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滑舌鳎养殖新方法

文档序号:120437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半滑舌鳎养殖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养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套完善的“温室大棚+重卤水+地热淡水 +液态氧”半滑舌鳎养殖新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我国牙鲆和大菱鲆的陆基工厂化养殖获得规模化发展后, 伴随着游泳性鱼类的网箱和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形成了我国海水养殖的第四次浪潮,即海水鱼类的养殖。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网箱、工厂化和池塘等多种海水鱼类养殖模式,其中工厂化养殖又包括“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循化水等养殖模式。半滑舌鳎是我国传统名贵鱼种,具有适温适盐范围广、生长速度快、抗病性抗逆性强、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主养品种,也是目前经济价值最高的养殖品种之一,销售价格高达300元/公斤,且居高不下。在本发明做出之前,半滑舌鳎养殖主要采用两种工厂化养殖模式(1)“温室大棚+ 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该模式主要采用大菱鲆养殖模式,养殖用水经过二级砂滤,优点是养殖前期投入较低。缺点是用水量较大、冬季需要升温、养殖用水直接排放污染环境, 此外半滑舌鳎养殖密度较小、生长速度较慢,养殖收益偏低。(2)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 该模式具有节水、节地、高密度集约化和排放可控等特点,养殖效益较高。但缺点是水处理设备昂贵,且水处理和病害防治技术工艺还不完善,目前国内只有个别具有经济实力的厂家采用该模式。在天津汉沽、河北唐山等地区,水产养殖厂家离海较远,取水不便,半滑舌鳎养殖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当地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以及盐场或海水淡化电厂提供丰富的卤水等优势。但目前还没有关于充分利用当地的卤水和地热资源优势,构建一套经济可行、安全高效的半滑舌鳎养殖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当地养殖条件的、投资少、收益大的半滑舌鳎养殖新方法,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解决半滑舌鳎养殖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养殖半滑舌鳎养殖新方法,主要模式为“温室大棚+重卤水+地热淡水+液态氧”,具体包括对水源净化处理的步骤、水温和水质调配的步骤、紫外线杀菌的步骤、高效增氧的步骤,在养殖车间进行养殖的步骤和养殖废水回收处理的步骤,回收后的养殖废水按一定比例进入配水池,再一次调配水温和水质后进入养殖池的步骤;所述的水源为重卤水,贮存重卤水的卤水池带有顶棚,以保证卤水盐度的稳定,所述对水源净化处理为对水源经过滤器进行过滤;所述的水温和水质调配为利用地下热淡水一次提高重卤水水温,一次调温后的重卤水进入配水池利用地下热淡水二次调配水温和盐度,配水池设置在养殖车间内,以利于水温和盐度的稳定;所述的紫外杀菌的步骤为对调配好的养殖用水用紫外杀菌机进行杀菌;所述的高效增氧的步骤为利用液态氧作为氧气来源;液氧罐中存储的液氧经过低温液体汽化器变为氧气,氧气经气管进入减压阀,经减压阀减压、气压表、气阀调压后经气管进入纳米气石,氧气通过纳米气石扩散到水中,配水池与养殖池的水位保持Im以上的水位差,水位差形成的水流冲击纳米气石,利用自然水流带动氧气均勻扩散溶解;所述的养殖用水回收处理的步骤为对排放出的养殖用水经过回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再通过动力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配水池循环利用。进一步,所述的水温和水质调配为利用地下热淡水流经板式换热器一次提高重卤水水温。进一步,在配水池中设置循环泵,以均勻调配养殖用水的水温和盐度。进一步,养殖废水经沉淀池回收处理后按30-50%的比例进入配水池。