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7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I]以往,作为在驾驶舱内具备驾驶座席及操纵操作件的联合收割机,存在下述(I)及(2)中记载的结构。(I)在驾驶座席的前方位置具备转向手柄的联合收割机(参照专利文献I (段落 “0010”,图 2、图 4))。(2)在驾驶座席的前方侧具备仪表面板、在该仪表面板上具备作为操纵操作件的动力转向杠杆的联合收割机(参照专利文献2 (段落“0007”,图I、图4))。[2]此外,以往,作为在驾驶舱内在驾驶座席的横侧部设有侧面板箱的联合收割机,存在下述(3)及(4)中记载的结构。(3)为了达到从驾驶舱的内部侧目视设有侧面板箱的一侧的横侧方的下方的要求,使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一部分重合到供料器的上方而构成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3 (段落“0011”,图I、图2))。(4)通过使侧箱的前后长度变短并在驾驶舱内位于靠从前端远离的后方侧、以使驾驶座席的横侧部存在的侧面板箱的前端侧位于从驾驶舱的前端缘远离的部位,使得从驾驶舱的前端与侧箱的前端之间目视驾驶舱的侧部下方、此外从形成在驾驶舱的地板面上的窗部目视驾驶舱的正下方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I (段落“0009”、“0011”,图3、图4))。[3]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有下述结构在其脱谷分选构造中,将通过以捋脱滚筒轴为中心旋转而对来自收割输送装置的收割谷杆实施捋脱处理的捋脱滚筒装备在捋脱室中,将通过前后摆动而将从覆盖上述捋脱滚筒的下部侧的承接网漏下的处理物一边向后方移送一边摆动分选的摆动分选机构配备在上述承接网的下方,将通过以左右朝向的风车轴为中心旋转来向上述摆动分选机构供给分选风的风车配备在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下方。在上述那样的脱谷分选构造中,有下述结构将捋脱滚筒通过多个棒状部件和多个捋脱齿构成,所述多个棒状部件以沿着支轴(捋脱滚筒轴)的前后朝向的姿势以在捋脱滚筒的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的状态配备,所述多个捋脱齿在这些各棒状部件上,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的状态从棒状部件朝向捋脱滚筒的外方突出而装备,构成为,对通过该捋脱滚筒的捋脱处理而从承接网漏下的处理物,实施通过摆动分选机构进行的摆动分选处理和通过来自风车的分选风进行的风力分选处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段落号0034 0037、0042、0043,图 I 5))。[4]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有下述结构其传动构造具备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向左右朝向的风车轴传递、从上述风车轴向收割输送装置和捋脱滚筒传递的传动机构。作为上述那样的传动构造,有下述构造构成为,将传递给风车驱动轴(风车轴)的来自发动机的动力经由带传动机构向箱输入轴传递,从箱输入轴经由锥齿轮机构及脱谷输出轴向捋脱滚筒传递,并且从箱输入轴经由正旋转离合器向收割部(收割输送装置)传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段落号0029,图3))。[5]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有下述结构在自行进机体上具备粮箱,在上述粮箱的后方侧具备将该粮箱的谷粒通过排出螺杆排出的卸料器,上述粮箱在比上述粮箱靠后方侧绕纵向姿势的纵轴心旋绕自如地被支承,以向收纳在自行进机体中的作业姿势、和从自行进机体在横向上伸出的检修姿势切换自如,上述卸料器绕前后朝向姿势的摆动轴心摆动自如地装备,以向使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存姿势、和使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方的排出姿势切换自如。作为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联合收割机,在专利文献6中,表示了对于机体框架通过上侧安装轴旋绕自如地支承粮箱、并且在该粮箱的后面连结卸料器(在文献中,是排出用纵螺旋推运器)的结构。在该专利文献I中,具有连结在粮箱的后面侧的箱侧金属部、中间金属部、和螺旋推运器侧金属部,对于螺旋推运器侧金属部连结着卸料器。另外,在专利文献6中,卸料器伸缩自如地构成。在专利文献6的联合收割机中,中间金属部连结固定在机体框架上,通过对该中间金属部横轴转动自如地连结螺旋推运器侧金属部,摆动自如地连结卸料器(排出用螺旋推运器)。此外,箱侧金属部和中间金属部通过下侧纵安装轴轴接,通过将该下侧纵安装轴与上侧安装轴同轴心地配置,在粮箱的旋绕时,箱侧金属部相对于中间金属分离。另外,在该专利文献6中,构成为,将装备在粮箱的底部的排出螺旋的驱动力向卸料器的螺旋推运器螺旋传递的传动系统能够在中间金属部与箱侧金属部之间分离。专利文献I :特开平 10 - 075634 号公报(JP 10 — 075634 A)
专利文献2 :特开平10 - 004749号公报(JP 10 一 004749 A)
专利文献 3 :特开 2004 - 313118 号公报(JP 2004 一 313118 A)
专利文献 4 :特开 2007 - 020450 号公报(JP 2007 一 020450 A)
专利文献 5 :特开 2008 - 263865 号公报(JP 2008 一 263865 A)
专利文献 6 :特开 2010 - 098966 号公报(JP 2010 一 098966 A)。

发明内容
[I]与上述背景技术[I]对应的课题如下。在具有上述(I)所记载的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在驾驶座席的正前方具备转向手柄及其支承台,驾驶座席的前方侧的视野被遮挡。因此,在驾驶中操纵者在确认驾驶舱前侧下方的视野、例如收割部的驱动状况或收割痕迹时,该收割部或收割痕迹的一部分被转向手柄及其支承台遮挡而成为死角。操纵者为了确认作为上述死角的部分,需要将身体前后左右移动来窥视前方下方,从驾驶座席的驾驶舱的前侧下方的视觉辨认性有可能下降。在具有上述(2)所记载的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作为操纵操作件的动力转向杠杆虽然不是在驾驶座席的前方位置、而设在右侧方,但该动力转向杠杆装备在存在于驾驶座席的前方的横宽较宽的仪表面板上。因此,有将驾驶座席的前方侧用仪表面板堵塞的闭塞感,并且有在搭乘在驾驶座席上的姿势下不能视觉辨认驾驶舱的前侧下方的不便。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通过操纵操作件或用来设置操纵操作件的构造将驾驶座席前方侧的驾驶舱下方侧的视野遮挡、从驾驶座席的驾驶舱的前侧下方的视觉辨认性较好的联合收割机。[2]与上述背景技术[2]对应的课题如下。在具有上述(3)所记载的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为使驾驶舱及驾驶座席某种程度靠近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的状态。由此,对于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供料器存在部位的前方侧,某种程度上是容易目视的,但由于驾驶舱的侧部侧因侧面板箱的存在而被遮挡,所以难以目视该侧部下方侧,希望进一步的改善。此外,由于使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一部分重合在供料器的上方而构成,所以在设在侧面板箱上的操作杠杆类的配设中受到制约,有可能导致构造上的复杂化。在具有上述(4)所记载的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不是如在上述(3)中记载那样使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一部分重合在供料器的上方,而是使侧面板箱的前端侧从·驾驶舱的前端缘向后方侧离开,在前玻璃与侧面板箱之间设有前后方向的间隔。由此,不会导致在设在侧面板箱上的操作杠杆类的配设中受到制约那样的构造的复杂化,在容易通过上述间隔目视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侧部下方这一点上是有用的。但是,由于为了设置上述间隔而使侧面板箱的前端侧后退,所以在配设在侧面板箱上的机器的数量及位置上受到制约,特别是,不能将想要一边目视前方而进行驾驶一边监视的仪表类配设在前方侧,有侧面板箱自身受到功能上的制约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不导致侧面板箱自身的功能降低及构造的复杂化而能够提供一种容易从驾驶舱内进行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侧部下方位置的视觉辨认的联合收割机。[3]与上述背景技术[3]对应的课题如下。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将捋脱滚筒构成为在其内部具备连通到捋脱室的空间的所谓棒型捋脱滚筒,所以即使是将大量的谷杆作为脱谷处理物供给到捋脱室中的情况,也能够将捋脱滚筒的内部空间作为捋脱处理用的处理空间有效利用,由此,能够不导致处理空间中的脱谷处理物的滞留及处理空间的饱和而对供给到捋脱室中的大量的脱谷处理物实施捋脱处理,能够将捋脱处理后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并且,虽然对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的处理物实施由摆动分选机构进行的摆动分选处理和由来自风车的分选风进行的风力分选处理,但由于分选风只是从配备在摆动分选机构的前下方的风车供给,所以在将大量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的情况下分选风量不足,风力分选处理的分选精度下降,由此,滞留在摆动分选机构中的处理物量也增加,有可能导致摆动分选处理的分选精度也下降的不良状况。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即使是将大量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的情况也能够确保较高的分选精度。[4]与上述背景技术[4]对应的课题如下。作为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的谷物,不仅是稻或麦等那样比较硬而难以损伤者,还有如大豆等那样比较柔软而容易损伤者。并且,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稻或麦等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处理能力的提高,一般使捋脱滚筒以比较快的速度旋转,此外,在收获大豆等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因捋脱处理时的损伤造成的品质的下降,一般使捋脱滚筒以比较慢的速度旋转。
所以,在采用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传动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例如在收获稻或麦等的情况和收获大豆等的情况中,考虑通过更换带传动机构的传动带轮而变更带传动机构中的变速比,来将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切换为稻麦用的高速和大豆用的低速。但是,在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传动构造中,如果为了使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成为大豆用的低速而使带传动机构的变速比变大,则随之收割输送装置的驱动速度也成为低速,导致收割输送装置中的收割性能或输送速度下降的不良状况。并且,在为了避免这样的不良状况而使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成为大豆用的低速的情况下,不仅需要更换带传动机构的传动带轮而使带传动机构的变速比变大,还为了补偿起因于使带传动机构的变速比变大的收割输送装置的驱动速度的下降,需要将正旋转离合器的传动带轮也更换而使正旋转离合器的变速比变小。S卩,在采用了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传动构造的联合收割机中,为了不导致收割输送装置中的收割性能及输送速度的下降而将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切换为稻麦用的高速和大豆用的低速,需要与带传动机构的变速比一起将正旋转离合器的变速比也变更,所以在实现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的切换所需要的作业的容易化方面有改善的余地。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联合收割机的传动构造实施简单的改良,能够不导致收割 输送装置中的收割性能及输送速度的下降而将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简单地切换为稻麦用的高速和大豆用的低速。[5]与上述背景技术[5]对应的课题如下。在如专利文献6所记载那样、通过从粮箱向卸料器输送谷粒的路径分离来容许粮箱的旋绕的结构中,在不仅导致构造的复杂化、而且导致零件件数的增大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此外,将卸料器的长度限制尺寸,以使得在设定为收存姿势(纵向的姿势)的状态下,排出侧的端部不从粮箱向上方较大地突出。因为这样的理由,为了将粮箱的谷粒在横向上排出而使卸料器摆动、将排出侧的端部朝向横向的情况下的谷粒的排出位置也决定,但也有想要使该排出位置尽可能远离自行进机体的要求。对于这样的要求,也可以考虑如专利文献6所示那样将卸料器伸缩自如地构成,但在该结构中,在导致构造的复杂化、导致零件件数的增大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本发明的目的是合理地构成联合收割机,所述联合收割机实现能够进行粮箱的旋绕和卸料器的摆动的结构的简单化,并且能够不使卸料器的尺寸变长而使从卸料器的谷粒的排出位置从自行进机体远离。[I]与上述课题[I]对应的解决手段如下。一种联合收割机,在驾驶舱内配备有驾驶座席及操纵操作用的操作件,将设在上述驾驶舱的左右一对前柱之间的前玻璃设在遍及从该驾驶舱的车棚部到比上述驾驶座席的座面靠下方的范围中;将上述操纵操作用的操作件用转向杠杆构成,将该转向杠杆配设在从上述驾驶座席的正前方位置向左右方向上的横一侧方偏移的位置的驾驶舱内,使上述驾驶座席与其正前方位置的前玻璃之间存在能够将驾驶舱的前方侧下方瞭望的空间部,并且将上述转向杠杆的握持部设在比上述驾驶座席的座面高的位置上。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前玻璃设在遍及从驾驶舱的车棚部到比驾驶座席的座面靠下方的范围中、以及作为操纵操作用的操作件而使用能够单手操作的转向杠杆、将该转向杠杆设在从驾驶座席的正前方位置偏移的横一侧方,从驾驶座席的正前方位置将操纵操作件或用来安装该操纵操作件的构造等遮挡前方视野的部分去除。由此,能够使驾驶座席与正前方位置的前玻璃之间存在能够瞭望驾驶舱的前方侧下方的空间部,能够使搭乘在驾驶座席上的状态下的驾驶舱的前方下方的视觉辨认性提闻。此外,通过将转向杠杆的握持部设在比驾驶座席的座面高的位置上,能够以转向杠杆的操作性也良好的状态设置。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转向杠杆支承在上述前柱上。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转向杠杆支承在前柱上,所以不需要特别设置用来支承转向杠杆的支承台等,能够利用前柱作为支承机构,在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单化和小型化的方面
是有利的。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前玻璃比上述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前缘向前方侧鼓出而设置;位于上述前玻璃的横侧端缘与驾驶舱的横侧面的前侧端缘的连接部位的前柱沿着上述前玻璃的横侧端缘的形状、并且以上部侧位于比向上述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安装部位靠前方侧的方式设置。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前玻璃比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前缘向前方侧鼓出而设置,所以与前玻璃从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前缘垂直地立设的结构、或者具备上方侧比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前缘后倾那样的前玻璃的情况相比,更容易窥视驾驶舱的前方下方侧,加上在驾驶座席的正前方位置上没有操纵操作件或用来安装该操纵操作件的构造等遮挡前方视野的部分,有能够使驾驶舱的前方下方的视觉辨认性进一步提高的优点。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转向杠杆在上述驾驶舱的设有乘降用门的一侧的横侧方附近部位,配设在比上述前柱的下端靠前方侧。通过这样在比前柱的下端靠前方侧配设转向杠杆,该转向杠杆在驾驶者向驾驶舱的乘降时成为妨碍的可能较小。即,在驾驶者从驾驶舱的设有乘降用门的乘降口乘降的情况下,由于是对比前柱的下端靠后方侧部位的驾驶舱的地板面乘降,所以有位于比前柱的下端靠前方侧的转向杠杆碰到驾驶者的身体的可能性较小就可以的优点。另外,该结构在转向杠杆沿着上述前玻璃的横侧端缘的形状、并且上部侧位于比向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安装部位靠前方侧的情况下特别有利。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转向杠杆装备在装备有钥匙开关的箱主体的上部侧;上述箱主体具备前面和后面,所述前面在俯视中以越靠上述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越靠前方、并且越靠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所述后面在俯视中以越靠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越靠前方、并且越靠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根据上述结构,搭乘在驾驶座席上的操纵者观察箱主体时的箱主体的水平方向宽度看起来较短,能够将操纵者的视野确保得较大。即,当从在俯视中作为操纵者的存在位置的驾驶座席侧观察箱主体时,例如如果箱主体由前面侧朝向机体前方侧、后面侧朝向机体后方侧的单纯的矩形的结构构成,则从驾驶座席侧观察的箱主体的水平方向宽度成为相当于将箱主体的前面侧的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的角部、与箱主体的后面侧的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的角部连结的对角方向的长度的宽度较宽的结构,但这里由于如上述那样在箱主体的前面侧及后面侧具备倾斜面,所以与将箱主体形成为矩形状的情况相比,从驾驶座席侧观察,箱主体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变短,有能够将操纵者的视野确保得较大的优点。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转向杠杆支承在扶手上,所述扶手配置于上述驾驶座席的座面的侧部 部位上。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用从搭乘在驾驶座席上的操纵者的前方视野偏离的位置的扶手支承转向杠杆,有能够在将对于驾驶舱的前方下方的视觉辨认性维持为良好的状态的同时、在使臂肘稳定地支承在扶手上的状态下操作性良好地把持转向杠杆的优点。[2]与上述课题[2]对应的解决手段如下。一种联合收割机,在驾驶舱内在驾驶座席的横侧部配备有侧面板箱,上述侧面板箱具备箱主部,配设有行进用的变速杠杆;电气安装件配置部,位于上述箱主部的前端侦牝配设有电气安装件;并且,通过使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在与驾驶舱的地板面之间隔开间隔取位,在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下侧,形成能够从上述驾驶座席侧将上述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侧部下方目视的开放空间。