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收割的谷物杆进行脱粒并从脱粒物中筛选、收集精粒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联合收割机包括搭载有发动机的行驶机体;支承上述行驶机体的左右的作为行驶部的行驶履带等;具有方向盘及驾驶座的驾驶部;用于收割农田的未割取谷物杆的收割装置;用于对收割的谷物杆进行脱粒的脱粒装置,该联合收割机连续地收割农田的未割取谷物杆并进行脱粒、收集谷粒。在上述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还有这样的结构将利用二次输送机从摆动筛选盘中取出的二次筛选物(带枝梗的谷粒、断穗粒(日文穗切Λ粒)等)经由回收筒回收(返回)到摆动筛选盘中。另外,在回收筒的输送终端侧配置再处理装置,利用再处理装置对二次筛选物进行处理之后使二次筛选物返回到摆动筛选盘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脱粒装置的侧方立设有用于从摆动筛选盘下方的一次输送机取出一次筛选物(脱粒后的精粒)的扬粒筒。另外,在摆动筛选盘的后部下方侧,在配置于一次输送机的后方的二次输送机的输送终端侧连接有回收筒。回收筒配置为在脱粒装置的配置有扬粒筒的一侧的侧方从扬粒筒的后方向前上方延伸。因此,在侧视时, 扬粒筒和回收筒相互交叉。再处理装置沿左右宽度方向延伸,在再处理装置内,能绕左右长度方向的轴线转动地配置有再处理滚筒。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1110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另外,近年来,对联合收割机的进一步小型化(紧凑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若像上述专利文献1的联合收割机那样将扬粒筒和回收筒配置为在侧视时相互交叉,则存在如下那样的问题。即,如前所述,由于使扬粒筒和回收筒在侧视时彼此交叉,因此,需要使脱粒装置和谷粒箱之间的间隔空开与两筒的左右宽度方向的占有空间相应的量。因此,与脱粒装置及谷粒箱的左右宽度尺寸相比,不得不增大联合收割机的左右宽度尺寸,存在难以应对前述那样的紧凑化的要求的问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从再处理装置返回的二次筛选物的输送及分散主要利用摆动筛选盘的摆动运动进行。在再处理装置的开口方向和再处理滚筒的旋转方向的关系方面,再处理滚筒的旋转对使二次筛选物分散到摆动筛选盘上几乎没有帮助。因此,来自再处理装置的二次筛选物容易偏向再处理装置的放出口的正下方。而且,利用脱粒装置的脱粒滚筒脱粒后的脱粒物容易偏向落下到摆动筛选盘的比左右中央部靠脱粒滚筒的旋转下游侧的一侧。因此,可能导致脱粒物及二次筛选物容易集中堆积在摆动筛选盘的靠脱粒滚筒的旋转下游侧的一侧(放出口的正下方附近),摆动筛选盘对脱粒物及二次筛选物的筛选处理能力降低,可能导致三次损失、筛选不良。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改善了上述那样的现状的联合收割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具有用于将脱粒筛选后的一次筛选物输送到谷粒箱的扬粒装置和用于使脱粒筛选后的二次筛选物返回脱粒装置的二次回收装置、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的输送终端侧具有用于对上述二次筛选物进行再处理的再处理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处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内的回收输送机的旋转轴和处于上述再处理装置内的再处理滚筒的旋转轴呈平行状延伸。技术方案2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为基础,在上述脱粒装置和上述谷粒箱之间,上述扬粒装置和上述二次回收装置以上述扬粒装置、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的顺序前后排列地纵向延伸,上述再处理装置以侧视时与上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的区域重叠的方式位于上述扬粒装置和上述二次回收装置之间。技术方案3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为基础,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下部通过二次筛选物放出部与上述脱粒装置相连通,使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放出口开口于位于比上述脱粒装置的一侧壁的接收网支承用的支承框架靠前方的位置。技术方案4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为基础,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下部通过位于处于上述脱粒装置内的脱粒滚筒的旋转轴的下侧的二次筛选物放出部与上述脱粒装置相连通,在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连结有上述再处理装置,用于将脱粒筛选后的一次筛选物输送到谷粒箱的扬粒装置以纵向延伸的姿势配置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的前方, 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外形形状形成为向斜前下方扩开的漏斗状,以随着向前方及下方去而接近脱粒装置的一侧壁的方式倾斜,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配置为在侧视时与上述扬粒装置的长度中途部的一部分重叠。技术方案5的发明以技术方案4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为基础,侧视时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放出口的前端侧位于上述脱粒装置的输送盘上,而上述放出口的后端侧位于上述脱粒装置的颖壳筛上。技术方案6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为基础,在上述再处理装置形成有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相连通的上部移送口和与上述脱粒装置相连通的下部移送口,在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内面侧的上述上部移送口和上述下部移送口之间具有多个接收齿,而在设于上述再处理装置内的再处理滚筒具有位于上述各接收齿之间的处理齿,在上述再处理装置内,上述二次筛选物从上述上部移送口朝向上述下部移送口移动。技术方案7的发明以技术方案6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为基础,上述各接收齿突出到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外面侧,构成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强度构件。技术方案8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为基础,连结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和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上部移送口的周壁的、沿着二次筛选物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向上述再处理装置的流动方向的部分呈沿着横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及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内周的公切线的形状,在上述再处理滚筒的上述旋转轴的至少上部具有用于防止二次筛选物向上述旋转轴卷绕的刮板,朝向上述上部移送口的上述周壁的沿着上述公切线的部分和上述刮
