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多熟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高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多熟生产方法, 也可以称为“非播种植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目前,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生产均采用将种子直接播种在大田内的方式进行生产, 这种方式的生产在开花结籽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种子在大田内的萌发和苗期营养体生长阶段,而此时光温资源又多处于最佳阶段,能否充分利用这段光温资源、不使这一时间段内的光热资源由于种苗处于地下萌发或种苗虽处于地上但苗期因空间占用小而浪费,目前生产上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花生或大豆的非播种植生产方法,该方法能够大大缩短作物在大田的生长时间,从而使其对光热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并有效的缩短作物周年生产周期,使其可以由周年一熟变为周年两熟、周年两熟变为周年三熟,大幅度提高周年单位面积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多熟生产方法,该方法为先将玉米、花生或大豆第一茬种苗寄养在装有土壤基质的带孔穴育苗盘上,待主茎长至ι 一 20片叶时,将其从育苗盘孔穴中拔出栽入大田,作为大田中的第一茬苗(可用移栽机机械化移栽)。
具体的,在第一茬种苗从育苗盘孔穴中拔出栽入大田之后,接着按照与第一茬种苗相同的方法培育第二茬种苗,待大田中的第一茬苗成熟收获后,再将第二茬种苗从育苗盘孔穴中拔出移栽入大田(作为大田中的第二茬苗),这样使育苗和种植交叉重叠,依此反复可根据季节种植第三茬或第四茬。
所述种苗寄养为在育苗盘孔穴内播种后直接长出的种苗,或在育苗盘以外的设施内(如塑料大棚或温室等)经催芽生长后移栽入育苗盘孔穴内的种苗。寄养期间温度保持 5 — 40°C,基质相对湿度保持40— 70%,期间喷施0. 0001—1000mg/Kg的植物调节剂。采用喷施方式时,以将植物调节剂配成质量百分浓度为0. 0001—1000mg/Kg的水溶液为宜,这样可以增加玉米、花生或大豆种苗的根系数量和根系强度,所述孔穴为圆形或方形;孔穴直径或边长为1一 1000mm。
所述育苗盘为塑料或泡沫材料等。
所述植物调节剂为N,N-二甲基哌锭氯化物、B引哚乙酸、B引哚乙酸钠、萘乙酸、萘乙酸钠、吲哚丁酸、吲哚丁酸钠、吲哚丁酸甲酯、2,4一D 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通过把玉米、大豆或花生等种苗寄养在育苗盘上,而非直接在大田内播种的生产方法,将玉米、大豆或花生等种子的萌发和苗期的生长放在了大田之外,大大缩短了其在大田的生产时间,使前期的非大田内种苗培育和后期的大田内种植交叉重叠(而直播方式其育苗和种植均在大田内完成),从而使其对光热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并对其周年生产周期进行了有效的缩短,使其可以实现由一熟变两熟、两熟变三熟,周年单位面积产量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过去棉花为解决一播全苗和促早,采用了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而花生、大豆等作物一是由于生育期比棉花短,在现有熟制条件下不需要进行促早,二是由于种植密度大,若采用营养钵则生产成本极高。因此,尽管采用直接在大田内播种经常会发生出苗不齐、缺苗断垄等严重影响产量的情况,但却无法采用营养钵育苗的办法解决问题。因而,目前也无任何采用此种技术去提高玉米、大豆或花生等作物光热资源利用率的设想。
园艺花卉等植物虽然采用在育苗盘内育苗的方式生产种苗,但仅限于进行种苗生产或提早上市,其目的不涉及将其由周年一熟变两熟、两熟变三熟之目的。且由于多采用非土化基质材料,受资源不可再生及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目前也无任何采用此种技术去提高玉米、大豆或花生等作物光热资源利用率的设想。