在整个半滑舌鳎“温室大棚+重卤水+地热淡水+液态氧”的养殖方法中,重卤水经过滤器过滤、板式换热器一次调温后,在配水池利用地下热淡水二次调节水温和盐度,调配好的养殖用水经紫外杀菌机杀菌后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养殖池,在养殖车间对半滑舌鳎进行常规养殖,养殖废水经排水管道进入回收沉淀池进行曝气和沉淀,然后经过滤器过滤后按一定比例加入到配水池成为养殖用水,达到养殖用水循环使用的目的。本发明与已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使用液态氧对养殖用水进行充氧,利用地下热淡水进行提高水温,停止了燃煤和罗茨鼓风机的使用,因此节能效果显著。相比较而言,该方法比“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节约燃煤100%,节约电量80% ;比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节约燃煤 100%,节约电量70%。本发明采用配水池与养殖池的水位差形成的水流冲击纳米气石的方法,达到氧气在水中均勻分散的目的,淘汰了纯氧充气泵的使用,因此在养殖车间完全不需要电力供应, 不仅节电,还解决了断电造成的养殖风险。2)本发明利用地下热淡水作为调配水源,并利用循环泵混勻水温和盐度,彻底解决了卤水和淡水勾兑时温度和盐度不稳定,以及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室外卤水池水质突变极易造成鱼突然大面积死亡的事故,降低了养殖风险。3)本发明通过对养殖用水的回收利用,不仅具备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的节水、 节地、高密度集约化和排放可控、养殖效益高等特点,还具有投入成本较低的优势,水质处理投入成本比循环水养殖节约60%以上,适宜于经济实力一般的养殖厂家采用。


图1、半滑舌鳎养殖新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半滑舌鳎养殖新方法,主要模式为“温室大棚+重卤水+地热淡水+液态氧”,具体包括对水源净化处理的步骤、水温和水质调配的步骤、紫外线杀菌的步骤,高效增氧的步骤、在养殖车间进行养殖的步骤和养殖废水回收处理的步骤,回收后的养殖废水按一定比例进入配水池再一次调配水温和盐度后进入养殖池的步骤。在整个半滑舌鳎“温室大棚+重卤水+地热淡水+液态氧”的养殖方法中,重卤水经过滤器过滤、板式换热器一次调温后在配水池与地下热淡水二次调节水温和盐度,调配好的养殖用水经紫外杀菌机杀菌后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养殖池,在养殖车间进行半滑舌鳎养殖,养殖废水经排水管道进入回收沉淀池进行曝气和沉淀,然后经过滤器过滤后按一定比例加入到配水池成为养殖用水,达到养殖用水循环使用的目的,具体方法见图1。在整个半滑舌鳎养殖新方法中需要用到的主要设备包括卤水池、过滤器、地热深井、板式换热器、配水池、紫外杀菌机、养殖车间、液态氧充气装置和养殖用水回收沉淀池。1)卤水池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水泥池,面积约2 3亩,水深约2 3米,盐度为 40 100,定期从周边盐场或海水淡化电厂的卤水池加注新卤水。池沿应高于地面,池顶覆盖玻璃钢瓦,以防止雨水进入。每年彻底清淤消毒一次,每15天泼洒一定量的肥水剂和生石灰,用以肥水和调节PH值。卤水池一般需要2个以上,以便交替使用。2)过滤器主要采用重力式玻璃钢无阀自动反冲砂滤塔,对卤水和回收的养殖用水进行过滤。滤水能力可根据养殖规模进行设计,一般不低于200m3/h。3)地热深井井深一般在200 1400米,出水温度20 65°C。厂家可根据需要打多眼不同深度的井。4)板式换热器主要采用液一液热交换器,即冬季通过地下热淡水提升卤水温度。5)配水池水温和水质调配场所,具有卤水、地下热淡水和处理后的养殖废水进水口,内设循环泵2台,用于盐度和温度混勻。每次调配混勻后泼洒2 5ppm的EDTA中和重金属离子。调配好的水温为16 25°C,盐度20 33,配水池水位一般控制在3 8m。6)液态氧充气装置包括液氧罐、低温液体汽化器、气管、减压阀、气压表和纳米气石每1万立方水体安装15或30m3液氧罐一个。液氧经低温液体汽化器气化,减压阀减压后使用;利用配水池较高水位与养殖池较低水位形成的水位差,使扁形水管形成较急的水流以冲击纳米气石的方法,达到氧气在水中均勻分散的目的。7)养殖车间墙体由红砖水泥砌成,钢制简易拱形梁屋架,主檩条与钢梁垂直设置, 副檩条与钢梁平行设置。上面覆盖一层厚度为4 5cm的泡沫板,泡沫板外层覆盖一层玻璃钢瓦。每一车间具有40 50个养殖池,面积约1000 1500立方水体。养殖池面积为 20 50m2,池深50 80cm。养殖用水水位保持30 50cm,水温为16 25°C,盐度20 33,pH值为7. 5 8. 5,调节液态氧阀门,使溶氧保持在8 12mg/L,氨氮低于0. 02mg/L,光照在600Lx以下,日换水量100% 200%,每日清洗池底一次。