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及其布放方法

文档序号:12006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及其布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海珍品增殖礁体规模化布放的配套装备及其布放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刺参、鲍等海珍品养殖业迅猛发展,围堰养殖、浅海底播增殖等方式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海珍品增殖礁体的研发、结构与布局优化等也受到广泛关注。礁体的布放方式很大程度决定了礁体的结构与布局,进而影响海珍品增殖礁体对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效果。然而,当前由于缺乏针对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主要利用普通船只转运至指定海域后实行人工投放,该技术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容易使操作人员受伤;并且不能很好的按照既定结构和布局投放,导致生境修复和海珍品的增养殖效果受到限制。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人工投放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及其布放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布放设备包括驳船及安装在驳船甲板上的绞车,所述驳船上设有盛载海珍品增殖礁体的礁体舱,该礁体舱包括隔板及支撑底板,其中礁体舱的四周由隔板围成,所述支撑底板位于隔板的下方,支撑底板的下方即为海水,支撑底板的一端铰接于驳船上,另一端为开合的自由端;所述隔板的顶部安装有转向滑轮,绳索的一端与支撑底板的自由端相连,另一端接至所述绞车,海珍品增殖礁体通过绞车驱动支撑底板开启布放。
其中所述隔板的顶部设有锁扣,支撑底板的自由端通过绳索与锁扣连接;所述礁体舱的内部空间由隔板分隔成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对应一个独立开合的支撑底板;每个独立空间中在支撑底板开合端一侧隔板的顶部分别设有转向滑轮及锁扣,支撑底板的自由端上表面安装有与转向滑轮和锁扣对应的挂钩,锁扣通过绳索与支撑底板上的挂钩相连;所述绞车通过绳索绕过转向滑轮与各支撑底板上的挂钩相连;所述锁扣包括支撑杆、旋转开关及旋转柄,其中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隔板上,另一端与旋转柄的一端铰接,所述旋转柄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上开有安全孔,旋转柄的自由端通过插入所述安全孔的安全销子与铰接在所述支撑杆上的旋转开关卡接;所述旋转开关为“U”形,该“U”形的开口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旋转柄的自由端由“U”形的封闭端内部插入,自由端上的安全孔位于旋转开关的上方,所述安全销子由安全孔插入,安全销子的两端分别伸至旋转开关的两侧;所述礁体舱的内部空间可由隔板隔成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对应一个独立开合的支撑底板;每个独立空间中在支撑底板开合端一侧隔板的顶部设有转向滑轮, 支撑底板的自由端上表面安装有与转向滑轮对应的挂钩,所述绞车通过绳索绕过转向滑轮与支撑底板上的挂钩相连;所述驳船上开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壁固定有隔板,所述支撑底板位于通孔的下表面,由隔板及支撑底板围成礁体舱;所述驳船甲板的边缘均布有多个船柱,4驳船船体周围设有多个防撞垫,每个防撞垫均固定在一个船柱上。
本发明的布放方法为利用拖船将礁体舱内装有欲投放海珍品增殖礁体的驳船拖至目标海域,按照预定的结构和布局,通过绞车控制支撑底板打开,将礁体舱内的海珍品增殖礁体布放至指定海域,然后再通过绞车关闭支撑底板,使布放设备恢复初始状态。
