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量滚筒穴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8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量滚筒穴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播种装置,特别是一种气吸式精量滚筒穴播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在1998年6月17日公开了一种气吸式播种铺膜装置,公开号是 CN2283960,该装置是由滚筒、滚筒轴及压膜轮构成,其压膜轮与滚筒连为一体,滚筒腔内设 有种子室、吸种盘和真空室,吸种盘与滚筒相连接,吸种盘、滚筒及压膜轮同装在滚筒轴上, 吸种盘周边上设有等距的吸种孔,滚筒内圆周边上设有接种斗,滚筒外圆周边上装有与接 种斗相对应的鸭嘴成穴器,滚筒与压膜轮的下面装有地膜。该装置的缺陷一是,种子依靠重 力从吸种盘直接落入鸭子嘴。在能够精量播种的同时提高播种速度是同行业技术人员永远 追求的目标。但所述的现有技术在滚筒转速稍微提高时,种子因速度原因很难保证逐一落 入鸭子嘴;二是,滚筒主轴和气吸式分种器主轴的传动之间没有减速,很难完成播种任务, 因此所述的现有技术装置在播种速度提高时有实质性缺陷。在2008年8月份,本实用新 型人研究了一种在鸭子嘴进种口设置小门的装置,经过反复试验,获得满意技术效果,并在 2009年1月21日申请中国专利,在2009年12月9日公开,授权公开号CN201355917,该 装置主要包括种箱、压膜轮、气吸式取种器、滚筒、鸭子嘴,气吸式取种器固定在滚筒内,并 安装在气腔空心轴上,在取种器落子口与出种口之间设置种道,种道形状呈弯曲筒状,在出 种口处设置活动门。该装置技术是在鸭子嘴的进种口设置活动门、储种室的目的是穴播滚 筒旋转一周后落种,这样的好处是种子可以准确进入鸭子嘴而实现精量播种,同时可以提 高播种速度。但缺陷是输种盒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特别是在播种不同株距的种子时调整 不是很方便。在穴播滚筒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滚筒的外圆部分,即安装鸭子 嘴的外圆圈,有时发生变形,于是实用新型人在滚筒外圆部分的内侧延鸭子嘴两侧焊接两 个圆环状的铁皮,形成延径向的两个加固筋,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穴播滚筒不发生变形,虽然 解决了穴播滚筒的变形问题,但是如何与现有的气吸式取种器配合,却出现了问题。在大量 的试验中实用新型人惊奇的发现,加固筋在滚筒内侧本身形成的槽道,如果在槽道内鸭子 嘴的入种口处加个挡板分割就形成了近似于输种盒的结构,还有一个问题是,种子从取种 器取种后再落入槽道内如何不反弹,使种子能够顺利进入鸭子嘴。另,同行业技术人员熟 知,为了适用各种不同的农作物的株距要求,滚筒的鸭子嘴的数量是需要适时调整的,但现 有各种同类装置都没有实现便捷的程度。本实用新型就是在以上过程中完成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用新型人大量的试 验,通过在滚筒的周边内部设置输种槽,并控制落种口进入槽的距离,同时在鸭子嘴的入种 口设置控制装置,使得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更换鸭子嘴而控制不同株距的农作物播种。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精量滚筒穴播装置,主要由种箱、气吸式取种器、穴播滚筒、负压吸气管、压膜轮、变速机构和接种输种装置组成,其中,气吸式取种器设置在滚筒内并与 负压吸气管连通,种箱与气吸式取种器的充种座2-3联接,气吸式取种器2通过充种座2-3 固定在牵引架9-1上,其特征在于a、气吸式取种器2包括负压腔体2-1、中板2_2、充种座2_3,中板2_2上设有气孔 15,在中板2-2的圆心固定有轴承7-1,取种器主轴19穿过轴承7-1与吸种盘20联接,吸 种盘20上均勻分布有吸种孔21,充种座2-3压接在中板2-2上,变速机构设置在负压腔体 2-1 内;b、接种输种装置为气吸式取种器的出种口 31与鸭子嘴26之间通过槽型输种道 23联接,槽型输种道23固定在穴播滚筒1内圆周壁上呈圆圈环形,鸭子嘴26设置在槽型输 种道23的底部,在每个鸭子嘴26的入种口处设置种子仓24,种子仓的前上部位设有挡板 22,槽型输种道23被种子仓24和挡板22分成若干环形槽型段;C、压膜轮1-1的内壁1-2上固定有加强盘4,滚筒主轴8穿过加强盘4,与加强盘 4固定连接。