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路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播种施肥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99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33路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播种施肥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是一种33路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播种施肥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精密播种机是目前我国大面积种植普遍使用的农业机械,由于存在某些不足,近几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这种播种机做了大量改进,改进后的气力式精密播种机具有较多优点对种子的尺寸无特殊要求、通用性好,具有高速作业性能,能满足与大功率拖拉机的配套和宽幅作业要求等,但是,使用中发现仍存在下述不足由于它的播种是在封闭状态中进行,当出现堵塞、漏播等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因此,在大面积播种时仍需大量工作人员进行监测;另外,这种播种机只有浅层化肥的施播,使用证明,浅层化肥无法满足植物根系庞大以后的营养,当农作物生长至结果期时,尚需另外再施化肥,这种施肥无法采用机械化, 并且劳动强度大,施肥量无法控制,由于施肥同样是在封闭状态中完成,对于施肥过程中的堵塞、缺肥是无法及时发现的,经常出现某地块因缺肥而减产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3路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播种施肥监测系统, 它能够监测播种过程,并同时监测双层化肥施肥过程,对于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堵塞、漏播、 缺肥等故障能够及时报警。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33路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播种施肥监测系统,包括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机架,机架上安装种子箱和肥料箱,种子箱与排种器连接,排种器与输种管连接,每个输种管的下部与输种管传感器的开沟器连接处安装种子监测传感器,肥料箱底部分别与深层施肥管和浅层施肥管连接,深层施肥管的长度大于浅层施肥管的长度,每个深层施肥管的下部安装深层化肥监测传感器,每个浅层施肥管的下部安装浅层化肥监测传感器,种子监测传感器、深层化肥监测传感器、浅层化肥监测传感器和启动监测传感器通过线路及航空插头分别与主板电路连接,主板电路通过针座与显示电路连接,主板电路与按键连接,显示电路分别与故障报警指示电路和种子数显示电路连接,主板电路采用芯片81C55、芯片82M和单片机构成,故障报警指示电路中的报警器件为双色发光二极管,种子数显示电路中的显示器件为七段LED数码管。所述的播种施肥监测系统的电路结构为单片机U3的1号引脚一方面通过串联电阻R4接地,另一方面通过接至电容E2的阴极,E2的阳极接至电源;U3的2号引脚接至U4 的10号引脚,U3的3号引脚接至U4的11号引脚,U3的4、5号引脚串联晶振XTAL2,XTAL2 的两端分别串联C3、C4后接地,U3的11号引脚与U4的12号引脚相连,U3的19号引脚与 U24的12号引脚相连,U3的32、13、14号引脚分别与附图4的LEDKU LEDK2、LEDK3相连; 第一行至第十一行种子监测传感器信号分别接至光电耦合器U12-U22的2号引脚;光电耦合器的U12-U22的1号引脚分别串联电阻R7-R17后接至电源,3号引脚全部接地,4号引脚分别接至芯片Ull的PA0-PA7、PB0-PB2 ;芯片Ull的AD0-AD7引脚分别接至芯片U4的 P00-P07, Ull的7号引脚接至U4的21号引脚,Ull的8号引脚接至U6的7号引脚,Ull 的9号引脚接至U4的17号引脚,Ull的10引脚接至U4的16号引脚,Ull的11号引脚接至U4的30号引脚,Ull的4号引脚接至U4的9号引脚;单片机U4的1_6号与芯片Ul的 16-11号引脚相连,31号引脚接电源,7号引脚与按键SW-PB2的一个引脚相连,8号引脚与按键SW-PB3的一个引脚相连,13号引脚与SW-PB4的一个引脚相连,15号引脚与SW-PB5的一个引脚相连,14号引脚串联电阻Rl后与三极管Tl的基极相连,18、19号引脚串联晶振 XTALl同时分别串联电容Cl、C2后接地,9号引脚与Ull的4号引脚串联后接至二极管Dl 的负极同时串联电阻R3后接地,21号引脚与Ull的7号引脚相连,30号引脚与U5的11号引脚相连,26、27、28号引脚分别于U6的1、2、3号引脚相连,17、16号U7-U10的22,23号引脚以及Ull的9、10号引脚相连;二极管Dl的阳极串联电容El后接至电源,同时串联电阻 