根据上述结构,侧面板箱中的、配设行进用的变速杠杆的箱主部因需要配设对于行进用的变速装置的连杆机构等而形成为箱状,但在电气安装件配置部中,不需要配设连杆机构等与其他装置的机械性的联系机构,仅配设电气配线就可以,所以能够在该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下方形成空间。所以,侧面板箱中的配设有电气安装件的电气安装件配置部位于搭乘在驾驶座席上的操纵者容易视觉辨认的侧面板箱的前端侧,并且该电气安装件配置部在与驾驶舱的地板面之间隔开间隔取位,由此,在该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下侧形成能够将侧面板箱存在侧的驾驶舱的侧部下方目视的开放空间。由此,不会导致在设在侧面板箱上的变速杠杆等的配设中受到制约那样的构造上的复杂化,有从驾驶座席侧能够在维持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视觉辨认性良好的状态的同时、通过上述开放空间目视驾驶舱的侧部下方的优点。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驾驶舱的前玻璃形成为比驾驶舱的地板面前端缘向前方上方侧鼓出的倾斜面,上述箱主部的前端缘在侧视中形成为沿着上述前玻璃的倾斜面的形状。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沿着朝向前方上方倾斜的前玻璃的倾斜形成箱主部的前端缘,箱主部的前端缘也朝向前方上方成为倾斜姿势。因而,与是该箱主部的前端缘相对于驾驶舱的地板面单纯垂直地立设的构造的情况相比,在箱主部的上方侧尽可能使从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向箱主部的安装部位的突出量变少而确保支承强度,并且在箱主部的下方侧尽可能维持与前玻璃的间隔较大的状态,具有能够得到驾驶舱的侧部下方侧的良好的视觉辨认性的优点。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箱主部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在距驾驶座席较远的外侧部分上配设有行进用的变速杠杆,在距驾驶座席较近的内侧部分上配设有开关操作件,并且在配设有上述开关操作件的距驾驶座席较近的内侧部分的下部,设有向远离上述驾驶座席的方向凹入的凹入空间。根据上述结构,配设行进用的变速杠杆的箱主部因需要配设对于行进用的变速装置的连杆机构等而形成为箱状,但在配设有开关操作件的内侧部分,不需要配设连杆机构等与其他装置的机械性的联系机构,仅配设电气配线就可以,所以能够在配设有上述开关操作件的内侧部分的下方形成空间。所以,通过使配设有开关操作件的内侧部分位于比配设行进用的变速杠杆等的箱主部更接近于驾驶座席的一侧,在该内侧部分的下部设置向远离驾驶座席的方向凹入的凹入空间,具有将驾驶舱内的地板面即便是稍稍也有所扩大、能够将搭乘在驾驶座席上的操纵者的脚边尽可能确保得较大的优点。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箱主部中的、配设有上述开关操作件的内侧部分的前端部形成在比与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连接部位靠后方侧附近的位置上。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距驾驶座席较近侧的内侧部分的前端形成在比与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连接部位靠后方侧位置上,所以与该内侧部分的前端部形成在和与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连接部位相同的位置、或者比与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连接部位靠前方侧附近的位置上的情况相比,在容易将从驾驶座席侧对前方侧部下方的视野形成得较大这一点上是有利的。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在上述箱主部上的行进用的变速杠杆以其握持部侧比基端部侧向驾驶座席存在的一侧接近的方式倾斜。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使侧面板箱接近于驾驶舱的横侧面部位而配设,由于以装备在该侧面板箱上的行进用的变速杠杆的握持部侧比基端部侧更向驾驶座席存在侧接近的方式倾斜,所以发生从驾驶座席侧将手较远地伸出而进行杠杆操作那样的不便、及把持变速杠杆的操纵者的手或手臂因与驾驶舱的横侧面部位的其他物体的接触而被阻碍那样的不良状况的可能性较小。[3]与上述课题[3]对应的解决手段如下。—种联合收割机,在捋脱室中具备捋脱滚筒,所述捋脱滚筒通过以捋脱滚筒轴为中心旋转而对来自收割输送装置的收割谷杆实施捋脱处理,承接网覆盖上述捋脱滚筒的下部侧,将摆动分选机构配备在上述承接网的下方,所述摆动分选机构通过前后摆动而一边将从承接网漏下的处理物向后方移送一边摆动分选,将风车配备在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下方,所述风车通过以左右朝向的风车轴为中心旋转而向上述摆动分选机构供给分选风,将上述捋脱滚筒通过多个棒状部件和多个捋脱齿构成,所述多个棒状部件在其外周部上以沿着上述捋脱滚筒轴的姿势在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配备,所述多个捋脱齿从各棒状部件朝向上述捋脱滚筒的外方突出;在上述风车的上方、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方,配备有副风车,所述副风车通过以左右朝向的副风车轴为中心旋转来对上述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粗分选用的分选风。据此,由于将捋脱滚筒构成为在其内部具备连通到捋脱室的空间的所谓棒型捋脱滚筒,所以即使在将大量的谷杆作为脱谷处理物供给到捋脱室中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捋脱滚筒的内部空间作为捋脱处理用的处理空间有效利用,由此,不会导致处理空间中的脱谷处理物的滞留及处理空间的饱和,能够对供给到捋脱室中的大量的脱谷处理物实施捋脱处理,能够将捋脱处理后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并且,能够对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的处理物供给来自风车的分选风和来自副风车的分选风,由此,即使在将大量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需要量的分选风,结果,能够防止因分选风量的不足造成的风力分选处理中的分选效率及分选精度的下降,此外,还能够防止由起因于分选风量的不足而滞留在摆动分选机构中的处理物量增加造成的摆动分选处理中的分选效率及分选精度的下降。因而,能够确保即使在将大量的谷杆作为脱谷处理物供给到捋脱室中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大量的脱谷处理物实施充分的捋脱处理的较高的捋脱处理性能,此外,通过该捋脱处理,即使在将大量的处理物供给到摆动分选机构中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较高的分选效率及分选精度。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端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设定在上述风车的风车轴的正上方位置或正上方附近位置,并且使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端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与上述承接网的前端一致或大致一致,在形成在上述风车的前半部的正上方位置上的收容空间中,以上述风车的前端与上述副风车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的状态配备有上述副风车。 根据该结构,摆动分选机构的前端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风车的风车轴和承接网的前端排列在铅直线上或大致铅直线上,由此,能够防止摆动分选机构不必要地摆动比承接网的前端位置靠前方,并且能够在风车的前半部的上方在摆动分选机构的前方确保较大的收容空间,通过利用该收容空间装备更大型的副风车,对于大量的处理物能够确保充分的分选风。因而,能够得到能够确保更高的分选精度的分选性能良好的脱谷分选构造。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横跨支承上述承接网的前端的支承部件和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端,装备有漏出防止机构,所述漏出防止机构防止处理物向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方的漏出。根据该结构,能够在防止摆动分选机构不必要地摆动到比承接网的前端位置靠前方的同时、将从承接网的前端部漏下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可靠地供给,能够实施由摆动分选机构进行的摆动分选处理。因而,能够防止起因于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的前方漏出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风车及上述副风车构成为,使它们的前端与上述捋脱滚筒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根据该结构,与将配备在摆动分选机构的前下方的风车靠后方配置、以使其前端位于比捋脱滚筒的前端靠后方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配备在摆动分选机构的下部的精分选用的谷粒筛的前后长度变长,能够使由谷粒筛进行的筛分选处理时间变长。此外,能够将副风车在大幅地抑制从捋脱滚筒的前端向前方的伸出的状态或不向前方伸出的状态下紧凑地配备。因而,能够在抑制或防止起因于装备副风车的脱谷分选构造的大型化的同时、不导致分选精度的下降而实现谷粒回收效率的提高。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上述捋脱滚筒的后端位于比上述承接网的后端靠后方;使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后端侧向后方伸出,以使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后端在比上述承接网的后端靠后方位于上述捋脱滚筒的后端附近。根据该结构,作为捋脱滚筒及承接网,能够采用长度较长的结构,由此,能够使捋脱滚筒与承接网之间的捋脱处理空间变长,能够实现捋脱处理能力的提高。此外,能够将从承接网的后端部漏下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可靠地供给,能够实施由摆动分选机构进行的摆动分选处理。因而,在实现捋脱处理能力的提高的同时,能够防止起因于从承接网漏下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的后方漏出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支承脱谷部的前部侧的左右一对前侧支柱部件和左右一对后侧支柱部件从前后夹着形成于风车箱的左右两端部上的风车用的吸气口而立设,所述脱谷部具备上述捋脱滚筒及上述承接网;横跨位于左右相同侧的前侧支柱部件的下部侧和后侧支柱部件的下部侧,以横截上述风车用的吸气口的方式,架设有前后朝向的风车支承部件,所述前后朝向的风车支承部件可旋转地支承上述风车轴的左右的端部;并且,横跨位于左右相同侧的前侧支柱部件的上部侧和后侧支柱部件的上部侧,以横截形成于副风车箱的左右两端部上的副风车用的吸气口的方式,架设有前后朝向的副风车支承部件,所述前后朝向的副风车支承部件可旋转地支承上述副风车轴的左右的端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为了支承脱谷部的前部侧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所构成的左右一对前侧支柱部件和左右一对后侧支柱部件支承风车及副风车,由此,能够实现支承构造的简单化。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左右的上述副风车支承部件上形成有副风车用的辅助吸气口。根据该结构,能够改善因副风车支承部件将副风车用的吸气口横截而容易不足的对于副风车的吸气量,能够良好地进行通过来自副风车的分选风进行的风力分选。[4]与上述课题[4]对应的解决手段如下。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向左右朝向的风车轴传递,从上述风车轴向收割输送装置和捋脱滚筒传递而构成,在上述传动机构中,并列地具备将来自上述风车轴的动力向上述收割输送装置传动的收割输送传动系统、和向上述捋脱滚筒传动的捋脱滚筒传动系统。根据该结构,即使变更捋脱滚筒传动系统中的变速比而将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切换为稻麦用的高速和大豆用的低速,由于向收割输送装置不经由捋脱滚筒传动系统而传动,所以也能够将收割输送装置的驱动速度维持为一定。S卩,通过实施在传动机构中并列地具备收割输送传动系统和捋脱滚筒传动系统的简单的改良,仅通过变更捋脱滚筒传动系统中的变速比,就能够不导致收割输送装置中的收割性能及输送速度的下降、而将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简单地切换为稻麦用的高速和大豆用的低速,结果,在收获稻或麦等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处理能力的提高,在收获大豆等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因捋脱处理时的损伤造成的品质的下降。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传动机构构成为,将来自上述发动机的动力向上述风车轴的一端部传递,从上述风车轴的一端部向左右朝向的惰轮轴的一端部传递,从上述惰轮轴向上述收割输送传动系统和上述捋脱滚筒传动系统并列地传递;在上述捋脱滚筒传动系统中装备有具备一对传动旋转体的传动机构,将上述惰轮轴的另一端部朝向横外方伸出以使其位于车体的横侧端,在上述惰轮轴的另一端部上连动连结着上述传动机构。根据该结构,与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从风车轴不经由惰轮轴而向收割输送用的传动机构和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传递的情况、及从风车轴的另一端部向惰轮轴传递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作用在风车轴上的负荷。
此外,由于传动机构位于车体的横侧端,所以容易从车体的横外侧进行通过更换装备在传动机构上的传动旋转体带来的捋脱滚筒传动系统中的变速比的变更。因而,在是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经由风车轴向负荷较大的收割输送装置及捋脱滚筒传递的结构的同时,能够实现风车轴的耐久性的提高,此外,能够将捋脱滚筒的旋转速度更简单地切换为稻麦用的高速和大豆用的低速。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传动机构构成为,通过上述一对传动旋转体对于经由上述传动机构连动连结的上述惰轮轴和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的换上,将对于上述捋脱滚筒的传动切换为高低两级。根据该结构,通过由一对传动旋转体对于惰轮轴和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的换上来减小传动机构中的变速比,能够将捋脱滚筒传动系统中的变速比变更为稻麦用的较小
的变速比。相反,通过使传动机构中的变速比变大,能够将捋脱滚筒传动系统中的变速比变更为大豆用的较大的变速比。即,在可将捋脱滚筒传动系统中的变速比变更为稻麦用和大豆用而构成上,不需要具备捋脱滚筒用的变速箱等,并且也不需要具备用来得到稻麦用的变速比的专用的一对传动旋转体和用来得到大豆用的变速比的专用的一对传动旋转体,所以在成本及传动旋转体的管理等的方面能够变得有利。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一对传动旋转体通过轮毂部和外周部构成,所述轮毂部可一体旋转地外嵌在经由上述传动机构连动连结的上述惰轮轴和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的任一个上,所述外周部从横外侧可一体旋转地螺栓连结在上述轮毂部上,通过上述外周部对于上述轮毂部的换上,将对于上述捋脱滚筒的传动切换为高低两级。根据该结构,不需要具备捋脱滚筒用的变速箱等,并且与将包括紧密嵌合在惰轮轴或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上的轮毂部的传动旋转体的整体换上的构造相比,能够简单地进行传动机构中的变速比的变更。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装备在上述收割输送传动系统的传动方向最上游侧的传动旋转体可一体旋转地连结在上述惰轮轴的另一端部上,在该传动旋转体的另一端部上一体形成有外嵌到上述惰轮轴上的上述轮毂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因零件件数的削减带来的结构的简单化及成本的削减。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拆装地装备有将上述传动机构从车体的横外侧覆盖的罩。根据该结构,通常能够将位于车体的横侧端的传动机构用罩覆盖遮挡,通过将罩拆下,能够进行通过将装备在传动机构中的传动旋转体更换带来的捋脱滚筒传动系统中的变速比的变更。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捋脱滚筒传动系统构成为,经由锥齿轮式的传动机构向上述捋脱滚筒传动,在上述锥齿轮式的传动机构中具备逆旋转动力取出用的锥齿轮,将上述传动机构构成为,从上述逆旋转动力取出用的锥齿轮经由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向上述收割输送装置传动,能够将上述收割输送传动系统及上述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切换为传动状态和切断状态而构成。根据该结构,在收获作业时,通过使收割输送传动系统成为传动状态、使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成为切断状态,能够将收割输送装置正旋转驱动,能够将谷杆收割输送。此外,在收割输送装置中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通过将收割输送传动系切换为切断状态、将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切换为传动状态,能够将收割输送装置逆旋转驱动,能够将堵塞在收割输送装置中的谷杆简单地去除。即,能够实现在收割输送装置中发生了谷杆堵塞的情况下的维护性的提高。[5]与上述课题[5]对应的解决手段如下。
