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2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机,具体地,涉及一种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 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篱架型作物无专用的施药机具,流失与飘失雾滴无法回收,而通用植保机 具在对篱架型作物进行植保作业时普遍存在低效、高残留、高污染和严重影响篱架型作 物品质等问题,这制约着篱架型作物施药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一般而言,要实现篱 架型作物植保的环保化,先进的施药机具和施药技术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这需要代 替传统的施药方式和施药机具,以降低工作强度、节约农药使用量和减轻环境污染,满 足篱架型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业和环境保护的要求。[0003]目前国内用于篱架型作物的植保喷雾机很少,对于窄行篱架行作物(例如黄 瓜、豇豆等),还采用传统的植保作业方式,例如采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背负式机动 喷雾喷粉机、小型机动喷雾机等进行植保施药作业。这几种作业方式工作强度大、作业 效率低、对操作人员危害大,而且农药布洒不均勻,农药残留量高,影响了农产品的品 质。[0004]针对窄行篱架型作物植保喷雾机不能有效地进行农药回收,造成农药的极大浪 费,大大污染环境,对操作人员存在较大危害,有必要设计一种在喷雾作业过程中能够 进行高效喷雾与雾滴回收的喷雾机。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以克服现有技术 的上述缺陷,使得所述喷雾机能够进行高效喷雾与雾滴回收,从而提高农药利用率、降 低污染、改善作业环境,并减轻对工作人员的危害。[0006]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设有转向 机构、差速驱动机构、机架、发动机、变速箱、喷雾系统、左右转向轮、以及左右驱动 轮,所述转向机构、差速驱动机构、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喷雾系统均安装在所述机架 上,所述转向机构连接于所述左右转向轮以驱动该左右转向轮转向,所述发动机经由变 速箱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差速驱动机构上,该差速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左右驱动轮,其 中,所述喷雾机还设有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和地隙调节动 力传动机构,所述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设有敞开式箱体、风机和通风管,所述 敞开式箱体设有顶板、左上侧板、左下侧板、右上侧板与右下侧板,该顶板、左上侧 板、左下侧板、右上侧板与右下侧板形成一个顶侧固定、左右侧高度能够调节的三面封 闭、三面敞开的箱体,所述右下侧板、左下侧板下部分别设有储液槽,所述敞开式箱体 的顶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口,该顶板前部的通风口通过通风管与所述风机的出气口连 接,该顶板后部的通风口通过通风管与所述风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地隙调节动力传4动机构调节所述机架以及安装在该机架上的转向机构、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 差速驱动机构的离地间隙,所述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设有左蜗轮蜗杆机构、右蜗轮蜗 杆机构、动力传动杆以及皮带轮,所述发动机经由所述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所述皮带轮 上,该皮带轮通过所述动力传动杆带动所述左蜗轮蜗杆机构和右蜗轮蜗杆机构,通过该 左、右蜗轮蜗杆机构的运动提升或降低所述机架。[0007]优选地,所述敞开式箱体的顶板的四个角部设有四个通风口,其中所述顶板前 部的两个通风口通过通风管与两台风机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顶板后部的两个通风口通过 通风管与所述两台风机的进气口连接。[0008]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安装所述喷雾机的驾驶座位的右前侧。此外,所述发动机 还通过所述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喷雾系统上。[0009]优选地,所述喷雾系统设有药液泵、药箱、药液管和多个喷头,所述药液泵将 药箱内的药液通过药液管输送到各个喷头。[0010]优选地,所述喷头安装在所述敞开式箱体的左、右下侧板的前部,并且所述喷 头的喷射倾角向上倾斜8°至12°。[0011]优选地,所述转向机构为四杆式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设有平行运动的左右转 向杆、连接左右转向杆的连接杆、以及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连接于左转向杆,所述左、 右转向杆分别通过该左、右转向杆端部的轴孔与该左右转向轮的轮架的竖直轴杆形成滑 动键连接。[0012]优选地,所述差速驱动机构为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该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的 链条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绕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的轴心和驱动轮的轴心可枢转地安 装,所述发动机经由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以及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该链条箱。