R2后接地并接至SW-PBl的一个引脚;三极管Tl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联蜂鸣器BEEP后接电源;双向三态数据缓冲器Ul的1、19号引脚端接后接地,4、5、6号引脚分别与U48-TO4 的14、11、12号引脚相连,7、8、9号引脚分别与U55-U63的14、11、12号引脚相连,16-11号引脚分别与U4的1-6号引脚相连;芯片U5的1号引脚接地,3、4号引脚分别与U4的39,38 号引脚相连,2、5号引脚分别与U7-U10的19,20号引脚相连;译码器U6的4、5号引脚串联后接地,6号引脚接电源,7号引脚与Ull的8号引脚相连,9、10、11、12号引脚分别与U10、 U9、U8、U7的21号引脚相连,1-3号引脚分别与U4的26-28号引脚相连;计数器U7-U10的 11、14、16号引脚串联后与U3的19号引脚相连,U7的9号引脚与U2的4号引脚相连,U7 的15号引脚与U12的4号引脚相连,U7的18号引脚与U13的4号引脚相连,U8的9号引脚与U14的4号引脚相连,U8的15号引脚与U15的4号引脚相连,U8的18号引脚与U16 的4号引脚相连,U9的9号引脚与U17的4号引脚相连,U9的15号引脚与U18的4号引脚相连,U9的18号引脚与U19的4号引脚相连,UlO的9号引脚与U20的4号引脚相连,UlO 的15号引脚与U21的4号引脚相连,UlO的18号引脚与U22的4号引脚相连;七段LED数码管SM1-SM7的9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SMl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43至R50后与U48 的2、5、6、4、3、15、1、7引脚相连,SM2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51至R58后与U49的2、5、 6、4、3、15、1、7引脚相连,SM3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59至R66后与U50的2、5、6、4、3、 15、1、7引脚相连,SM4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67至R74后与U51的2、5、6、4、3、15、1、 7引脚相连,SM5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75至R82后与TO2的2、5、6、4、3、15、1、7引脚相连,SM6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83至R90后与U53的2、5、6、4、3、15、1、7引脚相连, SM7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91至R98后与U54的2、5、6、4、3、15、1、7引脚相连,U48-U54 的10号引脚接电源;LED34-LED36的阳极接电源,阴极分别与U3的32、13、14号引脚相连; LEDI-LED11 的基极接电源,下端依次串联电阻 R102、R104、R106、R108、R110、R112、R114、 R116、R118、R120、R122 后与 U55 的 2、4、6 和 U56、U57 的 15、2、4、6 号引脚共 11 路信号,上端依次串联电阻 R103、R105、R107、R109、R111、R113、R115、R117、R119、R121、R123 后与 U55 的3、5、7和U56、U57的1、3、5、7号引脚共11路信号;LED12-LED22的基极接电源,下端依次串联电阻 R124、R126、R128、R130、R132、R134、R136、R138、R140、R142、R144 后与 U58 的 2、4、6和U59、U60的15、2、4、6号引脚共11路信号,上端依次串联电阻R125、R127、R129、 R131、R133、R135、R137、R139、R141、R143、R145 后与 U58 的 3、5、7 和 U59、U60 的 1、3、5、7 号引脚共11路信号;LED23-LED33的基极接电源,下端依次串联电阻R146、R148、R150、R152、 R154、R156、R158、R160、R162、R164、R166 后与 U561 的 2、4、6 和 U62、U63 的 15、2、4、6 号引脚共 11 路信号,上端依次串联电阻 R147、R149、R151、R153、R155、R157、R159、R161、R163、 R165、R167后与U61的3、5、7和U62、U63的1、3、5、7号引脚共11路信号;U48的14号引脚接U49的9号引脚,U49的14号引脚接U50的9号引脚,U50的14号引脚接U51的9号引脚,U51的14号引脚接U52的9号引脚,U52的14号引脚接U53的9号引脚,U53的14号引脚接UM的9号引脚,UM的14号引脚接Ul的4号引脚;U48-TO4的13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U48-U54的11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8号引脚,U48-U54的12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 9号引脚,U48-TO4的10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U55的14号引脚接U56的9号引脚,U56的 