一种联合收割机,在自行进机体上具备粮箱,在上述粮箱的后方侧具备将该粮箱的谷粒通过排出螺杆排出的卸料器;上述粮箱在比上述粮箱靠后方侧绕纵向姿势的纵轴心旋绕自如地被支承,以向收纳在自行进机体中的作业姿势、和从自行进机体向横向伸出的检修姿势切换自如,上述卸料器绕前后朝向姿势的摆动轴心摆动自如地装备,以向使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存姿势、和使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方的排出姿势切换自如;上述卸料器经由将该卸料器绕上述摆动轴心摆动自如地支承的接头机构,连结支承在上述粮箱的后面上,并且上述摆动轴心的位置比上述纵轴心的位置在自行进机体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外侧。根据该结构,在使粮箱绕纵轴心旋绕时,螺旋推运器与粮箱一体地旋绕。即,不需要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那样在螺旋推运器的基端部分具备为了容许粮箱的旋绕而实现分离的构造。此外,由于比纵轴心的位置在自行进机体的宽度方向上在外侧配置有摆动轴心,所以能够不受纵轴心妨碍而将摆动轴心配置到粮箱的外侧部,在通过摆动而将螺旋推运器的排出侧端部朝向横方向的情况下,与摆动轴心处于自行进机体的中央侧的结构相比还能够使排出侧端部从自行进机体较大地离开。因而,实现能够进行粮箱的旋绕和卸料器的摆动的结构的简单化,构成能够不使卸料器的尺寸变长而使从卸料器的谷粒的排出位置从自行进机体离开的联合收割机。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备将上述粮箱的底部的谷粒向后方侧输送的底螺杆,具备将谷粒从该底螺杆向上述排出螺杆输送的弯管单元,在该弯管单元的基端侧形成上述接头机构,并且在该弯管单元的内部具备将上述底螺杆的旋转力向上述排出螺杆传递的锥齿轮机构。据此,通过将积存在粮箱中的谷粒从底螺杆向弯管单元输送、从该弯管单元向螺旋推运器的排出螺杆输送,实现谷粒的排出。此外,由于在弯管单元的内部具备锥齿轮机构,所以传动构造变得简单。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纵轴心配置在比上述卸料器的排出螺杆的旋转轴心靠前侧。据此,由于能够将纵轴心配置到接近于粮箱的位置上,所以能够抑制旋绕自如地支承粮箱的臂类的大型化。此外,由于在比纵轴心靠后方侧配置有排出螺杆的旋转轴心,所以例如即使与纵轴心同轴心地配置为支柱状的部件(将粮箱旋绕自如地支承的部件),也能够避免该部件与卸料器的干涉。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配置在与上述纵轴心同轴心上的支柱状部件连结在上述粮箱上,该支柱状部件绕上述纵轴心旋绕自如地支承在上述自行进机体上,并且在上述粮箱处于作业姿势的状态下,上述支柱状部件和处于收存姿势的上述卸料器在后视中配置在一部分重复的位置上。据此,也容易使支柱状部件的上下尺寸变长,能够通过支柱状部件将粮箱旋绕自如地稳定地支承。此外,由于使该支柱状部件与卸料器在自行进机体的横宽方向上接近,所以也能够配置到较小的空间中。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维持上述卸料器的摆动姿势的姿势维持机构具备支承体、卡合板和连结杆而构成,所述支承体装备在上述支柱状部件上,所述卡合板装备在上述卸料器的外壁面上,沿着卸料器的长度方向具有多个卡合部,所述连结杆一端支承在上述支承体上,另一端能够相对于上述卡合板的多个卡合部的任一个有选择地卡合。据此,在粮箱的旋绕时支柱状部件绕纵轴心与粮箱一体地旋转,所以在该粮箱的旋绕时,成为支柱状部件所具备的支承体、卸料器的卡合板、和连结杆一体地旋转的形态,它们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不变化。根据这样的结构,不需要例如如采用将连结杆的一端支承在固定系统上的结构的情况那样、为了容许粮箱的旋绕而将连结杆的一端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固定系统上等的结构,姿势维持机构的结构变得简单。此外,通过使一端支承在支承体上的连结杆的另一端卡合到装备在卸料器的外壁面上的卡合板的多个卡合部的任一个上,能够无需勉强地维持卸料器的摆动姿势。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结构及由它们起到的有利的效果,如果一边参照附图一边阅读以下的说明贝'J变得清楚。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以下,到图18为止相同),是作为这样的联合收割机的一例而表示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右侧视图。图2是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图3是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图4是驾驶舱的右侧视图。图5是驾驶舱的主视图。图6是驾驶舱的左侧视图。图7是驾驶舱的后视图。图8是驾驶舱的横剖俯视图。图9是驾驶舱的纵剖主视图。图10是图9的X — X线剖视图。图11是图9的XI — XI线剖视图。图12是在驾驶舱的右前方的前柱及操作箱附近表示将乘降用门稍稍打开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3是图12的XIII — XIII线剖视图。图14是表示其他形态的驾驶舱的地板面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图15是表示其他形态的侧面板箱部分的概略俯视图。图16是表示其他形态的侧面板箱部分的概略俯视图。图17是表示其他形态的内侧把持部件附近的概略俯视图。图18是表示其他形态的转向杠杆安装部位的概略俯视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以下,到图27为止相同),是作为这样的联合收割机的一例而表示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左侧视图。
图20是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图21是脱谷装置的纵剖左侧视图。图22是将各罩拆下的脱谷装置的左侧视图。图23是表示传动构造的脱谷装置的主视图。图24是脱谷装置的上部侧后视图。图25是表示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传动结构的概略图。图26是表示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的主要部的纵剖主视图。图27是表示捋脱滚筒用的输入轴、收割输送用的输入轴、惰轮轴的支承构造的主要部的纵剖侧视图。·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以下,到图36为止相同),是作为这样的联合收割机的一例表示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右侧视图。图29是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图30是表示粮箱后部和卸料器的侧视图。图31是表示卸料器和支柱状部件的后视图。图32是弯管单元部的纵剖侧视图。图33是卸料器和支柱状部件的横剖俯视图。图34是表示卸料器和支柱状部件的基端部的后视图。图35是排出离合器的概念图。图36是表示处于摆动状态的卸料器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I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图I 图18 —边说明有关第I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实施方式。〔整体结构〕
图I 图3表示作为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一例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在将脱谷装置2、谷粒箱3、及驾驶舱5搭载在具备左右一对履带式行进装置10的机体框架11上的行进机体I的前部上,升降操作自如地装备收割输送装置4而构成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在上述机体框架11上,如图3所示,在右前部配设有驾驶舱5,在其后方侧的右后部设有谷粒箱3,在作为该谷粒箱3的左方侧的左后部配设有脱谷装置2。上述收割输送装置4具备从上述脱谷装置2的前部通过驾驶舱5的左横侧方向前方伸出的处理物输送用的供料器40、对该供料器40供给被处理物的收割部41、以及在收割部41的上部使植立茎杆的穂前侧扒拢的拨禾轮装置42。上述收割部41具备将植立茎杆收割的推子型的割刀41a、和用来将通过被收割而成为被处理物的茎杆朝向供料器40的入口部40a侧聚集的横向输送螺旋推运器41b,上述供料器40内置有链式的扒升输送机40b。因而,倒伏状态的茎杆被拨禾轮装置42某种程度扒起,用割刀41a收割后,被螺旋推运器41b朝向供料器40的入口部40a输送,到达了上述入口 40a的茎杆(被处理物)被扒升输送机40b沿着供料器40的底面扒升输送,向脱谷装置2的前端部投入。上述收割输送装置4如图2所示,绕水平方向的横轴心X上下摆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在机体框架11上的固定部位上,构成为,通过将升降用液压缸12伸缩操作,向收割部41接近于地面的收割作业姿势、和收割部41从地面上升到规定高度的非收割作业姿势姿势变更自如。上述脱谷装置2形成为全杆投入型,具备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捋脱滚筒20而进行脱谷处理,构成为,将被处理物中的尘埃从后方排出,并将包括脱谷后的谷粒的被处理物向谷粒箱3送入。构成为,在谷粒箱3中,将从脱谷装置2侧送入的包括谷粒的被处理物暂时积存,从谷粒箱3经由谷粒排出用螺旋推运器30向外部将包括谷粒的被处理物回收。
在上述驾驶舱5的下部,如图6及图7所示,设有发动机室13,在位于驾驶舱5内的驾驶座席50的后方下方的状态下,从左侧起依次配设有发动机14及散热器15。构成为,在发动机室13的右外侧如图4所示那样配设有防尘罩16,防止从右外侧吸引外界空气的散热器15在吸气时将外部的尘埃等吸入,构成为,通过散热器15的吸入外界空气在将发动机14冷却后,被向发动机室13的左侧方(图7中的左侧)排气。〔驾驶舱〕
如图4 图11所示,驾驶舱5在受固设在机体框架11上的支承件Ila支承的地板51的上表面侧具备地板面5A,在上述地板51的上侧立设有四根支柱52,通过该支柱52支承着车棚部53。上述四根支柱52中的机体前方侧的左右一对支柱52a、52b (相当于前柱)从地板51的最下部的地板面5A立设,而左右的后方侧的支柱52c、52d从地板51中的、兼作为驾驶座席50的支承台及机罩隔壁的地板上部51a立设(参照图9 图11)。在上述四根支柱52中的机体前方侧的左右一对支柱52a、52b (相当于前柱)之间,设有由曲面玻璃构成的前玻璃54。该前玻璃54遍及从上述地板面5A到车棚部53的全范围设置,如图10及图11所示,比上述地板面5A的前缘向前方侧鼓出,并且前玻璃54形成为以越靠下端侧越位于后侧的方式向前侧以凸状弯曲的倾斜面,以使得与在侧视中下方侧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 I相比、上方侧部分的倾斜角度Θ 2更大。此外,上述前玻璃54在俯视中也如图8所示那样,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部位比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部位更向前方侧鼓出的突曲形状。因而,前玻璃54不是由单纯的具有绕水平方向或上下方向的任一个的轴线的曲率的单曲面,而是由具有绕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相互交叉的多个轴线的曲率的复曲面构成。上述前玻璃54的侧视中的曲面形状如图10及图11所示的比前玻璃54的上端稍靠下方侧的位置为位于最靠机体前方侧的最大前方突出位置P那样,决定了由一定曲率的曲面形成的前玻璃54的安装姿势,但该前玻璃54的侧视中的曲率并不限定于一定曲率者,例如,也可以采用下方侧部分的曲率比上方侧部分的曲率大、或者相反下方侧部分的曲率比上方侧部分的曲率小的形态等。如上述那样,使前玻璃54的最大前方突出位置P为比前玻璃54的上端稍靠下方侧的位置是因为,在窥视驾驶舱5的前方下方时,当将操纵者的头部最大限度靠近前玻璃54时,与该最大前方突出位置P与前玻璃54的上端一致的情况相比,即便很少也更靠近前方。
上述前玻璃54的俯视中的曲面形状不是如图8所示那样遍及左右方向的整体以一定的曲率形成的,而是两端部部位附近的曲率比中央部部位附近的曲率大、在中央部部位接近于直线的平缓的弯曲面。但是,这不过是一例,也可以采用将上述前玻璃54的俯视下的曲面形状遍及左右方向的整体以一定的曲率形成的形态。位于上述前玻璃54的左右两端侧处的、上述机体前方侧的左右一对支柱52a、52b如图4及图6所示,沿着上述前玻璃54的横侧端缘的形状,形成为具有与侧视中的前玻璃54的上述倾斜面的倾斜同样的倾斜的形状。S卩,该支柱52a、52b与以侧视中上方侧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 2比下方侧部分的倾斜角度Θ I大的方式形成的前玻璃54的弯曲形状同样,具有以越靠下端侧越位于后侧的方式向前侧以凸状弯曲的倾斜,设计为,使得与向上述驾驶舱5的地板面5A的安装部位相比,上部侧位于前方侧。 在驾驶舱5的横侧面部位中的右侧面部位,右前方侧的支柱52a与右后方侧的支柱52c之间形成为用于操纵者乘降的乘降口,用来将该乘降口开闭的乘降用门55经由设在右后方侧的支柱52c侧的铰链55a开闭操作自如地安装。该乘降用门55的机体前方侧的端缘形成为沿着右前方侧的支柱52a的弯曲形状的端缘形状,在该端缘部分中,上端侧比下端侧更大地向前方侧伸出,所述右前方侧的支柱52a具有与上述前玻璃54的倾斜面的倾斜同样的倾斜。该乘降用门55如图4所示,以将外周框55b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横穿而架设的横棂部件55c为边界,下方侧由一片透明玻璃55d构成,上方侧是能够由前后一对透明玻璃制的双槽推拉门通过滑动操作开闭而构成的门窗55e。上述横棂部件55c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设定为比驾驶舱5内的驾驶座席50的座面50a高、比后述的操作箱6的上表面低的高度位置。并且,在该横棂部件55c的门内面侧,如图8及图9所示,具备当从驾驶舱5的室内侧开闭操作乘降用门55时把持的内侧把持部件55f。另外,图4及图5图中的附图标记55g是在从外方侧开闭操作时使用的把手,以沿着驾驶舱5的机体前方侧的支柱52a的倾斜
姿势安装。在驾驶舱5的横侧面部位中的左侧面部位,如图6所示,在左横侧壁56的一部分上,在左前方侧的支柱52b与左后方侧的支柱52d之间,并且从横侧面部位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向上方侧,设有能够用前后一对透明玻璃制的双槽推拉门通过滑动操作开闭而构成的横窗56a。由该双槽推拉门构成的可开闭的横窗56a的下端侧与上述乘降用门55的横棂部件55c的上下方向高度同样,设定为比驾驶舱5内的驾驶座席50的座面50a高、比后述的操作箱6的上表面低的高度位置,上端侧设定在达到车棚部53的下缘的上下方向高度位置。在驾驶舱5的侧面部分中的、从比设有上述乘降用门55的右侧面部位的上述乘降用门55靠后方侧的部分到后侧面部位的部位上,如图4及图8所示,遍及从比右后方侧的支柱52c靠后方侧的右侧面部位的比上述乘降用门55也靠后方侧的部分到后侧面部位的部位,嵌入有能够瞭望驾驶舱5的右后方的角部对应部位的透明玻璃,构成不能开闭的固定窗57。该固定窗57及安装着固定窗57的驾驶舱5的右后方角部的外壁形成为如图8所示那样弯曲的形状。此外,在驾驶舱5的后面侧部位中,如图7、图8及图11所示,在后壁58的一部分上,在比形成有上述固定窗57的部位靠左侧、并且遍及从比驾驶座席50的座椅靠背50b的上端靠上方侧到车棚部53的下缘,形成有能够用左右一对透明玻璃制的双槽推拉门通过滑动操作开闭而构成的后窗58a。由上述四根支柱52支承的车棚部53如图4 图6所示,以其前面侧部分突出到比前玻璃54的上端部靠前方侧的状态设置,在该前面侧部分处,在左右的端部、和接近于该端部的位置上,安装有收割部41及四台将收割部41的前方照明的前照灯53a。上述驾驶舱5的地板面5A由于俯视的前玻璃54的下端缘的形状如图8所示那样是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部位比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部位更向前方侧鼓出的突曲形状,所以
其前缘形状沿着前玻璃54的下端缘的形状,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部位比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部位更向前方侧鼓出的突曲形状。并且,在该地板面5A的前缘附近,如图8 图11所示,以位于地板面5A的稍稍上方的方式设有放脚部51b。该放脚部51b对于地板面5A经由左右两端侧的撑杆51c以机体前方侧较高而后方侧较低的倾斜姿势安装,位于驾驶座席50的正前方,具有与驾驶座席50的座面50a的左右方向宽度相同程度、或稍短的程度的左右方向宽度。此外,上述放脚部51b通过在地板面5A的前缘的中央部部位比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部位向前方侧鼓出的突曲形状的上述前缘的中央部部位接近于该前缘取位,尽量配设在前方侧,以使该放脚部51b的至少前边部分位于比机体前方侧的左右一对支柱52a、52b(相当于前柱)的下端位置靠前方侧。由此,能够使驾驶座席50也相对地靠向前方侧配设,当窥视驾驶舱5的前方下方时是有利的。如图4 图6、及图8所不,在上述驾驶舱5的设有乘降用门55的一侧的横侧面部位的前侧,对于上述右前方侧的支柱52a连接设置有舱保护体59。该舱保护体59由侧视为沿着作为前柱的右前方侧的支柱52a的弯曲形状弯曲的形状的金属制管材形成,螺栓连结在上述右前方侧的支柱52a的下端部附近和上端部附近。并且,舱保护体59具有相对于上述右前方侧的支柱52a在横外方侧隔开规定间隔取位的第I棒状保护部59a、和进一步向该第I棒状保护部59a的前方侧隔开规定间隔取位的第2棒状保护部59b而构成。该舱保护体59的第I棒状保护部59a及第2棒状保护部59b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便在将上述乘降用门55开放而操纵者乘降时能够一边作为栏杆把持一边乘降,设在容易抓握的位置。对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舱保护体59,如图4及图5所示,方向指示灯80以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上述右前方侧的支柱52a与第I棒状保护部59a之间、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I棒状保护部59a与第2棒状保护部59b之间、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乘降门55的把手55g靠下方的状态安装在第I棒状保护部59a上。此外,对于上述舱保护体59,如图4及图5所示,以在上述第2棒状保护部59b的横外侧、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驾驶座席50的座椅靠背50b的上端相同程度或比其高的位置的方式,安装有后视镜81。
进而,在上述舱保护体59的第I棒状保护部59a的上端部部位上,以朝向上方伸出的状态安装有天线82。如图5所示,在前玻璃54的上部外面上配设有刮水器83。〔操纵部的构造〕
如图8所示,在作为操纵部的驾驶舱5的内部,驾驶座席50配设在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并且在上述驾驶座席50的右前方侧设有用来进行转向操作等的操作箱6,在左侧设有用来进行变速操作等的侧面板箱7。驾驶座席50具备座面50a和座椅靠背50b。此外,在该驾驶座席50的右横侧部,如图4、图8及图10所示,设有乘降用把手50c,以便在将乘降用门55开放而向驾驶舱5内乘入时操纵者一边抓住而将身体拉起一边向机上登上时的辅助使用。·
该乘降用把手50c如图8及图10所示,由侧视-字状的部件构成,所述侧视-字状的部件对于遍及驾驶舱5内的地板上部51b的驾驶座席50的搭载部位和立设在其背部侧的部位设置的侧视倒L字型的安装部件51d安装。〔操作箱〕
设在驾驶舱5的右横侧端部的操纵操作用的操作箱6如图8及图12所示,在箱主体60的上表面侧装备有转向杠杆61、组合开关62及钥匙开关63。并且,该操作箱6的箱主体60在驾驶座席50的右前方侧,经由安装部件6a以悬臂状固定支承在驾驶舱5的作为设有乘降用门55的一侧的右前方侧的支柱52a上。该操作箱6在其箱主体60支承在支柱52a上的状态下,在俯视中在箱主体60的前侧,具备以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越靠前方、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的前面60a,在后侧,也具备在俯视中以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越靠前方、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的后面60b。由此,搭乘在驾驶座席50上的操纵者观察箱主体60时的箱主体60的水平方向宽