其中在礁体舱内的隔板上设置了锁扣,并通过绳索与支撑底板相连;在确定锁扣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拖船将所述驳船拖至目标海域,打开所有锁扣,按照预定的结构和布局,将海珍品增殖礁体布放至指定海域,然后在绞车的动力作用下,支撑底板被提升至与驳船船底平行的状态,将与锁扣相连的绳索套在锁扣上,进而锁定锁扣,使布放设备恢复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的布放设备在驳船上设置了礁体舱,礁体舱内底部的支撑底板可开合, 可通过绞车控制或通过锁扣及绞车控制,达到布放的目的,解决了人工投放工作效率低,容易使操作人员受伤的问题,实现安全生产;而且,通过拖船可将驳船拖至目标海域进行投放。
2.本发明布放设备的礁体舱可分为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的支撑底板可自行开合,可盛载不同的投放礁体。
3.本发明布放设备的锁扣打开与锁紧方便,便于操作。
4.本发明的布放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5.本发明的布放设备可大大提高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效率,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便于实现礁体的规模化推广应用。
6.本发明的布放方法配合GPS定位系统和回声探测仪的使用,可按照预定结构与布局投放海珍品增殖礁体,保证海珍品增殖礁体对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的效果。


图1为本发明布放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礁体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3为图1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1中转向滑轮的结构示意其中1为驳船,2为绞车,3为礁体舱,4为防撞垫,5为船柱,6为支撑底板,7为转轴,8为隔板,9为转向滑轮,10为锁扣,11为绳索,12为挂钩,13为支撑杆,14为旋转开关, 15为旋转柄,16为安全销子,17为安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发明的布放设备包括驳船1、安装在驳船1甲板上的绞车 2及礁体舱3,其中礁体舱3安装在驳船1上,在礁体舱3内盛载有海珍品增殖礁体,绞车2 设置在驳船1甲板上的后部、由柴油机或电能提供动力;驳船1为长2000cm,宽600cm的铁壳驳船,在驳船1甲板的边缘均勻焊接有多个船柱5,该船柱5为直径10 20cm,高度5 20cm的铁质船柱,本实施例航柱5的直径为15cm,高度为IOcm ;驳船1船体周围设有多个防撞垫4,每个防撞垫4均通过绳索固定在一个船柱5上,防撞垫4可为废旧轮胎或其它韧性强、抗磨损的材料。
礁体舱3包括隔板8及支撑底板6,驳船1上沿船高方向开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壁固定有由木条排列组成的隔板8,支撑底板6位于通孔的下表面,由隔板8及支撑底板6围成盛载海珍品增殖礁体的礁体舱3 ;支撑底板6位于隔板8的下方,支撑底板6的下方即为海水,支撑底板6的一端焊接在与驳船1长度方向平行的转轴7上、通过转轴7与驳船1铰接、可绕转轴7转动,支撑底板6的另一端为开合的自由端;礁体舱3的内部空间由平行于驳船宽度方向放置的隔板8分隔成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可盛放不同的海珍品增殖礁体,本实施例分隔成两个长310cm、宽260cm和两个长420cm、宽^Ocm的独立空间,两种规格尺寸的独立空间间隔设置,每个独立空间对应一个独立开合的支撑底板6;为了保证支撑底板6开合方便,以及保持驳船在布放时平稳,相邻独立空间中的支撑底板6的开合端相对设置,即第一、三独立空间中支撑底板6的开合端在驳船1前进方向的左侧,第二、四独立空中支撑底板6的开合端在驳船1前进方向的右侧;每个独立空间中,在支撑底板6开合端一侧(与转轴7相对的一侧)隔板8的顶部分别设有转向滑轮9及锁扣10,本实施例每个独立空间中设有一个转向滑轮9及两个锁扣10,支撑底板6开合端的上表面设有三个挂钩12,两个锁扣10与位于两侧的挂钩12相对应,位于中间的挂钩12对应着隔板8上的转向滑轮9,其中位于两侧的挂钩12分别通过绳索11与各自对应的锁扣10相连,位于中间的挂钩12连接着绳索11的一端,该绳索11的另一端由转向滑轮9绕过接至绞车2 ’绳索11 可为钢丝绳或具有高强度、抗磨损性能的等效绳子。