14号引脚接U57的9号引脚,U57的14号引脚接U58的9号引脚,U58的14号引脚接U59 的9号引脚,U59的14号引脚接U60的9号引脚,U61的14号引脚接U62的9号引脚,U62 的14号引脚接U62的9号引脚,U63的14号引脚接Ul的7号引脚;U55-U63的13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U55-U63的11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8号引脚,U55-U63的12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9号引脚,U55-U63的10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SW-PBl的一端接Dl与D2的阳极, 另一端接电源,SW-PB2的一端接U4的7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68后接地,SW-PB3的一端接U4的8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69后接地,SW-PB4的一端接U4的13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70后接地,SW-PB5的一端接U4的15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71后接地; U23的1、2、3号引脚串联后接地,5号引脚一方面串联电阻R18后接电源,另一方面接U24 的1号引脚,6号引脚一方面串联电阻R19后接电源,另一方面接U24的2号引脚,7号引脚接电源;U24的31号引脚接电源,18,19号引脚串联晶振XTAL3,9号引脚一方面接U25的4 号引脚,另一方面接二极管D2的阴极,IOUl号引脚分别与U4的10、11号引脚相连,12号引脚与U3的19号引脚相连,39-32号引脚分别与U25的12-19号引脚相连,21、沘、17、16、 30号引脚分别与U25的7、8、9、10、11号引脚相连;XTAL3的两端分别串联电容C5、C6后接地;二极管D2的阳极一方面串联电容E3后接电源,另一方面串联电阻R20后接地,阴极串联电阻R21后接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及时监测播种过程中的的堵塞、漏播等故障及时报警;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深浅层两种土壤深度的施肥,可以在播种时同时播施深层和浅层肥料,从而使农作物在生长期及结果期均不缺乏营养,保证了农作物的丰收,并且可节省生产成本,同时监测深层施肥和浅层施肥过程中出现的堵塞、漏施等故障并及时报警,从而使操作人员及时解决故障,保证种子和化肥同时足量施播,保证农作物不会因种子和化肥施播的欠缺导致减产。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显示准确、易于操作人员观察、节省生产成本等优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中种子监测传感器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中双层化肥监测传感器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方框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工作流程附图5-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电原理图,由于图幅所限,将其拆成5幅图,
7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中种子监测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图;附图如是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中种子监测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附图6是种子监测启动电路和种子监测传感器信号处理部分电路图; 附图7是化肥监测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附图8是附图6中种子监测启动电路和和种子监测传感器信号处理部分电路连接图; 附图9是附图6中种子启动监测电路和种子监测传感器信号处理部分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5和附图fe的电路中第一行至第十一行种子监测传感器通过航空插头Zl接至本电路的U12-U22的2号引脚,与附图6的连接关系为U7_10的8_1号引脚与Ull的12-19号引脚串联后接至附图2的U4的39-32号引脚,U7-10的19,20号引脚与U5的2、5号引脚相连,U7-10的21号引脚以及Ull的7号引脚分别与TO的7、9、10、11、 12号引脚相连,U7-10的22,23号引脚以及Ull的9、10号引脚分别与U4的17、16号引脚相连,Ull的7号引脚与U4的21号引脚相连,Ull的11号引脚与U4的30号引脚相连,Ull 的4号引脚与U4的9号引脚相连。