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迟鳝鱼性转变时间的生态学调控方法

文档序号:11890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推迟鳝鱼性转变时间的生态学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迟鳝鱼性转变时间的生态学调控方法,属渔业科学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鳝鱼是我国近年养殖发展十分迅速的淡水名优鱼类之一,其主要养殖产区遍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鳝鱼养殖已成为这些地区水产养殖业的主导产业。
但目前,鳝鱼养殖所需的苗种主要以野生资源为主,野生鳝鱼苗种在放养时间、质量与数量以及来源等方面均不能满足鳝鱼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需要,因此,鳝鱼苗种的人工批量生产是进行规模化养鳝的必然需求。然而,鳝鱼在其生活史中存在性转变现象,即鳝鱼在第一次性成熟产卵前为个体较小的功能雌性,产卵后即发生性转变,逐步变为个体较大的功能雄性,最终导致在人工繁殖过程中雌鳝亲本的个体和怀卵量小以及雌雄亲本个体大小不协调等问题,苗种繁殖数量和规模受到限制。因此,获得个体大、数量多的雌鳝亲本是鳝鱼种苗批量生产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迟鳝鱼性转变时间的生态学调控方法,可获得大量规格一致的大个体雌性亲本,有效提高鳝鱼雌性亲本的群体繁殖力,满足规模化养鳝的种苗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I)、人工繁育获得发育一致的I足龄鳝鱼
当年6 7月通过网箱繁育方法,批量获得人工繁育出的鳝鱼种苗,将鳝鱼种苗转入池塘网箱培育,至翌年6 7月,获得发育一致的个体规格在30 40g的I足龄鳝鱼。
(2)、I冬龄鳝鱼卵巢功能的维持
个体重30 40g的I足龄鳝鱼,于每年7 8月开始产卵繁殖,并随后发生性转变;为抑制鳝鱼不产卵和性转变,将I足龄鳝鱼在仿生态条件下,进行高密度和高蛋白营养养殖;即在池塘中布置网箱,网箱大小2 4m2,网箱内浮植水花生,浮植水花生的面积为网箱面积的70% 80% ;网箱内放养规格为30 40g的I足龄鳝鱼,密度为50 80尾/ m2 ;养殖期间,每天投喂蛋白质含量在40 % 42 %的高蛋白配合饲料和水蚯蚓的混合物,配合饲料和水蚯蚓的重量比例为配合饲料水蚯蚓=I 2 ;日投喂量为鳝鱼体重的8% 10%。
(3)、鳝鱼越冬
当年11月中旬至翌年3月,停止投喂,鳝鱼停止摄食开始越冬;越冬在养殖网箱内进行,水草少的网箱内要加入水花生保证鳝鱼正常冬眠;越冬期间不要翻动网箱以免惊扰鳝鱼。
(4)、2冬龄鳝鱼卵巢功能的维持
翌年4月,水温到达15°C以上,鳝鱼开始摄食时继续在原网箱内重新开始投喂;投喂饲料为动物活饲料蚯蚓或水蚯蚓,日投喂量为鳝鱼体重的8% 10%,直至投喂到5月中旬将鳝鱼转入产卵网箱前。
在整个养殖期间,每天投喂饲料后,第二天及时收集并妥善处理残饵以防污染水质;每周定期换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每周用浓度为2mg/L的聚维酮碘进行定期消毒。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鳝鱼亲本的性转变时间可推迟12个月以上,且雌性率为95% 100% ;可批量获得规格在IOOg以上的大个体雌性亲本。
2、雌性鳝鱼亲本的群体繁殖力可提高200% 300%,苗种数量相应提高200% 300 %,有效提高了鳝鱼雌性亲本的群体繁殖力,可满足规模化养鳝的种苗要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本发明,以江汉平原地区为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I)、人工繁育获得发育一致的I足龄鳝鱼
将规格为IOOcmX 150cmX IOOcm网箱放入水田中,在网箱底部铺以10 15cm的泥土,然后注水入水田,入水量以水面超出网箱内泥土面8 IOcm为宜;每个网箱内浮植数株水葫芦作为亲本筑巢、交配产卵、受精卵孵化出苗的场所。在当年5月中旬于网箱内放入性成熟的雌、雄亲本各2尾,人工培育15天左右,让其在6 7月自然产卵、受精和孵化,出苗后批量收集鳝鱼种苗并转入池塘网箱培育至翌年6 7月,获得发育一致的个体规格在 30 40g的I足龄鳝鱼。
(2)、1冬龄鳝鱼卵巢功能的维持