5板的半径外侧的侧端部之间的间隙地投入上述二次筛选物。技术方案9的发明以技术方案8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为基础,上述刮板从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上部内面延伸到下部内面,在上述刮板的比上述上部移送口低的位置安装有多个处理齿。发明效果采用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具有用于将脱粒筛选后的一次筛选物输送到谷粒箱的扬粒装置和用于使脱粒筛选后的二次筛选物返回脱粒装置的二次回收装置、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的输送终端侧具有用于对上述二次筛选物进行再处理的再处理装置的联合收割机, 由于处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内的回收输送机的旋转轴和处于上述再处理装置内的再处理滚筒的旋转轴呈平行状延伸,因此,能沿着上述回收输送机加长上述再处理滚筒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充分地确保为了再处理(再脱粒)而使二次筛选物在上述再处理装置内移动的距离,能谋求提高上述再处理滚筒对二次筛选物的再处理功能。采用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上述脱粒装置和上述谷粒箱之间,上述扬粒装置和上述二次回收装置以上述扬粒装置、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的顺序前后排列地纵向延伸,上述再处理装置以侧视时与上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的区域重叠的方式位于上述扬粒装置和上述二次回收装置之间,因此,能减小上述扬粒装置、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及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左右宽度方向的占有空间,能在上述脱粒装置和上述谷粒箱之间紧凑地配置上述扬粒装置、 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及上述再处理装置。因此,不扩大联合收割机的左右宽度方向,就能扩大上述脱粒装置、上述谷粒箱的左右宽度方向的占有空间,不使联合收割机大型化,就能谋求提高脱粒能力、谷粒贮存能力。另外,如上所述,上述再处理装置以在侧视时与上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的区域重叠的方式位于上述扬粒装置和上述二次回收装置之间,因此,使被再处理(再脱粒)后的二次筛选物不随便地飞散而顺利地返回上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内。因此,能充分地确保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一边在上述脱粒装置内被筛选一边进行移动的距离,能有助于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筛选处理能力。采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下部通过二次筛选物放出部与上述脱粒装置相连通,使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放出口开口于位于上述脱粒装置的一侧壁的接收网支承用的支承框架的前方,因此,能从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上述放出口朝向上述脱粒装置内的前部侧地使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不随便地飞散而顺利地引导、放出。因此,能抑制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例如局部堆积在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附近等的可能性,能进一步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筛选处理能力。采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下部通过位于处于上述脱粒装置内的脱粒滚筒的旋转轴的下侧的二次筛选物放出部与上述脱粒装置相连通,在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连结有上述再处理装置,用于将脱粒筛选后的一次筛选物输送到谷粒箱的扬粒装置以纵向延伸的姿势配置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的前方,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外形形状形成为向斜前下方扩开的漏斗状,以随着向前方及下方去而接近脱粒装置的一侧壁的方式倾斜,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配置为在侧视时与上述扬粒装置的长度中途部的一部分重叠, 因此,被再处理(再脱粒)后的二次筛选物不易与上述脱粒滚筒等冲撞,从比上述脱粒滚筒的上述旋转轴低的位置进入上述脱粒装置内。因此,能抑制由与上述脱粒滚筒等的冲撞引起的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的脱壳(日文脱^ )、碎粒且能执行筛选处理。另外,形成为越向前方去左右宽度越窄的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利用上述脱粒装置和上述扬粒装置之间的间隙空间向前方延伸出。因此,具有使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在上述脱粒装置内广阔地分散而放出的效果。另外,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以越向下方去越接近上述脱粒装置的方式倾斜,因此,能从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下部通过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顺利地落下引导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采用技术方案5的发明,侧视时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放出口的前端侧位于上述脱粒装置的输送盘上,而上述放出口的后端侧位于上述脱粒装置的颖壳筛上,因此,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上述放出口在上述脱粒装置的一侧壁较宽地开口,并且从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上述放出口朝向上述输送盘高效率地引导、放出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因此, 能充分地确保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一边在上述脱粒装置内被筛选一边进行移动的距离,能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筛选处理能力。采用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上述再处理装置形成有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相连通的上部移送口和与上述脱粒装置相连通的下部移送口,在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内面侧的上述上部移送口和上述下部移送口之间具有多个接收齿,而在设于上述再处理装置内的再处理滚筒具有位于上述各接收齿之间的处理齿,在上述再处理装置内,上述二次筛选物从上述上部移送口朝向上述下部移送口移动,因此,被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转送来的二次筛选物能在上述再处理装置内利用自重落下。因此,上述各处理齿及上述各接收齿具有刺粒的脱粒 (日文刺 >9粒)、杆块的揉解这样的功能即可,不需要具有二次筛选物的输送功能。因此,不会降低再处理(再脱粒)能力,就能简单地构成上述各处理齿及上述各接收齿。采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上述各接收齿突出到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外面侧,构成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强度构件,因此,上述各接收齿自身也起到相对于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增强构件的作用。因此,能提高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刚性。采用技术方案8的发明,连结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和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上部移送口的周壁的、沿着二次筛选物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向上述再处理装置的流动方向的部分,呈沿着横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及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内周的公切线的形状,在上述再处理滚筒的上述旋转轴的至少上部具有用于防止二次筛选物向上述旋转轴卷绕的刮板,朝向上述上部移送口的上述周壁的沿着上述公切线的部分和上述刮板的半径外侧的侧端部之间的间隙地投入上述二次筛选物,因此,被上述回收输送机转送来的二次筛选物不会过多降低上述回收输送机的输送终端侧的输送力,而沿着上述上部移送口的周壁的一部分且朝向上述再处理滚筒的半径外侧地被移送到上述再处理装置侧。因此,能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向上述再处理装置顺利地转送二次筛选物,能防止该转送时的滞留,能抑制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和上述再处理装置之间的堵塞。另外,在二次筛选物通过上述上部移送口进入上述再处理装置侧时,能可靠地避免上述刮板的旋转妨碍二次筛选物的转送。因此,具有能将二次筛选物极其顺利地送入上述再处理装置内这样的效果。而且,由于上述刮板的存在和二次筛选物的引导、投入方向的关系,能抑制杆屑向上述再处理滚筒上部的卷绕、脱壳。采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上述刮板从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上部内面延伸到下部内面,在上述刮板的比上述上部移送口低的位置安装有多个处理齿,因此,利用上述刮板的存在,能抑制杆屑向上述再处理滚筒全体的卷绕、脱壳,并能稳定地支承上述各处理齿。