附图6、附图7、附图8和附图9间的连接关系为U3的19号引脚分别接至附图3 芯片U24的12号引脚,U4的10、11号引脚接至附图7芯片U24的10、11号引脚,它与附图 8之间的关系为=Ul的4、5、6号引脚分别接至附图8芯片U48-U54的14、11、12号引脚,它与附图9之间的关系为=Ul的7、8、9号引脚分别接至附图9芯片U55-U63的14、11、12号引脚,SW-PBl接至附图9的Sff-PBl引脚,U4的7、8、13、15号引脚分别接至附图9的SW-PB2、 SW-PB3、SW-PB4, SW-PB5 号引脚。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的具体方案为33路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播种施肥监测系统,包括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机架,机架上安装种子箱1和肥料箱6,种子箱1与排种器2连接,排种器2与输种管3连接,每个输种管3的下部与输种管传感器的开沟器5连接处安装种子监测传感器4,肥料箱6底部分别与深层施肥管8和浅层施肥管7连接,深层施肥管8的长度大于浅层施肥管7的长度,每个深层施肥管8的下部安装深层化肥监测传感器10,每个浅层施肥管7的下部安装浅层化肥监测传感器9,种子监测传感器4、深层化肥监测传感器10、浅层化肥监测传感器9和启动监测传感器12通过线路及航空插头Zl分别与主板电路14连接,主板电路14通过针座Jl与显示电路16连接,主板电路14与按键13连接,显示电路16分别与故障报警指示电路17和种子数显示电路18连接,主板电路14采用芯片81C55、芯片82M和单片机构成,故障报警指示电路17中的报警器件为双色发光二极管,种子数显示电路18中的显示器件为七段LED数码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监测系统可能监测以下内容每行已播种子的数量、每行漏播种子的数量、每行重播种子的数量、整机已播种子的数量、整机漏播种子的数量、整机重播种子的数量、每行种子的堵塞情况、每行种箱的缺种情况、每行肥箱的缺肥情况、每行肥料的堵塞情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监测系统的播种施肥监测电路结构为单片机U3的1号引脚一方面通过串联电阻R4接地,另一方面通过接至电容E2的阴极,E2的阳极接至电源;U3的2 号引脚接至U4的10号引脚,U3的3号引脚接至U4的11号引脚,U3的4、5号引脚串联晶振XTAL2,XTAL2的两端分别串联C3、C4后接地,U3的11号引脚与U4的12号引脚相连,U3 的19号引脚与U24的12号引脚相连,U3的32、13、14号引脚分别与附图4的LEDK1、LEDK2、 LEDK3相连;第一行至第十一行种子监测传感器信号分别接至光电耦合器U12-U22的2号引脚;光电耦合器的U12-U22的1号引脚分别串联电阻R7-R17后接至电源,3号引脚全部接地,4号引脚分别接至芯片Ull的PA0-PA7、PB0-PB2 ;芯片Ull的AD0-AD7引脚分别接至芯片U4的P00-P07,Ull的7号引脚接至U4的21号引脚,Ull的8号引脚接至TO的7号引脚,Ull的9号引脚接至U4的17号引脚,Ull的10引脚接至U4的16号引脚,Ull的11 号引脚接至U4的30号引脚,Ull的4号引脚接至U4的9号引脚;单片机U4的1_6号与芯片Ul的16-11号引脚相连,31号引脚接电源,7号引脚与按键SW-PB2的一个引脚相连,8 号引脚与按键SW-PB3的一个引脚相连,13号引脚与SW-PB4的一个引脚相连,15号引脚与 SW-PB5的一个引脚相连,14号引脚串联电阻Rl后与三极管Tl的基极相连,18、19号引脚串联晶振XTALl同时分别串联电容Cl、C2后接地,9号引脚与Ull的4号引脚串联后接至二极管Dl的负极同时串联电阻R3后接地,21号引脚与Ull的7号引脚相连,30号引脚与 U5的11号引脚相连,26、27、28号引脚分别于U6的1、2、3号引脚相连,17、16号U7-U10的 22,23号引脚以及Ull的9、10号引脚相连;二极管Dl的阳极串联电容El后接至电源,同时串联电阻R2后接地并接至SW-PBl的一个引脚;三极管Tl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联蜂鸣器BEEP后接电源;双向三态数据缓冲器Ul的1、19号引脚端接后接地,4、5、6号引脚分别与U48-TO4的14、11、12号引脚相连,7、8、9号引脚分别与冊5463的14、11、12号引脚相连,16-11号引脚分别与U4的1-6号引脚相连;芯片U5的1号引脚接地,3、4号引脚分别与 U4的39,38号引脚相连,2、5号引脚分别与U7-U10的19,20号引脚相连;译码器U6的4、5 号引脚串联后接地,6号引脚接电源,7号引脚与Ull的8号引脚相连,9、10、11、12号引脚分别与U10、U9、U8、U7的21号引脚相连,1-3号引脚分别与U4的26-28号引脚相连;计数器 U7-U10的11、14、16号引脚串联后与U3的19号引脚相连,U7的9号引脚与U2的4号引脚相连,U7的15号引脚与U12的4号引脚相连,U7的18号引脚与U13的4号引脚相连,U8的 9号引脚与U14的4号引脚相连,U8的15号引脚与U15的4号引脚相连,U8的18号引脚与U16的4号引脚相连,U9的9号引脚与U17的4号引脚相连,U9的15号引脚与U18的4 