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粉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6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粉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环保机械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打 捞、输送和粉碎水葫芦、水草等水生植物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泛滥造成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关于如何解决 水生植物的泛滥问题,却一直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有的水生植物的处理方法是通 过人工打捞水生植物,将打捞上来的水生植物堆放在河道边,或者使用粉碎机构粉碎之后 将其丢弃。通过人工打捞的方式处理水生植物效率比较低下,浪费人力资源,费时费力,堆 放在河道边或者将其粉碎后丢弃都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得不偿失。因此,有必要研究可行 的解决水生植物泛滥问题的有效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打捞、输送和粉碎水生植物的处理装 置。采用这种装置可以节省人力,提高效率,而且经过粉碎的水生植物可以给土地培育肥 力,也可用作家禽、鱼等的饲料,在有效解决水生植物泛滥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同 时,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包括水上航行器和固定在该水上航 行器上的自动打捞输送装置、喂料给送装置和打浆粉碎装置;所述自动打捞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输送上轴总成和输送下轴总成;输送上轴 总成固定在输送支架上端,输送下轴总成固定在输送支架下端;航行器本体上设有一个空 腔H,输送上轴总成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空腔前部的航行器本体上,输送支架下端通过可升 降支架固定在空腔尾部的航行器本体上,下降该可升降支架,可以将输送支架下端及输送 下轴总成在空腔H区域内下降到作业所需的位置;在输送上轴总成主滚筒和输送下轴总成 副滚筒之间的输送带工作面上间隔地安装有能打捞水生植物的打捞板,被打捞起的物体自 下而上地由输送带送至主滚筒一端;所述打浆粉碎装置包括筒状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机轴总成,机轴总成包括粉碎 刀具总成;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 ;所述喂料给送装置包括喂料给送斗和给送轴,给送轴上固定有给送板;喂料给送 装置位于自动打捞输送装置和打浆粉碎装置之间,给送斗的进料口位于输送上轴总成前下 方,给送斗的出料口位于打浆粉碎装置的进料口处并与打浆粉碎装置的进料口连通;被打捞起的物体自下而上地由输送带送至主滚筒一端后,落入给送斗内并被给送 板送入打浆粉碎装置的进料口,经打浆粉碎装置的刀具总成粉碎后由出料口输出。进一步,所述打捞板上设有网状开孔,打捞板的顶部设有齿状凸起。进一步,所述输送带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输送支架上。
4[0012]进一步,所述在给送板和给送轴之间设有给送连接板,给送板固定在给送连接板 上,给送连接板固定在给送轴上。进一步,所述给送板的外端部分布有给送齿片。进一步,所述刀具总成至少为五组,包括铰刀总成和平板刀总成,铰刀总成和平板 刀总成呈间隔排布;末组刀具总成位于出料口处。进一步,所述打浆粉碎装置的出料口位于壳体底部,末组刀具总成为平板刀总成, 该末组刀具所在平面和打浆粉碎装置的机轴中心线重合。进一步,所述每组铰刀总成包括联接板、铰刀和固定板,铰刀被夹持固定在固定板 和联接板之间,联接板固定在机轴上;每组铰刀总成上的铰刀为四个,该四个铰刀呈十字 形布置在同一个平面内,铰刀端部设有弯折,该弯折的凸出处朝向进料口。进一步,所述平板刀总成所在平面与机轴中心线的垂直面之间设有偏移角度;每 组平板刀总成上设有2个呈对称布置的平板刀,相邻两组平板刀总成的平板刀呈十字形布 置;平板刀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在机轴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将水生植物打捞起来,并顺序完 成输送、喂料和打浆粉碎步骤,效率高并且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力物力和堆放空间,在改善 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为人们解决水 生植物泛滥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方案,也为将来研究新的环境改善方法提 供了研究资料。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自动打捞输送装置与船体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除去水上航行器);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自动打捞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3b为图3a的俯视示意图4为输送搜集上轴总成实施例结构示意图5为输送搜集下轴总成实施例结构示意图6为一种打捞板实施例结构示意图7为一种打捞板双层铁板固定实施例结构示意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喂料给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9为图8A向结构示意图IO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打浆粉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IOb为图IOa的B向示意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半圆形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半圆形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13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铰刀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图13a的侧视示意图; 