本发明方法的创新点在于将种苗寄养在育苗盘孔穴内,利用育苗盘孔穴使玉米、 花生或大豆的种苗根系和其内的土壤基质结为较好的网状基质体,既可方便人工大田移栽也可方便机械化大田移栽,实现了缩短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生长时间、使其可以由周年一熟变周年两熟、周年两熟变周年三熟、大幅度提高了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周年单位面积产量。该方法生产成本极低,使用方便,增产效果明显。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相比,传统的营养钵育苗是利用制钵器将一定湿度的土壤压制成体积较大的钵体,此钵体不但制作劳动强度大,制作用工较多,而且所制钵体强度较小, 遇微力震动即散钵,无法适应机械化育苗或机械化移栽的技术要求。因而,无法在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生产上采用。本发明利用育苗盘孔穴使玉米、花生或大豆的种苗根系和其内的土壤基质结为较好的网状基质体,既可方便人工大田移栽也可方便机械化大田移栽, 实现了缩短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生长时间、使其可以由周年一熟变周年两熟、周年两熟变周年三熟、大幅度提高了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周年单位面积产量。该方法生产成本极低,使用方便,增产效果明显。
和园艺花卉等植物采用育苗盘育苗的方式相比,传统的园艺花卉育苗由于土壤黏重、透气性差、植物无法良好生长等原因均采用非土化基质材料,多为蛭石、珍珠岩、草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也均为密度较小材质资源、运输成本极高。若在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生产上采用,不但生产成本极高且由于其用量极大基质资源将很快枯竭。因此,目前尚未将其应用于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生产的相关报道。此外,园艺花卉等植物育苗目的也仅限于进行种苗生产或提早上市,不涉及将其由周年一熟变两熟、两熟变三熟之目的。而本发明抛弃了非土化材料作基质,利用育苗盘孔穴使玉米、花生或大豆的种苗根系和其内的土壤基质结为较好的网状基质体,既可方便人工大田移栽也可方便机械化大田移栽,实现了缩短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生长时间,使其可以由周年一熟变周年两熟、周年两熟变周年三熟,大幅度提高了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周年单位面积产量及作物对光热资源的利用率,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实现了大幅提高产量之目的。
和中国专利“ZL201110044766. 6 (作物工厂化土壤基质育苗移栽方法)、 ZL201110044767. 0 (植物两苗互作育苗方法)”相比,两专利虽然采用土壤作基质,但因其要克服土壤黏重、透气性差、植物无法良好生长等问题而必须采用两苗互作育苗,播种工序复杂环节多。且其育苗目的也仅限于进行种苗生产或提早上市,不涉及将其由周年一熟变两熟、两熟变三熟之目的。而本发明抛弃了必须利用互作植物根系才能使根系和土壤基质结为网状基质体的技术,利用育苗盘孔穴在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下直接由目的作物玉米、花生或大豆的种苗根系和基质形成网状体,大大减少了播种环节和生产成本。且通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大大延长了种苗寄养时间,实现了缩短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生长时间、使其可以由周年一熟变周年两熟、周年两熟变周年三熟、大幅度提高了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周年单位面积产量。
和大田直播方式比,本发明大大缩短了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生长时间、使其可以由周年一熟变周年两熟、周年两熟变周年三熟、大幅度提高了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大田周年单位面积产量。且有效地解决了玉米、大豆、花生在采用大田直播时出苗不齐、缺苗断垄等问题,增产效果极其显著。如以花生120天左右的生长期(育苗期60天+果实生长期 60天)为例,先在育苗盘中培育种苗(约60天),然后将种苗移入大田中,这样种苗在大田的生长期仅为60天左右。花生成熟收获后,可以将下一批预先培育好的种苗再次移入大田中生长约60天成熟后收获。这样以来,和直播种植方式相比较,同样是120天,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收获两季花生。因而,大大提高了花生产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该试验于2010年进行。