图1是四陇收割用的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右侧视图。图3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图4是联合收割机的主视图。图5是联合收割机的动力传递系统图。图6是脱粒装置的左侧视剖视图。图7是脱粒装置下部的放大左侧视剖视图。图8是脱粒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图9是表示脱粒装置和再处理装置的关系的放大主视剖视图。图10是表示脱粒装置和再处理装置的关系的放大左侧视剖视图。图11是脱粒装置的放大右侧视图。图12是表示脱粒装置和再处理装置的关系的放大俯视剖视图。图13的(a)是表示摆动筛选盘的驱动构造的局部剖切放大仰视图,(b)是(a)的 b-b视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

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朝向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的左侧简称为左侧,将朝向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的右侧简称为右侧。(1)联合收割机的整体构造首先,主要参照图1 图4说明联合收割机的整体构造。如图1 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具有利用左右一对的行驶履带2(行驶部)支承的行驶机体1。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安装有用于收割谷物杆的四垄收割用的收割装置3,且该收割装置3利用单动式的升降用液压缸4能绕收割转动支点轴如调节升降。在行驶机体1上,以横向排列状搭载有具有输送链6的脱粒装置5和用于贮存脱粒后的谷粒的谷粒箱7。另外,脱粒装置5 配置在朝向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的左侧,谷粒箱7配置在朝向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的右侧(参照图3)。从谷粒箱7的后方到上方,配设有用于将谷粒箱7内的谷粒排出到机体外部的排出输送机8。谷粒箱7的前部能以排出输送机8的纵向输送机8a为中心向机体侧方转动。 在谷粒箱7的前方,在行驶机体1的右侧前部设有驾驶部10。在驾驶部10配置有供驾驶者搭乘的踏板10a、驾驶座lob、具有方向盘10c、各种操作杆、开关等的操作装置。在行驶机体 1的驾驶座IOb下方的部位配设有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20。在发动机20的前方且两行驶履带2之间配置有用于将来自发动机20的动力适当变速后传递到两行驶履带2的变速箱体19。如图1和图2所示,在行驶机体1的下表面侧配置有左右的履带架21。在履带架 21上设有用于将发动机20的动力传递给行驶履带2的驱动链轮22、用于维持行驶履带2的张力的张力辊23、用于将行驶履带2的接地侧保持为接地状态的多个支重轮M。利用驱动链轮22支承行驶履带2的前侧,利用张力辊23支承行驶履带2的后侧,利用支重轮M支承行驶履带2的接地侧。如图1 图3所示,在收割装置3设有用于扶起农田的未割取谷物杆的与四陇相应的谷物杆扶起装置31、用于切断农田的未割取谷物杆的根部的推子(日文〃1」力>) 式的割刀装置32、用于将收割谷物杆从谷物杆扶起装置31输送到输送链6的前端部(输送始端侧)的谷物杆输送装置33。一边利用发动机20驱动行驶履带2在农田内移动一边驱动收割装置3连续地收割农田的未割取谷物杆。在该情况下,利用谷物杆扶起装置31扶起农田的未割取谷物杆,利用割刀装置32切断未割取谷物杆的根部,利用谷物杆扶起装置31 将收割谷物杆输送到输送链6的前端部。另外,在谷物杆扶起装置31的下部前方突设有用于对农田的未割取谷物杆进行分禾的与四垄相应的分禾体38a。脱粒装置5包括谷物杆脱粒用的脱粒滚筒51、用于对落下到脱粒滚筒51下方的脱粒物进行筛选的摆动筛选盘52、用于向摆动筛选盘52供给筛选风的扬谷风扇(日文唐箕7 了 >)53、用于将摆动筛选盘52后部的排尘排出到机体外的排尘扇61。在脱粒滚筒51 的下方张设有用于划分脱粒滚筒51和摆动筛选盘52的钢丝网(日文々'J 網)60。利用谷物杆输送装置33从收割装置3输送来的谷物杆的根部侧被转送到输送链6上并被夹持输送。然后,谷物杆的穗尖侧被搬入到脱粒装置5的脱粒室173内(参照图6及图7等) 内,利用脱粒滚筒51脱粒。另外,用于使脱粒滚筒51旋转的脱粒滚筒旋转轴158(参照图 5)沿着输送链6输送谷物杆的方向(换言之是行驶机体1的行进方向)延伸。另外,脱粒滚筒51向在图8及图9中绕脱粒滚筒旋转轴158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如图1及图2所示,在输送链6的后端侧(输送终端侧)配置有排杆链62。被从输送链6的后端侧转送到排杆链62的排杆(脱谷粒后的杆)在较长的状态下被排出到行驶机体1的后方或利用设于脱粒装置5的后方侧的排杆割刀63将排杆切断为较短的适当的长度后再排出到行驶机体1的后下方。在摆动筛选盘52的下方侧设有取出被摆动筛选盘52筛选出的谷粒(一次筛选物)的一次输送机55和取出混合有谷粒、杆屑及带枝梗的谷粒等的二次筛选物的二次输送机56。另外,从行驶机体1的行进方向前侧起以一次输送机55、二次输送机56的顺序设置一次输送机55和二次输送机56,该一次输送机55和二次输送机56在侧面看沿横向设于行驶机体1的上面侧的行驶履带2的后部上方。摆动筛选盘52构成为用于对落下到脱粒滚筒51下方的脱粒物进行摆动筛选(比重筛选)。从摆动筛选盘52落下的谷粒(一次筛选物)被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除去该谷粒中的粉尘而落下到一次输送机阳。在一次输送机55的、从脱粒装置5的靠谷粒箱7 的右侧壁180a(参照图8及图9)向外突出的终端部,连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扬粒筒 57。从一次输送机55取出的谷粒被扬粒筒57内的扬粒输送机159(参照图幻搬入到谷粒箱7中而收集于谷粒箱7的内部。扬粒筒57及扬粒输送机159构成用于将脱粒筛选后的一次筛选物输送到谷粒箱7的扬粒装置。摆动筛选盘52构成为通过摆动筛选(比重筛选)使带枝梗的谷粒等二次筛选物落下到二次输送机56。利用二次输送机56取出的二次筛选物通过回收筒58内的回收输送机160(参照图幻及再处理装置59返回到摆动筛选盘52的上面侧而被再筛选。另外,来自脱粒滚筒51的脱粒物中的杆屑和粉尘等利用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和排尘扇61的吸排尘作用被从行驶机体1的后部向农田排出。回收筒58及回收输送机160构成用于使脱粒筛选后的二次筛选物返回到脱粒装置5的二次回收装置。(2)联合收割机的动力传递系统下面,参照图5说明联合收割机的动力传递系统。来自发动机20的动力的一方分支为行驶履带2 (收割装置幻和脱粒装置5这两个方向地被传递。来自发动机20的其他动力被朝向排出输送机8传递。从发动机20朝向行驶履带2的分支动力暂时经由带轮-传送带传动系统传递到变速箱体19。在该情况下,来自发动机20的分支动力利用变速箱体 19等适当变速,经由从变速箱体19向左右外方突出的驱动输出轴151输出到左右的驱动链轮22。在变速箱体19与驱动输出轴151相互独立地突设有收割PTO轴152。从变速箱体19传递到收割PTO轴152的变速动力利用收割离合器153的接通动作通过位于横长的收割转动支点轴4a(参照图1)内的收割输入轴IM传递到收割装置3的各装置31 33。 在该情况下,收割装置3的各装置31 33以与行驶机体1的行驶速度(车速)同步的速度驱动。来自发动机20的动力中的朝向脱粒装置5的分支动力,通过脱粒离合器155传递到用于驱动扬谷风扇53旋转的扬谷风扇轴156。被传递到扬谷风扇轴156的动力的一部分通过带轮-传送带传动系统传递到脱粒滚筒输入轴157,从脱粒滚筒输入轴157传递到脱粒滚筒旋转轴158和排杆链62。另外,从扬谷风扇轴156通过带轮-传送带传动系统也向一次输送机55和扬粒输送机159、二次输送机56和回收输送机160及再处理滚筒161、摆动筛选盘52的摆动轴 162、排尘扇61的排尘轴163以及排杆割刀63传递动力。经由排尘轴163的分支动力通过输送链轴164传递到输送链6。另外,来自脱粒滚筒输入轴157的动力能通过用于将一定旋转力传递到收割装置 3的流入离合器165传递到收割输入轴154。即,通过将来自发动机20的动力不经由变速箱体19而直接传递到收割装置3,与车速的快慢无关,都能以一定的高速转速强制驱动收割装置3。