所述的变速机构为滚筒主轴8上的滚筒主动齿轮5与第一过渡齿轮13和第二过 渡齿轮14和取种器主轴19上的从动齿轮3依次啮合减速传动,第一过渡齿轮13和第二过 渡齿轮14同轴,该传动轴11固定在负压腔体2-1上,滚筒主轴8与取种器主轴19通过齿 轮啮合传动,其减速比为2 :1或3 :1或5 :1 ;变速机构中的滚筒主轴8与气吸式取种器主 轴19的轴心线方向相同;所述的压膜轮(1-1)的内壁1-2上固定有加强盘(4),其呈圆环 状,厚度4-9mm,直径240-400mm ;所述的变速机构为,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的槽型输种道 23固定在穴播滚筒1外圈内侧,其断面形状为倒梯形或喇叭口状;接种输种装置的种子仓 24由挡板22、进种口 27、藏种室30、铰接轴28、翻板门25、出种口 29组成,种子仓24的进 种口 27设置的翻板门25,挡板22设置在藏种室30的上方,呈片状,铰接轴28位于进种口 27的下唇与出种口 29相接的部位,出种口 29与鸭子嘴26的入种口贯通连接;所述的接种 输种装置中的种子仓24上端设置挡板22,片状挡板22与槽型输种道23的两侧壁相贴合, 种子仓24和上端设置挡板22插接在槽型输种道23内,并分割槽型输种道23成若干环形 槽型段;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的槽型输种道23的深度范围为60-100mm;所述的接种输种 装置中的槽型输种道23接种口的宽度范围为30-66mm ;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的气吸式取 种器的下缘与槽型输种道23的表面延径向间距是3-6mm。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槽型输种道 对滚筒的强度有加强作用,防止穴播滚筒的变形,同时,采用槽型输种道和独特的种子仓设 计,并通过设置翻板门控制种子所在区域,实现在滚筒转过一圈后才被输入穴播嘴内,避免 了种子进入鸭子嘴过程中容易蹦出或甩出而发生漏播的现象,另外,种子仓和挡板将槽型 输种道等分成长度相等的几段弧状槽型段,这样就保证了种子在落入弧状槽型输种道后, 会沿着其轨道准确的通过种子仓的进种口进入藏种室内,种子不会出现乱串;通过在穴播 滚筒内壁或称压膜轮内壁上设置加强盘,使穴播滚筒在工作时更稳定。本实用新型的传动 机构设计,结构紧凑,增大了滚筒内部空间,可相对提高了槽型输种道的高度,有利于防止 种子弹出,降低了穴播的空穴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是更换鸭子嘴便捷,只需要调整种 子仓和鸭子嘴即可实现,进而使用户在更换农作物种子播种时,为实现不同株距的播种,可 通过不同位置插接种子仓和挡板而快捷调整鸭子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示意图;图2是附图1中A-A的剖面图;图3是附图1中种子仓的主视图;图4是附图3 B-B剖视图;图5是附图1中槽型输种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 明。参照图1一5,附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1一穴播滚筒1-1一压膜轮、1_2—压膜轮 内壁、2—气吸式取种器、2-1—负压腔体、2-2—中板、2-3 —充种座、3—从动齿轮、4一加 强盘、5—滚筒主动齿轮、6—轴承座 7—轴承、7-1—中板轴承、8—滚筒主轴、9一气管式牵 引架、9-1 一牵引架、10—通气孔、11 一传动轴、12—键、13—第一过渡齿轮、14 一第二过渡 齿轮、15—气孔、16—种箱、17—种子、18—充种室、19一取种器主轴、20-吸种盘、21—吸 种孔、22—挡板、23—槽型输种道 24—种子仓、24-1—弧状槽型接种输种段、25—翻板门、 26—鸭子嘴、27—进种口、28—铰接轴、29—出种口、30—藏种室、31—取种器出种口。