号引脚相连,U9的18号引脚与U19的4号引脚相连,UlO的9号引脚与U20的4号引脚相连,UlO的15号引脚与U21的4号引脚相连,UlO的18号引脚与U22的4号引脚相连;七段 LED数码管SM1-SM7的9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SMl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43至R50后与U48的2、5、6、4、3、15、1、7引脚相连,SM2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51至R58后与U49 的2、5、6、4、3、15、1、7引脚相连,SM3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59至R66后与U50的2、5、 6、4、3、15、1、7引脚相连,SM4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67至R74后与U51的2、5、6、4、3、 15、1、7引脚相连,SM5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75至R82后与U52的2、5、6、4、3、15、1、 7引脚相连,SM6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83至R90后与U53的2、5、6、4、3、15、1、7引脚相连,SM7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91至R98后与TO4的2、5、6、4、3、15、1、7引脚相连, U48-U54的10号引脚接电源;LED34-LED36的阳极接电源,阴极分别与U3的32、13、14号引脚相连;LED1-LED11的基极接电源,下端依次串联电阻R102、R104、R106、R108、R110、R112、R114、R116、R118、R120、R122 后与 U55 的 2、4、6 和 U56、U57 的 15、2、4、6 号引脚共 11 路信号,上端依次串联电阻1 103、1 105、1 107、1 109、1 111、1 113、1 115、1 117、1 119、1 121、1 123 后与U55的3、5、7和U56、U57的1、3、5、7号引脚共11路信号;LED12-LED22的基极接电源, 下端依次串联电阻 R124、R126、R128、R130、R132、R134、R136、R138、R140、R142、R144 后与 U58的2、4、6和U59、U60的15、2、4、6号引脚共11路信号,上端依次串联电阻R125、R127、 R129、R131、R133、R135、R137、R139、R141、R143、R145 后与 U58 的 3、5、7 和 U59、U60 的 1、3、 5、7号引脚共11路信号;LED23-LED33的基极接电源,下端依次串联电阻R146、R148、R150、 R152、R154、R156、R158、R160、R162、R164、R166 后与 U561 的 2、4、6 和 U62、U63 的 15、2、4、 6号引脚共11路信号,上端依次串联电阻R147、R149、R151、R153、R155、R157、R159、R161、 R163、R165、R167 后与 U61 的 3、5、7 和 U62、U63 的 1、3、5、7 号引脚共 11 路信号;U48 的 14 号引脚接U49的9号引脚,U49的14号引脚接U50的9号引脚,U50的14号引脚接U51的 9号引脚,U51的14号引脚接U52的9号引脚,U52的14号引脚接U53的9号引脚,U53的 14号引脚接U54的9号引脚,U54的14号引脚接Ul的4号引脚;U48-U54的13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U48-U54的11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8号引脚,U48-U54的12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9号引脚,U48-U54的10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U55的14号引脚接TO6的9号引脚,U56的14号引脚接U57的9号引脚,U57的14号引脚接U58的9号引脚,U58的14号引脚接U59的9号引脚,U59的14号引脚接U60的9号引脚,U61的14号引脚接U62的9 号引脚,U62的14号引脚接U62的9号引脚,U63的14号引脚接Ul的7号引脚;U55-U63 的13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U55-U63的11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8号引脚,U55-U63的12 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9号引脚,U55-U63的10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SW-PBl的一端接Dl 