度看起来较短。S卩,例如如在图8中用假想线表示那样,如果以前面侧朝向机体前方侧、后面侧朝向机体后方侧的单纯的矩形的结构构成箱主体60,则从驾驶座席50侧观察的箱主体60为水平方向宽度相当于将箱主体60的前面侧的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的角部、与箱主体60的后面侧的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的角部连结的对角方向的长度的宽度较宽的结构。本发明的箱主体60不是这样的矩形状的箱主体60,如上述那样,具备以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越靠前方、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的前面60a、和在俯视中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越靠前方、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的后面60b。因而,在俯视中以作为操纵者的存在位置的驾驶座席50的座面50a的中央位置O为视点,从该中央位置O向箱主体60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投影线L1、L2比向上述矩形状的箱主体60 (参照图8中的假想线)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投影线LI’、L2’宽度窄。由此,能够将操纵者的视野确保得较大。在设在上述箱主体60的上表面侧的转向杠杆61和组合开关62中,上述转向杠杆61位于距驾驶座席50较近的后方侧附近,上述组合开关62设在比上述转向杠杆61距驾驶座席50远的前方侧附近。上述操作箱6的安装位置如图5、图9、图11所示那样设置为,箱主体60的上表面位于比驾驶座席50的座面50a高的位置、且比安装在上述乘降用门55的室内侧的内侧把持部件55f稍高的位置。此外,该操作箱6的俯视中的位置如图8及图9所示,设在操作箱6上的操向操作用的转向杠杆61比驾驶座席50的前方稍向右外侧偏离而取位。S卩,通过上述转向杠杆61配设在从驾驶座席50的正前方位置向左右方向上的横一侧方偏离的位置的驾驶舱5内,相当于操纵操作用的操作件的上述转向杠杆61、及作为相当于用来安装转向杠杆61的支承构造的部件的箱主体60等被从驾驶座席50的正前方位置去除,几乎不将正前方的前方视野遮挡,所以成为在上述驾驶座席50与其正前方位置的前玻璃54下方之间存在能够瞭望驾驶舱5的前方侧下方的空间部SO的状态。由此,能 够提高搭乘在驾驶座席50上的状态下的驾驶舱5的前方下方的视觉辨认性。并且,上述操作箱6如图4及图11所示,以在侧视中位于比驾驶舱5的右前方侧的支柱52a的下端靠机体前方侧的方式配设。因而,在向驾驶舱5的乘降时,要对于在存在于比上述驾驶舱5的右前方侧的支柱52a的下端靠机体后方侧的驾驶舱5内的地板面5A的上方存在的区域乘降的操纵者接触到设在从上述区域偏离的前方侧的操作箱6的可能性较小就可以。上述操作箱6是在侧视中位于比驾驶舱5的右前方侧的支柱52a的下端靠机体前方侧的部件,但如图8及图11所不,对于前玻璃54,在与该前玻璃54之间隔开间隔设置。这是为了在将设在操作箱6的上侧的转向杠杆61向前后左右摆动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充分确保向其前方侧的摆动范围而没有障碍地进行摆动操作。操向操作用的转向杠杆61以能够向前后左右的十字方向摆动操作的方式支承在箱主体60上。并且,转向杠杆61的操作位置由内装在箱主体60中的未图示的位置检测体检测,不是使转向杠杆61的操作位置通过连杆机构等机械的联系机构与操向机构等联系那样的构造,箱主体60内的各机器经由由导电线或信号线构成的电气配线66与联系对象的装置联系。如果将上述转向杠杆61向右方向摆动操作,则基于内装在箱主体60中的未图示的位置检测体的检测结果进行操向操作,以使履带式行进装置10向右方向旋绕,如果将转向杠杆61向左方向摆动操作,则基于内装在箱主体60中的未图示的位置检测体的检测结果进行操向操作,以使履带式行进装置10向左方向旋绕。此外,如果将转向杠杆61向前方摆动操作,则基于内装在箱主体60中的未图示的位置检测体的检测结果,供料器40及收割部41以与转向杠杆61的操作位置对应的速度下降。同样,如果将转向杠杆61向后方摆动操作,则供料器40及收割部41以与转向杠杆61的操作位置对应的速度上升。从中立位置的摆动操作量越多,下降速度或上升速度越快。如果停止转向杠杆61的摆动操作而保持在中立位置,则供料器40及收割部41在该位置停止。装备在上述操作箱6上的组合开关62如图8及图12所示那样构成为,通过按下中央的按钮62a而使警报用的电话机鸣叫,通过将装备在按钮62a的周部的杠杆62b转动操作,进行前照灯53a的通断操作。进而,在上述操作箱6上,还装备有用来插入钥匙而能够将发动机14启动及停止的起动开关的钥匙开关63。如图12及图13所示,向上述操作箱6导入的导电线及信号线等的电气配线66沿着驾驶舱5的右前方侧的支柱52a,内装在与该支柱52a独立配设在驾驶舱内部的电气配线罩64中。因而,在发生了电气配线66的配线或检修等的需要的情况下,不需要将上述支柱52a分解那样的作业,仅通过将电气配线罩64拆装或分解就能够简单地进行对 内部的电气配线66的作业。如图11 图13所示,在驾驶舱5的右前方侧的支柱52a上,设有位于上述箱主体60的下方侧、用于装备在乘降用门55的舱室内侧的锁止装置55h卡脱的门稳定器65。该门稳定器65以在侧视中位于比驾驶舱5的右前方侧的支柱52a的下端靠机体前方侧、并且比上述箱主体60的后端靠机体前方侧的方式设置。因而,在向驾驶舱5的乘降时,要对于在存在于比上述驾驶舱5的右前方侧的支柱52a的下端靠机体后方侧的驾驶舱5内的地板面5A的上方存在的区域乘降的操纵者接触到位于比设在从上述区域偏离的前方侧的操作箱6的箱主体60的后端更靠机体前方侧的门稳定器65的可能性较小就可以。〔侧面板箱〕
在驾驶舱5内的驾驶座席50的左横侧部,如图8 图10所不那样设有侧面板箱7。该侧面板箱7如图9及图10所示,具备其上表面形成得比上述驾驶座席50的座面50a低、并且配设有行进用的主变速杠杆72 (相当于变速杠杆)等的箱主部70、和位于上述箱主部70的前端侧、配设有电气安装件的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进而,在上述箱主部70中,具备在距上述驾驶座席50较远侧配设有行进用的主变速杠杆72及副变速杠杆73等各种杠杆类的外侧部分70A、和在距驾驶座席50较近侧配设有各种的开关操作件74的内侧部分70B。上述主变速杠杆72及副变速杠杆73等各种杠杆类的握持部安装在比上述座面50a高的位置。在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中,具备在通常的收割脱谷作业中目视的频度较高的仪表类的仪表显示部71a以收容在树脂制的箱中的状态设置,作为仪表面板发挥功能,一体地安装在上述箱主部70的机体前方侧的端部上。在上述仪表显示部71a中,例如在中央部设有显示实际的作业车速的作业速度计及显示根据发动机转速的负荷的负荷显示仪等,在其两侧设有例如发动机旋转计及燃料计。该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也可以将各种仪表部分用液晶等图像显示机构显示。如图6及图10所示,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是上下方向厚度比上述箱主部70薄的结构,从箱主部70的前端上部向斜右方前方侧以悬臂状连接设置,以使上表面处于与箱主部70同一平面上。因而,在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的下表面与驾驶舱5的地板面5A之间发生上下方向上的间隔,此外,在箱主部70的前端缘70a与前方的前玻璃54的内面之间也发生前后方向上的间隔。即,在相当于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的下侧的部位上,形成有能够从驾驶座席50侧目视侧面板箱7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5的侧部下方的开放空间SI。上述箱主部70的前端缘70a如图6及图10所示,沿着前玻璃54的内面的倾斜,形成为以越靠下方侧越位于机体后方侧的方式倾斜的形状。从上述箱主部70的前端部伸出的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如图8及图10所示,比位于上述前玻璃54的两端侧的机体前方侧的左右一对支柱52a、52b的下端及驾驶舱5的地板面5A的前缘向机体前方侧伸出,并且在 俯视中以沿着前玻璃54的背面的方式弯曲形成,为以伸出端侧朝向驾驶座席50的前方侧(在该实施方式中是斜右方前方侧)的方式弯曲的形状。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在俯视中,距驾驶座席50较近的后方侧具有直线的侧缘,距前玻璃54较近的前方侧具备与前玻璃54的内面形状接近的弯曲的侧缘。由此,使得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例如与在其仪表显示部71a中将各种仪表部分在机体前后方向排列配设的构造相比、为上述仪表显示部71a中的各种仪表部分在沿着前玻璃54的背面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因此,与如上述那样各种仪表部分在机体前后方向上排列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小从驾驶座席50到配置有各仪表部分的部位的距离的差,不会导致越是位于机体前方侧则距驾驶座席50的距离越远而越难看到那样的不良状况,有容易目视的优点。尽管那样,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从箱主部70的前端部以悬臂状伸出,在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的下侧存在上述开放空间SI,在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的下侧不存在遮挡前方视野的物体,所以容易从驾驶座席50侧通过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的下侧目视驾驶舱5的前方侧的侧部下方。在上述箱主部70中,在距驾驶座席50较远侧的外侧部分70A上,配设有经由机械的联系机构(未图示)与各种关联装置(图外)联系的行进用的主变速杠杆72及副变速杠杆73等各种杠杆类,在比该外侧部分70A更接近于驾驶座席50的一侧的内侧部分70B上,配设有不使用机械的联系机构而电气地与各种关联机器连接的各种开关操作件74。并且,如图8、图9及图10所示,上述外侧部分70A形成为从驾驶舱5的地板51立设的箱状,但上述内侧部分70B以从外侧部分70A的上部向驾驶座席50侧伸出的方式鼓出形成,在其内侧部分70B的下方侧,设有向远离上述驾驶座席50的方向凹入的凹入空间S2。设在上述外侧部分70A上的主变速杠杆72及副变速杠杆73等各种杠杆类如图5及图9所示,以其握持部附近从驾驶舱5的左侧面部位的左横侧壁56或横窗56a离开而向驾驶座席50存在的一侧接近的方式倾斜。S卩,从上述外侧部分70A的上表面的杠杆导引部朝上突出的主变速杠杆72的杠杆基部向前方右方弯曲,从上述外侧部分70A的上表面的杠杆导引部朝上突出的副变速杠杆73等的杠杆基部向驾驶座席50侧弯曲。上述内侧部分70B如图8所示,以其机体前方侧的前端部76位于比上述外侧部分70A与连接在其上的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的连接部位75靠机体后方侧的方式形成。此外,上述内侧部分70B的前端部76以越靠驾驶座席50侧越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由此,在上述内侧部分70B的前端部76与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的朝内的侧缘之间,在包括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与箱主部70的连接部位75而位于其前后的舱室内侧的侧缘部分上,形成有在俯视中向远离驾驶座席50的方向凹入的形状的凹入部S3。
这样,通过在包括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与箱主部70的连接部位75的位置的舱室内侧的侧缘部分上形成凹入部S3,从搭乘在作为比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及箱主部70高的位置的驾驶座席50上的操纵者的视点,能够更容易地目视驾驶舱5的前方侧的侧部下方。此外,在与形成有上述凹入部S3的部位在俯视中重合的驾驶舱5的地板面5A上,如图8 图10所示,配设有停车制动踏板84。由此,当搭乘在驾驶座席50上的操纵者将停车制动踏板84踏入时,不会因处于比驾驶座席50的座面50a低的位置上的侧面板箱7的存在而受妨碍,能够在使脚部进入到上述凹入部S3中的状态下将停车制动踏板84踏入操作。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中,前玻璃54不是单纯的扁平玻璃,而形成为具有上方侧部分比下方侧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的倾斜面的弯曲形状,所以能够从驾驶舱5的室内侧良好地进行前方下方的窥视,并且,在驾驶舱5内,在位于配设在驾驶座席50的左侧的侧面板箱7的前部的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与驾驶舱5的地板面5A 之间形成开放空间SI,如图8所示,能够将从驾驶座席50向左右方向的视野β I确保得比没有形成上述开放空间SI的情况下的视野β 2大。由此,如图3所示,在收割输送装置4的收割部41的右端(已割侧),容易进行用来从驾驶舱5与收割部41之间观察收割输送装置4的通过后的地面的收割残留的有无的一个检查点CPl、以及用来确认从收割部41向供料器40的交接部位处的交接状态是否良好的另一检查点CP2处的目视。〔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I〕
前玻璃54并不限于如在实施方式中表不那样、由具有绕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相互交叉的多个轴线的曲率的复曲面构成,例如也可以由具有绕水平方向的轴线的曲率的单曲面构成。在此情况下,驾驶舱5的地板面5Α的前端缘为直线形状,但机体前方侧的左右一对支柱52a、52b (相当于前柱)只要形成为沿着前玻璃54的左右方向的两端缘形状、以侧视中上方侧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2比下方侧部分的倾斜角度ΘI大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就可以。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2〕
前玻璃54并不限于如在实施方式中表不那样、由具有绕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相互交叉的多个轴线的曲率的复曲面构成、或由单曲面形成,例如,也可以将多个扁平玻璃组合形成为侧视中上方侧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2比下方侧部分的倾斜角度Θ1大的弯折形状。在此情况下,驾驶舱5的地板面5A的前端缘也为直线形状,但机体前方侧的左右一对支柱52a、52b (相当于前柱)只要形成为沿着前玻璃54的左右方向的两端缘形状、以侧视中上方侧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2比下方侧部分的倾斜角度ΘI大的方式弯折的形状就可以。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前玻璃54设在从车棚部53到地板面5A的范围中,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前玻璃54的下端在比驾驶座席50的座面50a靠下侧达到比上述地板面5A高的位置的范围。在此情况下,与设置到前玻璃54的下端达到地板面5A的范围的结构相比,驾驶舱5的前方下方侧的视野变窄,但通过前玻璃54不是单纯的扁平玻璃、而是在侧视中具有上方侧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2比下方侧部分的倾斜角度ΘI大那样的倾斜的形状,能够将驾驶座席50在驾驶舱5内向相当靠前方侧配设,所以与前玻璃54仅达到就座的操纵者的腰部附近那样的构造相比,能够将驾驶舱5的前方下方侧的视野确保得相当大,操纵者能够将视线降落到距驾驶舱5的正前下方较近的一侧。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4〕
作为配设在驾驶舱5内的放脚部51b,并不限于在实施方式中表不那样、在地板面5A上另外安装放脚用的部件的构造,如图14所示,也可以通过在驾驶舱5的地板面5A的前端部设置向前上方倾斜的部分来形成放脚部51b。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5〕
构成操纵部的侧面板箱7的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并不限于如在实施方式中表示那样、在俯视中以沿着前玻璃54的背面的方式弯曲形成、伸出端侧以朝向驾驶座席50的前方侧(斜右方前方侧)的方式弯曲的形状,例如,如图15所示,侧面板箱7的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也可以是向箱主部70的前方侧直线伸出的构造。在此情况下,在包括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与箱主部70的连接部位75的位置的舱室内侧的侧缘部分上,不形成在俯视中向远离驾驶座席50的方向凹入的形状的凹入部S3,但通过在距驾驶座席50较近侧、配设有各种开关操作件74的内侧部分70B的前端部76位于比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与箱主部70的连接部位75靠机体后方侧,容易窥视驾驶舱5的前方侧的侧部下方。此外,通过将上述停车制动踏板84配设在比在距驾驶座席50较近侧配设有各种开关操作件74的内侧部分70B的前端部76靠前方侧,能够不因处于比座面50a低的位置的侧面板箱7的存在而受妨碍、将停车制动踏板84踏入操作。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也可以是具备朝向左右方向的仪表显示部7la、从上述箱主部70的前端部向驾驶座席50的前方侧伸出、箱主部70和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的俯视的形状形成为以L字状弯曲的形状的结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6〕
构成操纵部的侧面板箱7并不限于如在实施方式中表示那样、在包括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与箱主部70的连接部位75的位置的舱室内侧的侧缘部分上形成有在俯视中向远离驾驶座席50的方向凹入的形状的凹入部S3的结构,例如,如图16所示,也可以在从上述连接部位75向前方侧离开的位置上、在侧面板箱7的电气安装件配置部71侧,形成俯视为向远离驾驶座席50的方向凹入的形状的凹入部S3。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7〕
操作箱6并不限于如在实施方式中表示那样、支承在机体前方侧的右前方侧的支柱52a (相当于前柱)上的构造,例如也可以从驾驶舱5的地板面5A到上述右前方侧的支柱52a的附近立设支承脚,使操作箱6支承在该支承脚上。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操作箱6的箱主体60的形状,表示了在俯视中在箱主体60的前侧具备以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越靠前方、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的前面60a、在后侧也具备在俯视中以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越靠前方、越靠驾驶舱5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的后面60b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形状,也可以是仅具备上述倾斜的前面60a的形状、或仅具备上述倾斜的后面60b的形状。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倾斜的前面60a,表示了使箱主体60的前侧的·整体倾斜的构造,作为上述倾斜的后面60b,表示了仅使箱主体60的后侧的一部分倾斜的构造,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作为倾斜的前面60a而仅使箱主体60的前侧的一部分倾斜、或作为上述倾斜的后面60b而使箱主体60的后侧的整体倾斜的构造。也可以使用形成为不具备这样的倾斜的前面60a及倾斜的后面60b的单纯的俯视矩形状的箱主体60。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9〕
驾驶舱5的乘降用门55并不限于在实施方式中表不那样、以机体后方侧的铰链55a为摆动支点开闭动作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将上述铰链55a设在右前方侧的支柱52a上、绕机体前方侧的摆动支点开闭动作而构成的结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1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设在乘降用门55上的门窗55e、设在驾驶舱5的左侧面部位上的横窗56a、设在驾驶舱5的后侧面部位上的后窗58a做成了能够分别用一对透明玻璃制的双槽推拉门通过滑动操作开闭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构造,例如也可以通过在水平方向上摆动开闭自如、或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构造构成。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11〕
