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4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操作机构,特别涉及能够将手柄的旋转切换为高低两速并传递到卷筒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在双轴承绕线轮中,公知有在将手柄的旋转传递到卷筒的旋转传递机构中具有能够将手柄的旋转切换为高低两速的变速机构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变速机构中,在手柄轴的前端部选择性地能够一体旋转地装配有大直径的高速齿轮以及小直径的低速齿轮,能够与大直径的高速齿轮啮合的小直径的小齿轮以及能够与小直径的低速齿轮啮合的大直径的小齿轮能够一体旋转地装配于卷筒轴和卷筒,通过操作轴的按压操作,将从手柄轴向高速齿轮的旋转传递切换为从手柄轴向低速齿轮的旋转传递。这里,当向内侧压入操作轴时,通过从手柄轴向低速齿轮进行旋转传递,使手柄的旋转经低速齿轮传递到大直径的小齿轮,卷筒轴和卷筒从而低速旋转。另一方面,当通过对以移动自如的方式配置于手柄臂上的锁定部件向使其离开操作轴的卡定槽的方向进行移动操作,而将操作轴向外侧拉出时,从手柄轴向高速齿轮进行旋转传递,由此,手柄的旋转经高速齿轮传递到小直径的小齿轮,卷筒轴和卷筒从而高速旋转。在这样的变速操作机构中,通过对以移动自如的方式配置于手柄臂上的锁定部件向使其离开操作轴的卡定槽的方向进行移动操作,来将操作轴向外侧拉出(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这种变速操作机构具有板状的底座部件(保持件),其配置于手柄臂上;板状的锁定部件(锁定板),其配置在底座部件上,并且具有操作旋钮和卡定部,所述操作旋钮设置于锁定板的前端部,用于由钓鱼者用手指捏住进行移动操作,所述卡定部的基端部能够卡定在操作轴的卡定槽中;以及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的端部卡定于突出地形成在底座部件的突出部,对锁定部件的卡定部向操作轴的卡定槽方向施力。并且,在底座部件中形成有对锁定部件进行引导的引导槽,以使锁定部件向预定方向移动。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7-3941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1互联网 <URL :http ://fservice, shimano. co. jp/parts/pdf/02030.
pdf>
在上述现有的变速操作机构中,由于在底座部件形成有卡定螺旋弹簧的端部的突出部和对锁定部件进行引导的引导槽,因此,底座部件变得凹凸,底座部件的形状有可能变复杂。若底座部件的形状这样变复杂,则难以通过单纯形状的部件的组合构成底座部件。并且,当底座部件变得凹凸时,例如从附着的海水析出的盐容易积存在底座部件的凹凸中,并且使积存的盐容易分解地去除是非常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中,能够通过单纯形状的部件的组合来构成底座部件。另外,本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在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中,盐不易积存于底座部件,并且能够容易地将积存的盐分解并去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能够将手柄的旋转切换为高低两速并传递到卷筒,其中,所述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包括手柄、手柄轴、操作轴、操作轴施力部件、底座部件、锁定部件以及锁定部件施力部件。手柄具有手柄臂和装配于手柄臂的前端部的手柄把手,所述手柄臂形成有沿与纵长方向交叉的方向贯通的第一贯通孔和向与纵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表面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手柄轴的基端部以能够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装配于手柄臂的第一贯通孔中,该手柄轴具有沿轴向贯通该手柄轴内部的第二贯通孔。操作轴贯穿插入在手柄轴的第二贯通孔中,并具有轴部和按压操作部,所述轴部在基端部外周具有被卡合部,所述按压操作部以直径大于该轴部的方式形成在轴部的基端侧,该按压操作部通过按压操作能够从高速切换为低速或从低速切换为高速。操作轴施力部件是对操作轴向轴向外侧施力的部件。底座部件是板状的部件,其沿着纵长方向配置于手柄臂的表面,具有与手柄臂的第一贯通孔连通的第三贯通孔和第四贯通孔,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第四贯通孔。锁定部件以沿着纵长方向的方式移动自如地配置于底座部件的表面,并具有卡合部、第五贯通孔、卡定部以及移动操作部,所述卡合部能够与操作轴的轴部的被卡合部卡合,所述第五贯通孔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能够贯穿插入于该第五贯通孔中且与该第五贯通孔的前端侧接触而能够限制锁定部件移动,所述卡定部形成于第五贯通孔的基端侧,所述移动操作部进行移动操作以使卡合部卡合于被卡合部或从被卡合部脱离。