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还田刀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77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秸秆还田刀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秆还田刀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植物的秸秆要收割清理出地,然后再耕种。现在为了提高土地的肥力,均要采用秸秆还田的耕种方式,不必收割秸秆直接在地里粉碎,然后进行耕种。现在的秸秆还田刀片结构如图1和图2所述,包括一装配头1及一刀体2,所述刀体2为一长条形装,且所述刀体2的本体中部具有弯折。现有的均为中碳钢或高碳钢锻造而成,因其耐磨性较差,故在使用中磨损快、更换次数多,既影响了作用效率,且消耗刀片多。另外,随着刀片的磨损,刀刃处变钝,阻力增大,机器动力负载加重,燃油消耗量增多,同时由于刀片的磨损而失去原始的设计形状,不能完全粉碎秸秆,作业质量变差,影响以后的耕种。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秸秆还田刀片,相比较现有的秸秆还田刀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从而提高犁地效率并降低摩擦,以提高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了一种秸秆还田刀片,包括一装配头l及一刀体2,所述刀体2为一长条形装,且所述刀体2的本体中部具有弯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2的两侧面及底部设有增强加固部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增强加固部3为一耐磨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秸秆还田刀片,包括一装配头1及一刀体2,所述刀体2为一长条形装,且所述刀体2的本体中部具有弯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2的两侧面及底部设有增强加固部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秸秆还田刀,能够相比较现有的秸秆还田刀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从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所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图1为现有的秸秆还田刀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2为是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秸秆还田刀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包括一装配头1及一刀体2,所述刀体2为一长条形状,且所述刀体2的本体中部具有弯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2的两侧面及底部设有增强加固部3。其中,所述增强加固部3为一耐磨涂层。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秸秆还田刀片,包括一装配头及一刀体,所述刀体为一长条形装,且所述刀体的本体中部具有弯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的两侧面及底部设有增强加固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还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加固部为一耐磨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秸秆还田刀片,包括一装配头1及一刀体2,所述刀体2为一长条形状,且所述刀体2的本体中部具有弯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2的两侧面及底部设有增强加固部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秸秆还田刀片,能够相比较现有的秸秆还田刀片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文档编号A01D82/00GK201450867SQ200920102779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5日
发明者冯振联, 王伟, 王翠彬, 苗健, 连波 申请人:石家庄泰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