个体重30 40g的I足龄鳝鱼,于每年7 8月开始产卵繁殖,并随后发生性转变;为抑制鳝鱼不产卵和性转变,将I足龄鳝鱼在仿生态条件下,进行高密度和高蛋白营养养殖;即在池塘中布置网箱,网箱大小2 4m2,网箱内浮植水花生,浮植水花生的面积为网箱面积的70% 80% ;网箱内放养规格为30 40g的I足龄鳝鱼,密度为50 80尾/ m2 ;养殖期间,每天投喂蛋白质含量在40 % 42 %的高蛋白配合饲料和水蚯蚓的混合物,配合饲料和水蚯蚓的重量比例为配合饲料水蚯蚓=I 2 ;日投喂量为鳝鱼体重的8% 10%。
(3)、鳝鱼越冬
当年11月中旬至翌年3月,停止投喂,鳝鱼停止摄食开始越冬;越冬在养殖网箱内进行,水草少的网箱内要加入水花生保证鳝鱼正常冬眠;越冬期间不要翻动网箱以免惊扰鳝鱼。
(4)、2冬龄鳝鱼卵巢功能的维持
翌年4月,水温到达15°C以上,鳝鱼开始摄食时继续在原网箱内重新开始投喂;投喂饲料为动物活饲料蚯蚓或水蚯蚓,日投喂量为鳝鱼体重的8% 10%,直至投喂到5月中旬将鳝鱼转入产卵网箱前。
在整个养殖期间,每天投喂饲料后,第二天及时收集并妥善处理残饵以防污染水质;每周定期换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每周用浓度2mg/L的聚维 酮碘进行定期消毒。
权利要求
1.一种推迟鳝鱼性转变时间的生态学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繁育获得发育一致的I足龄鳝鱼 当年6 7月通过网箱繁育方法,批量获得人工繁育出的鳝鱼种苗,将鳝鱼种苗转入池塘网箱培育至翌年6 7月,获得个体规格在30 40g的I足龄鳝鱼; (2)、1冬龄鳝鱼卵巢功能的维持 将I足龄鳝鱼在仿生态条件下,进行高密度和高蛋白营养养殖;即在池塘中布置网箱,网箱大小2 4m2,网箱内浮植水花生,网箱内放养规格为30 40g的I足龄鳝鱼,密度为50 80尾/m2 ;养殖期间,每天投喂高蛋白配合饲料和水蚯蚓的混合物,日投喂量为鳝鱼体重的8% 10% ; (3)、鳝鱼越冬 当年11月中旬至翌年3月,停止投喂,鳝鱼停止摄食开始越冬;越冬在养殖网箱内进行,水草少的网箱内要加入水花生保证鳝鱼正常冬眠;越冬期间不要翻动网箱以免惊扰鳝鱼; (4)、2冬龄鳝鱼卵巢功能的维持 翌年4月,水温到达15°C以上,鳝鱼开始摄食时继续在原网箱内重新开始投喂;投喂饲料为动物活饲料蚯蚓或水蚯蚓,日投喂量为鳝鱼体重的8% 10%,直至投喂到5月中旬将鳝鱼转入产卵网箱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迟鳝鱼性转变时间的生态学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浮植水花生的面积为网箱面积的70% 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迟鳝鱼性转变时间的生态学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期间每天投喂蛋白质含量在40% 42%的高蛋白配合饲料和水蚯蚓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推迟鳝鱼性转变时间的生态学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合饲料和水蚯蚓的重量比例为配合饲料水蚯蚓=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推迟鳝鱼性转变时间的生态学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养殖期间,每天投喂饲料后,第二天及时收集并妥善处理残饵以防污染水质;每周定期换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每周用浓度2mg/L的聚维酮碘进行定期消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迟鳝鱼性转变时间的生态学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仿生态条件下批量生产出规格一致的鳝鱼种苗,并采用池塘网箱培育法将当年所获的鳝鱼种苗经过培育和越冬获得30~40g的1足龄鳝鱼;经越冬后,30~40g的1足龄鳝鱼在池塘网箱内进行一年高密度和高蛋白营养的饲养,其中饲养密度为50~80尾/m2,饲料蛋白含量为40%~42%。通过此方法,可生产出怀卵量大的2冬龄个体规格为100g以上的雌鳝亲本,雌性鳝鱼亲本的群体繁殖力可提高200%~300%,所产鳝鱼种苗数量相应提高200%~300%,可满足规模化养鳝的种苗要求。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004649SQ2011102847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3日
发明者杨代勤, 阮国良, 袁汉文, 苏应兵, 陈芳, 杨小林 申请人:长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