锁定部件施力部件以如下方式装配于锁定部件的第五贯通孔一端卡定于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另一端卡定于锁定部件的卡定部,该锁定部件施力部件是对锁定部件向使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的方向施力的部件。在该变速操作机构中,底座部件具有第四贯通孔,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第四贯通孔,锁定部件具有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的第五贯通孔,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能够贯穿插入于该第五贯通孔中,且能够与该第五贯通孔的前端侧接触以限制锁定部件移动。这里,由于在手柄臂上形成有第一突出部,并在锁定部件形成有对锁定部件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第五贯通孔,因此,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在底座部件形成对突出部或锁定部件进行引导的引导槽,能够将底座部件形成为板状。这里,由于能够将底座部件形成为板状,因此,能够通过单纯形状的部件的组合来构成底座部件。另外,这里由于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在底座部件形成对突出部或锁定部件进行引导的引导槽,因此,在底座部件上没有凹凸,从而盐不易积存于底座部件,并且即使盐积存于底座部件,也能够容易地将积存的盐分解并去除。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在第一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中,底座部件的第四贯通孔是如下的长孔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且能够与锁定部件的第五贯通孔连通,锁定部件施力部件装配于该第四贯通孔中。在该情况下,例如即使在锁定部件的厚度形成得较薄且锁定部件施力部件的厚度比锁定部件的厚度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锁定部件施力部件装配于锁定部件的第五贯通孔和底座部件的第四贯通孔中。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在第二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中,底座部件具有 第一板状部件,其具有第六贯通孔,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贯穿插入于该第六贯通孔中,且锁定部件施力部件装配于该第六贯通孔中;以及第二板状部件,其固定于第一板状部件的背面且具有第七贯通孔,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贯穿插入于该第七贯通孔中。在该情况下,通过分开形成贯通孔的形状不同的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二板状部件,从而能够以简单的冲压加工分别形成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二板状部件。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中,底座部件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在该情况下,通过简单的冲压加工,能够廉价且容易地制造底座部件。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中,锁定部件的第五贯通孔形成为,宽度比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的外径稍大。在该情况下, 第一突出部不与第五贯通孔的侧部接触,因此锁定部件的移动变得顺畅。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中,手柄臂还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形成为向与纵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表面侧突出。底座部件还具有第八贯通孔,手柄臂的第二突出部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第八贯通孔。在该情况下,使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贯穿插入于第四贯通孔中,并使手柄臂的第二突出部贯穿插入于第八贯通孔中,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底座部件定位于手柄臂。