作为设在乘降用门55的门内面侧的内侧把持部件55f,并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中表示那样的直线状的结构,如图17所示,也可以在驾驶座席50的附近位置装备以向驾驶座席50侧接近的方式弯曲的部分,在该以向驾驶座席50侧接近的方式弯曲的部分上装备作为垫材的扶手50d,容易作为臂靠利用而构成。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I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12〕
作为转向杠杆61的安装位置,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中表不那样的设在驾驶舱5的前部的横一侧部上的结构,例如如图18所示,也可以装备在设在驾驶座席50的横侧位置上的扶手50d上。S卩,上述扶手50d经由横轴50e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在驾驶座席50的座椅靠背50b的右横侧部上,在该扶手50d的前端部上安装操作箱6。上述扶手50d在该扶手50d的上表面为大致水平的使用姿势下成为被止动件50f从下方支承的能够靠倚臂肘的使用姿势。如果将上述扶手50d的自由端侧绕上述横轴50e向上方侧抬起,则如在图18中用假想线表示那样,扶手50d成为与止动件50f —起被向驾驶座席50的后方侧变更位置的非使用姿势,成为位于不成为操纵者对于驾驶舱5的乘降的障碍的部位的状态。安装在上述扶手50d上的操作箱6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同样,在箱主体60的上表面侧装备有转向杠杆61、组合开关62、及钥匙开关63。并且,以箱主体60的上表面位于比扶手50d的上表面稍低、上述转向杠杆61的握持部位于比扶手50d的上表面稍高的方式配设,构成为,在操纵者将臂肘靠在扶手50d上的状态下容易进行上述转向杠杆61的操作、以及组合开关62的操作。作为用来使上述扶手50d向远离驾驶座席50的前部的部位移动的结构,并不限于 如上述那样的绕横轴50e的上下摆动,例如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虽然没有图示,但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扶手50d的整体能够相对于驾驶座席50的座椅靠背50b前后移动,或者将扶手50d本身作为伸缩自如的构造而与自由端侧的操作箱6 —起前后移动,或者将扶手50d的后端侧可绕上下方向的摆动轴心摆动地支承,使扶手50d的前端侧相对于驾驶座席50的前部向横外侧移位。此外,上述扶手50d并不限于支承在驾驶座席50的座椅靠背50b上,例如也可以支承在构成驾驶座席50的座面50a的板上、或支承在驾驶座席50附近的地板部分上。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第2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图19 图27 —边说明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将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用在普通型(全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中。如图19及图20所示,普通型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将收割输送装置102以从行进车体101朝向前方可升降摆动地伸出的状态装备,所述收割输送装置102随着行进车体101的行进将收获对象的谷杆收割而输送,对来自收割输送装置102的收割谷杆实施捋脱处理,将对通过捋脱处理得到的处理物实施分选处理的脱谷装置103搭载在行进车体101的左半部,将装袋装置104搭载在行进车体101的右半部,所述装袋装置104能够将储存由脱谷装置103中的捋脱处理及分选处理得到的单粒化谷粒积存并向稻谷袋装入。行进车体101在车体框架105的下部装备左右一对履带式行进装置106、在车体框架105的前部右侧区域中形成搭乘驾驶部107而构成。收割输送装置102随着行进车体101的行进,通过装备在其前部的左右两端的分禾器108将未割谷杆梳分为收获对象的谷杆和收获对象外的谷杆,通过配备在收割输送装置102的前部上方的旋转拨禾轮109将收获对象谷杆的穂前侧向后方扒入,通过装备在收割输送装置102的底部的推子型的切断机构110将收获对象谷杆的株根侧切断而将收获对象谷杆取入。并且,将取入的作为收获对象谷杆的收割谷杆通过配备在切断机构110的后方的螺杆输送式的螺旋推运器111聚集到左右方向的规定部位而向后方送出,通过横跨从该规定部位到脱谷装置103而架设的扒升输送式的供料器12向脱谷装置103供给输送。收割输送装置102的升降摆动通过横跨车体框架105和供料器12架设的液压式的升降缸113的伸缩动作,以配备在收割输送装置102的作为与脱谷装置103的连接端部的供料器112的后端部上的左右朝向的供料器驱动轴114为支点进行。如图21 图24所示,脱谷装置103可将连结在车体框架105上的脱谷框架115上下2分割而结构。在脱谷框架115的上侧框架部115A上,具备对供料器112供给的收割谷杆实施捋脱处理的脱谷部103A。在脱谷框架115的下侧框架部115B上,具备对通过脱谷部103A中的捋脱处理得到的分选对象的处理物实施分选处理的分选部103B、以及将通过该分选处理得到的回收对象的处理物回收的回收部103C。脱谷部103A在将前后方向视U字状的承接网116等装备到上侧框架部115A上而形成的捋脱室117中、配备通过以前后朝向的捋脱滚筒轴118为中心向正视右方向旋转对来自收割输送装置102的收割谷杆实施捋脱处理的棒型的捋脱滚筒119而构成。分选部103B将一边将从承接网116漏下的处理物向后方移送一边摆动分选的摆动分选机构120、对摆动分选机构120供给精分选用的分选风的风车(winnowing fan)121、对摆动分选机构120供给粗分选用的分选风的副风车(auxiliary winnowing fan)122、以及对摆动分选机构120供给第2种物体分选用的分选风的第2风车(secondary winnowing fan) 123等配备在脱谷部103A的下方而构成。回收部103C在摆动分选机构120的下方以依次前后排列的方式配备将从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部侧漏下、一边受到来自风车121的分选风一边流下的单粒化谷粒作为第I种物体回收的第I回收部124、和将从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后部侧漏下、一边受到来自第2风车123的分选风一边流下的带枝梗谷粒或双股粒等作为第2种物体回收的第2回收部125而构成。在脱谷部103A中,捋脱室117由将捋脱滚筒119从下方覆盖的承接网116、将捋脱滚筒119的上部可开闭地从上方覆盖的上部罩126、将捋脱滚筒轴118的前端部可旋转地支承的前侧纵板部件127、将捋脱滚筒轴118的后端部可旋转地支承的后侧纵板部件128、以及以遍及从供料器112的后端到承接网116的前端的向后上升倾斜姿势具备将来自供料器112的收割谷杆向承接网116导引的导引面129A的谷杆导引板129等区划形成。并且,在前侧纵板部件127与谷杆导引板129之间,形成有能够进行供料器112扒起输送的收割谷杆的向捋脱室117的供给的供给口 130。此外,在支承承接网116的后端的板状的后侧支承部件131与后侧纵板部件128之间,形成有能够进行作为捋脱处理后的收割谷杆的脱谷谷杆等排出物的从捋脱室117的排出的排杆口 132。如图21所示,捋脱滚筒119将形成捋脱滚筒119的前端部的扒入部133和形成捋脱滚筒119的后部侧的捋脱处理部134以它们在前后相连的状态下以捋脱滚筒轴118为中心向正视右方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到捋脱滚筒轴118上而构成。扒入部133构成为螺杆输送式在形成为前部变细的圆锥台状的躯体部分135的外周面上装备扒入输送用的两片螺旋叶片136,通过以捋脱滚筒轴118为中心向正视右方旋转,将谷杆导引板129导引的来自供料器112的收割谷杆的整体用两片螺旋叶片136向后方的承接网116或上部罩126与捋脱处理部134之间的捋脱处理空间si扒入。另外,作为扒入部133,也可以是在躯体部分135上代替螺旋叶片136而具备整梳齿或捋脱齿等不同的扒入部件的结构。捋脱处理部134将形成其前端或后端的圆盘状的支承板137、138以前端用的支承板137连接在扒入部133的后端上、后端用的支承板138位于后侧纵板部件128的紧跟前的方式装备在捋脱滚筒轴118上。此外,将圆盘状的分隔板139以位于作为捋脱处理部134的前后中间部位的前后的支承板137、138的中间或大致中间的方式装备在捋脱滚筒轴118上。并且,在这些支承板137、138及分隔板139的各外周部上连结具有横跨前后的支承板137、138的长度的多个(例如6根)棒状部件140,以使其以沿着捋脱滚筒轴118的前后朝向姿势在捋脱滚筒119的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列在距捋脱滚筒轴118等距离的位置上,并且,在各棒状部件140上配备有多个捋脱齿141,以使其以从棒状部件140朝向捋脱滚筒119的外方突出的姿势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设定间隔而排列。由此,在捋脱室117的内部构成形成有连通到捋脱室117的内部空间s2的棒型处理筒。由此,捋脱处理部134构成为,通过以捋脱滚筒轴118为中心向正视右方旋转,对位于与承接网116或上部罩126之间的捋脱处理空间Si中的收割谷杆实施通过捋脱齿141的打击或捋脱齿141的梳入等进行的捋脱处理,容许通过该捋脱处理得到的处理物的向内部空间s2的进入,一边将捋脱处理空间Si的处理物与内部空间s2的处理物搅拌,一边对这些处理物实施通过棒状部件140及捋脱齿141的打击或捋脱齿141的梳入等进行的捋脱处理。并且,通过将捋脱处理部134的内部空间s2用作捋脱处理用的处理空间,即使是将大量的收割谷杆供给到捋脱室117中的情况,也能够避免处理空间中的处理物的滞留及处理空间的饱和,由此,能够防止在因处理物的滞留或处理空间的饱和而没有进行充分的捋脱处理的状态下处理物从承接网116漏下、或者在捋脱处理中需要的负荷增大而对于捋脱滚筒119的传动系统损伤等的不良状况的发生。分隔板139由以将形成在捋脱处理部134上的内部空间s2的上游侧部分从后侧堵塞的方式以捋脱滚筒轴118为中心配备的圆板构成,由此,在脱谷处理物量减少的捋脱处理部134的前后中间部位,分隔板139阻止捋脱处理部134的内部空间s2中的脱谷处理物的向脱谷处理方向下游侧的流动,随着捋脱处理部134的旋转而将脱谷处理物向捋脱处理部134的周围引导,促进通过捋脱齿141等对于脱谷处理物的打击或梳入等进行的脱谷以及单粒化谷粒的从承接网116的漏下,所以能够阻止起因于包含在脱谷处理物中的单粒化谷粒或未脱谷谷杆等单纯通过捋脱处理部134的内部空间s2、与脱谷谷杆一起被从脱谷处理方向下游侧端部的排杆口 132排出的第3损失的发生。此外,不仅是多个捋脱齿141,连多个棒状部件140都作为对捋脱室内的处理物作用的捋脱处理部件发挥功能,所以能够实现脱谷性能及脱谷效率的提高。另外,在棒状部件140中,可以采用圆管钢材、方管钢材、圆棒钢材、方棒钢材、角材、或槽材等。在各捋脱齿141中,可以采用圆棒钢材、方棒钢材、圆管钢材、或方管钢材等。在上部罩126的内部,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设定间隔排列的方式配备有将随着捋脱滚筒119以捋脱滚筒轴118为中心向正视右方旋转而移动到捋脱室117的上部的收割谷杆及处理物向车体后方导引的多个送尘阀142。如图21所示,摆动分选机构120如以下这样构成。即,具备通过装备在其后下部的偏心凸轮式的摆动驱动机构143的动作而前后摆动的筛箱144,在该筛箱144的上部,以依次从筛箱144的前端朝向后方连接的方式配备有粗分选用的谷粒盘145、粗分选体146 (以下,也称作谷壳筛146)和逐稿器147,在筛箱144的下部,依次前后连接配备有精分选用的谷粒盘148和谷粒筛149,并且,在谷粒筛149的后方,以与谷粒筛149相连的方式配备有第2种物体分选用的第2分选体150 (以下,也称作第2谷壳筛150)。粗分选用的谷粒盘145由纵剖侧面形状弯曲形成为锯齿状的金属板材构成,以其上表面位于比副风车122的副风车轴153低的位置的状态配备。并且,通过与筛箱144 一起前后摆动,一边将从承接网116的前端部漏下而堆积在谷粒盘145中的谷粒含有率较高的处理物进行比重差分选、上下分层为比重较小的杆屑等尘埃和比重较大的谷粒,一边向后方的粗分选体146移送。由此,能够促进粗分选体146中的谷粒的漏下。在粗分选体146中,采用将多个谷壳刮板(千\ 7 ') 'y 板)146A以左右朝向的姿势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设定间隔整齐排列配备而构成的谷壳筛146。谷壳筛146通过与筛箱144 一起前后摆动,对来自承接网116的前部侧及谷粒盘145的处理物实施筛分选处 理,一边使谷粒等从谷壳刮板146A之间漏下,一边将没有从谷壳刮板146A之间漏下的处理物向后方的逐稿器147移送。另外,作为谷壳筛146,既可以是将多个谷壳刮板146A在前后方向上可连动摆动地连结而可开度调节地构成的可动式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是将多个谷壳刮板146A以规定的后倾斜姿势固定而不能开度调节地构成的固定式的结构。此外,作为粗分选体146,也可以代替谷壳筛146而采用在单一的平板上隔开设定间隔整齐排列形成多个漏下孔及分选片而构成的分选板,此外也可以采用将形成为锯齿状的多个齿条板以前后朝向的姿势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设定间隔整齐排列配备而构成的逐稿器。逐稿器147将形成为锯齿状的多个齿条板147A在以向后上升的倾斜姿势朝后伸出的悬臂状态下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设定间隔整齐排列配备而构成。并且,通过与筛箱144一起前后摆动,对来自承接网116的后部侧及粗分选体146的处理物实施通过各齿条板147A的左右的振动带来的解开作用,一边使谷粒等从齿条板147A之间漏下,一边使没有从齿条板147A之间漏下的处理物从逐稿器147的后端流下。精分选用的谷粒盘148由在粗分选体146的前部侧的下方以向后下降倾斜姿势配备的遍及全长没有凹凸的平坦的平板状的金属板材构成,以便不易成为通过来自副风车122的分选风进行的风力输送的妨碍。并且,通过与筛箱144 一起前后摆动,将从粗分选体146的前部侧漏下的谷粒含有率较高的处理物向谷粒筛149导引。谷粒筛149由在粗分选体146的后部侧的下方以向后上升倾斜姿势配备的皱纹网或树脂网等构成。并且,通过与筛箱144 一起前后摆动,对来自粗分选体146及精分选用的谷粒盘148的谷粒含有率较高的处理物实施筛分选处理,一边使单粒化谷粒作为第I种物体漏下,一边将没有漏下的带枝梗谷粒及双股粒等作为第2种物体与杆屑等一起向后方的第2分选体150移送。在第2分选体150中,采用将多个谷壳刮板150A以左右朝向的姿势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设定间隔整齐排列配备而构成的第2谷壳筛150。第2谷壳筛150以其后端接近于筛箱144的后纵壁144A的方式、以向后上升的倾斜姿势配备在筛箱144的后部,通过与筛箱144 一起前后摆动,对来自承接网116的后端部、逐稿器147、及谷粒筛149的处理物实施筛分选处理,一边使带枝梗谷粒及双股粒等作为第2种物体从谷壳刮板150A之间漏下,一边将没有从谷壳刮板150A之间漏下的较长的杆屑等处理物向筛箱144的后方移送。谷粒筛149和第2谷壳筛150以在侧视中前后排列在一直线上的方式配备,谷壳筛146和第2谷壳筛150以带有阶差的状态前后配备,以使第2谷壳筛150的前端部成为比谷壳筛146的后端部低的配置高度。另外,作为第2谷壳筛150,既可以是将多个谷壳刮板150A在前后方向上可连动摆动地连结而可开度调节地构成的可动式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是将多个谷壳刮板150A以规定的后倾斜姿势固定而不能开度调节地构成的固定式的结构。风车121配备在摆动分选机构12 0的前下方,构成为,通过以左右朝向的风车轴151为中心向左侧视左转方向旋转而产生分选风,并且该分选风从形成在风车箱152的后下部的吹出口 152A作为吹过后上方的谷粒筛149与第I回收部124之间、谷粒筛149的整个区域、以及谷粒筛149与第2谷壳筛150之间的精分选用供给。在风车121的吹出口 152A中,配备有将来自风车121的分选风分为吹过谷粒筛149及谷粒筛149的底面附近的上层风、和吹过第I回收部124的上方附近的下层风的风向板152B。风向板152B在上部具备用来提高上层风的流速的节流面152Ba,从后端部向后下方伸出有将下层风的吹出方向修正为水平或水平附近的风向部152Bb。由此,使来自风车121的分选风对于从谷粒筛149漏下而向第I回收部124流下的处理物、以及谷粒筛149的筛分选中的处理物从前下方作用,能够进行从这些处理物将比重较小的杆屑等尘埃吹开并向后上方风力输送的风力分选,通过该风力分选,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一边防止杆屑等尘埃向第I回收部124的混入一边将从谷粒筛149漏下的单粒化谷粒向第I回收部124回收的第I回收处理。特别是,通过对刚从谷粒筛149漏下后的处理物作用提高了流速的上层风,能够将比较大的杆屑等效率良好地风力分选,通过对被去除了比较大的杆屑等而流下到第I回收部124的附近的处理物作用水平或大致水平地吹过第I回收部124的上方附近的下层风,能够将残留在该处理物中的比较小的杆屑等精度良好地风力分选。副风车122配备在以将捋脱滚筒119的扒入部133从下方覆盖的方式配备的谷杆导引板129与上述风车之间的比摆动分选机构120靠前侧的空间中,构成为,通过以左右朝向的副风车轴153为中心向左侧视左转方向旋转而产生分选风,并且将该分选风从形成在副风车箱154的后下部的吹出口 154A作为吹过装备在粗分选用的谷粒盘145的底面上的向后下降倾斜姿势的上侧风向板155与从精分选用的谷粒盘148向前方水平地伸出的下侧风向板156之间、谷壳筛146与精分选用的谷粒盘148及谷粒筛149之间、以及逐稿器147与第2谷壳筛150之间的粗分选用供给。另外,副风车122的侧视的外径(旋转直径)设定为风车121的侧视的外径(旋转直径)的1/2 (或大致1/2)。由此,能够将来自副风车122的分选风在通过上侧风向板155与下侧风向板156之间的向后变窄的空间而提高了流速的状态下,对从谷壳筛146漏下而向精分选用的谷粒盘148及谷粒筛149流下的处理物、及从承接网116的后端部及逐稿器147流下的处理物有效地作用,结果,能够良好地进行从这些处理物将比重较小的杆屑等尘埃吹开并向后上方风力输送的风力分选,通过该风力分选,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杆屑等尘埃向谷粒筛149或第2谷壳筛150的流下,能够实现谷粒筛149及第2谷壳筛150中的分选效率及分选精度的提闻。此外,由于来自副风车122的分选风难以通过谷壳筛146的谷壳刮板146A之间,所以起因于来自副风车122的分选风强劲地通过谷壳筛146的谷壳刮板146A之间而从谷壳筛146的漏下被抑制,能够防止因向后方的逐稿器147移送的处理物增加带来的分选效率的下降。第2风车123配备在第2谷壳筛150的前下方的第I回收部124与第2回收部125之间,构成为,通过以左右朝向的第2风车轴157为中心向左侧视左转方向旋转而产生分选风,并且将该分选风从形成在第2风车箱158的后上部的吹出口 158A,作为通过第2谷壳筛150的下方从第2谷壳筛150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吹过的第2分选用,朝向作为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后纵壁的筛箱144的后纵壁144A供给。此外,吹出口 158A以其吹出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与第2谷壳筛150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的方式向后方侧伸出,并且,其上侧及下侧的导引面形成为越靠吹出方向下游侧则上下间隔越狭的前部变窄形状。另外,吹出口 158A的上侧的导引面形成为侧视弯曲为倒V字状的形状。即,能够使来自第2风车123的分选风在通过前部变窄形状的吹出口 158A提高了流速的状态下从第2谷壳筛150的前端附近吹出,由此,能够使来自第2风车123的分选风对从第2谷壳筛150漏下而向第2回收部125流下的处理物有效地作用,结果,能够良好地进行从该处理物将比重较小的杆屑等尘埃吹开、与通过与谷壳刮板150A的钩挂而滞留在·第2谷壳筛150的后端部上的较长的杆屑等一起从第2谷壳筛150的后端部向后上方风力输送的风力分选,通过该风力分选,能够在防止杆屑等尘埃向第2回收部125的混入的同时、精度良好地进行将从第2谷壳筛150漏下的带枝梗谷粒及双股粒等向第2回收部125回收的第2回收处理。此外,由于来自第2风车123的分选风难以通过配备在第2谷壳筛150的前部侧的谷壳刮板150A之间,所以不易给在谷壳筛146的后端部附近合流的来自风车121及副风车122的分选风带来影响,并且起因于来自第2风车123的分选风强劲地通过第2谷壳筛150的前部侧的谷壳刮板150A之间而从第2谷壳筛150的前部侧的漏下被抑制,能够防止因向筛箱144的后方移送的谷粒增加带来的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在回收部103C中,第I回收部124形成为将从谷粒筛149漏下的第I种物体向底部的第I种物体送出区域流下导引的侧视底部变窄形状。第2回收部125形成为将从第2谷壳筛150漏下的第2种物体向底部的第2种物体送出区域流下导引的侧视底部变窄形状。此外,在第2回收部125的前部上方,以从前方侧覆盖的方式伸出有第2风车箱158的吹出口 158A。在第I回收部124的底部上,配备有通过以左右朝向的第I螺杆轴159为中心向左侧视左转方向旋转、将流下到第I回收部124的第I种物体送出区域的第I种物体向右方输送的第I输送螺杆160。在第2回收部125的底部上,配备有通过以左右朝向的第2螺杆轴161为中心向左侧视左转方向旋转、将流下到第2回收部125的第2种物体送出区域的第2种物体向右方输送的第2输送螺杆162。在第I输送螺杆160的右端部上,连动连结着将第I输送螺杆160输送后的第I种物体向装袋装置104的上部扬送的斗式的扬送输送机163。在第2输送螺杆162的右端部上,连动连结着对第2输送螺杆162输送后的第2种物体再次实施捋脱处理的再处理机构164、以及将该再处理机构164的再处理后的第2种物体向粗分选用的谷粒盘145还原输送的螺杆式的第2还原螺杆165。在脱谷装置103的后端下部,配备有将随着捋脱处理从排杆口 132流出的脱谷谷杆及通过分选处理送出到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后方的较长的杆屑等切碎而向机外排出的切碎机166。切碎机166构成为,在连结在脱谷装置103的后端下部上的排杆罩167的内部,通过相对于在左右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整齐排列配备的多个固定刃168、在左右朝向的切碎机轴169上在其周向及左右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整齐排列装备的多个旋转刃170以切碎机轴169为中心向左侧视左转方向旋转,将脱谷谷杆等切碎。如图20及图25所示,在该联合收割机中,在搭乘驾驶部107的驾驶座席171的下方配备有发动机172,将来自该发动机172的动力在从发动机172向左方伸出的输出轴173分支为行进用和作业用。如图25所示,行进用的动力从发动机172的输出轴173经由行进用的传动机构A向左右的履带式行进装置106传递。行进用的传动机构A由带传动式的传动机构174、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75、及内置在变速箱176中的齿轮式传动机构(未图示)等构成。如图22、图23及图25所示,作业用的动力从发动机172的输出轴173经由作业用的传动机构B向收割输送装置102及脱谷装置103传递。在收割输送装置102中,作为由
