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用化肥的生产工艺,具体为一种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复混肥料具有养分配比自由、肥料利用率高、物理性能好、施用方便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施用,并可以根据土壤特性及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情况适当调整养分含量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调查显示氮磷配施比单施氮肥作物籽粒中粗蛋白、粗脂肪和胶稠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氮肥和钾肥配施时,能使甜味增加,适口性好,商品价值高。氮磷钾配施可以协调土壤供肥和作物需肥的供求关系,使土壤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结合,满足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各生长阶段对各种养分的需求,达到改善作物内在和外在品质的目的,提高农产品的商品性。所以对基础肥料如尿素、普钙、磷铵、氯化钾等进行二次加工制成复混肥料是现代肥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颗粒氮钾复混肥的造粒技术主要是由上海研究院开发的料浆法造粒工艺 基础肥料一部分是以料浆形式送入造粒机(料浆可以是尿素溶液或熔体;也可以是尿素溶液和氯化钾或硫酸钾生成的低共熔点化合物),料浆作为液相与其它粉粒状原料和返料在造粒机内涂布或粘结成颗粒。根据造粒机的不同形式,该工艺又可分为(1)转鼓造粒工艺,(2)圆盘造粒工艺,(3)喷浆造粒工艺,(4)双轴造粒工艺,(5)流化床造粒工艺,(6)转鼓幕帘造粒工艺。此工艺存在能耗大,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以尿素作为主要氮源,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外关于直接加入添加剂使其团聚成粒的生产工艺较少。上海化工研究院公开了一种熔体造粒的复混肥料生产工艺。该工艺直接利用尿素生产厂一段或二段蒸发的尿素溶液与氯化钾熔融混合,采用喷淋造粒生产氮钾复混肥。该法存在操作复杂、造粒喷头易堵塞等问题。中国专利CN101423433A公开了一种圆形颗粒氮钾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硫酸、合成氨、洗涤水通过管式反应器生成硫酸铵料浆,将其直接喷洒在转鼓造粒机内的物料上进行造粒。该工艺设备复杂,不易控制,反应放出大量热,对设备的要求较严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氮钾复混肥生产工艺中料浆造粒工艺和熔体造粒工艺存在流程复杂、不易控制、能耗大、造粒喷头易堵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氯化铵、尿素、氯化钾、碳酸钙按比例加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勻;
(2)将搅拌均勻后的原料送入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形成氮钾复混肥半成品;
(3)将氮钾复混肥半成品进行烘干、冷却、筛分,得到氮钾复混肥成品;
所述的步骤(1)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氯化铵43 45份、尿素31份、氯化钾8份、碳酸钙16 18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采用无机钙盐作为添加剂,具有来源广泛、无毒、价格便宜的优点。且钙盐中含有的中量元素Ca,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成品颗粒均勻光滑呈白色,成粒率可达到70 80%。2、本发明以氯化铵作为基础氮源,作为辅助原料,降低了成产成本。直接加入添加剂钙盐即可成粒,无需将原料熔融并喷淋,节省了熔体造粒工艺的热能消耗,简化了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特别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所生产的氮钾复混肥颗粒均勻、光滑且光泽度好。3、本发明采用团聚造粒技术,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能力大,可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氯化铵、尿素、氯化钾、碳酸钙按比例加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勻;
(2)将搅拌均勻后的原料送入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形成氮钾复混肥半成品;
(3)将氮钾复混肥半成品进行烘干、冷却、筛分,得到氮钾复混肥成品;