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在第六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中,锁定部件还具有第九贯通孔,所述第九贯通孔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手柄臂的第二突出部能够贯穿插入于该第九贯通孔中且与该第九贯通孔的基端侧接触而能够限制锁定部件移动。在该情况下, 使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贯穿插入于第五贯通孔中,并使手柄臂的第二突出部贯穿插入于第九贯通孔中,由此,即使在组装时未插入操作轴的状态下,也能够可靠地限制锁定部件的移动。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在第七方面的变速操作机构中,锁定部件的第九贯通孔形成为,宽度比手柄臂的第二突出部的外径稍大。在该情况下,第一突出部不与第九贯通孔的侧部接触,因此锁定部件的移动变得顺畅。根据本发明,在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中,底座部件具有第四贯通孔,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第四贯通孔,锁定部件具有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的第五贯通孔,手柄臂的第一突出部能够贯穿插入于该第五贯通孔中,且能够与该第五贯通孔的前端侧接触以限制锁定部件移动,因此,能够通过单纯形状的部件的组合来构成底座部件,另外,盐不易积存于底座部件,并且即使盐积存于底座部件,也能够容易地将积存的盐分解并去除。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钓鱼用绕线轮的立体图。图2是上述钓鱼用绕线轮的剖视图。图3是上述钓鱼用绕线轮的右侧放大剖视图。图4是上述钓鱼用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将上述变速操作机构的一部分组装起来时的上述变速操作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上述变速操作机构的底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标号说明 1 绕线轮主体2卷筒轴
3卷筒
3a 绕线体部 3b 凸缘部
4手柄
4a 手柄臂 4b 手柄把手 4c 贯通孑L 4d 第一突出部 4e 第二突出部 4f 内螺纹孔
5手柄轴
5a 内螺纹部 5b 贯通孔
6旋转传递机构
7杆式曳力机构
8变速操作机构
9防反转机构
10第一侧板
11第二侧板 Ila 凸台部
12绕线轮本体 13:线束凸出部 14 钓竿安装部
16第一主齿轮
17第二主齿轮
18第一小齿轮
19第二小齿轮
20卡合片
21a 第一压缩弹簧 21b 第二压缩弹簧
22操作轴 22a 轴部
22b 按压操作部 22c 被卡合部 22d 环状槽 22e =E型挡圈
23螺母部件 23a 外螺纹部23b 头部 23c 贯通孔
25制动盘
26摩擦盘 26a 摩擦板 29 移动机构 31a 轴承 31b 轴承 32a 轴承 32b 轴承 33a 轴承 33b 轴承
41 曳力盖 41a 盖主体 41b 安装部
45制动操作杆 45a 杆部
45b 旋钮部
46按压机构
47螺旋弹簧
50棘轮
51棘爪
60第一凸轮部件
61第二凸轮部件
62按压部件
70锁定部件 70a 主体部 70b 移动操作部 70c 卡合部 70d 贯通孔 70e 卡定部 70f 贯通孔
71底座部件 71a 贯通孔 71b 贯通孔 71c 螺纹孔 71d 贯通孔
72外壳部件 72a 凹部72b 贯通孔 72c 螺纹孔 72d 侧孔
73第一底座部件 73a 贯通孔
73b 贯通孔 73c 螺纹孔 73d 贯通孔
74第二底座部件 74a 贯通孔
74b 贯通孔 74c 螺纹孔 74d 贯通孔
75弹簧部件 75a 第一端部 75b 第二端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轴承绕线轮是海钓用的大型的双轴承绕线轮。双轴承绕线轮具备筒状的绕线轮主体1 ;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于绕线轮主体1的中心部的卷筒轴2 ;以旋转自如但不能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卷筒轴2的卷筒3 ;以及配置在绕线轮主体1的侧方的手柄4。另外,双轴承绕线轮在绕线轮主体1的内部具有将手柄4的旋转传递到卷筒3的旋转传递机构6 ;对卷筒3的向线放出方向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杆式曳力机构7 ;以及对卷筒3的向线放出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的防反转机构9。绕线轮主体1具有金属制的左右一对的有底筒状的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 ; 以及金属制的开孔筒状的绕线轮本体12,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通过套筒结合而同心地结合于绕线轮本体12的两端并通过多个固定螺钉固定。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利用其大致中心部将卷筒轴2的两端支承为转动自如。