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产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93阅读:18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类产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产卵池。
背景技术
四大家鱼是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从上世纪五十年起,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攻克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彻底解决了水产苗种依靠江河捕捞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全面发展。在进行人工繁殖时,需将四大家鱼从亲鱼培育池中捕捞上来后放入产卵池中进行催产和繁殖,其中,在进行催产时,需对雌鱼和雄鱼分别注射催产齐U,且雌鱼注射两针,雄鱼注射一针。原有产卵池在亲鱼注射第二针催产剂时需再次下网围捕亲鱼,这种操作方法对亲鱼的损伤比较大,并且大量消耗亲鱼的体力,严重影响亲鱼的产卵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亲鱼发情的过程中容易因为跳跃而跳出产卵池,损伤亲鱼,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容易造成亲鱼死亡。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鱼类人工繁殖过程中可减少对亲鱼造成的损伤的鱼类产卵池。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类产卵池,它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的内部并与池体相可分离的内网、设置于内网内的集鱼网箱、设置在池体的顶部用于盖住池体的敞口并与池体相可分离的盖网,内网包括沿池体的内壁设置的网壁以及沿池体的底部设置的网底,网壁的下边缘与网底的边缘相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池体的外壁设有挂钩,内网的上边缘从池体的内壁翻出并可脱离的挂在该挂钩上,盖网的边缘可脱离的挂在该挂钩上。更进一步地,池体设置有穿过其侧壁的进水管,池体底部的最低点设置有排水管。优选地,内网和盖网的网目大小为2_3cm。进一步地,网底缝有纱绢,以减少起网时对亲本的损失,纱绢的目数为50-70,纱绢占网底面积的20%-3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鱼类产卵池,通过增加集鱼网箱将雌鱼和雄鱼分开,通过增加内网避免催产操作中再次下网围捕亲鱼的操作,减少亲鱼损伤,保存亲鱼体力;通过在产卵池上增加产卵池盖网,避免亲鱼发情过程中从池中跳出而造成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四大家鱼亲鱼在繁殖过程中造成的损伤,保存四大家鱼亲鱼体力,保证四大家鱼顺利产卵和产出质量较高的卵。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鱼类产卵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鱼类产卵池的内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鱼类产卵池的内网的底网的结构示意图;[0013]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鱼类产卵池的集鱼网箱的木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鱼类产卵池的集鱼网箱的木棍和网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0、池体;11、挂钩;12、进水口 ;13、排水口 ;21、网壁;22、网底;23、纱绢;30、集鱼网箱;31、长木;32、短木;33、木棍;34、网箱体;35、通孔;40、盖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从附图1至附图5鱼类产卵池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它包括池体10、设置在池体10的内部并与池体10相可分离的内网和集鱼网箱30、设置在池体10的顶部盖住池体 10的敞口并与池体10相可分离的盖网40,内网包括沿池体10的内壁设置的网壁21以及沿池体10的底部设置的网底22。本实施例中,池体10的横截面为圆形,池体10直径为6m-8m,侧壁高为1. 4m ;在距离池体10敞口 0. ^!处设有两个池体10穿过其侧壁的进水管12,进水管12为3寸管,进水管按切线方向安装;池体10的外壁设有若干挂钩11,用来固定内网和盖网40,挂钩11设置在距离池体10敞口 0. : 处,并且每两个挂钩11之间沿外壁周长间隔为0. 5m ;池体10的底部由外圆向中心逐渐下凹呈倒圆锥形,池底周边向池底中心的倾斜度为5%,池体10底部的最低点,即圆锥的顶点处设置有排水管13。内网的网目大小为2-3cm。