从发动机20朝向排出输送机8的动力,通过谷粒输入齿轮机构166及动力通断 (日文継断)用的输送机离合器167传递到谷粒箱7内的底输送机168及排出输送机8的纵向输送机8a内的纵向输送机169,接着,通过转送螺旋桨170传递到排出输送机8的横向进给螺旋输送器内的排出输送机171。(3)脱粒装置的详细构造下面,参照图6 图9说明脱粒装置5的详细构造。如前所述,脱粒装置5包括脱粒滚筒51、摆动筛选盘52、扬谷风扇53和排尘扇61。在脱粒装置5的摆动筛选盘52的上方设有由前分隔壁174和后分隔壁175划分出前后的脱粒室173。脱粒滚筒51位于前后分隔壁174、175之间,在该两分隔壁174、175以能旋转的方式轴支承有脱粒滚筒旋转轴158。 在前分隔壁174的下方设有利用输送链6搬入收割谷物杆的穗尖侧的供给口 176,而在后分隔壁175的下方设有利用输送链6搬出收割谷物杆(排杆)的穗尖侧的排杆口 177。在脱粒室173内的远离输送链6的一侧(谷粒箱7侧)安装有包围脱粒滚筒51 的大致下半部的支持框178,在该支承框178张设有钢丝网60。支承框178的前后长度设定得比脱粒室173的前后长度、即前后分隔壁174、175的配置间隔短。实施方式的支承框178以前部靠前分隔壁174侧、后部远离后分隔壁175侧的状态配置在脱粒室173内。因此,在支承框178和后分隔壁175之间形成有向后及向下开口的开口空间,该开口空间成为脱粒室173后部的排杆口 177。在该情况下,利用输送链6挟持输送来的收割谷物杆的穗尖侧,从位于前分隔壁 174下方的供给口 176进入脱粒室173内,通过脱粒滚筒51和钢丝网60之间而从位于后分隔壁175下方的排杆口 177朝向排杆链62送出。位于钢丝网60下方的摆动筛选盘52通过摆动轴162及前后一对导轨181、182能向斜前下方和斜后上方往复移动地配置在构成脱粒装置5的外形的脱粒机壳180内。在由来自发动机20的动力产生的摆动轴162的转动作用下,摆动筛选盘52向斜前下方至斜后上方往复移动。摆动筛选盘52具有位于钢丝网60下方的输送盘183、位于输送盘183后方的颖壳筛184、位于颖壳筛184和一次输送机55之间的谷粒筛185、位于颖壳筛184后方的逐稿器 186。在颖壳筛184的上面侧的、排杆口 177的下方设有排杆板187。在排杆板187的后部侧安装有用于将脱粒物向后方且向机体中央侧引导的多根筛线188。利用脱粒滚筒51脱粒而从钢丝网60漏下的脱粒物,落下到往复移动的摆动筛选盘52的输送盘183上而一边被摆动筛选(比重筛选),一边被输送到后方的颖壳筛184。颖壳筛184上的脱粒物被该颖壳筛184自身摆动筛选,并且从扬谷风扇53接收朝向后方流动的筛选风。利用这样的摆动筛选及风筛选的相互作用,将脱粒物分离为谷粒和杆屑。另外,实施方式的输送盘183呈从前部右侧(靠谷粒箱7的前部)朝向后部左侧 (靠输送链6的后部)地向斜后下方倾斜的板状。利用该倾斜面,被脱粒滚筒51脱粒后的脱粒物在输送盘183上朝向输送链6滚动(扩散)。从颖壳筛184及谷粒筛185落下的一次筛选物一边利用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除去其中的粉尘一边被收集到一次输送机55的位置。未能通过颖壳筛184及谷粒筛185 的二次筛选物从逐稿器186等落下,被收集到位于一次输送机55后方的二次输送机56的位置。另外,颖壳筛184上的比较轻的杆屑被排尘扇61吸入,从形成在该排尘扇61后方的吸引排出口 189排出到机体外。另外,颖壳筛184上的比较重的杆屑经由逐稿器186上被从形成在摆动筛选盘52后方的摆动排出口 190(所谓的三次口)排出到机体外。(4)筛选风的风路构造下面,参照图7说明从扬谷风扇53供给到颖壳筛184的筛选风的风路构造。在此, 实施方式的扬谷风扇53构成为在图7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在扬谷风扇53的风扇壳体200形成有主筛选风路201、第1预筛选风路202和第2预筛选风路203,该主筛选风路 201用于向谷粒筛185和一次输送机55供给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该第1预筛选风路202 用于从输送盘183的后端侧和颖壳筛184的前端侧之间向颖壳筛184的上面侧供给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该第2预筛选风路用于从位于摆动筛选盘52底侧的谷粒盘191和颖壳筛 184的前端侧之间向颖壳筛184的下面侧供给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主筛选风路201形成为使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从谷粒筛185的前方下侧朝向后方上侧经由主风向体204的上面侧地移动。另外,上述的主筛选风路201形成为使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在一次输送机231的上方从前方朝向后方经由主风向体204的下面侧地移动。即,利用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筛选从谷粒筛185落下到一次输送机55
11的谷粒及粉尘。第1预筛选风路202形成为使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在颖壳筛184的上侧从前方朝向后方经由设于摆动筛选盘52的预筛选风向体205的上面侧地移动。即,从脱粒滚筒51经由钢丝网60落下到输送盘183上表面的脱粒物在从输送盘183的后端侧落下到颖壳筛184的前端侧时,被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进行风筛选。第2预筛选风路203形成为使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在谷粒盘191的上侧从前方朝向后方经由预筛选风向体205的下面侧地移动。换言之,以使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从颖壳筛184的前方下侧朝向颖壳筛184的后方上侧地移动的方式形成第2预筛选风路203。即,利用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筛选从颖壳筛184落下到谷粒盘191及谷粒筛 185上的谷粒及粉尘。在该情况下,移动到颖壳筛184的上表面的脱粒物中的、靠近颖壳筛184的上表面的脱粒物的下层侧的杆屑(轻量物)被筛选风输送到上层侧,能减少从颖壳筛184落下的杆屑量。另外,利用颖壳筛184的比重筛选作用和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的风筛选,使脱粒物的上层侧的谷粒(重量物)移动到下层侧,尽早地从颖壳筛184漏下。颖壳筛184 的比重筛选作用被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提升,提高了其筛选处理能力(筛选精度)。另外,从主筛选风路201、第1预筛选风路202和第2预筛选风路203供给来的来自扬谷风扇53的筛选风,被上述的排尘扇61吸入而被从吸引排出口 189排出或被从摆动排出口 190排出。结果,脱粒物中的杆屑及粉尘等被从脱粒机壳180的后部排出到机体外。(5) 二次回收装置及再处理装置的详细构造下面,参照图6至图12说明二次回收装置及再处理装置59的详细构造。由回收筒58及回收输送机160构成的二次回收装置用于使脱粒筛选后的二次筛选物返回到脱粒装置5。在二次回收装置(回收筒58)的输送终端侧设有用于对二次筛选物进行再处理的再处理装置59。回收筒58以向前倾斜一些的纵长的姿势沿着脱粒机壳180的一侧壁(在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壁180a)的外表面被支承。回收输送机160以能旋转的方式配置在回收筒58内。在二次输送机56的从脱粒机壳180的右侧壁180a向外突出的输送终端部以能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有回收输送机160的输送始端侧(下端侧)。 如图6 图11所示,在脱粒机壳180的右侧壁180a的外表面配置有转送壳体210。 在转送壳体210的向上开口侧连结着回收筒58的下端侧。回收筒58和扬粒筒57在脱粒装置5和谷粒箱7之间配置为以前后平行状并列地纵向延伸。在该情况下,扬粒筒57、回收筒58从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前侧起按扬粒筒57、回收筒58的顺序以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姿势排列。 二次输送机56的二次轴211的右侧端侧和回收输送机160的回收轴212的下端侧通过轴承(省略图示)分别以能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转送壳体210。二次轴211的右侧端侧和回收轴212的下端侧通过锥齿轮机构213相连结。回收轴212的输送终端侧(上端侧)以能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覆盖回收筒58的输送终端面(上端面)的驱动壳体230的壳体主体231。从逐稿器186漏下到二次输送机56的二次筛选物从二次输送机56转送到回收输送机160。被转送到回收输送机160的二次筛选物利用设于回收轴212的输送终端侧的掏出叶片214从回收输送机160转送到再处理装置59的再处理滚筒161。另外,实施方式的回收输送机160构成为在图12向中绕回收轴21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