[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喷雾机设有隧道气场循环 式药液收集装置,其能够在喷雾作业区域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气场,在保证喷雾效果的 基础上,可以通过循环气场提高喷雾的雾化效果,并大量回收空气中飘散的残余农药, 减少了农药使用量;第二,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农药的高效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 污染,减轻了对操作人员的危害,降低了施药成本;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喷雾机设有地 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从而能够有效地调节所述喷雾机的离地间隙(即地隙),在喷雾 施药时能够根据篱架型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适应性作业;第四,本实用新型的喷雾机还 具有行驶稳定、结构紧凑、操作灵活、道路行驶速度快等优点;第五,尤其是,在优选 方式下,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实现了在喷雾机整体升降的同时,通过特殊的四杆式转向机 构,有效地使得转向机构与所述喷雾机整体同时升降。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的主视示意图;[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的俯视示意图;[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四杆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中1四杆转向机构、2差速驱动机构、3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4机架、5 发动机、6变速箱、7药箱、8喷雾系统、9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10转向轮、 11驱动轮、12驾驶座位、13动力传递机构、14连接杆、15控制杆、16右转向杆、17左 转向杆、18轮架、19链条箱、20左涡轮蜗杆机构、21右涡轮蜗杆机构、22动力传动杆、 23皮带轮、M敞开式箱体、25风机、沈通风管、27顶板、观左上侧板、四左下侧板、 30右上侧板、31右下侧板、32储液槽、33药液泵、34药液管、35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002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设有转向机构 1、差速驱动机构2、机架4、发动机5、变速箱6、喷雾系统8、左右转向轮10、以及左 右驱动轮11,所述转向机构1、差速驱动机构2、发动机5、变速箱6以及喷雾系统均安 装在所述机架4上,所述转向机构1连接于所述左右转向轮10以驱动该左右转向轮10转 向,所述发动机5经由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差速驱动机构2上,该差速驱动机构2 连接于左右驱动轮11,其中,所述喷雾机还设有安装在所述机架4上的隧道气场循环式 药液收集装置9和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所述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9设有敞 开式箱体对、风机25和通风管沈,所述敞开式箱体M设有顶板27、左上侧板观、左下 侧板四、右上侧板30与右下侧板31,该顶板27、左上侧板观、左下侧板四、右上侧板 30与右下侧板31形成一个顶侧固定、左右侧高度能够调节(例如左上侧板观和左下侧 板四以及右上侧板30与右下侧板31分别通过长孔或滑槽等公知的可调节连接方式进行 连接)的三面封闭三面敞开的箱体,所述右下侧板31、左下侧板四下部分别设有储液槽 32,所述敞开式箱体M的顶板27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口,该顶板27前部的通风口通过通 风管沈与风机25的出气口连接,该顶板27后部的通风口通过通风管沈与所述风机25 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调节所述机架4以及安装在该机架上的转 向机构1、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9、差速驱动机构2的离地间隙,所述地隙调节 动力传动机构3设有左蜗轮蜗杆机构20、右蜗轮蜗杆机构21、动力传动杆22以及皮带轮 23,例如,所述左蜗轮蜗杆机构20和右蜗轮蜗杆机构21的蜗轮可以分别连接到所述动力 传递杆22上,并且该左蜗轮蜗杆机构20和右蜗轮蜗杆机构21的蜗杆可以分别连接到所 述机架上,这样,所述发动机5经由所述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所述皮带轮23上,该皮 带轮23通过所述动力传动杆22带动所述左蜗轮蜗杆机构20和右蜗轮蜗杆机构21,通过 该左、右蜗轮蜗杆机构20,21的运动提升或降低所述机架4。[0023]通过本实用新型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由于该喷雾机在喷雾作业过程 中通过所述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9形成一个前后循环的气场,实现了在隧道前 部辅助喷雾,在隧道后部及时回收雾滴的作业流程。