1中, 倒满。接通微型气泵5的电流,气体从导气管4中排出,为圆筒l中的水体增氧。然后将 l尾虾虎鱼仔鱼放入圆筒l中,过10分钟后,仔鱼活动稳定,此时开始记录时间与仔鱼所 处的水层。每次当仔鱼越过标志线进入到另一个水层时,则记录下时间与仔鱼进入的水层。 持续观察记录30分钟,然后捞出该尾仔鱼。重新放入另1尾仔鱼进行测定。测定完毕后, 统计每尾鱼所处3个水层的时间,则可掌握虾虎鱼在这一天发育阶段的栖息水层特点,比 如栖息在上层水域时间占89.4%,栖息在中层水域时间占7.8%,栖息在下层水域时间占 2.8%。通过每天测定,则可掌握虾虎鱼仔鱼在不同发育时期栖息水层的变化特征,比如第 1天栖息在上层水域的时间为89.4%,第2天则变为82.3%,第3天为78.3%,第4天为 69.6%,第5天为45.7%,则表明仔鱼随着发育时间延长,栖息在上层水域的时间越来越少。
权利要求1.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1)、导气管(4)、微型气泵(5),圆筒(1)上有上部标志线(2)、下部标志线(3),导气管(4)的一端插在圆筒(1)内,另一端连接着微型气泵(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标志线(2) 位于离圆筒(1)底部三分之二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标志线(3) 位于离圆筒(1)底部三分之一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标志线(2) 采用红色标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标志线(3) 采用红色标志。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标志线(2) 水平地贴于圆筒(1)外壁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标志线(3) 水平地贴于圆筒(1)外壁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 由透明的玻璃制成。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 直径为30厘米。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 高度为60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虾虎鱼仔鱼栖息水层测定装置,包括圆筒(1)、导气管(4)、微型气泵(5),圆筒(1)上有上部标志线(2)、下部标志线(3),导气管(4)的一端插在圆筒(1)内,另一端连接着微型气泵(5)。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效率高,造价低,易于推广。栖息水层测试后的结果以数字形式反应,操作简便可行,测定结果准确。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1414342SQ200920070639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7日
发明者冯广朋, 平 庄, 章龙珍, 峰 赵, 闫文罡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