回收筒58的输送终端侧和脱粒机壳180的右侧壁180a通过再处理装置59及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相连通。再处理装置59安装于回收筒58的输送终端侧,且配置为在扬粒筒57和回收筒58之间在侧视时与脱粒装置5的脱粒室173的区域重叠。再处理装置 59包括构成其外形的再处理壳体216、能绕纵向轴线旋转地配置在该再处理壳体216内的再处理滚筒161。如图10及图11所示,作为再处理滚筒161的旋转轴的再处理轴217和作为回收输送机160的旋转轴的回收轴212呈平行状地延伸。另外,实施方式的再处理滚筒 161构成为通过驱动壳体230内的带轮-传送带传动机构233在图12中向绕再处理轴217 的逆时针方向(与回收输送机160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驱动。在再处理壳体216的前部下侧连结有用于从再处理壳体216向脱粒装置5内引导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的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如图9、图10及图12详细所示,在脱粒机壳180的右侧壁180a的比脱粒滚筒旋转轴158靠下侧且比支承框178的后部框架218靠前方的部位形成有侧视时上下相对脱粒滚筒51的下表面跨越地开口的连通孔219。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以从外侧覆盖右侧壁180a的连通孔219的方式与右侧壁180a的外表面 (谷粒箱7侧的侧面)相连结。S卩,与再处理壳体216的前部下侧相连通的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后部上侧为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的进入口 215a。并且,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放出口 21 通过右侧壁180a中的、位于比脱粒滚筒旋转轴158靠下侧且比支承框178的后部框架218靠前方的位置的连通孔219,与钢丝网60的背面侧及输送盘183的上面侧(脱粒装置5内的前部侧) 相对。因此,在侧视时,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放出口 21 的前端侧位于输送盘183上。 另外,在侧视时,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放出口 21 的后端侧位于颖壳筛184上。如图 6 图11明确所示,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自身也位于比脱粒滚筒旋转轴158靠下侧且比支承框178的后部框架218靠前方的位置。如图8 图12所示,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外形形状形成为向斜前下方扩开的漏斗状,以随着向前方及下方去与脱粒机壳180的右侧壁180a接近的方式倾斜。而且,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配置为在侧视时与扬粒筒57的长度中途部的局部重叠(重合)。艮口, 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位于脱粒机壳180的右侧壁180a和扬粒筒57的长度中途部之间。被转送到再处理滚筒161上的二次筛选物利用再处理滚筒161的旋转驱动进行再处理(再脱粒),通过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朝向钢丝网60的背面侧及输送盘183的上面侧(脱粒装置5内的前部侧)放出。特别是在实施方式中,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外形形状形成为向斜前下方扩开的漏斗状,以随着向前方及下方去而接近脱粒机壳180的右侧壁180a的方式倾斜,再处理滚筒161在图12中向绕再处理轴217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 从而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沿着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靠扬粒筒57的倾斜内面被从位于脱粒机壳180前部侧的输送盘183的上面右侧向上面左侧放出(参照图12)。与此相对,在图8及图9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脱粒滚筒51的下侧脱粒的脱粒物从输送盘183的上面左侧向上面右侧飞散。S卩,来自脱粒滚筒51的脱粒物的飞散方向(从输送链6侧朝向谷粒箱7侧的方向)和来自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二次筛选物的飞散方向(从谷粒箱7侧朝向输送链6 侧的方向),在输送盘183的左右中央部附近交叉。因此,能使脱粒物和二次筛选物在输送盘183的左右中央部附近碰撞,而使它们分散,从而能防止脱粒物及二次筛选物集中堆积到输送盘183的右侧(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正下方附近)。而且,能使从输送盘183摆动移动到颖壳筛184的脱粒物及二次筛选物向颖壳筛184的左右宽度方向扩散(分散),能提高筛选效率。如图10 图12所示,构成再处理装置59的再处理壳体216呈利用外侧的螺栓等连结在脱粒机壳180的右侧壁180a上的向上开口的筒(箱)状。再处理壳体216的向上开口侧被对回收输送机160的旋转动力进行中继的驱动壳体230覆盖。在再处理壳体216 的前部下侧通过焊接等固定有从外侧覆盖右侧壁180a的连通孔219的二次筛选物放出部 215。再处理壳体216的后部上侧通过螺栓及螺母连结在覆盖位于回收轴212的输送终端侧的掏出叶片214的外周侧的U型罩220的开口端侧。在U型罩220的下端侧通过焊接等固定有回收轴212贯穿的筒凸缘221。筒凸缘221的向下突出的环部嵌入回收筒58的输送终端侧。在U型罩220的上端侧及再处理壳体216的上端侧螺栓连结有驱动壳体230的壳体主体231。在壳体主体231的U型罩220侧的部位以能旋转的方式轴支承有回收轴212 的输送终端部。如图10及图12所示,位于回收筒58的输送终端侧的U型罩220的开口端侧和再处理壳体216的后部上侧相连通。换言之,U型罩220的开口端侧和再处理壳体216的后部上侧通过上部移送口 222相连结。被转送到回收输送机160的二次筛选物经由上部移送口 222以在侧视时呈倒U形转弯状地被移送到再处理壳体216内。如图12所示,上部移送口 222的周壁216a、220a、即再处理壳体216及U型罩220的在谷粒箱7侧相对的周壁216a、 220a (沿着二次筛选物的流动方向的部分),以沿着横跨再处理壳体216及U型罩220的内周的公切线TL呈同一平面的方式在俯视时以直线状对接。通过该结构和再处理滚筒161 在图12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的组合,被转送到回收输送机58的二次筛选物不会过度地降低掏出叶片214的输送力,而沿着上部移送口 222的周壁216a、220a顺利地被移送到再处理壳体216侧。如图9、图10及图12所示,在再处理壳体216的靠脱粒装置5的内面通过焊接等固定有随着从再处理滚筒161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去而向斜下方倾斜的引导板Ml。 另外,在上部移送口 222的靠脱粒装置5的部位(在实施方式中为U型罩220的靠脱粒装置 5的内面)设有堵塞该部位的遮蔽板参照图12)。被送入到再处理壳体216的上侧的二次筛选物在再处理滚筒161的周围沿着图12的逆时针方向绕着落下,但绕到再处理壳体 216的靠脱粒装置5的内面侧的二次筛选物不返回到上部移送口 222而与引导板Ml的下面侧接触而被引导到再处理壳体216的下侧。而且,即使二次筛选物通过引导板Ml的部位,上部移送口 222的遮蔽板对2的存在也会隔断二次筛选物向回收筒58 (U型罩222)侧返回。因此,引导板241及遮蔽板M2的存在相互补充以增强功能,暂时从回收筒58 (U型罩22 放出到再处理壳体216侧的二次筛选物不会向回收筒58侧返回,而能从再处理壳体216的上侧向下侧顺利且可靠地落下引导。如图6 图12所示,用于对二次筛选物进行再处理(再脱粒)的再处理滚筒161 具有与回收轴212呈平行状延伸的纵向的再处理轴217。再处理轴217的下端侧以能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再处理壳体216的底板。再处理轴217的上端侧以能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驱动壳体230的壳体主体231的再处理壳体216侧的部位。在再处理轴217的至少上部具有用于防止二次筛选物(杆屑等)卷绕于再处理轴217的刮板224。实施方式的刮板224从再处理壳体216的上部内面延伸至下部内面,以一体旋转的方式嵌入再处理轴217。如图12明确所示,刮板224的半径方向的长度R(从再处理轴217的中心到刮板224的半径外侧的侧端部的长度)设定为再处理壳体216的俯视时的半径的一半左右。采用上述结构,在通过上部移送口 222向再处理壳体216侧送入二次筛选物时,朝向上部移送口 222的周壁216a、220a和刮板224的半径外侧的侧端部之间的间隙引导、投入二次筛选物,刮板2M的旋转能可靠地避免妨碍二次筛选物的转送。