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0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播种机。
技术背景
目前,大部分农机在播种时,都会将土壤大面积的翻开,这样很不利于土壤的保墒,也会给以后种苗的发育带来不利的影响。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式播种机,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种苗发育,减少因为播种带给土地的伤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点式播种机,包括主体架、前部行走轮、后部行走轮、刺针和料斗,主体架上设有一活动板,活动板上有活动轴I和活动轴II,活动板通过活动轴II与主体架连接,活动板通过活动轴I与刺针的上部连接;前部行走轮和后部行走轮分别通过转动轴I和转动轴II与主体架连接,前部行走轮的轮毂上设有一活动轴III,刺针的下部通过其与前部行走轮连接;刺针的上端装有料斗,刺针的下端设有挡板,挡板上接有拉线,拉线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架上。
所述的后部行走轮上设有压脚。
所述的料斗和刺针的连接处设有分种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主体架上设有活动轴,使用活动轴能够加长刺针上下的行动空间;前部行走轮在前进时带动刺针上下行动,完成刺针进入土壤和离开土壤的过程, 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刺针内部装有拉线,刺针下端设有挡板,挡板由拉线控制,用以完成开启和关闭挡板的过程;后部行走轮上设有压脚,目的是将刺针播下的种子进一步的夯实,同时也起到重新封闭土层的目的;料斗和刺针的连接处设有分种轮,分种轮能够使料斗里的种子少量且均勻的落入到刺针里。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点式播种机,包括主体架1、前部行走轮2、后部行走轮7、刺针3 和料斗8,主体架1上设有一活动板12,活动板12上有活动轴I 10和活动轴II 15,活动板 12通过活动轴II 15与主体架1连接,活动板12通过活动轴I 10与刺针3的上部连接;前部行走轮2和后部行走轮7分别通过转动轴I 14和转动轴II 17与主体架1连接,前部行走轮2的轮毂13上设有一活动轴16 III,刺针3的下部通过其与前部行走轮2连接;刺针3 的上端装有料斗8,刺针3的下端设有挡板5,挡板5上接有拉线4,拉线4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架1上。
所述的后部行走轮7上设有压脚6。
所述的料斗8和刺针3的连接处设有分种轮9。
工作过程料斗8里的种子会少量且均勻的落入到刺针3底部,并被挡板5挡住。 当点式播种机在前进时,前部行走轮2会转动进而带动轮毂13上的活动轴III 16,使刺针3 上下行动,完成刺针3进入土壤和离开土壤的过程。主体架1上的活动轴I 10和活动轴 II 15能够加长刺针3上下的行动空间。当刺针3在进入土壤时,拉线4拉起挡板5,种子落入土壤中;刺针3在离开土壤时,拉线4放下挡板5,种子被挡板5挡住。后部行走轮7上的压脚6随着轮子的转动对刺针3播下的种子进行压实。
权利要求
1.一种点式播种机,包括主体架(1)、前部行走轮(2)、后部行走轮(7)、刺针(3)和料斗 (8),其特征在于主体架(1)上设有一活动板(12),活动板(12)上有活动轴I (10)和活动轴II (15),活动板(12)通过活动轴II (15)与主体架(1)连接,活动板(12)通过活动轴I (10)与刺针(3)的上部连接;前部行走轮(2)和后部行走轮(7)分别通过转动轴I (14)和转动轴II (17)与主体架(1)连接,前部行走轮(2)的轮毂(13)上设有一活动轴111(16),刺针(3)的下部通过其与前部行走轮(2)连接;刺针(3)的上端装有料斗(8),刺针(3)的下端设有挡板(5),挡板(5)上接有拉线(4),拉线(4)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架(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部行走轮(7)上设有压脚(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8)和刺针(3)的连接处设有分种轮(9)。
全文摘要
一种点式播种机,包括主体架、前部行走轮、后部行走轮、刺针和料斗,主体架上设有一活动板,活动板上有活动轴Ⅰ和活动轴Ⅱ,活动板通过活动轴Ⅱ与主体架连接,活动板通过活动轴Ⅰ与刺针的上部连接;前部行走轮和后部行走轮分别通过转动轴Ⅰ和转动轴Ⅱ与主体架连接,前部行走轮的轮毂上设有一活动轴Ⅲ,刺针的下部通过其与前部行走轮连接;刺针的上端装有料斗,刺针的下端设有挡板,挡板上接有拉线,拉线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架上。本发明有利于土壤的保墒以及种苗的发育,减少了因为播种对土地带来的伤害。
文档编号A01C7/18GK102498800SQ20111033134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黄宇霄 申请人:黄宇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