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7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的饲养装置,特别是一种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鳞翅目是昆虫纲中的第二大目,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农、林害虫,如棉铃虫、甜菜 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桃小食心虫、苹果小巻叶蛾、印度谷螟、松毛虫等。因此,鳞 翅目昆虫的饲养是昆虫毒理研究、杀虫剂生物测定、植物(作物)抗虫测定等工作中经常要 涉及到的重要环节。获得大批量整齐划一的卵又是开展这些工作的关键,因此,如何在有限 的饲养空间内营造出适合于蛹的羽化、成虫交配与产卵的环境,提高雌蛾的产卵率,提高饲 养效率,在鳞翅目昆虫饲养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常规的鳞翅目昆虫成虫饲养装置多为木棱方形笼,此类装置不便设置产卵底物, 每天更换产卵底物时操作也非常麻烦,而且容易造成成虫伺机逃逸;此类养虫笼的保湿功 能也不强,多为在笼内放置一小杯清水来保湿,这样不但水分蒸发面有限,而且容易造成成 虫误坠水中而死亡。此外,此类养虫笼由于没有设置外罩,成批的蛾子在笼内活动会产生大 量的鳞片到处飞扬,不但不利于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还容易造成鳞片被动吸入饲养人员 的呼吸道而影响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简易的鳞翅目昆虫成虫 的饲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包括内瓶和外罩,所述内瓶为敞口
瓶,所述瓶身下部有小孔,中部有镂空区,所述镂空区设置细孔网,所述外罩套于所述内瓶
之外,所述外罩敞口的顶端覆盖白纱布。 优选的,所述细孔网包括铁纱网或尼龙网。 优选的,所述细孔网为10-20目网。 进一步,所述内瓶的瓶口处有产卵底物。 所述产卵底物包括蜡纸、白纸或白纱布。 所述产卵底物通过松紧带被套在所述内瓶的瓶口处。 进一步,所述内瓶底部放置灭菌的细沙。 进一步,所述细孔网上还设置喂食管,所述喂食管为U型,所述喂食管的中部有 孔,所述孔中插有棉团。 优选的,所述外罩为平底的大敞口瓶、筒、桶、盒或箱。 优选的,所述外罩包括平底盘和软塑料片围成的筒,所述软塑料片围成的筒的一 端直立于所述平底盘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3操作简易,方便实用。内瓶底部的灭菌细沙层通过瓶底细孔与外套底部的无菌水相连,可保 持细沙湿润,沙面及外套底部水面的蒸发可以保证蛹羽化、成虫交配与产卵对湿度的要求。 镂空区占整个瓶身的大部分,并以最大孔径(视虫种而定,以成虫不能钻出逃逸为限)设置 铁纱网,这样,既可保证瓶内良好的透气性亦可避免成虫将卵大量产于纱网上。U形的喂食 管通过细孔设置于内瓶中部,无需打开装置即可通过管口注入蜂蜜水,每天控制适当的注 入量,既可保证蜂蜜水新鲜(不大量残留)又可保证成虫随时吸食(棉团不干涸),与每天 更换棉球的常规方法相比,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喂食效率得到了提高。在瓶口处设置产卵底 物,并通过松紧带被套于所述塑料瓶的瓶口处,比如橡皮筋,便于昆虫将卵产于产卵底物的 内表面上,每天更换产卵底物时,需将内瓶从外套中取出,解开松紧带,将新底物置于旧底 物之上,轻轻压住并将旧底物慢慢抽出,重新扎紧放入外套内即可。如此操作不仅简便,而 且还可避免成虫逃逸。本实用新型的外套需加入适量的无菌水,以保持水平面略低于内瓶 底部的沙平面为宜,一方面通过内瓶底部边缘小孔的渗透作用,可保证细沙的湿润,另一方 面成虫脱落的鳞片通过外罩顶端湿纱布的阻隔作用,亦可沉落水中或湿沙中,从而避免鳞 片到处飞扬,既可保持饲养小环境的清洁又可避免饲养人员误吸鳞片进入呼吸道而影响健 康。内瓶直径与外套直径以l : 1.5-2.0为宜,这样既可保持较好的透气性又可保持较好
的空气湿度。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饲养装置适用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 夜蛾等大部分鳞翅目昆虫蛹的羽化、成虫的交配与产卵等饲养活动。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中的内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 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中的内瓶的喂食管的一个优选 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中的外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 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中的外罩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 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 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容易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
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中的内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
侧面示意图。如图l所示,该种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中的内瓶为敞口塑料瓶,瓶身有
镂空区3,瓶口有产卵底物l,产卵底物1通过橡皮筋被套在塑料瓶的瓶口处。镂空区3占