因此,能极其顺利地将二次筛选物转送到再处理壳体216内。而且,由于刮板224的存在和二次筛选物的引导、 投入方向的关系,能抑制杆屑向再处理滚筒161上部(再处理轴217上部)卷绕、脱壳。再处理轴217上的刮板2M包括形成为1条螺旋状的输送体对3、用于搅拌被从回收输送机160转送来的二次筛选物的多根二次处理齿225和用于使二次筛选物从与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进入口 21 相连通的再处理壳体216的下部移送口 223放出、飞散的多片(在实施方式中为两片)放出叶片226。在刮板224的与上部移送口 222相对峙的位置设有输送体对3。在刮板224的比上部移送口 222低的位置以放射状配置有多根二次处理齿225。在再处理壳体216的内面侧以通过两根1组的二次处理齿225之间的方式安装有接收齿227。S卩,在再处理壳体216内作为再处理滚筒161收容有刮板224、1条输送体对3、多根二次处理齿225、多根接收齿227和两片放出叶片226。在图9 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二次处理齿225及接收齿227的组位于再处理壳体216内的两移送口 222、223之间。使两片放出叶片2 与再处理壳体216的下部移送口 223相对。另外,上部移送口 222的上下长度Lu、下部移送口 223的上下长度Ld和两移送口 222、223之间的上下长度Lc设定为大致相等的尺寸(Lu Ld Lc)。另外,各接收齿 227以突出到再处理壳体216的外面侧的方式一体地设于再处理壳体216,构成再处理壳体 216的强度构件。利用回收输送机160的掏出叶片214使经由上部移送口 222移送到再处理壳体 216内的二次筛选物从再处理壳体216的上侧向下侧落下,并利用二次处理齿97和接收齿 100进行再处理(刺粒的脱粒或杆屑的揉解等)。被送到再处理壳体216的下侧的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利用放出叶片98从下部移送口 223朝向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倾斜内面放出。如图8 图11所示,在回收筒58 (U型罩220)的上端侧和再处理壳体216的向上开口侧安装有驱动壳体230。驱动壳体230由板状的壳体主体231和能装卸地覆盖该壳体主体231的壳体盖232构成。在壳体主体231上配置有用于将回收输送机160的旋转动力向再处理滚筒161传递的带轮-传送带传动机构233。在实施方式中,在轴支承于壳体主体231的回收轴212的输送终端侧的突端部固定有驱动带轮234。同样地,在轴支承于壳体主体231的再处理轴217的输送始端侧的突端部固定有从动带轮235。在上述两平齿轮234、235上卷挂有环形带236。环形带236利用张力辊237调节张力。利用带轮-传送带传动机构233的作用,再处理滚筒161利用回收输送机160的旋转动力在图12中向绕再处理轴217的逆时针方向(与回收输送机160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驱动。壳体盖232在从上方覆盖带轮-传送带传动机构233的状态下螺栓连结于壳体主体231。若放松螺栓而卸下壳体盖232,则带轮-传送带传动机构233在壳体主体231上露出。另外,从回收输送机160向再处理滚筒161的动力传递机构不限于前述的带轮-传送带传动机构233,也可以为链轮-链式、齿轮式。采用上述结构,在利用收割装置3收割农田的未割取谷物杆、利用脱粒装置5对从收割装置3供给来的收割谷物杆进行了脱粒的情况下,从脱粒装置5落下的脱粒物被摆动筛选盘52筛选。被摆动筛选盘52筛选后的作为一次筛选物的精粒被一次输送机55收集到谷粒箱7。另外,在被摆动筛选盘52筛选后的作为二次筛选物的谷粒及杆屑的混合物落下到二次输送机56的情况下,该二次筛选物被从二次输送机56转送到回收输送机160,从回收输送机160输送到再处理壳体216内。利用掏出叶片214从回收输送机160的输送终端侧(上端侧)拢入到再处理壳体 216的内部的二次筛选物利用二次处理齿225及接收齿227进行再处理(刺粒的脱粒及杆屑的分离等的处理)后,利用放出叶片2 从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排出到输送盘183的上面,利用摆动筛选盘52再次进行筛选。因此,留在二次筛选物中的谷粒在落下到一次输送机55后被搬入到谷粒箱7。另外,二次筛选物中的杆屑经由颖壳筛184的上面被从排尘扇61的吸引排出口 189或摆动排出口 190排出到机体外。另外,二次输送机56、回收输送机160和再处理滚筒161总是连动地转动,但各自的转速不同。在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回收输送机160以高于二次输送机56的转速旋转,再处理滚筒161以高于回收输送机160的转速旋转。即,回收输送机160的每单位时间的输送量多于二次输送机56的每单位时间的输送量,再处理滚筒161的每单位时间的输送量多于回收输送机160的每单位时间的输送量,从而能防止在回收输送机160、再处理滚筒161 的输送途中二次筛选物堵塞。(6)摆动筛选盘的驱动构造下面,参照图13的(a)、(b)说明摆动筛选盘52的驱动构造。如图13的(a)所示, 在摆动筛选盘52的后部下面侧以向下突出的姿势螺栓连结有左右一对的支承毂体251。在插入固定于各支承毂体251的毂部的横向的辊轴252的一端侧(左右外侧)以能旋转的方式设有引导辊253。左右各引导辊253以能滚动的方式支承于与其相对应的后导轨182。各辊轴252的另一端侧(左右内侧)通过轴承构件(省略图示)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摆动连杆254的前后方向的一端侧。在摆动连杆254的前后方向的另一端侧通过轴承构件255 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承有摆动轴162的长度中途部(后述的往复轴部162y)。摆动轴162用于将自身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摆动筛选盘52的往复运动,装架于脱粒机壳180的左右侧壁180a、180b (被支承为两悬臂梁状)。实施方式的摆动轴162由支承于脱粒机壳180的左侧壁180b的第1旋转轴部162x、支承于脱粒机壳180的右侧壁180a 的第2旋转轴部16 和连结两旋转轴部的往复轴部162y构成。如图13所示,两旋转轴部 162x、16h的轴心(旋转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往复轴部162y的轴心以相对于两旋转轴部16h、162z的轴心(旋转中心)偏心的状态呈大致平行状延伸出。另外,在第1旋转轴部16 的从脱粒机壳180向外突出的突端侧(后述的支轴部分16^1)通过传动带257固定有接收来自扬谷风扇轴156的旋转动力的驱动输入带轮256。各旋转轴部16h(162z)由作为旋转中心的支轴部分(16hl)和与该支轴部分162x1 (162zl) 一体地连设的毂部分162x2 (162z2)构成。在各毂部分162x2 (162z2)插入有往复轴部162y的左右前端侧。第1旋转轴部16 的毂部分162x2和往复轴部162y的前端侧通过键258及销259能装卸地相连结。在第2旋转轴部16 的毂部分162z2形成有与该毂部分的毂孔相连通的狭缝沈0 (切口槽)。第2旋转轴部16 和往复轴部162y在将往复轴部162y的前端侧插入毂部分16^2的状态下,通过使用了狭缝260的焊接不能脱落地相连结(在图13的(a)、(b)中用w表示焊接部)。因此,实施方式的摆动轴162由第 1旋转轴部16 与往复轴部162y、第2旋转轴部16 的组构成为能分离为两个构件的结构,考虑到了摆动轴162的分离容易性。在该情况下,具有例如更换用于轴支承摆动轴162 的轴承构件255等的维修作业容易的优点。利用从扬谷风扇轴156经由驱动输入带轮256的旋转动力使两旋转轴部16&、 162z以同轴旋转,于是,往复轴部162y绕两旋转轴部16h、162z的轴心进行圆周运动。往复轴部162y的圆周运动通过两摆动连杆2M转换为沿着两支承毂体251的后导轨182的往复运动。结果,摆动筛选盘52朝向斜前下方至朝向斜后上方地往复移动(摆动运动)。(7)总结如上述的记载以及图6及图10 图12明确所示,是这样一种联合收割机具有用于将脱粒筛选后的一次筛选物输送到谷粒箱7的扬粒装置57、159和用于使脱粒筛选后的二次筛选物返回到脱粒装置5的二次回收装置58、160,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的输送终端侧具有用于对上述二次筛选物进行再处理的再处理装置59,在上述脱粒装置5和上述谷粒箱7之间,上述扬粒装置57、159和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以上述扬粒装置57、159、 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的顺序前后排列地纵向延伸出,上述再处理装置59在侧视时与上述脱粒装置5的脱粒室173的区域重叠地位于上述扬粒装置57、159和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之间,因此,能减小上述扬粒装置57、159、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及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左右宽度方向的占有空间,能在上述脱粒装置5和上述谷粒箱7之间紧凑地配置上述扬粒装置57、159、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及上述再处理装置59。