参照图1一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精量滚筒穴播装置,主要由种箱、气吸式取种器、穴播滚筒、负 压吸气管、压膜轮、变速机构和接种输种装置组成,其中,气吸式取种器设置在滚筒内并与 负压吸气管连通,种箱与气吸式取种器的充种座2-3联接,气吸式取种器2通过充种座2-3 固定在牵引架9-1上,其特征在于a、气吸式取种器2包括负压腔体2-1、中板2_2、充种座2_3,中板2_2上设有气孔 15,在中板2-2的圆心固定有轴承7-1,取种器主轴19穿过轴承7-1与吸种盘20联接,吸 种盘20上均勻分布有吸种孔21,充种座2-3压接在中板2-2上,变速机构设置在负压腔体 2-1 内;b、接种输种装置为气吸式取种器的出种口 31与鸭子嘴26之间通过槽型输种道 23联接,槽型输种道23固定在穴播滚筒1内圆周壁上呈圆圈环形,鸭子嘴26设置在槽型输 种道23的底部,在每个鸭子嘴26的入种口处设置种子仓24,种子仓的前上部位设有挡板 22,槽型输种道23被种子仓24和挡板22分成八个均勻的环形槽型段;C、压膜轮1-1的内壁1-2上固定有环形加强盘4,滚筒主轴8穿过加强盘4,与加 强盘4焊接,加强盘4呈圆环状,厚度6mm,直径320mm的钢板或铸铁件。所述的变速机构为滚筒主轴8上的滚筒主动齿轮5与第一过渡齿轮13和第二过 渡齿轮14和取种器主轴19上的从动齿轮3依次啮合减速传动,第一过渡齿轮13和第二过 渡齿轮14同轴,该传动轴11固定在负压腔体2-1上;变速机构中的滚筒主轴8与气吸式取 种器主轴19的轴心线方向相同;所述的变速机构为,滚筒主轴8与取种器主轴19通过齿轮 啮合传动,其减速比为3 1 ;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的槽型输种道23固定在穴播滚筒1外 圈内侧,其断面形状为倒梯形;接种输种装置的种子仓24由挡板22、进种口 27、藏种室30、铰接轴28、翻板门25、出种口 29组成,种子仓24的进种口 27设置有翻板门25,挡板22设 置在种子仓24的上方,呈片状,铰接轴28位于进种口 27的下唇与出种口 29相接的部位, 出种口 29与鸭子嘴26的入种口贯通连接;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的种子仓24上端设置挡 板22,片状挡板22与槽型输种道23的两侧壁相贴合,种子仓24和上端设置挡板22插接在 槽型输种道23内,并分割槽型输种道23成若干环形槽型段;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的槽型 输种道23的深度范围为90mm ;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的槽型输种道23接种口的宽度范围 为50mm ;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的气吸式取种器的下缘与槽型输种道23的表面延径向间 距是5mmο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装置包括气吸式取种器、穴播滚筒、压膜轮、变速机构、槽型输种 道、挡板和种子仓,气吸式取种器由种箱16、充种座2-3、中板2-2、负压腔体2-1、吸种盘20、 取种器主轴19、滚筒主动齿轮5、第一过渡齿轮13、第二过渡齿轮14、从动齿轮3传动轴11 构成,并安装于负压腔体2-1的内部。其中中板2-2上设有气孔15,吸种盘20上均勻分布 有吸种孔21,取种器主轴19通过轴承安装在中板2-2上并联接吸种盘20,另一端通过键12 固定有从动齿轮3,从动齿轮3与通过传动轴11固定在负压腔体后壁上的第二过渡齿轮14 外啮合传动,第一过渡齿轮13与第二齿轮14同轴,第一过渡齿轮13与滚筒主动齿轮5外 啮合传动。如果采用通过滚筒主轴中间抽气,可以把滚筒主轴8设计为圆管状,内部中空, 在其一端设有通气孔10并固定有滚筒主动齿轮5,另一端通过轴承7固定在轴承座6上并 于气管式牵引架9相通。加强盘4固定于压膜轮1-1的内壁上,这样的加强是非常必要的, 能够使穴播滚筒在工作时更稳定,显然,同行业技术人员熟知,加强盘还可以是其它形状, 比如加强筋的设置,通常形状应当满足轴对称的形状,这些改变应当与本实施例的这一技 术特征等同;在穴播滚筒1的内圆周上与吸种盘20相对应的部位安装有槽型输种道23,槽 型输种道23位于穴播滚筒内圆周壁上整体呈圆圈环形,槽型输种道23内安装有种子仓24, 在种子仓24的前上部位设有挡板22,挡板22可以与种子仓24设计为一体,也可做成插接 为分体,穴播滚筒1的外圆周上与种子仓24相对应安装有鸭子嘴26。