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压式渔线轮后调扭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2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压式渔线轮后调扭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结构,特别是一种旋压式渔线轮后调扭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旋压式渔线轮是目前渔线轮中的主流产品。刹车系统是旋压式渔线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者通过调节刹车系统,改变线轮出线的阻力,从而达到遛鱼的目的。旋压式渔线轮常见的刹车系统有前刹车和后刹车两种刹车形式。后刹车的调扭安装位置处于线轮手摇柄的后部,故称为后刹车。后刹车的优点在于其调扭位于线轮的后部, 靠近线轮的手摇柄,在做钓时调整刹车比前刹车方式方便些。前刹车系统一般设置于线杯的内部,安装的尺寸空间要远大于后刹车系统安装在调扭装置内部的空间,所以前刹车的调扭可以采用一组或多组大直径刹车华司。而后刹车系统的调扭由于空间尺寸的限制,其只能采用小直径的刹车华司,虽然可以采用多组刹车华司的设计方式来优化,但其在总体刹车性能上逊于前刹车系统。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压式渔线轮后调扭安装结构,该结构可以增加后刹车系统的刹车力,改善整体刹车性能。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旋压式渔线轮后调扭安装结构,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上的后调扭装置, 后调扭装置包括若干华司组件,所述主体与后调扭装置相连的位置处设置有空腔,后调扭装置的至少一华司组件安装于所述空腔内。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安装于所述空腔内的华司组件包括一刹车华司以及一键华
司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后调扭装置华司组件的空腔,该空腔可以实现的安装空间可以远大于调扭装置内部空间,因此利用此空腔可以容纳更大面积的华司组件,从而加大刹车力,增加刹车的平顺度,改善整体的刹车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
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压式渔线轮后调扭安装结构,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于主体1上的后调扭装置2,后调扭装置2包括若干华司组件3,所述主体1与后调扭装置2相连的位置处设置有空腔4,后调扭装置2的至少一华司组件3安装于所述空腔4 内。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于所述空腔4内的华司组件3包括一刹车华司5以及一键华司6。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般的产品中,后调扭装置2包括刹车调整扭7、刹车调整扭皮套8、扣环9、刹车座10、刹车弹簧11、滴答齿轮12、若干刹车华司、键华司等等结构,在传统的旋压式渔线轮产品中,上述所有结构都安装于调扭装置中的狭小空间内,刹车华司、键华司的面积不能做大,刹车效果较差。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4所示,主体内设置有空腔4, 该空腔4的空间大小较大,因此其可以安装面积较大的刹车华司和键华司,从而加大刹车力,增加刹车的平顺度,改善整体的刹车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旋压式渔线轮后调扭安装结构,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于主体(1)上的后调扭装置(2),后调扭装置(2)包括若干华司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与后调扭装置 (2)相连的位置处设置有空腔(4),后调扭装置(2)的至少一华司组件(3)安装于所述空腔 (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压式渔线轮后调扭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所述空腔(4)内的华司组件(3)包括一刹车华司(5)以及一键华司(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压式渔线轮后调扭安装结构,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上的后调扭装置,后调扭装置包括若干华司组件,所述主体与后调扭装置相连的位置处设置有空腔,后调扭装置的至少一华司组件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本实用新型在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后调扭装置华司组件的空腔,该空腔可以实现的安装空间可以远大于调扭装置内部空间,因此利用此空腔可以容纳更大面积的华司组件,从而加大刹车力,增加刹车的平顺度,改善整体的刹车性能。
文档编号A01K89/02GK202104136SQ2011201484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刘国庆 申请人:维亚渔具(珠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