因此,不扩大联合收割机的左右宽度方向,就能扩大上述脱粒装置5、上述谷粒箱7的左右宽度方向的占有空间,具有不使联合收割机大型化而谋求提高脱粒能力、谷粒贮存能力这样的效果。另外,如上所述,上述再处理装置59在侧视时与上述脱粒装置5的脱粒室173的区域重叠地位于上述扬粒装置57、159和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之间,因此,被再处理 (再脱粒)后的二次筛选物不随便地飞散而顺利地返回到上述脱粒装置5的脱粒室173内。 因此,能充分地确保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在上述脱粒装置5内被筛选并进行移动的距离, 具有能有助于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筛选处理能力这样的效果。如上述的记载以及图6、图10及图11明确所示,位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 内的回收输送机160的旋转轴212和位于上述再处理装置59内的再处理滚筒161的旋转轴217呈平行状延伸出,因此,能沿上述回收输送机160加长上述再处理滚筒161的旋转轴 217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充分确保为了再处理(再脱粒)而使二次筛选物在上述再处理装置59内移动的距离,具有谋求提高上述再处理滚筒161对二次筛选物的再处理功能这样的效果。如上述的记载以及图10及图12明确所示,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下部通过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与上述脱粒装置5相连通,使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放出口 21 开口于位于上述脱粒装置5的一侧壁的钢丝网60支承用的支承框架218的前方,因此,能使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从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上述放出口 21 朝向上述脱粒装置5 内的前部侧(摆动筛选盘52的前部侧)不随便地飞散而顺利地引导、放出。因此,能抑制
17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例如局部地堆积在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附近等,具有进一步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筛选处理能力这样的效果。如上述的记载以及图6 图11明确所示,是在使脱粒筛选后的二次筛选物返回到脱粒装置5的二次回收装置58、160的输送终端侧具有用于对上述二次筛选物进行再处理的再处理装置59的联合收割机,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下部通过位于处于上述脱粒装置5 内的脱粒滚筒51的旋转轴158的下侧的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与上述脱粒装置5相连通, 在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后部上侧连结有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下部,因此,被再处理(再脱粒)后的二次筛选物不易与上述脱粒滚筒51、钢丝网60等冲撞,从上述脱粒滚筒 51的比上述旋转轴158低的位置进入上述脱粒装置5内。具有能抑制由于与上述脱粒滚筒 51等的冲撞引起的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的脱壳、碎粒这样的效果。如上述记载以及图10 图12明确所示,用于将脱粒筛选后的一次筛选物输送到谷粒箱7的扬粒装置57、159以纵向延伸的姿势配置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的前方, 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外形形状形成为向斜前下方扩开的漏斗状,以随着向前方及下方去而接近脱粒装置5的一侧壁180a的方式倾斜,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配置为在侧视时与上述扬粒装置57、159的长度中途部的一部分重叠,因此,形成为越向前方去左右宽度越窄的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利用脱粒装置5和扬粒装置57、159之间的间隙空间向前方延伸出。因此,具有使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不向上述脱粒装置5内扩散而放出这样的效果。另外,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以越向下方去越接近上述脱粒装置5的方式倾斜, 因此,还具有从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下部通过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顺利地落下引导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这样的优点。如上述的记载以图6、图7及图10 图12明确所示,在侧视时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放出口 21 的前端侧位于上述脱粒装置5的输送盘183上,而上述放出口 21 的后端侧位于上述脱粒装置5的颖壳筛184上,因此,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的上述放出口 21 在上述脱粒装置5的一侧壁180a较宽地开口,并且从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 的上述放出口 21 朝向上述输送盘183高效率地引导、放出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因此, 能充分地确保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在上述脱粒装置5内一边被筛选一边进行移动的距离, 具有能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筛选处理能力的效果。如上述记载以及图9 图11明确所示,是在用于使脱粒筛选后的二次筛选物返回到脱粒装置5的二次回收装置58、160的输送终端侧具有用于对上述二次筛选物进行再处理的再处理装置59的联合收割机,在上述再处理装置59形成有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 160相连通的上部移送口 222和与上述脱粒装置5相连通的下部移送口 223,在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内面侧的、上述上部移送口 222和上述下部移送口 223之间具有多个接收齿227, 而在设于上述再处理装置59内的再处理滚筒161具有位于上述各接收齿227之间的处理齿225,在上述再处理装置59内,上述二次筛选物从上述上部移送口 222朝向上述下部移送口 223移动,因此,被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转送来的二次筛选物在上述再处理装置 59内能利用自重落下。因此,上述各处理齿225及上述各接收齿227仅具有刺粒的脱粒、杆块的揉解的功能即可,不需要二次筛选物的输送功能。因此,具有不降低再处理(再脱粒) 能力而能简单地构成上述各处理齿225及上述各接收齿227这样的效果。如上述记载以及图10明确所示,上述上部移送口 222的上下长度Lu、上述下部移送口 223的上下长度Ld和上述两移送口 222、223之间的上下长度Lc设定为大致相等的尺寸(Lu ^ Ld ^ Lc),因此,上述再处理装置59被大致三等分,能维持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再处理(再脱粒)能力,且上述各处理齿225及上述各接收齿227能减少二次筛选物在上述再处理装置59内长期滞留的可能性。因此,能抑制上述再处理装置59内的堵塞,具有使处理过的二次筛选物顺利地返回上述脱粒装置5侧这样的效果。如上述记载以及图8 图11明确所示,上述各接收齿227突出到上述再处理装置 59的外面侧,构成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强度构件,因此,上述各接收齿227自身也起到相对于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增强构件的作用。因此,具有能提高上述再处理装置59 (再处理壳体216)的刚性这样的效果。