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控制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9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物控制杆的制作方法
动物控制杆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10年5月14日的第61/334,875号,名称为“ANIMAL CONTROLPOL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结合其全部的公开内容作为参考。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物操控用具,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双释放机构的动物控制杆。
背景技术
在操控动物时所使用的装置是熟知的。这样的装置被用于帮助捕捉和操控许多种类型的动物,例如流浪的动物。流浪动物可包括不同于家养宠物、工作犬或类似的动物的品种。动物操控装置也可被用于捕捉和操控那些侵入了不希望它们在那里出现的地方(例如住宅区域)的野生动物。不考虑某只动物是驯养的陪伴动物还是野生动物,在捕捉和操控动物时都存在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动物可能对要抓捕和限制或另外地操控它们的任何尝试都变得恐惧不安和抗拒。
许多动物,当不熟悉的或不信任的人靠近它们,想要抓捕它们并使它们失去自由时,这些动物都会反抗这样的靠近,并可能存在伤害这个或这些试图限制动物的人的危险。
应该注意到,在使用术语“流浪”时,不仅旨在涉及那些以该词汇本义所指的流浪,而且还包括那些表示出抵触人类的接近和操控迹象的动物。例如,兽医诊所或其它的动物的保健机构可具有用于治疗目的的动物,这些动物可能会抵触由于陌生人的操控。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动物控制杆,也称为诱捕杆,其包括杆,该杆具有适于由使用者握住的第一端部,以及适于诱捕和协助控制动物的第二端部。该杆具有延伸穿过其的轴向孔洞(axial bore),以及延伸穿过该轴向孔洞的缆绳。该缆绳的长度比杆更长,并且从杆的每一个端部延伸出。杆的第二端部设置有保持构件,并且其保持从第二端延伸的缆绳的自由端,以形成封闭的动物可接合环套。与第一端部相邻的闭锁机构能够控制该环套的尺寸。该动物控制杆包括双释放机构。第一释放机构与保持构件脱离,并从而释放了延伸穿过该杆的第二端部的缆绳的自由端。第二释放机构包括弹簧加载缆绳进给部(cablefeed),其在受致动时使缆绳的额外长度穿过第二端部的轴向孔洞,并从而使环套的尺寸增大。
闭锁机构使得使用者能够将缆绳插入杆的第一端部或从杆的第一端部抽出缆绳,以使得环套的尺寸增大或缩小。该闭锁机构结合有锁栓,其阻止缆绳相对于杆的移动。该锁栓还可被接合以允许缆绳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但不能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缆绳的自由端包括眼孔,其可与在保持构件中可轴向移置的销接合,以与缆绳的自由端接合/松开。该销钉可被弹性地加载到接合的位置,并被连接到第一释放机构,以移动至松开位置。该第一释放机构被设置在杆的中部位置处,与设置在中间的把手相邻。
该缆绳包括两个分开的部分,头端部部分延伸穿过杆的第二端部,而尾端部部分延伸穿过杆的第一端部。该头端部和尾端部通过置于杆部的轴向孔洞内的标准螺纹连接被连接在一起。具有两个部分的缆绳使得在需要更换缆绳的情况下可以仅更换缆绳的单个部分,而不需要更换整个缆绳。这两个缆绳部分的连接还可被配置成与弹簧或其它有弹力的施力构件以及第二释放机构接合。当第二释放机构被致动时,弹簧被释放并且向连接点施加力,以使额外的缆绳穿过杆的第二端部,并从而增大环套的尺寸。第二释放机构可被设置成与杆的第一端部相邻,与在第一端部处的把手相邻。


图1是依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动物控制杆的图示;
图2是示例性动物控制杆的端部的局部横剖视图3是在动物控制杆上所使用的示例性缆绳的图示;
图4是示例性实施例的缆绳的端部的图示;
图5是示例性实施例的缆绳端帽的图示;
图6是依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释放机构的图示;
图7是示例性释放销的图示;
图8是在依据实施例的释放机构中所使用的示例性偏置构件的图示;
图9是示例性释放把手的图示;
图10是依据实施例的有刻槽的钮的图示;
图11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缆绳的螺纹连接器的图示, 以及