来自发动机172的动力驱动的被驱动机器C,具备旋转拨禾轮109、切断机构110、螺旋推运器111、及供料器112。在脱谷装置103中,作为由来自发动机172的动力驱动的被驱动机器D,具备捋脱滚筒119、摆动分选机构120、风车121、副风车122、第2风车123、第I输送螺杆160、第2输送螺杆162、扬送输送机163、再处理机构164、第2还原螺杆165、及切碎机166。作业用的传动机构B将来自发动机172的动力从发动机172的输出轴173经由带传动式的传动机构177向风车轴151的右端部减速传递,在该风车轴151的作为传动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右端部,分支为高速传动系统H和低速传动系统L。高速传动系统H构成为,将风车轴151的旋转动力从风车轴151的作为传动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左端部经由带传动式的第I传动机构178向副风车轴153的左端部、第2风车轴157的左端部、和中继轴179增速传递,从中继轴179经由带传动式的第2传动机构180向切碎机轴169的左端部增速传递。低速传动系统L构成为2级减速式将风车轴151的旋转动力从风车轴151的右端部经由带传动式的第I减速机构181向左右朝向的惰轮轴182的右端部减速传递,从惰轮轴182的左端部经由带传动式的第2减速机构183向第I螺杆轴159的左端部和第2螺杆轴161的左端部减速传递。此外,构成为,将第2螺杆轴161的旋转动力经由带传动式的第3传动机构184向摆动分选机构120的摆动轴185减速传递。即,在作业用的传动机构B中,通过在将来自发动机172的动力传递的风车轴151的右端部分支为高速传动系统H和低速传动系统L,与在风车轴151的左端部分支为高速传动系统H和低速传动系统L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作用在风车轴151上的负荷。并且,能够使风车121、副风车122、及第2风车123高速旋转驱动,由此,能够从这些各风车121 23产生较强的分选风,结果,能够实现风力分选的分选精度的提高。此外,能够使切碎机166也高速旋转驱动,结果,作为切碎机166能够确保较高的切碎性能。另一方面,能够将第I输送螺杆160及第2输送螺杆162以不易发生由这些螺杆带来的谷粒的损伤的低速驱动,结果,能够防止起因于通过第I输送螺杆160及第2输送螺杆162的输送而谷粒损伤的谷粒品质的下降。此外,能够将摆动分选机构120以低速摆动驱动,由此,能够防止起因于通过摆动分选机构120的高速摆动驱动而谷粒弹跳的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及第3损失的发生。并且,通过将低速传动系统L构成为2级减速式,能够使第I减速机构181及第2减速机构183等的变速比变小,作为第I减速机构181及第2减速机构183等中具备的各带轮181A、181B、183A 183C而能够采用小径者。由此,能够容易地避免与各带轮181A、181BU83A 183C等其他物体的干涉,从风车轴151向各输送螺杆160、162等的减速传动变得容易进行。结果,能够提高作业用的传动机构B的组装性及维护性。在作业用的传动机构B中,并列地具备将来自发动机172的动力向捋脱滚筒轴118传递的捋脱滚筒传动系统LI和向作为收割输送装置102的输入轴的供料器驱动轴114传递的收割输送传动系统L2。捋脱滚筒传动系统LI构成为,将经由风车轴151及作为中继传动轴的惰轮轴182的来自发动机172的动力,从惰轮轴182的左端部经由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186作为捋脱滚筒用的输入轴向传动箱187中具备的左右朝向的传动轴188的左端部传递,从传动轴 188的右端部经由锥齿轮式的传动机构189向捋脱滚筒轴118传递。传动箱187连结在脱谷框架115的上侧框架部115A的前端上部上。传动轴188以其左端部从传动箱187的左端部向横外方伸出的方式装备在传动箱187的左半部。锥齿轮式的传动机构189内置在传动箱187的左右中央部。收割输送传动系统L2构成为,将经由风车轴151及惰轮轴182的来自发动机172的动力从惰轮轴182的左端部经由收割输送用的传动机构190向供料器驱动轴114的左端部传递。在收割输送用的传动机构190中,采用能够实现从惰轮轴182向供料器驱动轴114的传动的断续的带张紧离合器。构成为,传递到供料器驱动轴114的动力经由链式的第I传动机构191向左右朝向的第I中继轴192传递,从第I中继轴192经由联系机构193向切断机构110传递,并且从第I中继轴192经由链式的第2传动机构194向左右朝向的螺旋推运器轴195传递,从螺旋推运器轴195经由链式的第3传动机构196向左右朝向的第2中继轴197传递,从第2中继轴197经由带传动式的第4传动机构198向左右朝向的拨禾轮轴199传递。在传动箱187的右半部,以逆旋转轴200的右端部从传动箱187的右端部向横外方伸出的方式,装备有与锥齿轮式的传动机构189中具备的逆旋转动力取出用的锥齿轮189A —体旋转的左右朝向的逆旋转轴200。并且,横跨逆旋转轴200的右端部和供料器驱动轴114的右端部,架设有能够进行从逆旋转轴200向供料器驱动轴114的逆旋转动力的传递的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201。在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201中,采用能够实现从逆旋转轴200向供料器驱动轴114的传动的断续的带张紧离合器。S卩,在收获作业时,通过使收割输送用的传动机构190为传动状态、使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201为切断状态,能够将收割输送装置102正旋转驱动,能够将谷杆收割输送。此夕卜,在收割输送装置102中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通过将收割输送用的传动机构190切换为切断状态、将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201切换为传动状态,能够将收割输送装置102逆旋转驱动,能够将堵塞在收割输送装置102中的谷杆简单地去除。如图22、图23及图25 图27所示,捋脱滚筒传动系统LI的传动轴188装备在如上述那样连结在脱谷框架115的上侧框架部115A的前端上部上的传动箱187的左半部。供料器驱动轴114经由左右一对轴承部件202连结在脱谷框架115的上侧框架部115A的前端下部。惰轮轴182在脱谷装置103的作为与收割输送装置102的连接端的前端的外侧,以位于风车轴151与副风车轴153之间的比风车轴151靠副风车轴的位置的方式,经由左右一对轴承部件203连结在脱谷框架115的下侧框架部115B的前端上部。即,作为捋脱滚筒用的输入轴的传动轴188、作为收割输送装置102的输入轴的供料器驱动轴114、和惰轮轴182依次从脱谷装置103的上部朝向下部,以将惰轮轴182接近于传动轴188及供料器驱动轴114的状态、并且以大致沿着脱谷装置103的前端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而配备。由此,能够在收割输送装置102与脱谷装置103的连接部位上,以前后宽度较窄的上下朝向且尽量缩短其上下长度的状态,紧凑地配备将惰轮轴182与传动轴188连动连结的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186、以及将惰轮轴182与供料器驱动轴114连动连结的收割输送用的传动机构190。如图22、图23及图26所示,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186具备小径的第I带轮186A和大径的第2带轮186B (—对传动旋转体的一例),构成为将这些带轮186AU86B通过传动 轮轴182的左端部上的轮毂部186Aa、和以与该轮毂部186Aa—体旋转的方式从左外侧螺栓连结在轮毂部186Aa上的小径的外周部186Ab构成。第2带轮186B由以与传动轴188一体旋转的方式外嵌在传动轴188的左端部上的轮毂部186Ba、和以与该轮毂部186Ba —体旋转的方式从左外侧螺栓连结在轮毂部186Ba上的大径的外周部186Bb构成。各轮毂部186Aa、186Ba及各外周部186Ab、186Bb以各轮毂部186Aa、186Ba及各外周部186Ab、186Bb的嵌合径及连结部位等一致的方式构成,以便能够进行各外周部186Ab、186Bb对于各轮毂部186Aa、186Ba的换上。通过该结构,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186构成为,通过各外周部186Ab、186Bb对于各轮毂部186Aa、186Ba的换上,能够将对于捋脱滚筒119的传动状态切换为大豆用的低速传动状态和稻麦用的高速传动状态,所述大豆用的低速传动状态是在与惰轮轴182 —体旋转的轮毂部186Aa上螺栓连结小径的外周部186Ab并且在与传动轴188 —体旋转的轮毂部186Ba上螺栓连结大径的外周部186Bb的状态,所述稻麦用的高速传动状态是在与惰轮轴182 一体旋转的轮毂部186Aa上螺栓连结大径的外周部186Bb并且在与传动轴188 —体旋转的轮毂部186Ba上螺栓连结小径的外周部186Ab的状态。如图22、图23、图25及图26所示,供料器驱动轴114、惰轮轴182、及传动轴188分别以它们的各左端部位于行进车体101的左侧端的方式朝向左外方伸出。在惰轮轴182的左端部上,通过键连结,以与惰轮轴182 —体旋转的方式外嵌着收割输送传动系统L2中的作为传动方向最上游侧的传动旋转体的收割输送用的传动机构190的输出带轮190A。在输出带轮190A的右端部上一体形成有第2减速机构183的输出带轮183A。在输出带轮190A的左端部上一体形成有第I带轮186A的轮毂部186Aa。如图19及图20所示,在脱谷装置103的左侧部,可拆装地装备有将配备在脱谷装置103的左外侧前端部的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186及收割输送用的传动机构190等从左外侧覆盖的第I罩104和第2罩205(分别是将脱谷传动系统的传动机构覆盖的罩的一例)、和与第2罩205 —起将配备在脱谷装置103的左外侧下部的第I传动机构178、第2传动机构180、第2减速机构183、及第3传动机构184等从左外侧覆盖的第3罩206,并且以能够进行以在其后端部具备的纵轴心为支点的开闭摆动操作的方式装备有将脱谷部103A的左侧部从左外侧覆盖的第4罩207。根据上述结构,作业用的传动机构B通过从脱谷装置103的左侧部将第I罩104和第2罩205拆下、进行位于行进车体101的左侧端部的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186的各外周部186Ab、186Bb对于各轮毂部186Aa、186Ba的换上,能够将对于捋脱滚筒119的传动状态简单地切换为稻麦用的高速传动状态和大豆用的低速传动状态,结果,在收获难以损伤的稻或麦等的情况下,通过将对于捋脱滚筒119的传动状态切换为稻麦用的高速传动状态,能够实现处理能力的提高,在收获容易损伤的大豆等的情况下,通过将对于捋脱滚筒119的传动状态切换为大豆用的低速传动状态,能够防止因捋脱处理时的损伤造成的品质的下降。并且,不论对于捋脱滚筒119的传动状态的切换如何,都能够将正旋转驱动收割输送装置102时的驱动速度、以及摆动分选机构120、各风车121 23、各输送螺杆160、162、165、及切碎机166的各驱动速度维持为一定,由此,能够防止起因于对捋脱滚筒119的传动状态的切换的收割输送装置102中的收割输送性能的下降、分选部103B中的分选性能 及分选效率的下降、各输送螺杆160、162、165的输送性能的下降、以及切碎机166的切碎性能的下降等。另外,在作业用的传动机构B中,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例如如以下这样构成。〔 I〕将高速传动系统H构成为,将风车轴151的旋转动力从作为风车轴151的传动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右端部向副风车轴153的右端部、第2风车轴157的右端部、和切碎机轴169的右端部增速传递。〔2〕将低速传动系统L构成为,将风车轴151的旋转动力从作为风车轴151的传动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右端部向第I螺杆轴159的右端部、第2螺杆轴161的右端部和摆动轴185的右端部减速传递。〔3〕将捋脱滚筒传动系统LI构成为,从风车轴151的右端部或左端部或惰轮轴182的右端部向捋脱滚筒119传动。〔4〕将收割输送传动系统L2构成为,从风车轴151的右端部或左端部或惰轮轴182的右端部向收割输送装置102传动。〔5〕在高速传动系统H的第I传动机构178和第2传动机构180、以及低速传动系统L的第I减速机构181和第2减速机构183等中,采用链传动式的结构。或者在低速传动系统L的第I减速机构181中采用齿轮传动式的结构。〔6〕作为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186及收割输送用的传动机构190,米用链传动式的结构或齿轮传动式的结构。〔7〕将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186构成为,通过对于经由该传动机构186连动连结的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惰轮轴182或风车轴151)和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188的大小一对传动旋转体(将轮毂部186Aa、186Ba和外周部186Ab、186Bb —体形成的结构)本身的换上,将对于捋脱滚筒119的传动切换为高低2级。或者构成为,通过对于经由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186连动连结的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惰轮轴182或风车轴151)和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188的、附属于联合收割机的低速传动专用的一对传动旋转体(将轮毂部和外周部一体形成的结构)与高速传动专用的一对传动旋转体(将轮毂部和外周部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更换,将对于捋脱滚筒119的传动切换为高低2级。或者构成为,在经由捋脱滚筒用的传动机构186连动连结的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惰轮轴182或风车轴151)和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188的各自上,以一体旋转的方式外嵌高低传动兼用而构成的传动旋转体的轮毂部,通过对于这些各轮毂部的、附属于联合收割机的低速传动专用的一对传动旋转体的外周部和高速传动专用的一对传动旋转体的外周部的更换,将对于捋脱滚筒119的传动切换为高低2级。〔8〕构成为,通过不装备逆旋转动力取出用的锥齿轮189A、逆旋转轴200、及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201,使得不能进行收割输送装置102的逆旋转驱动。如图19、图22及图23所示,在车体框架105的脱谷装置 103的正前方部位上,利用惰轮轴182的下方空间而配备有工作油箱208。如图21所示,摆动分选机构120构成为,通过缩短配备在其前端上部的粗分选用的谷粒盘145的前后长度、缩短向前方的伸出长度,使其前端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与承接网116的前端(捋脱滚筒119的捋脱处理部134的前端)一致(也可以大致一致)。此外,遍及在支承承接网116的前端的支承部件中利用的谷杆导引板129的后端部和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端装备有防止向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方的处理物的漏出的漏出防止机构209。漏出防止机构209由从谷杆导引板129的后端部向下方垂下的上侧漏出防止板209A、和立设在筛箱144的前端上的下侧漏出防止板209B构成。在各漏出防止板209A、209B中采用帆布或橡胶板等。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摆动分选机构120不必要地摆动到比承接网116的前端位置靠前方,由此,能够在风车121与谷杆导引板129之间的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方确保较大的空间,通过利用该空间装备大型的副风车122,能够对大量的处理物确保更充分的分选风。此外,在构成为向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方的摆动极限成为承接网116的前端位置或前端位置的附近的同时,能够可靠地将从承接网116的前端部漏下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120供给,能够防止起因于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方漏出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如图21所示,摆动分选机构120使筛箱144的后端侧向后方伸出,以使作为其后端的筛箱144的后端在比承接网116的后端靠后方位于捋脱滚筒119的后端(捋脱处理部134的后端)附近的位置。此外,第2谷壳筛150使前端侧向前方伸出以使其前端与谷壳筛146的后端在如后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并且将其后端侧伸出到筛箱144的后端。S卩,成为将摆动分选机构120相对于捋脱滚筒119 (捋脱处理部134)配备在后侧附近、以使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后端成为位于比承接网116的后端靠捋脱滚筒119的后端(捋脱处理部134的后端)附近的状态的结构,由此,能够将从承接网116的后端部漏下的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120可靠地供给,能够防止起因于处理物向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后方漏出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此外,因为第2谷壳筛150的处理面积(漏下面积)变大,所以能够使第2谷壳筛150的对于第2处理物的分选处理能力提高。另外,在图21中用实线表示的摆动分选机构120的状态(位置)是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端达到了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的状态,在图21中用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的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后端部的状态(位置)是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后端达到了后方的摆动极限位置的状态。