如上述记载以及图10 图12明确所示,是在使脱粒筛选后的二次筛选物返回脱粒装置5的二次回收装置58、160的输送终端侧具有用于对上述二次筛选物进行再处理的再处理装置59的联合收割机,位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内的回收输送机160的旋转轴212和位于上述再处理装置59内的再处理滚筒161的旋转轴217呈平行状延伸,连结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和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上部移送口 222的周壁的、沿着二次筛选物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朝向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流动方向的部分216a、220a,呈沿着横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及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内周的公切线TL的形状,因此, 被转送到上述回收输送机160的二次筛选物不会过多地降低上述回收输送机160的输送终端侧的输送力,而沿着上述上部移送口 222的周壁的一部分216a、220a且朝向上述再处理滚筒161的半径外侧地被移送到上述再处理装置59侧。因此,能顺利地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向上述再处理装置59转送二次筛选物,具有能防止该转送时的滞留、抑制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和上述再处理装置59之间的堵塞这样的效果。如上述记载以及图10 图12明确所示,在上述再处理滚筒161的上述旋转轴212 的至少上部具有用于防止二次筛选物卷绕于上述旋转轴的刮板224,朝向上述上部移送口 222的上述周壁的沿着上述公切线的部分216a、220a和上述刮板224的半径外侧的侧端部之间的间隙,投入上述二次筛选物,因此,在二次筛选物通过上述上部移送口 222进入上述再处理装置59侧时,能可靠地避免上述刮板224的旋转妨碍二次筛选物的转送。因此,具有能将二次筛选物极其顺利地送入上述再处理装置59内这样的效果。而且,由于上述刮板 2M的存在和二次筛选物的引导、投入方向的关系,还具有能抑制杆屑向上述再处理滚筒 161的上部卷绕、脱壳这样的优点。如上述记载以及图9 图11明确所示,上述刮板2M从上述再处理装置59的上部内面延伸到下部内面,在上述刮板224的比上述上部移送口 222低的位置安装有多个处理齿225,因此,利用上述刮板224的存在,能抑制杆屑向上述再处理滚筒161整体的卷绕、 脱壳,能稳定地支承上述各处理齿225。(8)其他本申请发明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能具体化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例如,本申请发明不限于前述那样的自脱型联合收割机,也能应用于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另外,各部的结构不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符号说明1行驶机体,5脱粒装置,51脱粒滚筒,52摆动筛选盘,53扬谷风扇,55 一次输送机,56 二次输送机,57扬粒筒,58回收筒,59再处理装置,60钢丝网,158脱粒滚筒旋转轴, 159扬粒输送机,160回收输送机,161再处理滚筒,173脱粒室,180脱粒机壳,180a右侧壁, 183输送盘,184颖壳筛,212回收轴,215 二次筛选物放出部,215b放出口,216再处理壳体, 216a、220a周壁,218后部框架,222上部移送口,223下部移送口,224刮板,225 二次处理齿,227接收齿。
权利要求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有用于将脱粒筛选后的一次筛选物输送到谷粒箱的扬粒装置和用于使脱粒筛选后的二次筛选物返回脱粒装置的二次回收装置,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的输送终端侧具有用于对上述二次筛选物进行再处理的再处理装置,其中,处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内的回收输送机的旋转轴和处于上述再处理装置内的再处理滚筒的旋转轴呈平行状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在上述脱粒装置和上述谷粒箱之间,上述扬粒装置和上述二次回收装置以上述扬粒装置、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的顺序前后排列地纵向延伸,上述再处理装置以侧视时与上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的区域重叠的方式位于上述扬粒装置和上述二次回收装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下部通过二次筛选物放出部与上述脱粒装置相连通,使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放出口开口于比处于上述脱粒装置的一侧壁的接收网支承用的支承框架靠前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下部通过位于比处于上述脱粒装置内的脱粒滚筒的旋转轴靠下侧的二次筛选物放出部与上述脱粒装置相连通,在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连结有上述再处理装置,用于将脱粒筛选后的一次筛选物输送到谷粒箱的扬粒装置以纵向延伸的姿势配置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的前方,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外形形状形成为向斜前下方扩开的漏斗状,以随着向前方及下方去而接近脱粒装置的一侧壁的方式倾斜,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配置为在侧视时与上述扬粒装置的长度中途部局部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侧视时上述二次筛选物放出部的放出口的前端侧位于上述脱粒装置的输送盘上,而上述放出口的后端侧位于上述脱粒装置的颖壳筛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在上述再处理装置形成有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相连通的上部移送口和与上述脱粒装置相连通的下部移送口,在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内面侧的上述上部移送口和上述下部移送口之间具有多个接收齿,而在设于上述再处理装置内的再处理滚筒具有位于上述各接收齿之间的处理齿,在上述再处理装置内,上述二次筛选物从上述上部移送口朝向上述下部移送口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上述各接收齿突出到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外面侧,构成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强度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连结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和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上部移送口的周壁的、沿着二次筛选物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向上述再处理装置的流动方向的部分,呈沿着横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及上述再处理装置的内周的公切线的形状,在上述再处理滚筒的上述旋转轴的至少上部具有用于防止二次筛选物向上述旋转轴卷绕的刮板,朝向上述上部移送口的上述周壁的沿着上述公切线的部分和上述刮板的半径外侧的侧端部之间的间隙地投入上述二次筛选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上述刮板从上述再处理装置的上部内面延伸到下部内面,在上述刮板的比上述上部移送口低的位置安装有多个处理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抑制二次筛选物的脱壳或碎粒地进行筛选处理的联合收割机。本申请发明的联合收割具有用于将脱粒筛选后的一次筛选物输送到谷粒箱(7)的扬粒装置(57、159)和用于使脱粒筛选后的二次筛选物返回脱粒装置的二次回收装置(58、160),在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的输送终端侧具有用于对上述二次筛选物进行再处理的再处理装置(59)。位于上述二次回收装置(58、160)内的回收输送机(160)的旋转轴(212)和位于上述再处理装置(59)内的再处理滚筒(161)的旋转轴(217)呈平行状延伸。
文档编号A01F12/52GK102469767SQ20108003285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
发明者上久保宏治 申请人:洋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