所述的步骤(1)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氯化铵43 45份、尿素31份、氯化钾8份、碳酸钙16 18份。所述的步骤(1)中碳酸钙选用轻质碳酸钙。所述的步骤(2)中,圆盘造粒机的倾斜角为45°飞0°,并在造粒过程中加入蒸汽。所述的步骤(3)中,烘干机的进口温度为15(T180°C,出口温度为45 55°C;烘干后的氮钾复混肥半成品经过冷却筛分,再经过成品筛筛分得到粒径为2 4mm的颗粒。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氮磷钾养分分别为25-0-5的氮钾复混肥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
将基础原料按一定比例(氯化铵尿素氯化钾碳酸钙=45 31 8 :16)连续进料Hl h,加入到直径为1. 8m的搅拌器中混合,搅拌均勻后将其送到直径为2. ^!、倾斜度为50°的圆盘造粒机中进行造粒,根据配料的干湿度加入适量的蒸汽以助于成粒。所得的半成品经进口温度为150°C,出口温度为50°C的烘干机烘干、冷却后筛分选取粒径为2 4mm的颗粒作为成品。最后测定成品的养分及水分含量。圆盘造粒机所造颗粒半成品粒径偏小约广2mm,烘干后颗粒均勻呈白色,粒径达到 2 4mm,合格率达到50. 6%,抗压碎力彡20N。实施例2
将基础原料按一定比例(氯化铵尿素氯化钾碳酸钙=44 31 8 :17)连续进料2 3t/ h,加入到直径为1. 8m的搅拌器中混合,搅拌均勻后将其送到直径为2. ^!、倾斜度为47°的圆盘造粒机中进行造粒,根据配料的干湿度加入适量的蒸汽以助于成粒。所得的半成品经经进口温度为180°C,出口温度为55°C的烘干机烘干、冷却后筛分选取粒径为2 4mm的颗粒作为成品。最后测定成品的养分及水分含量。圆盘造粒机出来的半成品粒径为2mm左右的颗粒偏多,15min后经烘干筒出来的颗粒均勻呈白色,粒径达到3 4mm,合格率达到62. 3%,抗压碎力> 20N。实施例3
将基础原料按一定比例(氯化铵尿素氯化钾碳酸钙=43 31 8 :18)连续进料2 3t/ h,加入到直径为1. 8m的搅拌器中混合,搅拌均勻后将其送到直径为2. ^!、倾斜度为45°的圆盘造粒机中进行造粒,根据配料的干湿度加入适量的蒸汽以助于成粒。所得的半成品经进口温度为170°C,出口温度为45°C的烘干机烘干、冷却后筛分选取粒径为2 4mm的颗粒作为成品。最后测定成品的养分及水分含量。圆盘造粒机出来的颗粒半成品粒径为2 3mm,15min后经烘干筒出来的颗粒均勻呈白色,粒径达到3 4mm,合格率达到75. 9%,抗压碎力彡20N。
权利要求
1. 一种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氯化铵、尿素、氯化钾、碳酸钙按比例加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勻;(2)将搅拌均勻后的原料送入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形成氮钾复混肥半成品;(3)将氮钾复混肥半成品进行烘干、冷却、筛分,得到氮钾复混肥成品;所述的步骤(1)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氯化铵43 45份、尿素31份、氯化钾8份、碳酸钙16 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酸钙选用轻质碳酸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圆盘造粒机的倾斜角为45°飞0°,并在造粒过程中加入蒸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 中,烘干机的进口温度为15(T180°C,出口温度为45飞5°C;烘干后的氮钾复混肥半成品经过冷却筛分,再经过成品筛筛分得到粒径为2 4mm的颗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氮钾复混肥生产工艺中料浆造粒工艺和熔体造粒工艺存在流程复杂、不易控制、能耗大、造粒喷头易堵塞的问题。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氯化铵、尿素、氯化钾、碳酸钙按比例加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后的原料送入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形成氮钾复混肥半成品;将氮钾复混肥半成品进行烘干、冷却、筛分,得到氮钾复混肥成品;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氯化铵43~45份、尿素31份、氯化钾8份、碳酸钙16~18份。本发明简化了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特别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所生产的氮钾复混肥颗粒均匀、光滑且光泽度好。
文档编号C05G5/00GK102503635SQ2011103311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刘二保, 梁亚勤, 王进, 薛冰纯, 郝青 申请人: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