如图3所示,锁扣10包括支撑杆13、旋转开关14及旋转柄15,其中支撑杆13的一端安装在隔板8上,另一端与旋转柄15的一端铰接,所述旋转柄1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该自由端上开有安全孔17,旋转柄15的自由端通过插入所述安全孔17的安全销子16与铰接在所述支撑杆13上的旋转开关14卡接;旋转柄15为“J”形,其弯曲的一端与支撑杆 13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即为自由端;旋转开关14为“U”形,该“U”形的开口端与支撑杆 13铰接,旋转柄15的自由端由“U”形的封闭端内部插入,自由端上的安全孔17位于旋转开关14的上方,安全销子16由安全孔17插入,安全销子16的两端分别伸至旋转开关14的两侧,防止旋转柄15的自由端由旋转开关14中滑出;将绳索11锁定于锁扣10时,将绳索 11套在旋转柄15上,然后向上转动旋转柄15,同时旋转开关14向下旋转,将旋转柄15的自由端插入旋转开关14,再将安全销子16插入旋转柄15上的安全孔17中,实现锁扣10的锁定。
本发明布放设备的布放方法为
在确定锁扣10将绳索11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将欲布放的海珍品增殖礁体 (可为牡蛎壳海珍礁、三层组合式海珍礁或五层组合式海珍礁)放置在礁体舱3内,用拖船将驳船1拖至目标海域(本实施例选定为日荣成弯俚岛海域),配合GPS定位系统与回声探测仪(两者均为现有技术)的使用,按照预定的结构和布局,打开锁扣10,即先拿掉安全销子16,向上转动旋转开关14,将旋转柄15的自由端由旋转开关14内取出,再将绳索11从旋转柄15上拿掉;这样,该独立空间中的支撑底板6即可绕转轴7转动,使该独立空间中盛载的海珍品增殖礁体放至目标海域;待所有海珍品增殖礁体布放至目标海域后,将转向滑轮9上的绳索11与绞车2相连,在绞车2的动力作用下,支撑底板6被提升至与驳船1船底平行的状态,将与锁扣10相连的绳索11套在锁扣10的旋转柄15上,进而锁定锁扣10, 使布放设备恢复初始状态;其它独立空间中的海珍品增殖礁体按上述操作布放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礁体舱3为一个整体空间,支撑底板6也为一个整体,一端绕转轴7旋转,另一端为开合的自由端;考虑到支撑底板6是一个整体,可在自由端上表面均布多个挂钩12,并在支撑底板6的开合端对应的隔板1顶部设置多个锁扣。布放方法按实施例1的操作即可实现布放,区别仅在于一次布放即可将礁体舱3中的所有海珍品增殖礁体进行布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独立空间的隔板8上仅安装了转向滑轮9,各独立空间的支撑底板6分别通过绳索11绕过滑转向滑轮9接至绞车2。布放海珍品增殖礁体时,通过绞车2控制支撑底板6的打开,待所有海珍品增殖礁体布放至目标海域后,再通过绞车2将支撑底板6提升至与驳船1船底平行的状态,使布放设备恢复初始状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礁体舱3的隔板8上仅安装了转向滑轮,支撑底板6通过绳索11绕过滑转向滑轮9接至绞车2。布放海珍品增殖礁体时,通过绞车2控制支撑底板6的打开,待所有海珍品增殖礁体布放至目标海域后,再通过绞车2将支撑底板6 提升至与驳船1船底平行的状态,使布放设备恢复初始状态。
本发明礁体舱3的大小、礁体舱3中独立空间的数量可根据驳船1的大小和投放礁体的要求来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驳船(1)及安装在驳船(1)甲板上的绞车O),所述驳船(1)上设有盛载海珍品增殖礁体的礁体舱(3),该礁体舱(3)包括隔板( 及支撑底板(6),其中礁体舱(3)的四周由隔板(8)围成,所述支撑底板(6)位于隔板⑶的下方,支撑底板(6)的下方即为海水,支撑底板(6)的一端铰接于驳船⑴上, 另一端为开合的自由端;所述隔板(8)的顶部安装有转向滑轮(9),绳索(11)的一端与支撑底板(6)的自由端相连,另一端接至所述绞车O),海珍品增殖礁体通过绞车( 驱动支撑底板(6)开启布放。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的顶部设有锁扣(10),支撑底板(6)的自由端通过绳索(11)与锁扣(10)连接。
3.按权利要求2所述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舱(3)的内部空间由隔板(8)分隔成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对应一个独立开合的支撑底板(6); 每个独立空间中在支撑底板(6)开合端一侧隔板(8)的顶部分别设有转向滑轮(9)及锁扣 (10),支撑底板(6)的自由端上表面安装有与转向滑轮(9)和锁扣(10)对应的挂钩(12), 锁扣(10)通过绳索(11)与支撑底板(6)上的挂钩(12)相连;所述绞车(2)通过绳索(11) 绕过转向滑轮(9)与各支撑底板(6)上的挂钩(1 相连。