在绕线轮本体12与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之间的上部,隔开间隔地装配有用于装配于绕线轮线束的线束凸出部13。在绕线轮本体12的下部设有用于将绕线轮装配于钓竿的钓竿安装部14。如图2所示,卷筒轴2通过配置于两端的左右一对的轴承31a、轴承31b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绕线轮主体1的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11。并且,在轴承31a、轴承31b 的内侧沿轴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卷筒3的两端的两个轴承32a、轴承32b将卷筒3支承为旋转自如。如图2所示,防反转机构9的后述的棘轮50抵接于卷筒轴2的左端的轴承31a的内圈的右侧。杆式曳力机构7的后述的摩擦盘沈抵接于支承卷筒3的左侧的轴承32a的内圈的左侧。如图2所示,卷筒3具有绕线体部3a ;以及一体形成于绕线体部3a的两端的凸缘部北。如图2所示,手柄4固定于筒状的手柄轴5的突出端,该手柄轴5与卷筒轴2平行地配置于卷筒轴2的下方。手柄轴5由沿轴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凸台部Ila的下方的两个轴承33a、轴承3 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绕线轮主体1。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传递机构6具有能够切换为高低两速的变速操作机构8。如图2和图3所示,变速操作机构8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手柄4的手柄轴5的高速卷绕用的第一主齿轮16以及低速卷绕用的第二主齿轮17 ;以分别与第一主齿轮16和第二主齿轮17啮合的状态旋转自如地装配于卷筒轴2的第一小齿轮18和第二小齿轮19 ; 将第一主齿轮16和第二主齿轮17中的任一方与手柄轴5结合起来以传递旋转的卡合片 20 ;配置在卡合片20的图2中左侧并且经卡合片20和后述的第二压缩弹簧21b对操作轴 22向轴向外侧(图2中右侧)施力的第一压缩弹簧21a ;配置在卡合片20的图2中右侧并且对卡合片20向第二主齿轮17侧施力的第二压缩弹簧21b ;以及将卡合片20的位置设定成与第一主齿轮16卡合的高速位置(在图2中,用实线表示高速位置的卡合片20)或者与第二主齿轮17卡合的低速位置的一方的操作轴22。如图2所示,第一小齿轮18是例如非磁性的不锈钢合金等具有耐腐蚀性的金属制成的筒状部件。第二小齿轮19是与第一小齿轮18同样材质的筒状部件。卡合片20以不能旋转的方式配置在手柄轴5的狭缝内。如图2所示,操作轴22贯穿插入在手柄轴5的贯通孔恥(第二贯通孔的一例)中。操作轴22的图2中右侧的端部向手柄臂如的轴向外侧 (图2中右侧)突出,能够将操作轴22向图2中左侧方向压入。操作轴22通过螺母部件23 以沿轴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承,该螺母部件23用于将拧入到手柄轴5的突出端的手柄4 固定于手柄轴5。如图2到图5所示,变速操作机构8具有手柄4 ;包括螺母部件23的手柄轴5 ; 第一压缩弹簧21a ;操作轴22 ;锁定部件70 ;弹簧部件75 (锁定部件施力部件的一例);底座部件71 ;以及外壳部件72。如图2至图5所示,手柄4具有在与纵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贯通孔如(第一贯通孔的一例)的手柄臂4a、以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于手柄臂如的前端部的手柄把手4b。手柄臂如是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在形成于手柄臂如基端部的非圆形的贯通孔4c中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装配有构成手柄轴5的螺母部件23。如图2所示,手柄轴5的基端部在贯通孔恥的内周部形成有内螺纹部5a,通过与螺母部件23的外螺纹部23a旋合,手柄轴5与螺母部件23能够一体地旋转。螺母部件23具有外形为六角形的头部23b,该头部 23b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后述的固定于手柄臂如的底座部件71的非圆形孔即贯通孔 71a (第三贯通孔的一例)卡合。在螺母部件23的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23c,后述的操作轴 22的轴部22a以移动自如的方式贯穿插入到该贯通孔23c中。另外,在手柄臂如表面的贯通孔4c周围的两个部位形成有两个内螺纹孔4f,该两个内螺纹孔4f用于通过两个螺纹部件固定后述的底座部件71和外壳部件72。另外,在手柄臂如表面的夹着贯通孔如的基端侧和前端侧的两个部位突出地形成有大致圆柱状的第一突出部4d,其能够贯穿插入于后述的底座部件71的贯通孔71b (第四贯通孔的一例)以及锁定部件70的贯通孔70d (第五贯通孔的一例);以及大致圆柱状的第二突出部4e,其能够贯穿插入于后述的底座部件71 的贯通孔71d (第八贯通孔的一例)以及锁定部件70的贯通孔70f (第九贯通孔的一例)。