(1)花生实施方案处理A 于4月5日,用播种机将一粒花生种子播种在孔穴边长为18mm的育苗盘(育苗盘为塑料材料)内作为第一茬种苗,播种后上盖约Icm厚度的土壤,之后放入盖有农膜的拱棚内(温度保持在12 - 30°C,因早晚存在温差),从育苗盘上部用浓度10mg/Kg的吲哚乙酸钠水溶液将土壤湿度保持在60%-65%。出苗后,喷施含有N、P、K养分的营养液(含0. 01%尿素和0. 01%磷酸二氢钾,其余为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60%-65%,待花生主茎长至8-10片叶 (因品种不同、约6月5日前后种苗大约至开花)时,将第一茬花生种苗轻轻从穴孔中拔出移栽入大田,作为大田中的第一茬花生苗。之后可按照与第一茬花生种苗相同的方法培育第二茬花生种苗,于大田中的第一茬花生苗成熟收获后,再将第二茬花生种苗移栽入大田。
处理B 于4月5日,用人工将一粒花生种子播种在孔穴边长为18mm的育苗盘(育苗盘为塑料材料)内,播种后上盖约Icm厚度的土壤,之后放入盖有农膜的拱棚内(温度条件和处理A相同),从育苗盘上部用浓度10mg/Kg的吲哚乙酸钠水溶液将土壤湿度保持在 60%-65%。出苗后,喷施含有N、P、K养分的营养液(含0. 01%尿素和0. 01%磷酸二氢钾,其余为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60%-65%,待花生主茎长至8-10片叶(因品种不同、约6月5日前后种苗大约至开花)时,将花生种苗轻轻从穴孔中拔出移栽入大田,作为大田中的第一茬花生苗。之后可按照与第一茬花生种苗相同的方法培育第二茬花生种苗,于大田中的第一茬花生苗成熟收获后,再将第二茬花生种苗移栽入大田。
处理C:于4月5日,按照棉花生产上传统的营养钵育苗方法进行花生育苗,之后移栽入大田。接着可按照上述方法育第二茬种苗,于第一茬苗成熟收获后,再将第二茬种苗移栽入大田。
处理D 于6月5日,采用传统大面积应用的花生直接播种方式进行播种。
不同处理方法所得结果见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多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玉米、花生或大豆第一茬种苗寄养在装有土壤基质的带孔穴育苗盘上,待主茎长至ι 一 20片叶时,将其从育苗盘孔穴中拔出栽入大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多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茬种苗从育苗盘孔穴中拔出栽入大田之后,接着按照与第一茬种苗相同的方法培育第二茬种苗,待大田中的第一茬苗成熟收获后,再将第二茬种苗从育苗盘孔穴中拔出移栽入大田,依此反复可根据季节种植第三茬或第四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多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苗寄养为在育苗盘孔穴内播种后直接长出的种苗,或在育苗盘以外的设施内经催芽生长后移栽入育苗盘孔穴内的种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多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寄养期间温度保持5—40°C,基质相对湿度保持40—70%,期间喷施0. 0001—1000mg/Kg的植物调节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多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穴为圆形或方形;孔穴直径或边长为1一 1000m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多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为塑料或泡沫材料。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多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调节剂为N,N-二甲基哌锭氯化物、B引哚乙酸、B引哚乙酸钠、萘乙酸、萘乙酸钠、B引哚丁酸、B引哚丁酸钠、吲哚丁酸甲酯、2,4一D 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多熟生产方法,具体为先将玉米、花生或大豆第一茬种苗寄养在装有土壤基质的带孔穴育苗盘上,待主茎长至1-20片叶时,将其从育苗盘孔穴中拔出栽入大田。在第一茬种苗从育苗盘孔穴中拔出栽入大田之后,接着按照同样的方法培育第二茬种苗,待大田中的第一茬苗成熟收获后,再将第二茬种苗从育苗盘孔穴中拔出移栽入大田,依此反复可根据季节种植第三茬或第四茬。该方法通过将种苗寄养不仅实现玉米、花生或大豆的周年一熟变两熟、两熟变三熟。还可以通过机械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解决出苗不齐、缺苗断垄等问题,成本低、劳动强度小,有很好的周年增产效果。
文档编号A01G9/10GK102487677SQ2011103664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杨铁钢, 胡海燕 申请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