网壁21沿池体10的内壁设置,网底22沿池体10的底部设置,故网壁21呈圆筒形,网底22为圆形,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网底22上缝有纱绢 23,纱绢23的目数为50-70,纱绢23占网底22面积的20%_30%,以减少起网时对亲本的损伤;网底22比池体10的底面高20-30cm,便于排水口 13排水;网壁21的上边缘从池体10 的内壁翻出并可脱离的挂在挂钩11上,本实施例中,网壁21的上边缘连接有聚乙烯绳并将聚乙烯绳固定在挂钩11上。集鱼网箱30,其形状无要求,其与池体10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也无特殊限定,以人员操作简单方便为主。本实施例中的集鱼网箱30由木框、木棍33和网箱体34三部分组成。如附图4所示,木框由两个12cmX6cmX3. 6m的长木31和两个12cmX6cmX2. 2m的短木32组成,长木31与短木32之间由榫头相接,可以自由装卸。长木31的两端距各自端部 15cm处分别开有直径为5cm的通孔35,用于与木棍33连接。如附图5所示,网箱体34为 2mX3mX 1. 2m的长方体,其六个面的网片的网目大小也为2-3cm,网箱体34的相邻的四个上角分别通过聚乙烯绳系在木棍33上。木棍33呈棒槌形,其长为30cm,木棍33的一端直径为5cm,另一端的直径为8cm,其较细的一端由上至下插接在上述的通孔35内。通过木框的浮力使网箱体34浮在水中。为了人员操作方便,将木框用绳子栓在挂钩11上。盖网40的面积大于池体10的横截面的面积,将盖网40盖在池体10的敞口上后直接将其网片的网目挂在挂钩11上即可,盖网40的网目大小同样为2-3cm。在使用该产卵池进行鱼类的人工繁殖时,将内网放入池体10内,内网的网壁21的上边缘固定在池体10外壁的挂钩11上,池内加水,放入集鱼网箱30 ;从亲鱼池捕上来的亲鱼鉴别雌雄后,雌鱼集中放入集鱼网箱30,雄鱼放入内网中;从集鱼网箱30中捉出雌鱼,开始逐条注射催产激素并直接放入内网中;雌鱼注射催产剂完毕后,取出集鱼网箱30,盖上盖网40,并固定在池体10外壁的挂钩11上;进水管12流水刺激12小时后,拉起内网,集中亲鱼注射第二针催产激素;第二针催产激素注射完毕后,盖上盖网40继续流水刺激,直至亲鱼繁殖完毕。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鱼类产卵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池体(10)、设置在所述池体(10)的内部并与池体(10)相可分离的内网、设置于内网内的集鱼网箱(30)、设置在所述池体(10)的顶部用于盖住池体(10)的敞口并与池体(10)相可分离的盖网(40),所述的内网包括沿所述池体(10)的内壁设置的网壁(21)以及沿所述池体(10)的底部设置的网底(22),网壁(21)的下边缘与网底(22)的边缘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产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10)的外壁设有挂钩(11),所述网壁(21)的上边缘从池体(10)的内壁翻出并可脱离的挂在该挂钩(11)上,所述盖网(40 )的边缘可脱离的挂在该挂钩(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产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10)设置有穿过其侧壁的进水管(12),所述的池体(10)底部的最低点设置有排水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产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和盖网(40)的网目大小为 2-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产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底(22)缝有纱绢(23), 所述纱绢的目数为50-70,所述纱绢(23)占网底(22)面积的20%_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产卵池,它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的内部并与池体相可分离的内网和集鱼网箱、设置在池体的顶部盖住池体的敞口并与池体相可分离的盖网,内网包括沿池体的内壁设置的网壁以及沿池体的底部设置的网底,网壁的下边缘与网底的边缘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鱼类产卵池,通过增加集鱼网箱将雌鱼和雄鱼分开,通过增加内网避免催产操作中再次下网围捕亲鱼的操作,减少亲鱼损伤,保存亲鱼体力;通过在产卵池上增加产卵池盖网,避免亲鱼发情过程中从池中跳出而造成的损伤和损失。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四大家鱼亲鱼在繁殖过程中造成的损伤,保存四大家鱼亲鱼体力,保证四大家鱼顺利产卵和产出质量较高的卵。
文档编号A01K63/00GK202222284SQ2011203193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宣云峰, 徐海华, 王荣泉 申请人: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