图12是示例性实施例的偏置构件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目前说明了多个实施例中的动物捕捉杆。如以上所讨论的,动物捕捉杆,也称为诱捕杆,可被用于帮助对驯养的或野生的动物进行安全控制。本公开内容认识至IJ,当动物处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或者有陌生人或不信任的个人试图控制它们时,这些动物可能变得具有防御性,并试图攻击或咬伤训练者。动物捕捉杆连同其它类型的动物禁锢或操控用具被普遍地用于降低动物被伤害的可能性,以及用于降低训练者被动物伤害的可能性。例如,城市或城区可雇佣动物控制人员来捕捉四处游荡的或否则从它们的家中离开的动物,诸如从饲养它们的住所离开的陪伴动物。这些动物控制人员也可能被要求去捕捉进入住宅区域并可能对在这些区域中的人或动物产生威胁的野生动物。在任何情况下,动物控制人员通常都期望以一种动物和训练者都不会受到伤害的方式来捕捉并控制动物。在动物控制人员使用诱捕杆的情况下,训练者以杆的环套端部将动物抓住并在安全的距离进行控制,且被转移到适当的地点,诸如狗窝、围栏或笼子中。当动物被转移到期望的地点后,将该动物从诱捕杆中释放出来。传统的诱捕杆可采用释放机构,其使得环套端部脱离接合,从而使动物自由。这种杆的环套还可被扩大,以使得环套能够让动物的头部退出来,并从而释放该动物。这种特定的释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环境和动物。但是,传统的诱捕杆通常未考虑通过杆的使用者所选取的方法来有效释放动物。为了向训练者提供不同的释放动物的选择,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提供了可基于特定环境来选取的多个释放机构。
此外,本公开内容认识到,在诱捕杆上所使用的缆绳在使用中通常会由于诸如动物对缆绳的咀嚼或咬而被损坏。这样被损坏的缆绳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这经常是耗时的过程。此外,更换在这样的杆上所使用的缆绳可能相当昂贵。在许多常规的诱捕杆中,使用的是相对较细的缆绳,其对于动物来说可能比直径较大的缆绳更加感觉难受。本公开内容认识到,直径较大的缆绳对于动物来说更温和,但是更换起来更加昂贵得多。为了帮助提供一种对于动物来说更温和的缆绳,并同时在更换动物所损坏的缆绳时成本较低,在此所说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部份的缆绳,每一个部分都是可分别更换的。
现在参考附图,说明一个实施例的动物捕捉杆。如图1所示,动物捕捉杆20可被用于协助捕捉和操控动物。该实施例中的动物捕捉杆20包括管状本体24,其包括第一端部28和第二端部32。缆绳36延伸穿过管状本体24的轴向孔洞,并在缆绳36的头端部40处、动物捕捉杆20的第二端部32处形成环套。缆绳的尾端部44从该动物捕捉杆的第一端部28延伸出。该缆绳36的头端部40包括眼孔48,其与位于第二端部32处的释放机构50接合。把手52、56被设置在管状本体24上,以利于使用者对动物捕捉杆20进行抓握和操控。把手52被设置在管状本体24的中段处,并且把手56被设置成与管状本体的第一端部28相邻。
该实施例中的动物捕捉杆包括双释放机构。第一释放机构使缆绳40的头端部从第二端部32处被释放,从而解开环套以释放动物。该第一释放机构通过拉动释放构件60而被促发,释放构件60使在第一释放机构50上的销钉松开,从而让缆绳的头端部的眼孔48起作用。第二释放机构通过第二释放柄64来促发,该第二释放柄被设置成与管状本体24的第一端部28相邻。当在轴向方向上从管状本体24拉动柄64时松开被弹簧加载的释放机构,以将额外的松弛缆线36进给到管状本体的第二端部32。这从而使在缆绳头端部40处形成的环套的大小增大,并使得训练者能够解除围绕动物头部的环套。
现在参考图2,示出了对管状本体24的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中的管状本体24为中空管状物,其具有从其中穿过的轴向孔洞,缆绳36可被引导穿过该轴向孔洞。正如所提及的,缆绳36包括头端部40和尾端部44。在图3中示出了头端部40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该头端部40包括在其远端部处的眼孔48,其可与第一释放机构50接合。在该实施例中的头端部40还包括塑料涂层70,其起到使头端部40的整体直径增大的作用,从而能够更温和地操控动物,并同时对缆绳36提供保护,避免被动物咬或咀嚼。图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的缆绳36的尾端部。在该实施例中,缆绳的尾端部通过设置在管状本体24的轴向孔内的连接点而连接到头端部。在图5中示出的缆绳线端帽74被连接到缆绳36的尾端部44的远端,并使得使用者能够进行更有效的操控,且还防止缆绳36的端部进入管状本体24。