这样,本实用新型在充分保证喷雾 效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循环气场提高喷雾的雾化效果,并大量回收空气中飘散的残余 农药,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用于调节喷雾机整机离地间隙的 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整机地隙的升高和降低,从而能够适应不 同高度农作物的喷雾杀虫要求,根据不同的窄行篱架型作物的生长空间宽度以及作物叶 片疏密程度作业进行适应性控制。[0024]参见图2,优选地,所述敞开式箱体M的顶板27的四个角部设有四个通风口, 其中所述顶板27前部的两个通风口通过通风管沈与两台风机25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顶 板27后部的两个通风口通过通风管沈与所述两台风机25的进气口连接。[0025]发动机5可以安装所述喷雾机的驾驶座位12的右前侧,当然根据整机布置情形 也可以安装在其它位置。此外,发动机5还可以通过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喷雾系统8 上,以为喷雾系统8提供动力进行喷雾作业。[0026]参见图3,所述转向机构2为四杆式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2设有平行运动的左 右转向杆17,16、连接左右转向杆17,16的连接杆14、以及控制杆15,所述控制杆15 连接于左转向杆17,该左转向杆17连接于连接杆14,该连接杆进而连接于右转向杆16, 所述左右转向杆17,16安装在左右转向轮轮架18上。具体地,所述左、右转向杆可以 分别通过该左、右转向杆端部的轴孔与该左右转向轮的轮架的竖直轴杆形成滑动键连接 (例如可滑动的键齿键槽连接、花键连接等)。这种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在喷雾机整体升降 的同时,使得所述转向机构实现同时升降,避免了在喷雾机整体升降时,喷雾机的方向 盘等并不随同升降带来的无法或不便于进行驾驶操作的问题。[0027]参见图4,所述差速驱动机构2为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其中,该转臂式差速驱 动机构的链条箱19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绕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的轴心和驱动轮11的 轴心可枢转地安装,这使得整个机组既可有效地进行动力传递,又不会改变中心距。同 时,所述发动机可以经由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以及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该链条箱。在这种 结构之下,当链条箱与地面的夹角为90°时,所述喷雾机的离地间隙最高,当链条箱与 地面的夹角越小,所述喷雾机的离地间隙减小。[0028]参见图6,所述喷雾系统8设有药液泵33、药箱7、药液管34和多个喷头35, 所述药液泵33将药箱7内的药液通过药液管34输送到各个喷头35。[0029]优选地,所述喷头35安装在敞开式箱体M的左、右下侧板四,31的前部。 左、右下侧板的前部均安装喷头35是为了使农作物叶面、叶背全部附着有雾滴,大大提 高喷雾的均勻性。喷头组可以由四到六只喷头35组成,从上而下直线排列,以使得农作 物从上而下均勻地接收雾滴。喷头35的喷射倾角向上倾斜8°至12°,以便使雾滴不在 篱架正下方落地。[0030]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变地隙气场循环式喷雾机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第一, 该喷雾机设有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其能够在喷雾作业区域形成一个封闭的循 环气场,在保证喷雾效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循环气场提高喷雾的雾化效果,并大量回 收空气中飘散的残余农药,减少了农药使用量;第二,实现了农药的高效循环利用,最 大限度地降低了污染,减轻了对操作人员的危害,降低了施药成本;第三,该喷雾机设 有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从而能够有效地调节所述喷雾机的离地间隙(即地隙),在喷 雾施药时能够根据篱架型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适应性作业;第四,该喷雾机还具有行驶 稳定、结构紧凑、操作灵活、道路行驶速度快等优点;第五,尤其是,在优选方式下,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实现了在喷雾机整体升降的同时,通过特殊的四杆式转向机构,有效 地使得转向机构与所述喷雾机整体同时升降。[0031]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 进行任意组合,其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之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 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0032]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 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包括转向机构(1)、差速驱动机构O)、机架(4),发动机(5)、变速箱(6)、喷雾系统(8)、左右转向轮(10)、以及左右驱动轮(11), 所述转向机构(1)、差速驱动机构O)、发动机(5)、变速箱(6)以及喷雾系统(8)均安装 在所述机架(4)上,所述转向机构(1)连接于所述左右转向轮(10)以驱动该左右转向轮 (10)转向,所述发动机(5)经由所述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差速驱动机构(2)上, 该差速驱动机构(2)连接于所述左右驱动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机还设有安装在所述机架(4)上的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9)和地隙 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所述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9)设有敞开式箱体04)、风 机0 和通风管06),所述敞开式箱体04)设有顶板(XT)、左上侧板08)、左下侧板 (29),右上侧板(30)和右下侧板(31),该顶板(27)、左上侧板(28),左下侧板(29), 右上侧板(30)和右下侧板(31)形成一个顶侧固定、左右侧高度能够调节的三面封闭、 三面敞开的箱体,所述右下侧板(31)和左下侧板09)下部分别设有储液槽(3 ,所述 敞开式箱体04)的顶板(XT)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口,该顶板(XT)前部的通风口通过通风 管06)与所述风机0 的出气口连接,该顶板(XT)后部的通风口通过通风管06)与 所述风机0 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C3)调节所述机架以及安 装在该机架上的转向机构(1)、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9)、差速驱动机构O)的 离地间隙,所述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设有左蜗轮蜗杆机构00)、右蜗轮蜗杆机构 (21),动力传动杆0 以及皮带轮0;3),所述发动机( 经由所述变速箱(6)将动力传 递到所述皮带轮上,该皮带轮通过所述动力传动杆0 带动所述左蜗轮蜗杆 机构OO)和右蜗轮蜗杆机构01),通过该左、右蜗轮蜗杆机构00,21)的运动提升或降 低所述机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开式箱 体04)的顶板(XT)的四个角部设有四个通风口,其中所述顶板(XT)前部的两个通风口 通过通风管06)与两台风机0 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顶板(XT)后部的两个通风口通过 通风管06)与所述两台风机0 的进气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5)安装所述喷雾机的驾驶座位(12)的右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 (5)还通过所述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喷雾系统(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系统 (8)设有药液泵(3 、药箱(7)、药液管(34)和多个喷头(3 ,所述药液泵(3 将药箱 (7)内的药液通过药液管(34)输送到各个喷头(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 (35)安装在所述敞开式箱体04)的左、右下侧板09,31)的前部,并且所述喷头(35) 的喷射倾角向上倾斜8°至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 构(2)为四杆式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2)设有平行运动的左右转向杆(17,16)、连接 左右转向杆(17,16)的连接杆(14)、以及控制杆(15),所述控制杆(15)连接于左转向 杆(17),所述左、右转向杆分别通过该左、右转向杆端部的轴孔与该左右转向轮的轮架的竖直轴杆形成滑动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驱动 机构(2)为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该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的链条箱(19)的输入端和输出 端分别绕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的轴心和驱动轮的轴心可枢转地安装,所述发动机经由所 述动力传递机构以及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该链条箱。
专利摘要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设有转向机构(1)、差速驱动机构(2)、机架(4)、发动机、变速箱、喷雾系统、左右转向轮(10)、左右驱动轮(11)、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9)以及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本实用新型通过隧道气场循环式药液收集装置(9)形成循环气场以能够进行高效喷雾与雾滴回收,从而解决了目前的窄行篱架型作物植保喷雾存在的农药回收难、效率低的问题,在保证喷雾效果的基础上,提高了喷雾雾化效果,大量回收飘散的残余农药雾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农药的高效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污染,减轻了对操作人员的危害,降低了施药成本。
文档编号A01M7/00GK201805837SQ201020559280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3日
发明者任海良, 张剑峰, 张瑞宏, 沈辉, 王明友, 管荣根, 缪宏, 薛学彪, 袁莉, 赵映, 高晓宏 申请人:扬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