4.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10)包括支撑杆(13)、旋转开关(14)及旋转柄(15),其中支撑杆(13)的一端安装在隔板⑶上, 另一端与旋转柄(1 的一端铰接,所述旋转柄(1 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上开有安全孔(17),旋转柄(15)的自由端通过插入所述安全孔(17)的安全销子(16)与铰接在所述支撑杆(13)上的旋转开关(14)卡接。
5.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关 (14)为“U”形,该“U”形的开口端与所述支撑杆(13)铰接;所述旋转柄(15)的自由端由 “U”形的封闭端内部插入,自由端上的安全孔(17)位于旋转开关(14)的上方,所述安全销子(16)由安全孔(17)插入,安全销子(16)的两端分别伸至旋转开关(14)的两侧。
6.按权利要求1所述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舱(3)的内部空间可由隔板(8)隔成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对应一个独立开合的支撑底板(6); 每个独立空间中在支撑底板(6)开合端一侧隔板(8)的顶部设有转向滑轮(9),支撑底板 (6)的自由端上表面安装有与转向滑轮(9)对应的挂钩(12),所述绞车⑵通过绳索(11) 绕过转向滑轮(9)与支撑底板(6)上的挂钩(12)相连。
7.按权利要求1、2、3或6所述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驳船(1) 上开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壁固定有隔板(8),所述支撑底板(6)位于通孔的下表面,由隔板 (8)及支撑底板(6)围成礁体舱(3)。
8.按权利要求1、2、3或6所述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驳船(1) 甲板的边缘均布有多个船柱(5),驳船(1)船体周围设有多个防撞垫G),每个防撞垫(4) 均固定在一个船柱( 上。
9.按权利要求1所述海珍品增殖礁体布放设备的布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拖船将礁体舱(3)内装有欲投放海珍品增殖礁体的驳船(1)拖至目标海域,按照预定的结构和布局,通过绞车( 控制支撑底板(6)打开,将礁体舱(3)内的海珍品增殖礁体布放至指定海域,然后再通过绞车( 关闭支撑底板(6),使布放设备恢复初始状态。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礁体舱(3)内的隔板(8)上设置了锁扣(10),并通过绳索(11)与支撑底板(6)相连;在确定锁扣(10)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拖船将所述驳船(1)拖至目标海域,打开所有锁扣(10),按照预定的结构和布局, 将海珍品增殖礁体布放至指定海域,然后在绞车( 的动力作用下,支撑底板(6)被提升至与驳船(1)船底平行的状态,将与锁扣(10)相连的绳索(11)套在锁扣(10)上,进而锁定锁扣(10),使布放设备恢复初始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海珍品增殖礁体的布放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海珍品增殖礁体规模化布放的配套装备及其布放方法,设备包括驳船及安装在其甲板上的绞车,驳船上设有由隔板及支撑底板围成的礁体舱,支撑底板位于隔板的下方,支撑底板的下方即为海水,其一端铰接于驳船上,另一端为开合的自由端;隔板的顶部安装有转向滑轮,绳索的一端与支撑底板的自由端相连,另一端接至绞车;方法为利用拖船将驳船拖至目标海域,按照预定的结构和布局,通过绞车控制支撑底板打开,将礁体舱内的海珍品增殖礁体布放至指定海域,然后再通过绞车关闭支撑底板,使布放设备恢复初始状态。本发明设备可用于规模化布放,结构简单,方法有利于促进生境修复和海珍品增养殖。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499132SQ20111032101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刘石林, 张涛, 张立斌, 曲光伟, 李俊辉, 杨红生, 沈志勇, 许强, 邱天龙, 陈康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