如图21及图24所示,在后侧支承部件131上,装备有从其下部朝向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后方以向后下降倾斜姿势伸出、将从排杆口 132流下的脱谷谷杆及较长的杆屑等排出物向配备在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后方的切碎机166导引的排杆导引板210。由此,能够防止起因于不从承接网116漏下而从排杆口 132流下的脱谷谷杆及较长的杆屑等排出物被供给到第2谷壳筛150的第2谷壳筛150中的分选效率及分选精度的下降等。如图21所示,谷壳筛146以相对于分隔板139向前侧偏倚的状态配备,以使从配备在捋脱滚筒119的捋脱处理部134的前后中间部位上的分隔板139到谷壳筛146的前端的前后长度La比从分隔板139到谷壳筛146的后端的前后长度Lb长。S卩,在该摆动分选机构120中,将谷壳筛146的比分隔板139靠前侧的处理面积(漏下面积)确保得较大,由此,即使通过分隔板139而捋脱处理后的处理物的许多漏下到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部侧,也能够将该处理物通过谷壳筛146效率良好地粗分选。另外,粗分选用的谷粒盘145的前后长度设定为与从分隔板139到谷壳筛146的前端的前后长度La大致相同的长度(或比从分隔板139到谷壳筛146的前端的前后长度La短的长度),构成为,粗分选用的谷粒盘145的后端部及谷壳筛146的前端部位于前端用的·支承板137和分隔板139的前后中间部。如图22及图23所示,在脱谷框架115的下侧框架部115B的前部,从前后夹着形成在风车箱152的左右两端部上的风车用的吸气口 152C立设有支承脱谷部103A的前部侧的左右一对前侧支柱部件211和左右一对后侧支柱部件212。并且,横跨位于左右相同侧的前侧支柱部件211的下部侧和后侧支柱部件212的下部侧,以横截风车用的吸气口 152C的方式架设有前后朝向的风车支承部件213,所述前后朝向的风车支承部件213可旋转地支承风车轴151的左右的端部。此外,横跨位于左右相同侧的前侧支柱部件211的上部侧和后侧支柱部件212的上部侧,以横截形成在副风车箱154的左右两端部上的副风车用的吸气口 154B的方式架设有前后朝向的副风车支承部件214,所述前后朝向的副风车支承部件214可旋转地支承副风车轴153的左右的端部。S卩,由于利用为了支承脱谷部103A的前部侧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来构成的左右一对前侧支柱部件211和左右一对后侧支柱部件212支承风车121及副风车122,所以能够实现支承构造的简单化。如图22所示,在左右的各副风车支承部件214上,在夹着副风车轴153的前后的位置上形成有副风车用的辅助吸气口 214A。由此,能够改善因副风车支承部件214将副风车用的吸气口 154B横截而容易变得不足的对于副风车122的吸气量,能够良好地进行通过来自副风车122的分选风进行的风力分选。如图21所示,风车121以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端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位于其风车轴151的正上方附近位置(也可以是正上方位置)的方式配备。此外,如上述那样,使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端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与承接网116的前端一致(也可以大致一致)。并且,通过这样设定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端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并且配备承接网116及风车121,在风车121的前半部的正上方位置形成收容空间,在该收容空间中,以使风车121的前端与副风车122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大致一致(也可以一致)的状态配备有副风车122。S卩,构成为,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端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风车121的风车轴21和承接网116的前端在大致铅直线上(也可以是铅直线上)排列,由此,能够防止摆动分选机构120不必要地摆动到比承接网116的前端位置靠前方,并且能够在风车121的前半部的上方、在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方确保较大的收容空间,能够利用该收容空间装备更大型的副风车122,结果,对于大量的处理物能够确保更充分的分选风。如图21所示,风车121及副风车122装备在脱谷框架115的下侧框架部115B上,以使它们的前端与装备在脱谷框架115的上侧框架部115A的内部的捋脱滚筒119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大致一致(也可以是一致)。由此,与将配备在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前下方的风车121以其前端位于比捋脱滚筒119的前端靠后方的方式配备在后方附近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配备在摆动分选机构120的下部的谷粒筛149的前后长度变长,能够将谷粒筛149的处理面积(漏下面积)确保得较大,所以能够实现谷粒筛149中的谷粒回收效率的提高。此夕卜,能够将副风车122以不从脱谷框架115的前端向前方伸出的状态紧凑地配备,能够防止起因于装备副风车122的脱谷分选构造的大型化。另外,在脱谷装置103的脱谷分选构造中,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例如如以下这样构成。〔I〕将来自副风车122的分选风向摆动分选机构120供给,以使来自副风车122的分选风积极地通过谷壳筛146的谷壳刮板146A之间。〔2〕将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后端侧向比承接网116的后端靠后方伸出,以使摆动分选机构120的后端的向后方的摆动极限位置与捋脱滚筒119的后端(捋脱处理部134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
〔I〕作为捋脱滚筒119,也可以构成为,以左右朝向装备在行进车体101上,以便以左右朝向的捋脱滚筒轴118为中心旋转,对供给到其左右一端部的来自收割输送装置的收割谷杆实施捋脱处理。在此情况下,作为捋脱处理中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左右一端侧为捋脱滚筒119 (脱谷装置103)的前方侧,作为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左右另一端侧为捋脱滚筒119 (脱谷装置103)的后方侧。〔2〕作为第2分选体150,也可以采用将形成为锯齿状的多个齿条板以前后朝向的姿势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设定间隔整齐排列配备而构成的逐稿器。〔3〕也可以构成为,将来自发动机172的动力在作为风车轴151的传动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左端部分支为高速传动系统H和低速传动系统L,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将来自发动机172的动力在作为风车轴151的传动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右端部上不经由惰轮轴182而直接并列地分支为高速传动系统H和低速传动系统L。〔4〕也可以构成为,在捋脱滚筒传动系统LI的传动方向下游侧串联地连动连结收割输送传动系统L2。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捋脱滚筒传动系统LI连动连结在作为风车轴151的传动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左端部上,此外也可以将捋脱滚筒传动系统LI在作为风车轴151的传动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右端部上不经由惰轮轴182而直接地连动连结。〔5〕也可以构成为,在收割输送传动系统L2的传动方向下游侧串联地连动连结捋脱滚筒传动系统LI。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收割输送传动系统L2连动连结在作为风车轴151的传动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左端部上,此外,也可以将收割输送传动系统L2在作为风车轴151的传动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右端部上不经由惰轮轴182而直接地连动连结。
〔6〕也可以构成为,将作为捋脱滚筒用的输入轴的传动轴188、作为收割输送装置102的输入轴的供料器驱动轴114与惰轮轴182用单一的带传动式的传动机构连动连结。〔7〕作为捋脱滚筒119,也可以 采用具备圆筒状的捋脱处理部的鼓式的结构。
〔第3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图28 图36,一边说明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也用在普通型(全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中。〔整体结构〕
如图28及图29所示,该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在以左右一对履带行进装置301行进的自行进机体Al的前部位置具备驾驶部BI、和收割前处理部Cl,并且在自行进机体Al上具备被投入来自该收割前处理部Cl的谷杆的脱谷处理部D1、和将来自脱谷处理部Dl的谷粒积存的粮箱E。粮箱E通过绕自行进机体Al的后部位置的纵向姿势的纵轴心Y的旋绕而向收纳在自行进机体Al中的作业姿势(在图29中用实线表示的姿势)、和从自行进机体Al向横向伸出的检修姿势(在图29中用假想线表示的姿势)切换自如地被支承,在该粮箱E的后面上具备卸料器F。该卸料器F如图36所示,绕前后朝向姿势的摆动轴心X摆动自如地装备,以向使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存姿势、和使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方的排出姿势切换自如。此外,在自行进机体Al的后端部,在粮箱E的后方位置上具备燃料箱304。在驾驶部BI的驾驶座席302的下方位置配置有发动机303,在自行进机体Al的前部的中央位置上具备将来自发动机303的驱动力向左右的履带行进装置301传递的变速箱(未图示)。在该变速箱中具备将来自发动机303的驱动力无级地变速的无级变速装置,并且内置有进行向左右的履带行进装置301传递的驱动力的断续的操向离合器(未图示)。收割前处理部Cl构成为,将植立谷杆的穂前侧通过拨禾轮305的旋转动作扒起,将该谷杆的株根用切割器306切断,将收割的谷杆(收割谷杆)的全杆通过横送螺旋推运器307沿横向输送,将该收割谷杆的全杆通过供料器308向脱谷处理部Dl投入。此外,该收割前处理部Cl绕后端部的横轴心(图外)上下摆动自如地连结,并且具备进行该上下摆动的液压缸等致动器,能够通过由该致动器的动作进行的摆动量的设定进行谷杆的收割高度的调节而构成。〔搭乘驾驶部〕
在上述驾驶部BI中,具备覆盖上述发动机303的上方侧的箱状的发动机罩311,在该发动机罩311的上表面上具备驾驶座席302,以便驾驶者能够就座。在该发动机罩311的外侧部形成有吸气箱311A,在该吸气箱311A的外面侧,为了冷却风的吸气而形成有张设有防尘网的吸气部311B。在驾驶座席302的前方侧,具备进行自行进机体Al的操向控制和控制收割前处理部Cl的升降的操向杠杆312,在驾驶座席302的左侧部具备控制自行进机体Al的行进速度的变速杠杆313、和使收割前处理部Cl和脱谷处理部Dl呈现驱动状态和停止状态的作业杠杆314。此外,在吸气箱311A的上部的前面侧具备排出离合器杠杆315。操向杠杆312在非操作状态下维持为中立姿势,通过以该中立姿势为基准向左右方向进行摆动操作,控制内置在变速箱中的操向离合器而实现自行进机体Al的操向(旋绕)。此外,通过将该操向杠杆312在前后方向上操作,控制上述致动器而实现收割前处理部Cl的升降。此外,变速杠杆313通过向前后方向的操作,将无级变速装置变速操作而实现行进速度的变更。作业杠杆314通过向前后方向的操作,进行执行对于脱谷处理部Dl的动力的断续的离合器的通断,并且进行执行对于收割前处理部Cl的动力的断续的离合器的通断。如图35所示,具备将来自发动机303的驱动力向粮箱E的排出系统传递的排出离合器G,联系着上述排出离合器杠杆315,以操作该排出离合器G。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该排出离合器杠杆315操作到接通位置,将排出离合器G合操作而将来自发动机303的驱动力向粮箱E的底螺杆321传递,进而驱动卸料器F而实现从粮箱E的谷粒的排出。〔脱谷部〕
上述脱谷处理部Dl具备绕沿着自行进机体Al的前后方向的姿势的轴心驱动旋转以进行供给到捋脱室中的收割谷杆的捋脱处理的轴流型的捋脱滚筒(未图示),并且具备从通过该捋脱滚筒的捋脱处理得到的处理物分选谷粒的分选处理装置(未图示)。扬谷装置309将在该分选处理装置中分选出的谷粒向粮箱E供给,将谷粒以外的杆屑等从分选处理装置向 自行进机体Al的后方落下释放。〔粮箱和卸料器〕
如图30 图36所示,上述粮箱E在箱主体320的底部具备将积存在箱主体320中的谷粒朝向后方送出的底螺杆321。箱主体320的底壁320B形成为倾斜面,以使积存的谷粒向自行进机体Al的外侧方流下,由于是这样的构造,所以底螺杆321被配置在偏位于自行进机体Al的外侧的位置上。如图35所示,将底螺杆321的螺杆轴321A的前端从箱主体320的前壁320f向前方突设,经由锥齿轮322连结在该突设部位上的横向姿势的中间轴323装备在箱主体320的前壁320f的下部。上述排出离合器G构成为对中间轴323传递来自发动机303的驱动力的带张紧式,排出离合器杠杆315构成为,通过调节该离合器机构的带的张紧,进行动力的断续。底螺杆321的螺杆轴321A的轴心与摆动轴心X —致,在箱主体320的后壁320r上具备将从底螺杆321送来的谷粒向卸料器F输送的弯管单元330。该弯管单元330如图30及图32所示,具有横向姿势的筒状的基端部331、和相对于它以正交的姿势连接的筒状的伸出部332,并且基端部331具有连结在粮箱上的固定筒331A、相对于该固定筒33IA配置在与摆动轴心X同轴心上的旋转筒331B、和将该固定筒331A与旋转筒331B相互旋转自如地连结的接头机构331C。接头机构331C具有将固定筒331A与旋转筒331B以摆动轴心X为中心摆动自如地连结的构造,并且具备将旋转筒331B在防松状态下保持的多个保持体333,具备用来容许该保持体333与旋转筒331B的相对旋转的套筒或轴环等。保持体333支承在与粮箱E一体地旋转的支承板362上。虽然在图中没有表示,但在基端部331上形成将内部的尘埃排出的开口,拆装自如地具备将该开口关闭的盖体,构成为,将该开口开放而能够进行内部的尘埃的排出、和内部的检修。卸料器F具备排出筒341、和配置在该排出筒341的内部的排出螺杆342,并且在排出侧端部上具备将谷粒向与排出筒34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导引的排出导引部343。排出螺杆342的基端侧构成为对于螺杆轴342A形成有两根螺旋的双重螺旋,通过该基端侧能够将谷粒可靠地输送。另外,螺杆轴342A以旋转轴心Z为中心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排出筒341的上端上具备进行谷粒的排出方向的照明的灯345。
在弯管单元330的基端部331的内部插入着底螺杆321的螺杆轴32IA的一部分,在弯管单元330的伸出部332的内部插入着排出螺杆342的一部分。在底螺杆321的输送末端位置的螺杆轴321A上具备将谷粒扒起的旋转板321B,在弯管单元330的内部具备锥齿轮机构344,所述锥齿轮机构344具有绕相互正交的轴心旋转以将该螺杆轴321A的驱动力向排出螺杆342的螺杆轴342A传递的一对锥齿轮344G。根据这样的传动构造,能够将底螺杆321的驱动力经由弯管单元330的锥齿轮机构344向排出螺杆342传递,构成为,能够将粮箱E的谷粒从底螺杆321向排出螺杆342输送,能够从卸料器F的送出端排出。
在该卸料器F中,底螺杆321的旋转方向从后方观察粮箱E设定为左转方向(逆时针方向),当从卸料器F将谷粒送出时,对于卸料器F的排出筒341,作用使该卸料器F朝向收存姿势的转矩(参照图36)。由此,在将谷粒排出时,总是向将卸料器F的排出侧端部抬起的方向作用力。另外,通过底螺杆321的形状的变更,也能够将旋转方向设定为相反方向,在这样设定了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在谷粒的送出时,在将卸料器F的排出侧端部降低的方向上作用力。在粮箱E的箱主体320的后壁320r上,通过托架326连结固定着使纵轴心Y为同轴心的支柱状部件325。该支柱状部件325成形为圆柱状,在其下端部上连结着中间体360。在该中间体360的下表面上以圆筒状、以比支柱状部件325小径,在与纵轴心Y同轴心上连结着支承部件361,该支承部件361的下端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连结于机体框架350上的托架350A所具备的轴承体351上。具备以将支承部件361从前后位置夹入的状态、连结在支承部件361、中间体360和弯管单元330的基端部331上的一对支承板362,对于一对支承板362的一个,具备上述保持体333。由此,粮箱E以纵轴心Y为中心被旋绕自如地支承,在其旋绕时,粮箱E、卸料器F、弯管单元330、支柱状部件325、中间体360、支承部件361、和支承板362 —体地旋绕。在机体框架350上,在相邻于支柱状部件325的位置上具备与纵轴心Y平行的纵姿势的纵框架352,在该纵框架352上具备上述旋转支承体353。该旋转支承体353成形为环状,旋转自如地将支柱状部件325的外周面抱入。此外,由于支承部件361是比支柱状部件325小径,所以通过将弯管单元330的基端部331接近于支承部件361配置,在俯视中支柱状部件325和基端部331成为一部分重复的位置关系,实现了支柱状部件325与弯管单元330的接近配置(参照图33)。如图33所示,在支柱状部件325上,在连结固定状态下具备以水平姿势向后方突出的保持板327,在该保持板327上,形成有卸料器F的排出筒341嵌入的半圆状的凹部327A。在该保持板327的上表面上具备将排出筒341的外面抱入的圆弧状的固定板328,在该固定板328的两端部上通过弯曲形成有为凹状的卡止部328A。此外,在该保持板327与卸料器F的排出筒341之间具备维持卸料器F的摆动姿势的姿势维持机构H1。在该联合收割机中,将纵轴心Y配置在接近于粮箱E的后壁320r的位置,以该纵轴心Y为基准,在自行进机体Al的横宽方向上的外侧配置摆动轴心X,在比纵轴心Y靠后方位置设定有卸料器F的旋转轴心Z。这样,摆动轴心X配置在比纵轴心Y靠自行进机体Al的外侧,底螺杆321偏位配置在自行进机体Al的外侧,所以卸料器F整体上配置在自行进机体Al的外侧部,在使卸料器F的排出侧端部摆动到外侧的情况下,使排出位置与机体的距离变大。此外,如图31所示,在粮箱E处于作业姿势、卸料器F处于收存姿势的状态下,支柱状部件325和卸料器F的排出筒341配置在后视中一部分重复的位置上。由此,通过使支柱状部件325和卸料器F在自行进机体Al的横宽方向上接近,能够将它们配置到较小的空间中。姿势维持机构Hl如图31、图33、图36所示,由支承体355、卡合板356和连结杆357构成,所述支承体355装备在保持板327的上表面上,所述卡合板356装备在排出筒341的外壁面上,沿着卸料器F的长度方向具有多个卡合部356A,所述连结杆357 —端支承在支承体355上,另一端能够对卡合板356的多个卡合部356A的任一个有选择地卡合。该姿势维持机构Hl由于保持板327连结在支柱状部件325上,所以即使粮箱E以纵轴心Y为中心旋绕,也能够维持支承体355、卡合板356和连结杆357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稳定地维持卸料器F的姿势。