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轴22是贯穿插入在手柄臂如的贯通孔如中的螺栓形状的轴部件,其具有轴部22a ;以及直径大于轴部22a的按压操作部22b。如图2所示,轴部 22a配置成,图2中左侧的前端部经第二压缩弹簧21b向第二主齿轮17侧按压卡合片20。 在轴部22a的基端部(图2右侧)外周具有被卡合部22c。被卡合部22c是形成于轴部2 的外周的卡合槽,能够与后述的作为锁定部件70的弯曲部的卡合部70c卡合。如图2和图 3所示,在轴部22a的中央部外周形成有环状槽22d,在环状槽22d中装配有两个E型挡圈 22e,该E型挡圈2 用于防止操作轴22从手柄轴5向手柄臂如外侧飞出。按压操作部 22b以直径大于轴部2 的方式形成于轴部2 的基端侧(图2中右侧),是用于通过钓鱼者的按压操作而切换为高速和低速的圆形的按压操作按钮。如图2到图5所示,锁定部件70具有板状的主体部70a,其以沿着纵长方向的方式移动自如地配置于底座部件71的表面;以及设置于主体部70a的前端的移动操作部 70b。如图4和图5所示,锁定部件70还具有卡合部70c,其能够与操作轴22的轴部2 的被卡合部22c卡合;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的贯通孔70d,手柄臂如的第一突出部4d能够贯穿插入于该贯通孔70d中,且与贯通孔70d的前端侧(图4右侧)接触而能够限制锁定部件70移动;形成于贯通孔70d的基端侧(图4左侧)的卡定部70e ;以及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的贯通孔70f,手柄臂如的第二突出部如能够贯穿插入于该贯通孔70f中,且与贯通孔 70f的基端侧(图4左侧)接触而能够限制锁定部件70移动。如图4和图5所示,主体部70a是板状的部件。如图4和图5所示,移动操作部 70b是外形形成为大致圆形的旋钮部,是钓鱼者容易用手指捏住的形状,因此容易进行移动操作部70b的移动操作。如图4所示,移动操作部70b以沿着手柄臂如的纵长方向的方式能够移动地配置。在主体部70a的前端侧的侧部形成有能够与被卡合部22c卡合的卡合部 70c。卡合部70c是能够与被卡合部22c卡合的侧部开口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在移动操作部70b和卡合部70c之间,形成有手柄臂如的第一突出部4d能够贯穿插入的贯通孔70d。 贯通孔70d是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的长孔,与第一突出部4d的前端部接触而能够限制锁定部件70向基端侧(图4左侧)移动,贯通孔70d中装配有弹簧部件75。贯通孔70d形成为, 宽度比手柄臂如的第一突出部4d的外径稍大。在贯通孔70d的基端部形成有向前端侧突出的棒状的卡定部70e,弹簧部件75的基端侧装配于卡定部70e的周围。并且,在主体部 70a的前端部形成有前端部侧开口且能够使手柄臂如的第二突出部4e贯穿插入的贯通孔 70f。贯通孔70f是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的长孔,与手柄臂如的第二突出部如的基端侧接触而能够限制锁定部件70向前端侧(图4右侧)移动。贯通孔70f形成为,宽度比手柄臂 4a的第二突出部如的外径稍大。如图4和图5所示,弹簧部件75是对锁定部件70向操作轴22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以如下方式压缩配置于贯通孔70d的内部前端侧的第一端部7 配置为与手柄臂如的第一突出部4d接触,基端侧的第二端部7 卡定于卡定部70e。如图2至图5所示,底座部件71沿着纵长方向配置于手柄臂如的表面,是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的板状部件。如图4和图5所示,底座部件71具有贯通孔71a,其是与手柄臂 4a的贯通孔如连通且与螺母部件23的头部2 卡合的非圆形孔;贯通孔71b,其是如下的长孔在内部装配有弹簧部件75,手柄臂如的第一突出部4d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贯通孔71b中;两个螺纹孔71c,其配置于贯通孔71a的周围,供两个螺纹部件贯穿插入,用于将底座部件71固定于手柄臂如;以及贯通孔71d,其配置于贯通孔71a的前端侧,手柄臂4a的第二突出部如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贯通孔71d。底座部件71是这样的底座在表面侧以移动自如的方式配置有锁定部件70的主体部70a和弹簧部件75,底座部件71是形成有与螺母部件23的头部2 卡合的非圆形孔即贯通孔71a的部件,具有作为保持件的功能。贯通孔71a是内形为多角形的贯通孔,其形成为在所有位置与外形为六角形的头部2 卡合。贯通孔71b是如下的长孔能够与锁定部件70的贯通孔70d连通且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在该贯通孔71b中装配有弹簧部件75。底座部件71通过两个螺纹部件与外壳部件72 —起螺纹固定于手柄臂如的表面,两个螺纹部件贯穿插入于两个螺纹孔 71c中。贯通孔71b是如下的长孔在内部装配有弹簧部件75,手柄臂如的第一突出部4d 贯穿插入于该贯通孔71b。