与D2的阳极,另一端接电源,SW-PB2的一端接U4的7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68后接地,SW-PB3的一端接U4的8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69后接地,SW-PB4的一端接U4的 13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70后接地,SW-PB5的一端接U4的15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71后接地;U23的1、2、3号引脚串联后接地,5号引脚一方面串联电阻R18后接电源, 另一方面接U24的1号引脚,6号引脚一方面串联电阻R19后接电源,另一方面接U24的2 号引脚,7号引脚接电源;U24的31号引脚接电源,18,19号引脚串联晶振XTAL3,9号引脚一方面接U25的4号引脚,另一方面接二极管D2的阴极,IOUl号引脚分别与U4的10、11 号引脚相连,12号引脚与U3的19号引脚相连,39-32号引脚分别与U25的12-19号引脚相连,21、28、17、16、30号引脚分别与U25的7、8、9、10、11号引脚相连;XTAL3的两端分别串联电容C5、C6后接地;二极管D2的阳极一方面串联电容E3后接电源,另一方面串联电阻R20 后接地,阴极串联电阻R21后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监测系统的电源15由拖拉机电瓶经过主电路上的7805芯片转换提供,11路种子监测传感器、11路浅层化肥监测传感器、11路深层化肥监测传感器以及启动监测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共三十四路输出信号通过航空插头Zl接至主板控制电路, 由芯片81C55、芯片82M和单片机处理后通过针座Jl送至显示电路,由显示电路电流放大后来驱动发光二极管和七段LED数码管的显示,种子数显示电路分为行数显示和种子数/ 漏播数/重播数显示,故障报警指示为33路双色发光二极管,其中种子指示为11路,显示种子的堵塞和缺种情况,浅层化肥指示为11路,显示浅层化肥的堵塞和缺肥情况,深层化肥指示为11路,显示深层化肥的堵塞和缺肥情况。面板上端的发光二极管分别为系统工作指示、漏播报警指示、重播报警指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监测系统工作流程为电路上电后,自检是否有错误,自检有误产生报警,自检无误后等待开始计数(开始化肥监测)信号,开始检测脉冲收到后开始检测, 否则原地等待,在检测的过程中随时接受功能按键以及复位按键按键的响应,如果复位键按下系统返回自检过程,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产生缺种、重播、漏播、种子堵塞、化肥堵塞、 缺肥等故障时,产生响应的报警指示,如果同时有功能键按下,判断是行数按键、播种数按键、重播数按键还是漏播数按键,如果是行数按键按下,则在附图8中SM1、SM2循环显示00 至11,00代表种子总数,1至11代表行数,对应的在附图8的SM3-SM7中显示种子数,如果再按下播种数、重播数、漏播数按键,则在附图8的SM3-SM7中显示已播种子数、重播种子数、 漏播种子数,重播时对应附图8的LED35报警显示,漏播时对应附图8的LED36报警显示, 如果产生种子堵塞、缺种故障对应于附图9的LED1-LED11产生报警指示,如果浅层化肥产生堵塞、缺肥故障对应于附图9的LED12-LED22产生报警指示,如果深层化肥产生堵塞、缺肥故障对应于附图9的LED23-LED33产生报警指示并在SMI、SM2显示目前故障所在的行, 在任意时刻按下复位按钮,系统归零,重新启动,图中11是肥料监测传感器的开沟器。
权利要求1.33路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播种施肥监测系统,包括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机架, 机架上安装种子箱(1)和肥料箱(6),种子箱(1)与排种器(2)连接,排种器(2)与输种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输种管(3)的下部与输种管传感器的开沟器(5)连接处安装种子监测传感器(4 ),肥料箱(6 )底部分别与深层施肥管(8 )和浅层施肥管(7 )连接,深层施肥管(8)的长度大于浅层施肥管(7)的长度,每个深层施肥管(8)的下部安装深层化肥监测传感器(10),每个浅层施肥管(7)的下部安装浅层化肥监测传感器(9),种子监测传感器(4)、深层化肥监测传感器(10)、浅层化肥监测传感器(9)和启动监测传感器(12)通过线路及航空插头(Zl)分别与主板电路(14)连接,主板电路(14)通过针座(Jl)与显示电路(16) 连接,主板电路(14)与按键(13)连接,显示电路(16)分别与故障报警指示电路(17)和种子数显示电路(18)连接,主板电路(14)采用芯片81C55、芯片82M和单片机构成,故障报警指示电路(17)中的报警器件为双色发光二极管,种子数显示电路(18)中的显示器件为七段LED数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3路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播种施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播种施肥监测系统的电路结构为单片机U3的1号引脚一方面通过串联电阻R4接地, 