种子仓由挡板22、进 种口 27、藏种室30、铰接轴28、翻板门25、出种口 29组成。铰接轴28位于进种口 27的下 唇与出种口 29相接的部位,翻板门25可围绕铰接轴28在种子仓24内部进种口 27与出种 口 29之间自由翻动,翻板门25控制进种口 27与出种口 29的敞开与关闭。工作时,负压腔 体2-1内的空气通过滚筒主轴8与气管式牵引架9被不断的抽出而产生负压。气管式牵引 架9及牵引架9-1向前拉动穴播滚筒1使穴播滚筒1向前做圆周运动,同时带动滚筒主轴8 及滚筒主轴8上固定的滚筒主动齿轮5转动,滚筒主动齿轮5与固定在负压腔体后壁上的 第一过渡齿轮13外啮合传动,第一过渡齿轮13与第二过渡齿轮14都固定在传动轴11上, 即第一过渡齿轮13转动带动第二过渡齿轮14转动,而第二过渡齿轮14与从动齿轮3外啮 合传动,从动齿轮3通过键12与取种器主轴19固定为一体,从而带动取种器主轴19转动, 即而带动吸种盘20转动。种子17通过种箱16进入充种室18后,便被转动的吸种盘20上 的吸种孔21处负压的吸力吸起与充种室18内的种子分离,实现分种,在刮籽刷的作用下实 现精量取种。随着吸种盘20的继续转动,当被吸附的一粒种子转动到气吸式取种器的闭气 终端时,气腔负压消失,种子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弧状槽型接种输种段24-1内,随着 穴播滚筒1继续向前运动,种子17沿着弧状槽型接种输种段24-1,并通过在此位置是关闭出种口 29而进种口 27成敞开状态的翻板门25而进入藏种室30内,随穴播滚筒1继续转 动而被提升的种子仓24内的翻板门25在其重力的作用下逐步敞开出种口 29关闭进种口 27,当种子仓24被提升到滚筒部分最上端的部位时,翻板门25已将出种口 29完全开启,进 种口 27完全关闭。随着穴播滚筒1的继续转动,藏种室30内的种子在其重力作用下便落 到翻板门25上并通过出种口 29进入到鸭子嘴26内,随着鸭子嘴26插入待播地的土里,随 着鸭子嘴的张开,种子17被穴播于地里,完成播种过程。 虽然以上已经参照附图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构思和实例作了详尽说明,但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 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例如气吸管的设置即可在中心轴,也可直接安装在气吸 式精量取种器上;穴播滚筒主轴与气吸式取种器主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并不局限于上述实 施例所列举的方式,而这种改进和变换仍然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精量滚筒穴播装置,主要由种箱、气吸式取种器、穴播滚筒、负压吸气管、压膜轮、变速机构和接种输种装置组成,其中,气吸式取种器设置在滚筒内并与负压吸气管连通,种箱与气吸式取种器的充种座(2 3)联接,气吸式取种器(2)通过充种座(2 3)固定在牵引架(9 1)上,其特征在于a、气吸式取种器(2)包括负压腔体(2 1)、中板(2 2)、充种座(2 3),中板(2 2)上设有气孔(15),在中板(2 2)的圆心固定有轴承(7 1),取种器主轴(19)穿过轴承(7 1)与吸种盘(20)联接,吸种盘(20)上均匀分布有吸种孔(21),充种座(2 3)压接在中板(2 2)上,变速机构设置在负压腔体(2 1)内;b、接种输种装置为气吸式取种器的出种口(31)与鸭子嘴(26)之间通过槽型输种道(23)联接,槽型输种道(23)固定在穴播滚筒(1)内圆周壁上呈圆圈环形,鸭子嘴(26)设置在槽型输种道(23)的底部,在每个鸭子嘴(26)的入种口处设置种子仓(24),种子仓的前上部位设有挡板(22),槽型输种道(23)被种子仓(24)和挡板(22)分成若干环形槽型段;c、压膜轮(1 1)的内壁(1 2)上固定有加强盘(4),滚筒主轴(8)穿过加强盘(4)与加强盘(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量滚筒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机构为滚筒 主轴(8)上的传动主动齿轮(5)与第一过渡齿轮(13)和第二过渡齿轮(14)和取种器主轴 (19)上的从动齿轮(3)依次啮合减速传动,第一过渡齿轮(13)和第二过渡齿轮(14)同轴, 