整个瓶身的大部分,内置铁纱网2,这样既可增加笼体的透气性又可避免成虫将卵大量产于瓶内壁上。瓶底加适量干热灭菌的细沙4,起保湿与固定细孔网的双重作用。塑料瓶底部 有小孔6。为了便于喂食,在铁纱网2上还插入了喂食管5,喂食管5的两端突出于内瓶外。 图2为喂食管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由图2可见喂食管5的结构,喂食管5在内瓶中 呈U型,其中部开孔51,孔51中塞入棉花52。喂食时,无需打开装置,即可用注射器或滴管 将蜂蜜水注入喂食管5中,蜂蜜水浸湿棉花,以供成虫随时吸食。为保证蜂蜜水的新鲜,喂 食管中蜂蜜水的注入量以笼内成虫一天内能吸食完为宜,并每天注入新鲜的蜂蜜水。在本 实施例中,为饲养玉米螟,其铁丝网2为10-20目铁丝网。塑料瓶的瓶口处有产卵底物1 ,该 产卵底物1优选为蜡纸;在另一实施例中,当饲养甜菜夜蛾的时候,该产卵底物优选为普通 白纸;在另一实施例中,当饲养棉铃虫的时候,该产卵底物优选为白纱布。 图3是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中的外罩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 3所示的外罩为一平底的敞口塑料瓶体7,外罩敞口端覆盖一块湿润的白纱布8。瓶内加入 适量的无菌水,保持水平面略低于内瓶沙平面为宜,这样通过小孔6的渗透作用,可保证内 瓶细沙适宜的湿度。这样,待羽化的蛹置于湿润的沙面上有利于蛹的顺利羽化;同时,湿沙 与外罩底部水的蒸发作用可保证成虫交配、产卵的适宜湿度;通过外罩敞口端白纱布的阻 隔作用,成虫脱落的鳞片可落入湿沙4或水10中,可防止鳞片飞扬。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中的外罩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 的侧面示意图;外罩体7是由一软塑料片巻成圆筒形或方筒形而成。外罩体7上端口设有 白纱布8,底端口置于平底盘9上,平底盘9可用培养皿或搪瓷盘代替,盘内加适量无菌水。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使用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 面示意图,该装置为一个内瓶配一个外罩的装置。外罩的直径为内瓶的1.7倍,内瓶放置于 外罩中,内瓶为敞口塑料瓶,瓶身有镂空区3,瓶口有产卵底物l,产卵底物1通过橡皮筋被 套在所述塑料瓶的瓶口处。镂空区3占整个瓶身的大部分,内设置10-20目铁纱网2,这样 既可增加笼体的透气性又可避免成虫将卵大量产于瓶内壁上。为了便于喂食,在细孔网2 上还插入了喂食管5,喂食管5的两端突出于内瓶外。喂食管5在内瓶中呈U型,其中部开 孔,孔中塞入棉花。喂食时,无需打开装置,即可用注射器或滴管将蜂蜜水注入喂食管5中, 蜂蜜水浸湿棉花,以供成虫随时吸食。为保证蜂蜜水的新鲜,喂食管中蜂蜜水的注入量以笼 内成虫一天内能吸食完为宜,并每天注入新鲜的蜂蜜水。该产卵底物1为蜡纸;塑料瓶底部 放置干热灭菌细沙4,同时在塑料瓶底部有小孔6。外罩体7是一个平底的敞口塑料瓶,瓶 内加入适量的无菌水,保持水平面略低于内瓶沙平面为宜,这样通过小孔6的渗透作用,可 保证内瓶细沙适宜的湿度。外罩敞口端覆盖一块湿润的白纱布8。这样,待羽化的蛹置于湿 润的沙面上有利于蛹的顺利羽化;同时,湿沙与外罩底部水的蒸发作用可保证成虫交配、产 卵的适宜湿度;通过外罩敞口端白纱布的阻隔作用,成虫脱落的鳞片可落入湿沙4或水10 中,可防止鳞片飞扬,既可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又可避免鳞片误入饲养人员呼吸道。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使用时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 剖面示意图,该装置为多个内瓶共用一个外罩的装置。内瓶的形状结构与图5中所示一样。 内瓶也可用1.5L平底矿泉水瓶制作,直径约9cm,高约19cm。平底盘9可用42X 32cm的方 形搪瓷盘代替,外罩体7是由一软塑料片折成的方形筒,长、宽比平底盘略小,高约22cm。外 罩体7置于平底盘9之上,加水适量,同时将6个上述内瓶分2排3列放置于外罩体内,外 罩体上端口加湿白纱布一块。外罩也可用合适大小的长方体形透明塑料储物箱代替,揭去箱盖,放入内瓶,加水,覆盖白纱布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适用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 蛾等大部分鳞翅目昆虫蛹的羽化、成虫的交配与产卵。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内瓶和外罩,所述内瓶为敞口瓶,所述瓶身下部有小孔,中部有镂空区,所述镂空区设置细孔网,所述外罩套于所述内瓶之外,所述外罩敞口的顶端覆盖白纱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网包括 铁纱网或尼龙网。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网为 10-20目网。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的瓶口 处有产卵底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底物包 括蜡纸、白纸或白纱布。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底物通 过松紧带被套在所述内瓶的瓶口处。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底部放 置灭菌的细沙。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网上还 设置喂食管,所述喂食管为U型,所述喂食管的中部有孔,所述孔中插有棉团。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直径 为内瓶的1.5-2倍,所述外罩为平底的大敞口瓶、筒、桶、盒或箱。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包括平 底盘和软塑料片围成的筒,所述软塑料片围成的筒的一端直立于所述平底盘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包括内瓶和外罩,内瓶为敞口瓶,瓶身下部有小孔,中部有镂空区,镂空区设置细孔网,外罩套于内瓶之外,外罩敞口的顶端覆盖白纱布。细孔网包括铁纱网或尼龙网。内瓶的瓶口处有产卵底物。内瓶底部放置灭菌的细沙。细孔网上还设置喂食管,喂食管为U型,喂食管的中部有孔,孔中插有棉团。外罩为平底的大敞口瓶、筒、桶、盒或箱。本实用新型的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易,方便实用,可保持较好的透气性和空气湿度,适用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大部分鳞翅目昆虫蛹的羽化、成虫的交配与产卵等饲养活动。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1509510SQ200920193539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7日
发明者刘建华, 方志伟, 胡建广, 邱道寿 申请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