另一方面通过接至电容E2的阴极,E2的阳极接至电源;U3的2号引脚接至U4的10号引脚, U3的3号引脚接至U4的11号引脚,U3的4、5号引脚串联晶振XTAL2,XTAL2的两端分别串联C3、C4后接地,U3的11号引脚与U4的12号引脚相连,U3的19号引脚与U24的12号引脚相连,U3的32、13、14号引脚分别与附图4的LEDKl、LEDK2、LEDK3相连;第一行至第^^一行种子监测传感器信号分别接至光电耦合器U12-U22的2号引脚;光电耦合器的U12-U22 的1号引脚分别串联电阻R7-R17后接至电源,3号引脚全部接地,4号引脚分别接至芯片 Ull 的 PA0-PA7、PB0-PB2 ;芯片 Ull 的 AD0-AD7 引脚分别接至芯片 U4 的 P00-P07,Ull 的 7 号引脚接至U4的21号引脚,Ull的8号引脚接至U6的7号引脚,Ull的9号引脚接至U4 的17号引脚,Ull的10引脚接至U4的16号引脚,Ull的11号引脚接至U4的30号引脚, Ull的4号引脚接至U4的9号引脚;单片机U4的1-6号与芯片Ul的16-11号引脚相连, 31号引脚接电源,7号引脚与按键SW-PB2的一个引脚相连,8号引脚与按键SW-PB3的一个引脚相连,13号引脚与SW-PB4的一个引脚相连,15号引脚与SW-PB5的一个引脚相连,14 号引脚串联电阻Rl后与三极管Tl的基极相连,18、19号引脚串联晶振XTALl同时分别串联电容C1、C2后接地,9号引脚与Ull的4号引脚串联后接至二极管Dl的负极同时串联电阻R3后接地,21号引脚与Ull的7号引脚相连,30号引脚与U5的11号引脚相连,26、27、 28号引脚分别于U6的1、2、3号引脚相连,17、16号U7-U10的22,23号引脚以及Ull的9、 10号引脚相连;二极管Dl的阳极串联电容El后接至电源,同时串联电阻R2后接地并接至 Sff-PBl的一个引脚;三极管Tl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联蜂鸣器BEEP后接电源;双向三态数据缓冲器Ul的1、19号引脚端接后接地,4、5、6号引脚分别与U48-U54的14、11、12号引脚相连,7、8、9号引脚分别与U55-U63的14、11、12号引脚相连,16-11号引脚分别与U4的 1-6号引脚相连;芯片U5的1号引脚接地,3、4号引脚分别与U4的39,38号引脚相连,2、5 号引脚分别与U7-U10的19,20号引脚相连;译码器U6的4、5号引脚串联后接地,6号引脚接电源,7号引脚与Ull的8号引脚相连,9、10、11、12号引脚分别与U10、U9、U8、U7的21 号引脚相连,1-3号引脚分别与U4的26-28号引脚相连;计数器U7-U10的11、14、16号引脚串联后与U3的19号引脚相连,U7的9号引脚与U2的4号引脚相连,U7的15号引脚与U12的4号引脚相连,U7的18号引脚与U13的4号引脚相连,U8的9号引脚与U14的4号引脚相连,U8的15号引脚与U15的4号引脚相连,U8的18号引脚与U16的4号引脚相连, U9的9号引脚与U17的4号引脚相连,U9的15号引脚与U18的4号引脚相连,U9的18号引脚与U19的4号引脚相连,UlO的9号引脚与U20的4号引脚相连,UlO的15号引脚与 U21的4号引脚相连,UlO的18号引脚与U22的4号引脚相连;七段LED数码管SM1-SM7的 9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SMl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43至R50后与U48的2、5、6、4、3、 15、1、7引脚相连,SM2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51至R58后与U49的2、5、6、4、3、15、1、 7引脚相连,SM3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59至R66后与U50的2、5、6、4、3、15、1、7引脚相连,SM4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67至R74后与U51的2、5、6、4、3、15、1、7引脚相连, SM5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75至R82后与U52的2、5、6、4、3、15、1、7引脚相连,SM6的1 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83至R90后与U53的2、5、6、4、3、15、1、7引脚相连,SM7的1至8号引脚分别串联R91至R98后与TO4的2、5、6、4、3、15、1、7引脚相连,U48-U54的10号引脚接电源;LED34-LED36的阳极接电源,阴极分别与U3的32、13、14号引脚相连;LED1-LED11 的基极接电源,下端依次串联电阻 R102、R104、R106、R108、R110、R112、R114、R116、R118、 R120、R122后与U55的2、4、6和U56、U57的15、2、4、6号引脚共11路信号,上端依次串联电阻 R103、R105、R107、R109、RllU R113、R115、R117、R119、R121、R123 后与 U55 的 3、5、 7和U56、U57的1、3、5、7号引脚共11路信号;LED12-LED22的基极接电源,下端依次串联电阻 