图14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带轮结构示意图; 图14b为图14a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至14b。本实施例的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包括自动打 捞输送装置10、喂料给送装置20和打浆粉碎装置30,喂料给送装置20和打浆粉碎装置30 通过支架固定在自动打捞输送装置10的船体11上。本实施例的打捞输送装置10包括船体11、输送支架12、输送上轴总成13和输送 下轴总成14,输送上轴总成位于输送支架12上端,输送下轴总成13位于输送支架12下端。 船体11的后部设有一个空腔H,该空腔H为U形空腔,U形空腔的开口位于船体11前部。输送上轴总成13包括主滚筒131和主滚筒主轴132。主滚筒主轴132两端通过轴 承支座133由立柱支架135固定在空腔H前部的两侧船体上。在主滚筒主轴132的一端设 有联轴器134,输送上轴总成13通过该联轴器134连接到电机上。输送下轴总成14包括副滚筒141和副滚筒主轴142。输送下轴总成14通过两端 的轴承支座143固定在输送支架12下端。输送支架12下端通过可升降支架17固定在空 腔H尾部两侧的船体上,下降该可升降支架17,可以将输送支架12下端及输送下轴总成14 下降到作业所需的位置。主滚筒131和副滚筒141的筒身上设有输送带15,启动主滚筒131端的电机,输送 带15就开始输送作业。输送带15的工作面上间隔地安装有打捞板16,工作时,位于副滚 筒141位置处的打捞板16能在输送带15传动时将水生植物打捞起,被打捞起的水生植物 自下而上由输送带15输送至主滚筒131 —端,进入喂料给送斗21。打捞板16上设有网状 开孔161,打捞板16的顶部设有齿状凸起162,以便于对水生植物有更好的抓力,并将被抓 捞起的水生植物顺利带到主滚筒131 —端。该打捞板16可以采用钢丝编织成,也可以是一 块整体钢板制成。打捞板16采用双层铁板固定在输送带上,两层铁板151、152分别位于输 送带15两侧表面并相互固定,打捞板16固定在位于输送带15工作面的铁板151上。在输 送带15的两侧设有挡板121,防止被挡住的水生植物在传输过程中被甩出输送带15,该两 侧挡板121与输送支架12焊接在一起。本实施例的喂料给送装置20包括喂料给送斗21和喂料给送轴22。给送轴22的 两端通过轴承支座固定在支架上。给送轴22由给送斗21的壳体壁穿出,通过联轴器26连 接到电机,启动电机,即可进行喂料给送作业。给送轴22上设有给送板23,用于喂料给送作 业。在给送板23和给送轴22之间设有给送连接板24,给送板23通过数个螺丝固定在该 给送连接板24上,给送连接板23固定在给送轴22上,或与给送轴22加工为一体。给送板 23的外端部设有锯齿形状的给送齿片25,该给送齿片25可以是直接将给送板的外端部加 工成锯齿状,也可以是数个单个给送齿片,通过螺丝固定在给送板23上。喂料给送装置20位于自动打捞输送装置10的输送支架12和打浆粉碎装置30之 间,给送斗21的进料口 211位于输送上轴总成13前下方,给送斗21的出料口 212位于打 浆粉碎装置30的进料口 311处并与打浆粉碎装置30的进料口 311连通。本实施例的打浆粉碎装置30包括半圆形上盖313和下盖314、机架350、机轴总成 320,上盖313和下盖314相结合为筒状壳体310,机轴总成320位于筒状壳体310内部,壳 体310固定在机架350上,机轴总成320通过两端的轴承支座323固定在机架350上。在筒状壳体310 —端设有进料口 311,另一端设有出料口 312,所述进料口 311位 于上盖313上,出料口 312位于下盖314的下部。[0046]机轴总成320包括机轴321、带轮324、铰刀总成330和平板刀总成340。机轴321 两端通过轴承联接与机架350固定,在机轴321后方通过平键联接与带轮324固定,带轮 324在外界动力源带动的皮带扭矩的作用下转动。机轴321的两端还设有隔板322,所述隔 板322位于筒状壳体310与轴承之间,起保护轴承免受污染的作用。铰刀总成330与平板 刀总成340间隔排列,铰刀总成330共有5排,平板刀总成340共有6排。位于进料口 311 处的第一组刀具与位于出料口 312处的最后一组刀具均为平板刀总成340。铰刀总成330包括联接板332、固定板333和铰刀331。固定板333、铰刀331和联 接板332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铰刀331被夹持固定在固定板333和联接板332之间。联 接板332固定在机轴321上。在一个联接板332上设有4个铰刀331,呈十字形布置在同一 个平面内。铰刀331端部设有弯折,该弯折的凸出处3311朝向进料口,这样的设计可使得 铰刀在转动时能产生较好的进给力,完成打浆粉碎的进给作用。平板刀总成340包括固定板342和平板刀341。平板刀341与固定板342通过螺 丝固定在一起,固定板342焊接在机轴321上。平板刀341采用垂直平板形状。安装时,平 板刀341所在平面与机轴中心线可以不严格呈垂直状态,而是有一定的偏移角度α,该α 为10-20度,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平板刀341在机轴321转动的带动下产生更好的剪 切力,将水生植物打浆粉碎,也有一定的送浆功能。每组平板刀总成340使用2个平板刀 341呈对称布置,沿着机轴轴线方向看,相邻的两组平板刀总成340的平板刀341呈十字形 布置。位于出料口 312处的最后一组平板刀总成340所在平面和机轴321中心线重合,这 样设计的目的,能使得该组平板刀总成340随着机轴321转动,将切碎的物料扫向出料口 312。为了防止打捞物的溅出,进料口 311设有进料斗315,所述进料斗315与上盖313 的端部焊接成一个整体,进料斗的下端面3151高出机轴321轴承座上端面,这样设计是为 了让打捞物顺利进入粉碎室,以及防止涌上来的水进入轴承。