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7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修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工具领域,且特别是涉及一种修枝机。
背景技术
修枝机是一种常用的花园类电动工具,可以用于修剪或修整灌木、树篱,随着人们对植被生态以及城市园林的意识与要求日益增强,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具有效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然而传统的修枝机,其电机与齿轮箱传动机构位于主把手前侧,这样会将整机的重量集中在主把手和切割组件之间的部位,对整机的平衡性以及作业者操作时的舒适感均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平衡性的修枝机,使得作业者在使用时可以舒适地操作修枝机。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修枝机,修枝机包括具有前把手和主把手的壳体、 切割组件、电机组件、传动组件和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控制电机组件开启的开关装置,切割组件连接上述壳体,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设置在上述壳体内,且传动组件位于电机组件和切割组件之间,将电机组件的转动传递至切割组件,且主把手位于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之间, 主把手的主要部分位于电机组件中电机输出轴的上方。本发明中,传动组件、主把手和电机组件被设置成可以同时供一条直线穿过。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中,传动组件和电机组件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电机组件中电机输出轴的转动传递至传动组件的传动轴,传动轴穿过上述主把手,且传动轴位于电机输出轴的上方。本发明中修枝机的主把手位于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之间,这样可以将一部分的重量分至主把手的后侧,提升修枝机整体的平衡性。进一步,由于把手的大部分位于电机输出轴上方,可以有效避免使用时修枝机的后端发生翘起。另外,传动轴位于电机输出轴的上方,即使修枝机采用小电机,仍然能提供足够的握持空间给作业者,进一步提高作业者操作的舒适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修枝机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修枝机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1中修枝机的全剖示意图。图4a为图1中修枝剪的开关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4b为图4a中修枝剪的开关装置的立体图。图4c为图1中修枝剪的开关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修枝机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修枝机的局部剖视图,图3 为图1中修枝机的全剖示意图,图4a至图4b为开关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的不同角度的示意图,图4c为开关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4c,修枝机包括壳体100、切割组件200、电机组件300、传动组件400和开关装置500。壳体100包括前把手IOOa和主把手IOOb ;切割组件200连接壳体100 ;电机组件300设置在壳体100内;传动组件400设置在壳体100内,并位于电机组件300和切割组件200之间,用于将电机组件的转动传递至切割组件。对于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来说,前把手100a、切割组件200、电机组件300、传动组件400的具体结构以及开关装置500对电机组件300的控制属于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主把手IOOb的位于电机组件300和传动组件400之间,另外,如图3 所示,主把手IOOb具有轴线Li,且Ll位于电机组件300的电机输出轴L2的上方。另外,一条直线L同时穿过传动组件400、主把手IOOb和电机组件300这样有利用提高整个修枝机的平衡性,且本实施例中,修枝机的壳体100还具有加强杆100c,使得壳体 100用于容纳传动组件400的部分与用于容纳电机组件300的部分可以连接的更加稳固。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其中传动组件400和电机组件300之间还具有传动轴100d, 传动轴IOOd穿过上述主把手IOOb而设置,用于将电机组件300中电机输出轴300a的转动传递至传动组件400,另外,传动轴IOOd的轴线L3位于电机输出轴300a的轴线L2的上方, 这样设置的优点是,即使修枝机采用小电机,仍然能提供足够的握持空间C给作业者,提高作业者操作的舒适性。另外,本实施例中,电机组件主要位于切割组件200长度方向的轴线L4上方。本实施例中,开关装置500包括前操作部10、后操作部20和开关元件30,前操作部10设置在修枝机的前把手IOOa上,后操作部20设置在修枝机的主把手IOOb上,开关元件30在前操作部10和后操作部20的共同作用下触发。本实施例中,前操作部10具有靠近或远离后操作部20的两个位置,后操作部20 具有靠近或远离前操作部10的两个位置。前操作部10包括前按压部101和前连杆102,前按压部101位于前连杆102的第一端102a且上述前连杆102随着前按压部101的移动而移动。后操作部20包括后按压部201、后连杆202和驱动杆203,后按压部201位于上述后连杆202的第一端202a并沿着主把手IOOb的周向延伸,且后连杆202随着后按压部201的移动而移动,如图4b所示,后按压部201还具有挡圈201a,用于带动后连杆202向前移动。 