如图6所示,底座部件71由贯通孔的形状不同的两个第一底座部件73和第二底座部件74构成,将分别对第一底座部件73和第二底座部件74单独进行冲压加工而得到的部件粘接起来而形成为一个部件。如图6所示,第一底座部件73具有贯通孔73a,其是与手柄臂如的贯通孔如连通且与螺母部件23的头部2 卡合的非圆形孔;贯通孔73b (第六贯通孔的一例),其是如下的长孔装配有弹簧部件75,并且手柄臂如的第一突出部4d贯穿插入于该贯通孔7 中;两个螺纹孔73c,其供两个螺纹部件贯穿插入,用于将底座部件71固定于手柄臂如;以及贯通孔73d,手柄臂如的第二突出部如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贯通孔73d。如图6所示,第二底座部件74具有贯通孔74a,其是与手柄臂如的贯通孔如连通且与螺母部件23的头部2 卡合的非圆形孔;贯通孔74b (第七贯通孔的一例),其是供手柄臂如的第一突出部4d贯穿插入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两个螺纹孔74c,其供两个螺纹部件贯穿插入,用于将底座部件71固定于手柄臂如;以及贯通孔74d,手柄臂如的第二突出部4e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贯通孔74d。这里,在粘接第一底座部件73和第二底座部件74时,第一底座部件73和第二底座部件74的外形完全一致。同样,贯通孔73a和贯通孔7 的外形完全一致,两个螺纹孔73c和两个螺纹孔7 的外形分别完全一致,贯通孔73d和贯通孔74d的外形完全一致。并且,贯通孔74b形成为与贯通孔73b的前端部连通,手柄臂如的第一突出部4d贯穿插入于贯通孔74b和贯通孔73b的前端部(图6的右端部)中。如图2至图5所示,外壳部件72是这样的盖部件固定于手柄臂如的表面,并以使操作轴22的按压操作部22b和锁定部件70的移动操作部70b露出于外部的方式,覆盖操作轴22、锁定部件70、弹簧部件75以及底座部件71。如图4和图5所示,外壳部件72 具有使按压操作部22b露出于外侧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72b ;两个螺纹孔72c,供两个螺纹部件贯穿插入,用于将外壳部件72与底座部件71 一起固定于手柄臂如;以及使移动操作部70b露出于侧部外侧的矩形的侧孔72d。在大致圆形的贯通孔72b的周围形成有凹部 72a,凹部7 是外壳部件72的表面的一部分凹陷成大致圆形而形成的并落在两个螺纹孔 72c的一部分上。关于这样的锁定部件70,当对操作轴22的按压操作部22b进行按压操作而将操作轴22向图2中左侧压入时,锁定部件70的卡合部70c与操作轴22的被卡合部22c卡合, 操作轴22成为被锁定的状态。另外,当对锁定部件70的移动操作部70b向按压方向进行移动操作时,锁定部件70的卡合部70c从操作轴22的被卡合部22c离开,从而成为操作轴 22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在这样构成的变速操作机构8中,当对操作轴22的按压操作部22b进行按压操作而将操作轴22向图2中左侧压入时,卡合片20配置于第二主齿轮17,手柄4的旋转经第二主齿轮17传递到第二小齿轮19,卷筒3从而进行低速旋转。另一方面,当对锁定部件70 的移动操作部70b向按压方向进行移动操作,将锁定部件70的作为弯曲部的卡合部70c向从形成于操作轴22的轴部2 的作为环状槽的被卡合部22c离开的方向进行锁定解除,从而通过作用力将操作轴22向图2中右侧拉出时,卡合片20配置于第一主齿轮16,手柄4的旋转经第一主齿轮16传递到第一小齿轮18,卷筒3从而进行高速旋转。如图2所示,杆式曳力机构7具有装配于卷筒3的左侧的制动盘25 ;与制动盘25 的左侧对置地配置的摩擦盘沈;以及用于使卷筒3和制动盘25沿卷筒轴2的轴向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四。如图2所示,制动盘25例如是不锈钢制的垫圈状的圆板部件,通过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安装销,以能够在与卷筒3接触和离开的方向上自由移动预定距离但不能相对于卷筒3旋转的方式装配于卷筒3的左侧的凸缘部北的端面。如图2所示,摩擦盘沈与制动盘25对置配置,以能够沿卷筒轴2的轴向移动的方式装配于卷筒轴2。在摩擦盘沈的与制动盘25对置的面上螺纹固定有环状的摩擦板^a, 该摩擦板26a例如是碳石墨或纤维增强树脂等耐磨损性材料制成的。摩擦盘沈内周部的右端面经移动机构四的螺旋弹簧47而与卷筒3内周部的轴承32a的内圈抵接。摩擦盘沈内周部的左端面与防反转机构9的棘轮50抵接。棘轮50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装配于卷筒轴 2的外周面。棘轮50抵接于轴承31a的内圈。轴承31a的外圈抵接于第一侧板10。其结果,摩擦盘沈不能向卷筒轴2的轴向外侧(图2左侧)移动,并且由棘轮50禁止向线放出方向的旋转。并且,防反转机构9是爪式的机构,具有在外周面形成有锯齿的棘轮50 ;和配置于棘轮50的外周侧且前端卡定锯齿的棘爪51。棘爪51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装配于第一侧板10的内侧面,由拉伸弹簧向卡定锯齿的一侧施力。如图2所示,摩擦盘沈的外侧由曳力盖41覆盖。曳力盖41例如是考虑了散热性能的铝合金制成的,具有在中心具有圆形的开口的碟状的盖主体41a ;和一体形成于盖主体41a的外周面的环状的安装部41b。盖主体41a在内部具有能够收纳摩擦盘沈和制动盘 25的空间。