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下降可升降支架17至一定高度,使得副滚筒 141部位处输送带15上的打捞板16足以接触到生长于空腔H水域处的水生植物,并能将水 生植物抓捞起;启动电机,输送带15开始传动,位于副滚筒141部位处输送带15上的打捞 板16将水生植物抓捞起,并随着输送带15的传动,将抓捞起的水生植物带到主滚筒131 — 端,尔后水生植物进入喂料给送装置20 ;喂料给送装置20中,给送板23随着给送轴22 —起 转动,水生植物在给送板23的旋转压缩作用下进入打浆粉碎装置30 ;打浆粉碎装置30机 轴321在外界动力源的带动下转动,机轴321上的各组刀具随着机轴321 —同转动,各组刀 具将水生植物打浆粉碎,同时完成水生植物的进给作业,最后将水生植物打浆粉碎后的废 渣从出料口 312排出,排出的废渣集中收集以便于后续的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上航行器和固定在该水上航行器上的自动打捞输送装置(10)、喂料给送装置(20)和打浆粉碎装置(30);所述自动打捞输送装置(10)包括输送支架(12)、输送上轴总成(13)和输送下轴总成(14);输送上轴总成固定在输送支架上端,输送下轴总成固定在输送支架下端;航行器本体上设有一个空腔(H),输送上轴总成通过固定支架(135)固定在空腔前部的航行器本体上,输送支架(12)下端通过可升降支架(17)固定在空腔尾部的航行器本体上,下降该可升降支架(17),可以将输送支架(12)下端及输送下轴总成(14)在空腔(H)区域内下降到作业所需的位置;在输送上轴总成主滚筒(131)和输送下轴总成副滚筒(141)之间的输送带(15)工作面上间隔地安装有能打捞水生植物的打捞板(16),被打捞起的物体自下而上地由输送带送至主滚筒一端;所述打浆粉碎装置(30)包括筒状壳体(310)和位于壳体内部的机轴总成(320),机轴总成(320)包括粉碎刀具总成;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311),另一端设有出料口(312);所述喂料给送装置(20)包括喂料给送斗(21)和给送轴(22),给送轴(22)上固定有给送板(23);喂料给送装置位于自动打捞输送装置(10)和打浆粉碎装置(30)之间,给送斗的进料口(211)位于输送上轴总成前下方,给送斗的出料口(212)位于打浆粉碎装置的进料口处并与打浆粉碎装置的进料口连通;被打捞起的物体自下而上地由输送带送至主滚筒一端后,落入给送斗内并被给送板送入打浆粉碎装置的进料口(311),经打浆粉碎装置的刀具总成粉碎后由出料口(312)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打捞板(16)上设有网状开孔(161),打捞板(16)的顶部设有齿状凸起(16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 带(15)两侧设有挡板(121),所述挡板固定在输送支架(12)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给 送板(23)和给送轴(22)之间设有给送连接板(24),给送板固定在给送连接板上,给送连接 板固定在给送轴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给送 板(23)的外端部分布有给送齿片(25)。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刀具总成至少为五组,包括铰刀总成(330)和平板刀总成(340),铰刀总成(330) 和平板刀总成(340)呈间隔排布;末组刀具总成位于出料口(312)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打浆 粉碎装置的出料口(312)位于壳体底部,末组刀具总成为平板刀总成,该末组刀具所在平 面和打浆粉碎装置的机轴(321)中心线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 铰刀总成包括联接板(332)、铰刀(331)和固定板(333),铰刀(331)被夹持固定在固定板 (333)和联接板(332)之间,联接板(332)固定在机轴(321)上;每组铰刀总成上的铰刀 (331)为四个,该四个铰刀(331)呈十字形布置在同一个平面内,铰刀(331)端部设有弯折, 该弯折的凸出处(3311)朝向进料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平板2刀总成(340)所在平面与机轴(321)中心线的垂直面之间设有偏移角度(α);每组平板刀 总成(340)上设有2个呈对称布置的平板刀(341),相邻两组平板刀总成的平板刀呈十字形 布置;平板刀(341)固定在固定板(342)上,固定板(342)固定在机轴(321)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空腔(H)为U形空腔,U形空腔的开口位于航行器本体前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生植物的自动打捞、给送和粉碎系统,它包括水上航行器和固定在水上航行器上的自动打捞输送装置、喂料给送装置和打浆粉碎装置,喂料给送装置位于自动打捞输送装置的输送支架和打浆粉碎装置之间,该系统设有两级输送装置,自动打捞输送装置为第一级输送装置,喂料给送装置为第二级输送装置,水生植物经过两级输送装置送给到打浆粉碎装置后,由打浆粉碎装置完成打浆粉碎作业。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将水生植物打捞起来,并顺序完成输送、喂料和打浆粉碎步骤,效率高并且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力物力和堆放空间,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发生。
文档编号A01F29/10GK201649054SQ20102004946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7日
发明者周国伟, 周良, 周雪军, 张仁良, 张晓敏, 朱仁奎, 肖军, 谷坤良 申请人:海盐县通元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周良;张仁良;周雪军;朱仁奎;张晓敏;谷坤良;周国伟;肖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