R124、R126、R128、R130、R132、R134、R136、R138、R140、R142、R144 后与 U58 的 2、4、6 和U59、U60的15、2、4、6号引脚共11路信号,上端依次串联电阻R125、R127、R129、R131、 R133、R135、R137、R139、R141、R143、R145 后与 U58 的 3、5、7 和 U59、U60 的 1、3、5、7 号引脚共11路信号;LED23-LED33的基极接电源,下端依次串联电阻R146、R148、R150、R152、 R154、R156、R158、R160、R162、R164、R166 后与 U561 的 2、4、6 和 U62、U63 的 15、2、4、6 号引脚共 11 路信号,上端依次串联电阻 R147、R149、R151、R153、R155、R157、R159、R161、R163、 R165、R167后与U61的3、5、7和U62、U63的1、3、5、7号引脚共11路信号;U48的14号引脚接U49的9号引脚,U49的14号引脚接U50的9号引脚,U50的14号引脚接U51的9号引脚,U51的14号引脚接TO2的9号引脚,U52的14号引脚接TO3的9号引脚,U53的14号引脚接UM的9号引脚,UM的14号引脚接Ul的4号引脚;U48-TO4的13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U48-U54的11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8号引脚,U48-U54的12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 9号引脚,U48-TO4的10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U55的14号引脚接TO6的9号引脚,U56的 14号引脚接U57的9号引脚,U57的14号引脚接U58的9号引脚,U58的14号引脚接U59 的9号引脚,U59的14号引脚接U60的9号引脚,U61的14号引脚接U62的9号引脚,U62 的14号引脚接U62的9号引脚,U63的14号引脚接Ul的7号引脚;U55-U63的13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U55-U63的11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8号引脚,U55-U63的12号引脚串联后接Ul的9号引脚,U55-U63的10号引脚串联后接电源;SW-PBl的一端接Dl与D2的阳极, 另一端接电源,SW-PB2的一端接U4的7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68后接地,SW-PB3的一端接U4的8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69后接地,SW-PB4的一端接U4的13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70后接地,SW-PB5的一端接U4的15号引脚,另一端串联电阻R171后接地; U23的1、2、3号引脚串联后接地,5号引脚一方面串联电阻R18后接电源,另一方面接UM 的1号引脚,6号引脚一方面串联电阻R19后接电源,另一方面接U24的2号引脚,7号引脚接电源;UM的31号引脚接电源,18,19号引脚串联晶振XTAL3,9号引脚一方面接U25的4 号引脚,另一方面接二极管D2的阴极,IOUl号引脚分别与U4的10、11号引脚相连,12号引脚与U3的19号引脚相连,39-32号引脚分别与U25的12-19号引脚相连,21、沘、17、16、 30号引脚分别与U25的7、8、9、10、11号引脚相连;XTAL3的两端分别串联电容C5、C6后接地;二极管D2的阳极一方面串联电容E3后接电源,另一方面串联电阻R20后接地,阴极串联电阻R21后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3路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播种施肥监测系统,包括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机架,机架上安装种子箱和肥料箱,种子箱与排种器连接,排种器与输种管连接,每个输种管的下部与开沟器连接处安装种子监测传感器,肥料箱底部分别与深层施肥管和浅层施肥管连接,每个深层施肥管的下部安装深层化肥监测传感器,每个浅层施肥管的下部安装浅层化肥监测传感器,种子监测传感器、深层化肥监测传感器、浅层化肥监测传感器和启动监测传感器通过线路及航空插头分别与主板电路连接,主板电路通过针座与显示电路连接,显示电路分别与故障报警指示电路和种子数显示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监测播种过程,并同时监测双层化肥施肥过程,对于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堵塞、漏播、缺肥等故障能够及时报警。
文档编号A01C7/20GK201947634SQ2010206125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
发明者刘辉, 孙宜田, 李少清, 段德刚, 王全景, 褚幼辉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