安装部41b通过多个小螺钉等适当的固定构件固定于卷筒3的凸缘部北的端面,曳力盖41与卷筒3从而一体旋转。如图2所示,移动机构四具有摆动自如地设置于绕线轮主体1的制动操作杆45 ; 对应于制动操作杆45的向顺时针方向的摆动而按压卷筒3和制动盘25以使其向图2中左方移动的按压机构46 ;以及弹簧部件47,其用于对摩擦盘沈施力,从而对应于制动操作杆 45的向逆时针方向的移动而使卷筒3和制动盘25向图2中右方移动。螺旋弹簧47在摩擦盘沈与卷筒3内周部的轴承32a之间以压缩状态装配于卷筒轴2的外周侧,对摩擦盘沈和卷筒3向离开的方向施力。如图2所示,制动操作杆45以在向顺时针方向后摆动的制动解除位置和向逆时针方向摆动后的最大制动位置之间摆动自如的方式装配于绕线轮主体1。制动操作杆45具有摆动自如地装配于凸台部Ila的杆部45a ;以及固定于杆部45a的前端的旋钮部45b。杆部45a的基端部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卡定于构成按压机构46的第一凸轮部件60。按压机构46具备第一凸轮部件60,其以旋转自如但不能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装配于凸台部Ila的内周面;通过第一凸轮部件60的转动沿轴向移动的第二凸轮部件61 ;以及按压部件62,其与第二凸轮部件61联动地沿轴向移动。第一凸轮部件60是与制动操作杆 45的摆动联动地转动的大小两级的筒状部件。在大径的基端侧的端面上形成有倾斜凸轮。 第二凸轮部件61是筒状的部件,以不能旋转但沿轴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装配于凸台部Ila的内周面。在第二凸轮部件61的与第一凸轮部件60对置的外周侧的端面上形成有与第一凸轮部件60的倾斜凸轮卡合的倾斜凸轮。通过这两个倾斜凸轮的相对转动,使第一凸轮部件 60的转动运动转换为第二凸轮部件61的轴向的直线运动,从而第二凸轮部件61沿轴向移动。第二凸轮部件61的内周面与按压部件62旋合。由此,能够调节第二凸轮部件61和按压部件62的轴向的相对位置关系,并能够调节制动操作杆45在预定位置的曳力。在这样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8中,底座部件71具有贯通孔71b,手柄臂 4a的第一突出部4d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贯通孔71b中,锁定部件70具有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的贯通孔70d,手柄臂如的第一突出部4d能够贯穿插入于该贯通孔70d中, 且能够与该贯通孔70d的前端侧接触从而能够限制锁定部件70移动。这里,由于在手柄臂 4a上形成有第一突出部4d,并且在锁定部件70形成有对锁定部件70的移动进行限制的贯通孔70d,因此,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在底座部件71形成对突出部或锁定部件70进行引导的引导槽。这里,由于能够将底座部件71形成为板状,因此能够通过单纯形状的第一底座部件73和第二底座部件74的组合来构成底座部件71。另外,这里由于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在底座部件71形成对突出部或锁定部件70进行引导的引导槽,因此在底座部件71上没有凹凸,从而盐不易积存于底座部件71,并且,即使盐积存于底座部件71,也能够容易地将积存的盐分解并去除。[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中型的杆式曳力绕线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变速操作机构的双轴承绕线轮,则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所有的双轴承绕线轮。(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底座部件71由两个第一底座部件73和第二底座部件74 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用一个部件构成底座部件71。(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底座部件71通过冲压加工形成,但也可以通过其他制造方法加工底座部件71。(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手柄轴5的轴向外侧配置有高速卷绕用的大直径的第一主齿轮16,在手柄轴5的轴向内侧配置有低速卷绕用的小直径的第二主齿轮17,通过操作轴22的按压操作部22b的按压操作从高速切换至低速,但也可以在手柄轴5的轴向外侧配置低速卷绕用的小直径的第二主齿轮,在手柄轴5的轴向内侧配置高速卷绕用的大直径的第一主齿轮,由此,形成为通过操作轴22的按压操作部22b的按压操作从低速切换至高速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其能够将手柄的旋转切换为高低两速并传递到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包括手柄,其具有手柄臂和装配于上述手柄臂的前端部的手柄把手,所述手柄臂形成有沿与纵长方向交叉的方向贯通的第一贯通孔和向与纵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表面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手柄轴,其基端部以能够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装配于上述手柄臂的上述第一贯通孔中, 