如以上所提及的,第一释放机构50可用于从管状本体24的第二端部32释放出头端部40的眼孔48。这使得环套能够被解开,并从而释放在该动物捕捉杆20的协助下操控的动物。现在参考图6至图9,说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释放机构50。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释放机构50包括本体构件76,其具有轴向孔78和开口 82,开口 82可接收头端部40的环套48。本体76还包括开口 84和孔86,释放销92可被插入穿过该孔86。本体构件76还包括 孔88,其为螺纹状并具有特定尺寸,以与管状本体24的第二端部32接合。释放销92包括开口 94,销钉或螺栓可被插入该开口 94,以将弹簧96固定在销钉或螺栓的位置与本体构件76的底部搁板84之间。弹簧96作用,将释放销偏置至延伸穿过开口 82的闭合位置,以与在缆绳36的头端部40上的眼孔48接合。释放把手98被设置成与把手52相邻,并可由使用者致动。在操作时,将释放把手98连接到释放销92上,并且当使用者朝向把手52拉释放把手98时,释放销92被向下拉动穿过本体构件76,从而使眼孔48能够从本体构件76和释放销92脱离(come free)。释放把手98和释放销92可通过例如机械链接而连接起来,所述机械链接诸如固定到释放把手98和释放销92上的连接线或连杆等,并被引导穿过管状本体24内部。
还是如以上所述的,各种实施例中都包括第二释放机构64,以通过增大缆绳36头端部的环套40的尺寸而进行迅速释放。现参考图10至图12,说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释放机构。在该实施例中,释放钮100被设置在管状本体24的第一端部28处。被固定至释放钮100的是位于管状本体24的轴向孔洞内的内套管。该内套管被设置在轴向孔洞的锥形或楔形部分之内,使得在将释放钮100从第一端部28拉开时,内套管从轴向孔洞的较窄部分向轴向孔洞的较宽的部分行进。在该实施例中,在内套管的定位槽(detent)内设置有球形轴承,并且当释放钮100向第一端部28移动时,球形轴承沿轴向孔洞的锥形或楔形部分移动。缆绳36被引导穿过内套管,并且当套管和球形轴承沿轴向孔洞的锥形或楔形部分向上移动时,缆绳36被楔入球形轴承之间,从而将缆绳36固定在管状本体24内,以防止缆绳36在轴向孔洞内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簧被固定在管状本体24和内套管中,从而将内套管偏置在一定位置以将缆绳36固定在管状本体24内。当使用者将释放钮100拉向远离第一端部28的方向时,该偏置的力被克服,并且内套管沿轴向孔洞的锥形或楔形部分移动,从而使球形轴承能够远离彼此移动,并使缆绳能够移动穿过轴向孔洞。该机构还使得使用者能够拉动缆绳36的尾端部44,这将起到使球形轴承沿锥形或楔形部分向下移动的作用,并使得缆绳36能够在一个方向上被拉动穿过轴向孔洞,以缩小在第二端部32处的环套的尺寸,但不让缆绳36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释放机构64进一步包括自动缆绳延伸机构,其在释放钮100被拉动时,迫使缆绳36穿过管状本体24的轴向孔洞。这导致在第二端部32处的环套变得更大,以有助于解除围绕着动物头部的环套。在该实施例中,缆绳36的头端部40和尾端部44通过螺纹接合和螺母102被连接起来(图11)。螺母102还起到弹簧保持器的作用,并且被固定到在管状本体24内的弹簧104上。在该实施例中,弹簧104与在管状本体24内的搁板接触。随着将缆绳 36拉动穿过管状本体24的轴向孔洞,弹簧104在螺栓102和搁板之间被压缩。当使用者拉动释放钮100时,让缆绳36移动穿过球形轴承,且弹簧104变成未被压缩状态,并起到将螺栓102向管状本体24的第二端部32推动的作用,从而扩大在第二端部32的环套的尺寸。然后该环套可从动物的头部移开,并且从而释放动物。
前面所提供的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说明使得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都能够制造或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所限定的一般原理可被应用于其它实施例,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被限制于在此所示出的这些实施例中,而是应该依照符合在此所揭示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泛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动物控制装置,包括: 管状杆组件,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适于由使用者握住,并且所述第一端部适于诱捕和帮助控制动物,所述管状杆组件包括: 从所述管状杆组件延伸穿过的轴向孔洞; 延伸穿过所述轴向孔洞的缆绳,其中所述缆绳的长度比所述杆更长,所述缆绳具有第一缆绳端部,其在所述杆的所述第一端部处延伸穿过所述轴向孔洞,并且所述缆绳具有第二缆绳端部,其在所述杆的所述第二端部处延伸穿过所述轴向孔洞; 保持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杆的所述第二端部处以保持所述第二缆绳端部,从而形成封闭的动物可接合环套; 