多个卡合部356A中的、距排出侧端部较近的位置的卡合部形成为单纯的贯通孔,距摆动轴心X较近的位置的多个卡合部以通过沿着排出筒341的长度方向的姿势的缝隙356B相连的状态形成。连结杆357是将基端轴部357A和前端轴部357B弯折为相对于长度方向正交的姿势的形状,将基端轴部357A插通到支承体355的贯通孔中,以防松状态支承,在前端轴部357B上可拆装地具备垫圈或销。以摆动轴心X为中心的卸料器F的摆动姿势是通过人为操作设定的,在将卸料器F维持为收存姿势的情况下,将连结杆357的前端轴部357B插入(卡合)到距排出侧端部较近的位置的卡合部356A中,通过用垫圈或销等进行防松,能够将卸料器F维持为收存姿势。特别是,在该收存姿势下,通过将橡胶制的保持带358 (参照图33)的两端部相对于固定板328的两端的卡止部328A卡止连结,使该保持带358的张力作用于排出筒341而能够稳定地维持为收存姿势。此外,在将卸料器F的摆动姿势通过人为操作设定的状态下,将连结杆357的前端轴部357B选择卡合板356的多个卡合部356A的任一个而卡止,通过用垫圈或销等进行防松,能够维持其摆动姿势。特别是,在维持该摆动姿势的情况下,多个卡合部356A通过缝隙356B相连,所以在切换卸料器F的姿势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将用垫圈或销等的防松卸除,不花费工夫就可以。另外,作为该姿势维持机构Hl并不限于使用杆,例如也可以采用在支承体355与卡合板356之间具备金属丝、能够变更金属丝相对于卡合板356的连结位置的结构。在这样使用金属丝的结构中,由于金属丝是以线状灵活变形的性质,所以姿势维持机构Hl的配置的自由度增加,也能够使配设空间变小。此外,作为姿势维持机构H1,例如也可以采用使用通过轴体或铰链弯折自如地连结的一对连接板、将该连接板的一个摆动自如地连结在支承体355上、将连接板的另一个摆动自如地连结在排出筒341上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一对连接板弯折的状态下,卸料器F为收存姿势,在一对连接板处于伸长姿势的状态下,卸料器F为排出姿势,虽然仅能够设定为这两个姿势,但在排出姿势下能够稳定地维持卸料器F的姿势。进而,也可以具备用来决定卸料器F的摆动姿势的电动马达或液压缸等。通过这样构成,作业者不需要通过人力决定卸料器F的姿势,不具备姿势维持机构Hl就可以。
如以上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中,在将粮箱E的谷粒通过卸料器F排出的情况下,通过由驾驶座席302的侧部的排出离合器杠杆315的操作驱动底螺杆321,该底螺杆321将粮箱E的谷粒从弯管单元330向排出筒341输送,能够从该排出筒341向外部排出。卸料器F的长度被限制,以使得在收存姿势下不从粮箱E的上表面较大地突出。但是,卸料器F由于以偏位在自行进机体Al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摆动轴心X为中心被摆动自如地支承,所以当设定为排出姿势时,能够使排出侧端部从自行进机体Al较大地离开。此外,由于通过排出筒341的摆动姿势的设定能够任意地设定排出方向,能够将该摆动姿势通过姿势维持机构Hl维持,所以能够使排出方向稳定。
特别是,由于具备维持卸料器F的摆动姿势的姿势维持机构H1,该姿势维持机构Hl由在连结于箱主体320上的支柱状部件325上连结的支承体355、形成在卸料器F的排出筒341的外面上的卡合板356、和装备在它们之间的连结杆357构成,所以不论粮箱E的旋绕姿势如何,都能够维持卸料器F的姿势。配置在与纵轴心Y同轴心上的支柱状部件325的上部通过托架326连结固定在粮箱E上,该支柱状部件325的中间部分通过旋转支承体353旋绕自如地支承在自行进机体Al的机体框架350上。此外,在支柱状部件325的下侧,在与纵轴心Y同轴心上连结着支承部件361,该支承部件361的下端部通过轴承体351旋绕自如地支承在自行进机体Al的托架350A上。进而,连结于支承部件361上的一对支承板362连结在弯管单元330的基端部331上。由此,对于与粮箱E —体旋转的旋转系统(支柱状部件325和支承部件361),在相对于粮箱E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以较长的跨距连结的状态下,并且该旋转系统(支柱状部件325和支承部件361)的中间部分和下端部分以纵轴心Y为中心旋绕自如地支承在自行进机体Al上,所以实现粮箱E的稳定的旋绕。由于纵轴心Y配置在接近于粮箱E的后壁320r的位置上,所以能够抑制支承粮箱E的臂类的大型化,由于在比纵轴心Y靠后方侧配置有排出螺杆342的旋转轴心Z,所以例如虽然与纵轴心Y同轴心地配置支柱状部件325,但能够避免该支柱状部件325与卸料器F的干涉。此外,在粮箱E处于作业姿势的状态下,支柱状部件325和处于收存姿势的卸料器F在后视中配置在一部分重复的位置上,所以能够将支柱状部件325和卸料器F配置在较小的空间中。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有关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在各实施方式中表示那样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也能够用在仅对收割谷杆的着粒部实施捋脱处理而构成的自脱型联合收割机中。此外,并不限定于收获稻、麦等谷物的联合收割机,也可以应用在收获大豆等豆类或菜种等的联合收割机中。附图标记说明 5驾驶舱
5A地板面 6操作箱 7侧面板箱 40输送用供料器41收割部
50驾驶座席
50a座面
50d扶手
52a前柱
52b前柱
53车棚部
54前玻璃
55乘降用门·
60箱主体
60a前面
60b后面
61转向杠杆
63钥匙开关
70箱主部
70a前端缘
70A外侧部分
70B内侧部分
71电气安装件配置部
72变速杠杆
74开关操作件
75前端部
76连接部位
SO空间部
SI开放空间
S2凹入空间
102收割输送装置
103A脱谷部
116承接网
117捋脱室
118捋脱滚筒轴
119捋脱滚筒
120摆动分选机构
121风车
122副风车
129支承部件
140棒状部件
141捋脱齿
151风车轴152风车箱
152C风车用的吸气口
153副风车轴
154副风车箱
154B副风车用的吸气口
172发动机
182惰轮轴
186传动机构
186A传动旋转体
186Aa轮毂部
186Ab外周部
186B传动旋转体
186Ba轮毂部
186Bb外周部
188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188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189锥齿轮式的传动机构189A逆旋转动力取出用的锥齿轮190A传动旋转体201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204罩205罩
209漏出防止机构
211前侧支柱部件
212后侧支柱部件
213风车支承部件
214副风车支承部件
214A副风车用的辅助吸气口
B传动机构
LI捋脱滚筒传动系统
L2收割输送传动系统
321底螺杆
325支柱状部件
330弯管单元
33IC接头机构
342排出螺杆
344锥齿轮机构
355支承体
356卡合板356A卡合部 357连结杆Al自行进机体E粮箱F卸料器Hl姿势维持机构X摆动轴心Y纵轴心Z旋转轴心。
权利要求
1.一种联合收割机,在驾驶舱内配备有驾驶座席及操纵操作用的操作件,其特征在于, 将设在上述驾驶舱的左右一对前柱之间的前玻璃设在遍及从该驾驶舱的车棚部到比上述驾驶座席的座面靠下方的范围中; 将上述操纵操作用的操作件用转向杠杆构成,将该转向杠杆配设在从上述驾驶座席的正前方位置向左右方向上的横一侧方偏移的位置的驾驶舱内,使上述驾驶座席与其正前方位置的前玻璃之间存在能够将驾驶舱的前方侧下方瞭望的空间部,并且将上述转向杠杆的握持部设在比上述驾驶座席的座面高的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向杠杆支承在上述前柱上。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玻璃比上述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前缘向前方侧鼓出而设置; 位于上述前玻璃的横侧端缘与驾驶舱的横侧面的前侧端缘的连接部位的前柱沿着上述前玻璃的横侧端缘的形状、并且以上部侧位于比向上述驾驶舱的地板面的安装部位靠前方侧的方式设置。
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向杠杆在上述驾驶舱的设有乘降用门的一侧的横侧方附近部位,配设在比上述前柱的下端靠前方侧。
5.如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向杠杆装备在装备有钥匙开关的箱主体的上部侧; 上述箱主体具备前面和后面,所述前面在俯视中以越靠上述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越靠前方、并且越靠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所述后面在俯视中以越靠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侧越靠前方、并且越靠驾驶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向杠杆支承在扶手上,所述扶手配置于上述驾驶座席的座面的侧部部位上。
7.一种联合收割机,在驾驶舱内在驾驶座席的横侧部配备有侧面板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侧面板箱具备箱主部,配设有行进用的变速杠杆;电气安装件配置部,位于上述箱主部的前端侧,配设有电气安装件;并且, 通过使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在与驾驶舱的地板面之间隔开间隔取位,在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下侧,形成能够从上述驾驶座席侧将上述侧面板箱存在的一侧的驾驶舱的侧部下方目视的开放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驾驶舱的前玻璃形成为比驾驶舱的地板面前端缘向前方上方侧鼓出的倾斜面,上述箱主部的前端缘在侧视中形成为沿着上述前玻璃的倾斜面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箱主部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在距驾驶座席较远的外侧部分上配设有行进用的变速杠杆,在距驾驶座席较近的内侧部分上配设有开关操作件,并且在配设有上述开关操作件的距驾驶座席较近的内侧部分的下部,设有向远离上述驾驶座席的方向凹入的凹入空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箱主部中的、配设有上述开关操作件的内侧部分的前端部形成在比与上述电气安装件配置部的连接部位靠后方侧附近的位置上。
11.如权利要求7 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设在上述箱主部上的行进用的变速杠杆以其握持部侧比基端部侧向驾驶座席存在的一侧接近的方式倾斜。
12.—种联合收割机,在捋脱室中具备捋脱滚筒,所述捋脱滚筒通过以捋脱滚筒轴为中心旋转而对来自收割输送装置的收割谷杆实施捋脱处理,承接网覆盖上述捋脱滚筒的下部侦牝将摆动分选机构配备在上述承接网的下方,所述摆动分选机构通过前后摆动而一边将从承接网漏下的处理物向后方移送一边摆动分选,将风车配备在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下方,所述风车通过以左右朝向的风车轴为中心旋转而向上述摆动分选机构供给分选风,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捋脱滚筒通过多个棒状部件和多个捋脱齿构成,所述多个棒状部件在其外周部上以沿着上述捋脱滚筒轴的姿势在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配备,所述多个捋脱齿从各棒状部件朝向上述捋脱滚筒的外方突出; 在上述风车的上方、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方,配备有副风车,所述副风车通过以左右朝向的副风车轴为中心旋转来对上述摆动分选机构供给粗分选用的分选风。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端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设定在上述风车的风车轴的正上方位置或正上方附近位置,并且使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端的向前方的摆动极限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与上述承接网的前端一致或大致一致,在形成在上述风车的前半部的正上方位置上的收容空间中,以上述风车的前端与上述副风车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的状态配备有上述副风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横跨支承上述承接网的前端的支承部件和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端,装备有漏出防止机构,所述漏出防止机构防止处理物向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前方的漏出。
15.如权利要求12 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风车及上述副风车构成为,使它们的前端与上述捋脱滚筒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
16.如权利要求12 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使上述捋脱滚筒的后端位于比上述承接网的后端靠后方; 使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后端侧向后方伸出,以使上述摆动分选机构的后端在比上述承接网的后端靠后方位于上述捋脱滚筒的后端附近。
17.如权利要求12 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支承脱谷部的前部侧的左右一对前侧支柱部件和左右一对后侧支柱部件从前后夹着形成于风车箱的左右两端部上的风车用的吸气口而立设,所述脱谷部具备上述捋脱滚筒及上述承接网; 横跨位于左右相同侧的前侧支柱部件的下部侧和后侧支柱部件的下部侧,以横截上述风车用的吸气口的方式,架设有前后朝向的风车支承部件,所述前后朝向的风车支承部件可旋转地支承上述风车轴的左右的端部;并且,横跨位于左右相同侧的前侧支柱部件的上部侧和后侧支柱部件的上部侧,以横截形成于副风车箱的左右两端部上的副风车用的吸气口的方式,架设有前后朝向的副风车支承部件,所述前后朝向的副风车支承部件可旋转地支承上述副风车轴的左右的端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的上述副风车支承部件上形成有副风车用的辅助吸气口。
19.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向左右朝向的风车轴传递,从上述风车轴向收割输送装置和捋脱滚筒传递而构成,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传动机构中,并列地具备将来自上述风车轴的动力向上述收割输送装置传动的 收割输送传动系统、和向上述捋脱滚筒传动的捋脱滚筒传动系统。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传动机构构成为,将来自上述发动机的动力向上述风车轴的一端部传递,从上述风车轴的一端部向左右朝向的惰轮轴的一端部传递,从上述惰轮轴向上述收割输送传动系统和上述捋脱滚筒传动系统并列地传递; 在上述捋脱滚筒传动系统中装备有具备一对传动旋转体的传动机构,将上述惰轮轴的另一端部朝向横外方伸出以使其位于车体的横侧端,在上述惰轮轴的另一端部上连动连结着上述传动机构。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传动机构构成为,通过上述一对传动旋转体对于经由上述传动机构连动连结的上述惰轮轴和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的换上,将对于上述捋脱滚筒的传动切换为高低两级。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一对传动旋转体通过轮毂部和外周部构成,所述轮毂部可一体旋转地外嵌在经由上述传动机构连动连结的上述惰轮轴和传动方向下游侧的传动轴的任一个上,所述外周部从横外侧可一体旋转地螺栓连结在上述轮毂部上,通过上述外周部对于上述轮毂部的换上,将对于上述捋脱滚筒的传动切换为高低两级。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装备在上述收割输送传动系统的传动方向最上游侧的传动旋转体可一体旋转地连结在上述惰轮轴的另一端部上,在该传动旋转体的另一端部上一体形成有外嵌到上述惰轮轴上的上述轮毂部。
24.如权利要求20 2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可拆装地装备有将上述传动机构从车体的横外侧覆盖的罩。
25.如权利要求19 2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捋脱滚筒传动系统构成为,经由锥齿轮式的传动机构向上述捋脱滚筒传动,在上述锥齿轮式的传动机构中具备逆旋转动力取出用的锥齿轮,将上述传动机构构成为,从上述逆旋转动力取出用的锥齿轮经由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向上述收割输送装置传动,能够将上述收割输送传动系统及上述逆旋转用的传动机构切换为传动状态和切断状态而构成。
26.—种联合收割机, 在自行进机体上具备粮箱,在上述粮箱的后方侧具备将该粮箱的谷粒通过排出螺杆排出的卸料器;上述粮箱在比上述粮箱靠后方侧绕纵向姿势的纵轴心旋绕自如地被支承,以向收纳在自行进机体中的作业姿势、和从自行进机体向横向伸出的检修姿势切换自如,上述卸料器绕前后朝向姿势的摆动轴心摆动自如地装备,以向使排出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收存姿势、和使排出侧端部朝向外侧方的排出姿势切换自如; 其特征在于, 上述卸料器经由将该卸料器绕上述摆动轴心摆动自如地支承的接头机构,连结支承在上述粮箱的后面上,并且上述摆动轴心的位置比上述纵轴心的位置在自行进机体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外侧。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上述粮箱的底部的谷粒向后方侧输送的底螺杆,具备将谷粒从该底螺杆向上述 排出螺杆输送的弯管单元,在该弯管单元的基端侧形成上述接头机构,并且在该弯管单元的内部具备将上述底螺杆的旋转力向上述排出螺杆传递的锥齿轮机构。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纵轴心配置在比上述卸料器的排出螺杆的旋转轴心靠前侧。
29.如权利要求26 2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配置在与上述纵轴心同轴心上的支柱状部件连结在上述粮箱上,该支柱状部件绕上述纵轴心旋绕自如地支承在上述自行进机体上,并且在上述粮箱处于作业姿势的状态下,上述支柱状部件和处于收存姿势的上述卸料器在后视中配置在一部分重复的位置上。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维持上述卸料器的摆动姿势的姿势维持机构具备支承体、卡合板和连结杆而构成,所述支承体装备在上述支柱状部件上,所述卡合板装备在上述卸料器的外壁面上,沿着卸料器的长度方向具有多个卡合部,所述连结杆一端支承在上述支承体上,另一端能够相对于上述卡合板的多个卡合部的任一个有选择地卡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驾驶座席前方侧的驾驶舱下方侧的视野被操纵操作件或用来设置操纵操作件的构造遮挡而使视觉辨认性变好的联合收割机。在该联合收割机中,将前玻璃设在遍及从驾驶舱(5)的车棚部(53)到比驾驶座席(50)的座面(50a)靠下方的范围中,将转向杠杆(61)配设在从驾驶座席(50)的正前方位置向左右方向上的横一侧方偏移的位置的驾驶舱(5)内,使驾驶座席(50)与其正前方位置的前玻璃之间存在能够瞭望驾驶舱(5)的前方侧下方的空间部(S0),并且将转向杠杆(61)的握持部设在比驾驶座席(50)的座面(50a)高的位置上。
文档编号A01F12/46GK102958345SQ20118003116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三井孝文, 奥田史郎, 堀内真幸, 田中祐二, 水本雅也, 大利公彦, 木目修, 甲斐裕一, 伊藤阳子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