该手柄轴具有沿轴向贯通该手柄轴内部的第二贯通孔;操作轴,其贯穿插入在上述手柄轴的上述第二贯通孔中,并具有轴部和按压操作部, 所述轴部在基端部外周具有被卡合部,所述按压操作部以直径大于所述轴部的方式形成在上述轴部的基端侧,该按压操作部通过按压操作能够从高速切换为低速或从低速切换为高速;操作轴施力部件,其对上述操作轴向轴向外侧施力;板状的底座部件,其沿着纵长方向配置于上述手柄臂的表面,具有与上述手柄臂的上述第一贯通孔连通的第三贯通孔和第四贯通孔,上述手柄臂的上述第一突出部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第四贯通孔;锁定部件,其以沿着纵长方向的方式移动自如地配置于上述底座部件的表面,并具有卡合部、第五贯通孔、卡定部以及移动操作部,所述卡合部能够与上述操作轴的上述轴部的上述被卡合部卡合,所述第五贯通孔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上述手柄臂的上述第一突出部能够贯穿插入于该第五贯通孔中且与该第五贯通孔的前端侧接触而能够限制该锁定部件移动,所述卡定部形成于上述第五贯通孔的基端侧,所述移动操作部进行移动操作以使所述卡合部卡合于上述被卡合部或从上述被卡合部脱离;以及锁定部件施力部件,其以如下方式装配于上述锁定部件的上述第五贯通孔一端卡定于上述手柄臂的上述第一突出部,另一端卡定于上述锁定部件的上述卡定部,该锁定部件施力部件对上述锁定部件向使上述卡合部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方向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座部件的上述第四贯通孔是如下的长孔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能够与上述锁定部件的上述第五贯通孔连通,上述锁定部件施力部件装配于该第四贯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座部件具有第一板状部件,其具有第六贯通孔,上述手柄臂的上述第一突出部贯穿插入于该第六贯通孔中,且上述锁定部件施力部件装配于该第六贯通孔中;以及第二板状部件,其固定于上述第一板状部件的背面且具有第七贯通孔,上述手柄臂的上述第一突出部贯穿插入于该第七贯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座部件通过冲压加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部件的上述第五贯通孔形成为,宽度比上述手柄臂的上述第一突出部的外径稍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手柄臂还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形成为向与纵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表面侧突出,上述底座部件还具有第八贯通孔,上述手柄臂的上述第二突出部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第八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部件还具有第九贯通孔,所述第九贯通孔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上述手柄臂的上述第二突出部能够贯穿插入于该第九贯通孔中且与该第九贯通孔的基端侧接触而能够限制该锁定部件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部件的上述第九贯通孔形成为,宽度比上述手柄臂的上述第二突出部的外径稍大。
全文摘要
在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中,能够通过单纯形状的部件的组合来构成底座部件。另外,盐不易积存于底座部件,并且能够容易地将积存的盐分解并去除。在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8)中,底座部件(71)具有贯通孔(71b),手柄臂(4a)的第一突出部(4d)以能够贯穿插入的方式贯通该贯通孔(71b),锁定部件(70)具有沿纵长方向形成得长的贯通孔(70d),手柄臂(4a)的第一突出部(4d)能够贯穿插入于该贯通孔(70d)中,且能够与该贯通孔(70d)的前端侧接触以限制锁定部件(70)移动。这里,在手柄臂(4a)上形成有第一突出部(4d),在锁定部件(70)形成有限制锁定部件移动的贯通孔(70d)。
文档编号A01K89/015GK102283184SQ20111016739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1日
发明者平山广和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