驱动杆203与后连杆202的第二端202b转动连接,并具有使得开关元件30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一位置和使得开关元件30处于开启状态的第二位置,本实施例中,驱动杆203处于第一位置时,驱动杆203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是45度。进一步,上述前连杆102的另一端 102b具有45度斜坡P,用于与倾斜的驱动杆203相适应。另外,本实施例中,前按压部101为T形;后按压部201为环形,套在主把手102的周向表面上,然而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后按压部201也可以是二分之一环形、四分之一环形或是其他按压元件。实际使用时,首先开关元件30处于关闭状态,如图4a所示,前操作部10的按压部 101未被按下,即前操作部10位于远离后操作部20的位置,此时若是向前方推进后按压部 201,后连杆202则会在后按压部201的带动下也向前移动,驱动杆203也会保持着45度的倾斜度向前移动,不会对开关元件30的触发部301施加压力,此时开关元件30不会开 启, 修枝机无法工作。需要开启开关元件30时,首先,按下前按压部101,即前操作部102向着靠近后操作部20的位置移动,接着向前推进后按压部201,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驱动部203会遇到前操作部102的端部102b的阻挡,于是驱动部203便会向着后方转动,当后操作部20移动至靠近前操作部10的位置时,驱动部203转至与水平面所形成角度为50度,其对触发部 301的压力足以开启开关元件30,修枝机开始工作。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修枝机还包括前卡扣104和后卡扣204,用于分别将前操作部10和后操作部20固定于壳体100上,另外,修枝机具有前复位组件和后复位组件,用于使前操作部10和后操作部20在作业者松开双手后可以复位,关闭修枝机的开关元件30。 上述前复位组件和后复位组件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来说属于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详细描述。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由于后按压部201为环形,作业者对后按压部201的任意部位施力均可开启修枝机,这样使得作业者从不同角度握持主把手IOOb时,都可以方便开启修枝机,也就是说,作业者在旋转机器时仍能很方便地操作修枝机开关,而且作业者在旋转机器时,修枝机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实现了不关机也可以调节修枝机的修剪面。综上所述,本发明中修枝机的主把手位于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之间,这样可以将一部分的重量分至主把手的后侧,提升修枝机整体的平衡性。进一步,由于把手的大部分位于电机输出轴上方,可以有效避免使用时修枝机的后端发生翘起。另外,传动轴位于电机输出轴的上方,即使修枝机采用小电机,仍然能提供足够的握持空间给作业者,提高作业者操作的舒适性。而且由于采用了环形后按压部,使得作业者从不同角度握持主把手时,都可以方便开启修枝机,也就是说,作业者在旋转机器时仍能很方便地操作修枝机开关,而且作业者在旋转机器时,修枝机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实现了不关机也可以调节修枝机的修剪面。本发明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修枝机,包括具有前把手和主把手的壳体、切割组件、电机组件、传动组件和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控制电机组件开启的开关装置,切割组件连接上述壳体,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设置在上述壳体内,且传动组件位于电机组件和切割组件之间,将电机组件的转动传递至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主把手位于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之间,且主把手的主要部分位于电机组件中电机输出轴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传动组件、主把手和电机组件被设置成可以同时供一条直线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传动组件和电机组件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电机组件中电机输出轴的转动传递至传动组件的传动轴,传动轴穿过上述主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传动轴位于电机输出轴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主要位于切割组件长度方向的轴线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修枝机是由交流供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修枝机,该修枝机包括具有前把手和主把手的壳体、切割组件、电机组件、传动组件和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控制电机组件开启的开关装置,切割组件连接上述壳体,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设置在上述壳体内,且传动组件位于电机组件和切割组件之间,将电机组件的转动传递至切割组件,且主把手位于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之间,主把手的主要部分位于电机组件中电机输出轴的上方。本发明的修枝机具有良好的平衡性,有利于提高作业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A01G3/037GK102379218SQ20111024655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
发明者基思·帕克, 安德鲁·罗西 申请人:泉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