该传动轴(11)固定在负压腔体(2-1)上,滚筒主轴(8)与取种器主轴(19)通过齿轮啮合传 动,其减速比为2 :1或3 :1或5 :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量滚筒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机构中的滚筒主轴 (8)与气吸式分种器主轴(19)的轴心线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量滚筒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膜轮(1-1)的内 壁(1-2)上固定有加强盘(4),其呈圆环状,厚度4-9mm,直径240_4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量滚筒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 的槽型输种道(23)固定在穴播滚筒(1)外圈内侧,其断面形状为倒梯形或喇叭口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量滚筒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种输种装置的种子仓(24)由挡板(22)、进种口(27)、藏种室(30)、铰接轴(28)、翻板门(25)、出种口(29)组成, 种子仓(24)的进种口(27)设置的翻板门(25),挡板(22)设置在藏种室(30)的上方,呈片 状,铰接轴(28)位于进种口(27)的下唇与出种口(29)相接的部位,出种口(29)与鸭子嘴 (26)的入种口贯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量滚筒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 的种子仓(24)上端设置挡板(22),挡板(22)与槽型输种道(23)的两侧壁相贴合,种子仓 (24 )和上端设置挡板(22 )插接在槽型输种道(23 )内,并分割槽型输种道(23 )成若干环形 槽型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量滚筒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 的槽型输种道(23)的深度范围为60-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量滚筒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 的槽型输种道(23)接种口的宽度范围为30-6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量滚筒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输种装置中的气吸式取种器的下缘与槽型输种道(23)的表面延径向间距是3-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播种装置,特别是一种精量滚筒穴播装置,主要由种箱、气吸式取种器、穴播滚筒、负压吸气管、压膜轮、变速机构和接种输种装置组成,变速机构设置在负压腔体内,气吸式取种器的出种口与鸭子嘴之间通过槽型输种道联接,在每个鸭子嘴的入种口处设置种子仓种子仓的前上部位设有挡板,槽型输种道被种子仓和挡板分成若干环形槽型段;压膜轮的内壁上固定有环形加强盘,滚筒主轴穿过加强盘与加强盘固定连接。通过在穴播滚筒内壁或称压膜轮内壁上设置加强盘,使穴播滚筒在工作时更稳定。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设计,结构紧凑,增大了滚筒内部空间,可相对提高了槽型输种道的高度,有利于防止种子弹出,降低了穴播的空穴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是更换鸭子嘴便捷,只需要调整种子仓即可实现。
文档编号A01C7/20GK201700150SQ20102019927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3日
发明者陈恒 申请人:陈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