与所述杆的所述第一端部相邻的闭锁机构,其能够控制所述环套的尺寸; 第一释放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杆组件上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释放把手,其可沿所述杆的长度滑动,以将所述保持构件松开,并从而释放所述第二缆绳端部;第二释放机构,其包括弹簧加载缆绳进给部,在被致动时,释放所述闭锁机构,并使得缆绳的额外长度穿过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轴向孔洞,且从而增大所述环套的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闭锁机构使得使用者能够将所述缆绳插入所述杆的所述第一端部,或从所述杆的所述第一端部抽出,以使得所述动物可接合环套的尺寸增大/缩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闭锁机构包括锁栓,其在被接合时,阻止缆绳相对于所述杆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锁栓在被接合时使得所述缆绳能够沿朝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移动,并阻止缆绳沿所述杆的所述第二端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缆绳端部包括眼孔,其可与销钉接合,所述销钉在所述保持构件中可 轴向移置,以接合和松开所述第二缆绳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销钉被弹性地偏置在接合位置,并且被连接到所述第一释放机构,以移动至所述松开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杆组件包括沿所述杆组件的长度设置的第一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被设置成接近所述第一端部,并且所述第二把手被设置在所述杆的中部,且其中所述释放把手与所述第二把手相邻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缆绳包括: 头端部部分,其延伸穿过所述杆的所述第二端部;和 尾端部部分,其延伸穿过所述杆的所述第一端部, 其中,所述头端部和所述尾端部通过置于所述杆组件的所述轴向孔洞内的连接点而连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点使得所述头端部部分和所述尾端部部分能够被可拆除地连接,并提供对所述缆绳的仅单个端部部分的更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点被配置成与弹性的偏压构件和所述第二释放机构接合,所述弹性的偏压构件被设置在所述连接点和所述尾端部部分之间,并且将所述连接点远离所述杆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偏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释放机构被致动时,所述偏压构件向所述连接点施加力,以使得额外的缆绳穿过所述杆的所述第二端部,并从而增大所述环套的尺寸。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点包括螺纹连接。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释放机构可被设置成与所述杆的所述第一端部相邻,与所述第一端部的把手相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释放机构包括有刻槽的钮,其与所述第一端部相邻地设置,所述第一端部与锁栓可操作地相互连接,所述锁栓与所述缆绳接合并阻止缆绳相对于所述杆移动,其中当将所述有刻槽的钮远离所述杆组件的第一端部拉动时,所述锁栓被松开, 从而使所述缆绳能够相对于所述杆移动。
全文摘要
一种动物控制杆,其具有适于被使用者握住的第一端部,以及适于诱捕和协助控制动物的第二端部。该杆具有延伸穿过杆部的轴向孔洞,和延伸穿过轴向孔洞并从杆部的每一个端部延伸的缆绳。在该杆的第二端部处设置有保持构件,其保持缆绳的从第二端延伸的自由端,以形成封闭的动物可接合可调节环套。该动物控制杆包括双释放机构。第一释放机构释放延伸穿过杆的第二端部的缆绳的自由端。第二释放机构使缆绳的额外的长度穿过第二端部的轴向孔洞,并且从而增大环套的尺寸。
文档编号A01K29/00GK103140132SQ201180034543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4日
发明者A.凯特斯 申请人:动物保健设备与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