半滑舌鳎养殖密度为在鱼体平铺时面积占池底面积的70% 80%。饵料为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3%。每月倒池、分苗一次。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免疫制剂,以增强鱼体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8)养殖用水回收沉淀池。养殖废水经排水管道进入养殖用水回收沉淀池。养殖废水在回收池内进行曝气、沉淀等处理。9)紫外杀菌机。对调配好的养殖用水用紫外杀菌机进行杀菌。实施例1 2008年5月天津鑫永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当地率先采用该方法进行半滑舌鳎养殖实验。水源是天津汉沽长芦盐场的重卤水,盐度为40 60,IlOOm地热井1眼,出水温度55°C,浅水井4眼,水温20 35°C。养殖用水水温常年保持在18 25°C,盐度20 33。养殖废水的利用率为30%。公司将自繁的8万尾半滑舌鳎苗种进行养成(雌雄比约为 1 1),在养殖过程中陆续淘汰无商品价值的雄鱼。经过15个月的养殖,至2010年12月, 剩余的约4万尾雌鱼平均体重达到1200g。养殖期间无疾病发生,成活率高达95%以上。实验证明,该方法养殖半滑舌鳎,养殖密度可增加20%以上,养殖周期可缩短5个月以上。
实施例2
2009年3月天津盛亿养殖有限公司开始采用该方法进行半滑舌鳎养殖实验。水源是天津北疆电厂排出的重卤水,盐度为80 100,1200m地热井1眼,出水温度58°C,浅水井 5眼,水温20 40°C。养殖用水水温保持在18 25°C,盐度20 33。养殖废水的利用率为50%。公司养殖半滑舌鳎10万尾,在养殖过程中陆续淘汰雄鱼和生长慢的个体,养殖过程中的总淘汰率为60%。至2010年9月,经过1年半的养殖,剩余4万尾雌鱼平均体重达到1500g。实验证明,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水质不稳定等限制瓶颈,实现了节能减排,经济实用、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半滑舌鳎养殖新方法,包括对水源净化处理的步骤、水温和水质调配的步骤、紫外线杀菌的步骤、高效增氧的步骤,在养殖车间进行养殖的步骤和养殖废水回收处理的步骤,回收后的养殖废水按一定比例进入配水池,再一次调配水温和水质后进入养殖池的步骤;所述的水源为重商水,贮存重商水的商水池带有顶棚;所述对水源净化处理为对水源经过滤器进行过滤;所述的水温和水质调配为利用地下热淡水一次提高重卤水水温,一次调温后的重卤水进入配水池利用地下热淡水二次调配水温和盐度,为了稳定水质、保温节能,配水池设置在养殖车间内;所述的紫外杀菌的步骤为对调配好的养殖用水用紫外杀菌机进行杀菌;所述的高效增氧的步骤为利用液态氧作为氧气来源;液氧罐中存储的液氧经过低温液体汽化器变为氧气,氧气经气管进入减压阀,经减压阀减压、气压表、气阀调压后经气管进入纳米气石,氧气通过纳米气石扩散到水中;配水池与养殖池的水位保持Irn以上的水位差,水位差形成的水流冲击纳米气石,利用自然水流带动氧气均勻扩散溶解;所述的养殖废水回收处理的步骤为对排放出的养殖废水经过回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 再通过动力经过滤器过滤后按一定比例进入配水池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温和水质调配为利用地下热淡水流经板式换热器一次提高重卤水水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水池中设置循环泵,以均勻调配养殖用水的水温和盐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废水经沉淀池回收处理后按 30-50 %的比例进入配水池。
全文摘要
一种半滑舌鳎养殖新方法,主要模式为“温室大棚+重卤水+地热淡水+液态氧”,具体包括对水源净化处理的步骤、水温和水质调配的步骤、紫外线杀菌的步骤、高效增氧的步骤,在养殖车间进行养殖的步骤和养殖废水回收处理的步骤,回收后的养殖废水按30%~50%的比例进入配水池,再一次调配水温和水质后进入养殖池的步骤。本发明方法停止了燃煤和罗茨鼓风机的使用,节能效果显著,同时降低了因电力不足造成的养殖风险;本发明解决了一些地区具有丰富的重卤水和地热资源而海水供给不足致使半滑舌鳎养殖受到限制的问题,有助于半滑舌鳎养殖业的发展。
文档编号A01K63/04GK102499150SQ20111034384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刘春胜, 刘长琳, 庄志猛, 燕敬平, 赵法箴, 邹健, 陈四清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