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输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0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罗非鱼输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罗非鱼输送生产线。
背景技术
罗非鱼为一种中小形鱼。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 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此鱼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在对罗非鱼进行输送工作时,常常有人工进行,这样对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而且效果也不好,同时还会造成地板湿滑,使工人的人身安全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非鱼输送生产线,该装置可以方便快捷的对罗非鱼进行输送工作。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罗非鱼输送生产线,包括用于输送罗非鱼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由传送带及传送滚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进料端设置于一水槽内,所述输送装置出料端设置有一用于盛鱼的可移动箱体,所述传送带上间隔设置有挡板。所述水槽下侧设置有一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方便快捷的对罗非鱼进行输送工作,而且还可以给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为输送装置;2为水槽;3为移动箱体;4为挡板;11为传送带;12为传送滚轮;21为水槽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参考图1,一种罗非鱼输送生产线,包括用于输送罗非鱼的输送装置1,所述输送装置1由传送带11及传送滚轮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进料端设置于一水槽2内,所述输送装置1出料端设置有一用于盛鱼的可移动箱体3,所述传送带11上间隔设置有挡板4。所述水槽2下侧设置有一出水口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装在桶里的罗非鱼导入输送装置上,为了保证地面太湿滑,桶里的水就导入到水槽中,防止了洒落满地的水从而造成地板湿滑,给工人提供一个很好的、安全的工作环境;水槽中的水通过出水口经输水管道向外排出,在传送带上设置的挡板可以解决在对罗非鱼倾斜输送时无法向高处输送的难题,在出料端设置的箱体用于盛装罗非鱼,而且箱体设为可以移动方便了对罗非鱼的运送。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罗非鱼输送生产线,包括用于输送罗非鱼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由传送带及传送滚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进料端设置于一水槽内,所述输送装置出料端设置有一用于盛鱼的可移动箱体,所述传送带上间隔设置有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非鱼输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下侧设置有一出水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罗非鱼输送生产线,包括用于输送罗非鱼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由传送带及传送滚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进料端设置于一水槽内,所述输送装置出料端设置有一用于盛鱼的可移动箱体,所述传送带上间隔设置有挡板,该装置可以方便快捷的对罗非鱼进行输送工作。
文档编号A01K63/02GK201995469SQ2011200632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黄揖勇 申请人:福州东水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