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盐碱土壤的一种土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6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盐碱土壤的一种土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涉及盐碱土壤治理、改良的一种土沟结构。
背景技术
盐碱土是指土体中含有过高盐碱成分的、包括盐土和碱土以及其他发生了一定程度盐化或碱化作用的各种类型土壤之总称。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 我国盐碱土的面积为3.5X107hm2。土壤中水溶性盐分包括不同的离子,如C1_、S042_、⑶广、 !!(!^、^+、!(+、(^+^广等。通常情况下,它们在土壤溶液中作为营养成分。当这些离子的浓度达到足以对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时,就成为盐分。盐分溶解于水中,在土壤中的动态规律可归纳为“盐随水来,水随气散,气散盐存”。因此改良盐碱土的关键是治水,建立适宜的灌排系统,以保证种植层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目前盐碱土改良常见的排灌系统有暗管排盐、明沟排盐及明排暗排相结合的布设方式。暗管排盐法存在投资大,暗管易被堵塞等问题。明沟排盐则采用水泥、石块等构筑排水沟,这种排盐沟由于沟壁没有孔隙不能排出土体中水分,只能起到汇聚、排水作用,且投资较大,后期维护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方便土体脱盐,节能高效,维护简便,材料易得,结构简单的改良盐碱土壤的一种土沟结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改良盐碱土壤的一种土沟结构,其方案是改良盐碱土壤的一种土沟结构,包含从盐碱土壤中开挖出的土沟,其方案是形成的土沟两侧有近乎垂直的土墙,在土墙边紧贴着由细竹或剖切成的扁竹,纵横交织编排成方形或长方形的竹排挡板;直立的竹排挡板两边有重叠压边,并有间隔的垂直木桩固定竹排挡板,两侧土墙间由横向竹、木棍支撑竹排挡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竹木排构筑排盐沟,一是材料易得,方法简便,二是竹木排孔隙较多,不仅能排除地表水,土体中多余水分也可有效排出,三是利用自然降水加速土体脱盐, 节能高效,且后期维护简便,四是特别适合降水量大,地下水位浅的滨海盐碱土改良。实施本实用新型后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盐分离子含量。土壤改良后,上层土壤中盐分离子可通过灌溉或降雨迅速淋洗到下层土壤中并随地下水排出土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改良盐碱土壤的一种土沟结构,包含从盐碱土壤中开挖出的土沟,其结构是形成的土沟1两侧有近乎垂直的土墙,在土墙边紧贴着由细竹或剖切成的扁竹,纵横交织编排成方形或长方形的竹排挡板2 ;直立的竹排挡板两边有重叠压边3,并有间隔的垂直木桩4 固定竹排挡板,两侧土墙间由横向竹、木棍5支撑竹排挡板。
权利要求1.改良盐碱土壤的一种土沟结构,包含从盐碱土壤中开挖出的土沟,其特征是形成的土沟(1)两侧有近乎垂直的土墙,在土墙边紧贴着由细竹或剖切成的扁竹,纵横交织编排成方形或长方形的竹排挡板O);直立的竹排挡板两边有重叠压边(3),并有间隔的垂直木桩固定竹排挡板,两侧土墙间由横向竹、木棍( 支撑竹排挡板。
专利摘要改良盐碱土壤的一种土沟结构,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形成的土沟两侧有近乎垂直的土墙,在土墙边紧贴着由细竹或剖切成的扁竹,纵横交织编排成方形或长方形的竹排挡板;直立的竹排挡板两边有重叠压边,并有间隔的垂直木桩固定竹排挡板,两侧土墙间由横向竹、木棍支撑竹排挡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盐分,上层土壤中盐分通过灌溉或降雨迅速淋洗到下层土壤中并随地下水排出土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文档编号A01B77/00GK202019536SQ2011200622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崔心红, 张琪, 沈烈英, 王智勇 申请人: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