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剪切胶体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21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剪切胶体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乳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对高粘度和含固量高的悬浮液进行分散、对乳液进行乳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物料的乳化、溶解、分散和均质的乳化设备,普遍存在乳化程度不够,分散乳化效果不佳,上中下分散混合不均勻,搅拌时间较长、有悬浮、死角及能能耗过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述缺点,提供一种高剪切胶体磨,剪切效果好、效率高,可替代多台单一剪切和传统的胶体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高剪切胶体磨,包括机壳、电机、固定在电机轴上的主轴,在主轴末端固定磨芯叶轮,所述磨芯叶轮上固定有磨芯内网;所述主轴上安装轴套,轴套外通过内端面法兰安装机壳,机壳的另一端通过隔板与外端面法兰连接,形成封闭腔;轴套外通过隔板以及外端面法兰形成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分别连接进液口及出液口 ;所述外端面法兰通过连接件安装磨芯外网,所述磨芯内网的外圈位于磨芯外网的内圈之内,两者之间留有空隙。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磨芯内网为筒形,筒体的圆周面均勻分布矩形孔;所述磨芯外网为筒形,筒体的圆周面均勻分布腰形孔;所述内端面法兰,法兰固定于所述轴套上,轴套内嵌有堵漏环以及堵漏垫圈,所述内端面法兰的外侧安装有滴漏槽;所述机壳与两侧法兰构成的空腔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隔板环于所述轴套外侧,另一端面固定于支架法兰上;所述磨芯叶轮内侧设置小叶轮,小叶轮另一端面与主轴轴肩相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以剪切为主、研磨为辅,通过磨芯外网、磨芯内网之间狭窄间隙中形成的絮流对物料进行高速、强烈的液力剪切、离心挤压、撞击和研磨来完成物料的连续分散、乳化及粉碎,使剪切效率大幅度提高,且可以确保所有混合料通过高剪切胶体磨,并一遍成型,聚合物最小颗粒可达0. Ium;可替代多台单一剪切和传统的单一胶体磨。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磨芯外网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磨芯外网的俯视图。[0016]图4为图1中磨芯内网的主视图。图5为图1中磨芯内网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高剪切胶体磨包括电机1,电机1用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30上,电机轴上通过键4连接主轴5,且在主轴5上设置紧固螺钉28,防止主轴5轴向窜动;电机1端面上安装法兰2,法兰2与筒形封闭板3连接,筒形封闭板3上间隔设置肋板,筒形封闭板3 的下侧面开口 ;主轴5上还设置有轴套7,轴套7内部有石棉垫圈20,外部与内端面法兰6 连接,内端面法兰6与筒形封闭板3连接,堵漏环25嵌于轴套7内且用螺栓固定在轴套7 外围的内端面法兰6上;内端面法兰6与机壳10连接,机壳10下侧面设置有肋板23,肋板 23与底板四连接,底板四固定于底座30上;机壳10的另一端面与环形隔板11连接,环形隔板11与外端面法兰12连接;机壳10的上侧面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出液口 9 ;外端面法兰12上设置有通孔,通孔连接进液口 17,进液口 17的内端面连接法兰13,法兰13上同样设置通孔,法兰13与外端面法兰12之间通过筒形隔板连接。由上所述,内端面法兰6、 机壳10、环形隔板11以及外端面法兰12构成一个封闭腔沈,在此封闭腔沈内另设工作腔 19,工作腔19的形成如下轴套7的外侧连接圆盘形隔板24,圆盘形隔板M外侧面连接筒形隔板21,筒形隔板21上侧面开有通孔,通孔处与出液口 9的外端面连接,筒形隔板21的另一端面与环形隔板11连接。在上述封闭腔沈内,主轴5的末端通过键16固定安装磨芯叶轮18,用螺母15进行轴向固定;在磨芯叶轮的内端面设置小叶轮8,小叶轮8的另一端面与主轴5的轴肩相抵;在磨芯叶轮18上用螺栓固定安装磨芯内网22,如图4、5所示,磨芯内网22为筒形,筒体的圆周面均勻分布矩形孔32 ;法兰13上用螺栓固定安装磨芯外网14, 如图2、3所示,磨芯外网14为筒形,筒体的圆周面均勻分布腰形孔31 ;磨芯内网22的外圈位于磨芯外网14之内,且两者之间留有空隙。工作时,物料从进液口 17进入筒形磨芯内网22的内腔内,当磨芯内网22随主轴5 高速旋转时,通过磨芯内网22与磨芯外网14之间狭窄空隙中形成的絮流对物料进行高速、 强烈的液力剪切、离心挤压、撞击以及研磨,从而完成物料的连续分散、乳化及粉碎;剪切的过程中,物料穿过磨芯内网22上的矩形孔32,再穿过磨芯外网14上的腰形孔31,进入到工作腔19中,再从出液口 9流出;在工作过程中,为减小工作腔19的液体压力,在磨芯叶轮18 的一端设置小叶轮8,随主轴5 —起转动;当物料在磨芯内网22高速旋转进入到工作腔19 时,会有部分物料渗出工作腔,进入封闭腔沈,故在内端面法兰6外侧设置滴漏槽27,来收集从堵漏环25的间隙中渗透出来的物料,避免滴漏,污染机器及工作环境。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高剪切胶体磨,包括机壳、电机、固定在电机轴上的主轴,其特征在于在主轴末端固定磨芯叶轮,所述磨芯叶轮上固定有磨芯内网;所述主轴上安装轴套,轴套外通过内端面法兰安装机壳,机壳的另一端通过隔板与外端面法兰连接,形成封闭腔;轴套外通过隔板以及外端面法兰形成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分别连接进液口及出液口 ;所述外端面法兰通过连接件安装磨芯外网,所述磨芯内网的外圈位于磨芯外网的内圈之内,两者之间留有空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剪切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芯内网为筒形,筒体的圆周面均勻分布矩形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剪切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芯外网为筒形,筒体的圆周面均勻分布腰形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剪切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面法兰,法兰固定于所述轴套上,轴套内嵌有堵漏环以及堵漏垫圈,所述内端面法兰的外侧安装有滴漏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剪切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芯叶轮内侧设置小叶轮,小叶轮另一端面与主轴轴肩相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剪切胶体磨,包括机壳、电机、固定在电机轴上的主轴,在主轴末端固定磨芯叶轮,所述磨芯叶轮上固定有磨芯内网;所述主轴上安装轴套,轴套外通过内端面法兰安装机壳,机壳的另一端通过隔板与外端面法兰连接,形成封闭腔;轴套外通过隔板以及外端面法兰形成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分别连接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外端面法兰通过连接件安装磨芯外网,所述磨芯内网的外圈位于磨芯外网的内圈之内,两者之间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通过磨芯外网、磨芯内网之间狭窄间隙中形成的絮流对物料进行高速、强烈的液力剪切、离心挤压、撞击和研磨来完成物料的连续分散、乳化及粉碎,剪切效果好、效率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02C7/00GK202155218SQ20112024804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
发明者惠佳萍, 惠国荣 申请人:惠佳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