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耐受性或抗性稻栽培种的除草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4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耐受性或抗性稻栽培种的除草剂的制作方法
用于耐受性或抗性稻栽培种的除草剂本发明涉及作物保护组合物领域,所述组合物可用于防治耐受性或抗性稻作物中的有害植物,且含有两种或多种除草剂的结合物作为除草活性化合物。耐受性或抗性稻品种和稻品系,特别是诱变或转基因稻品种和稻品系的引入,将新型活性化合物一其自身在常规稻品种中没有选择性一加入到了常规杂草防治体系中。所述活性化合物有,例如,已知的广谱除草剂如草甘膦(glyphosate)、草硫膦(sulfosate)、草铵勝(glufosinate)、双丙氨勝(bilanafos) (=bialaphos)和咪唑啉酮(imidazolinone)除草剂,它们目前可在特别为其培育的耐受性作物中使用。这些除草剂抵抗耐受性作物中的有害植物的药效高,但是,与其它的除草剂处理相似,其药效依赖于所用除草剂的性质、施用率、所涉及的制剂、待防治的有害植物的生长阶段、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此外,所述除草剂抵抗特定种类的有害植物表现出弱点(零作用)。另一标准是除草剂作用持续时间,或除草剂的分解速率。如果合适,也必须考虑有害植物敏感性的变化,这种情况在延长使用除草剂时或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内时可能发生。对个别植物种类抵抗作用的减弱,即便可以, 也仅可通过除草剂的更高施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补偿。此外,始终需要使用较低施用率的活性化合物实现除草效果的方法。较低的施用率不仅降低施用所需活性化合物的用量,且一般来说也降低所需制剂助剂的用量。这两者均降低了经济支出并提高了除草剂处理的生态友好度。改善除草剂使用特性的一种可能方式是将该活性化合物与有助于提高所需的其它性能的一种或多种其它活性化合物结合。然而,多种活性化合物的结合使用导致化学、物理和生物不相容的现象并不少见,例如共制剂缺少稳定性、活性化合物的分解或在活性化合物生物作用中的拮抗。相比之下,需要的是具有有利的作用特征、高稳定性以及更理想的是具有协同增强的活性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使得与单独施用待结合的活性化合物时相t匕,施用率降低。化合物(A)和(B)是已知的。(Al)类型的化合物记载于,例如,DE-A2717440。(BI)类型的化合物记载于,例如,W02007/082098。这些化合物与其它除草剂的混合物记载于,例如,W02009/029518。该出版物也记载了一些本发明的(B)组分与普适除草剂(totalherbicide)草甘膦的协同混合物,但未记载其在耐受性作物中的用途,仅是关于抵抗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的除草作用的协同作用。W02007/120706公开了含有式I的嘧啶甲酸和第二除草剂或除草剂安全剂的协同
除草剂结合物。US-A-2002/094934公开了含有除草剂A (参见第I页,A. 6-14)和除草剂B (参见第1-2页,A. 15-19)的除草剂结合物。US-A-2007/179059公开了式I的嘧啶甲酸及其衍生物。令人惊异地,现已发现某些源自上述广谱除草剂(A)类的活性化合物与某些除草齐IJ (B)的结合物在用于稻作物(所述稻作物适合选择性使用先提及的除草剂)时以特别有利的(协同)方式相互作用。因此,本发明提供除草剂结合物用于防治稻作物中的有害植物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结合物含有(A)源自式(Al)化合物组的除草剂
权利要求
1.除草剂结合物用于防治稻作物中有害植物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结合物含有 (A)—种源自式(Al)化合物组的除草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结合物除了组分(A)和(B)外还含有至少一种其它活性化合物,其源自安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杀菌剂或杀虫剂。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结合物还含有选自环丙磺酰胺(Cl)、双苯噁唑酸(C2)和吡唑解草酯(C3)的安全剂。
4.权利要求1-3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结合物还含有莎稗磷(C4)、四唑嘧磺隆(C5 )、呋草黄(C6 )、苄嘧磺隆(C7 )、苄嘧磺隆-甲酯(C8 )、灭草松(C9 )、吡草酮(C10)、二环吡草酮(C11)、双草醚-钠盐(C12)、唑草酮(C13)、唑草酮-乙酯(C14)、环庚草醚(C15)、醚磺隆(C16)、异噁草松(C17)、氯甲酰草胺(C18)、氰氟草酯(C19)、2,4-D(C20 )、杀草隆(C21)、麦草畏(C22 )、氟吡草腙(C23 )、乙氧嘧磺隆(C24)、解草啶(C25 )、噁唑禾草灵(C26 )、精噁唑禾草灵(C27 )、噁唑禾草灵-乙酯(C28 )、精噁唑禾草灵-乙酯(C29 )、四唑酰草胺(C30)、氟吡磺隆(C31)、氟噻草胺(C32)、草甘膦(C33)、咪草啶酸(C34)、灭草喹(C35)、灭草喹-铵盐(C36)、咪草烟(C37)、咪草烟-铵盐(C38)、唑吡嘧磺隆(C39)、碘甲磺隆钠盐(C40)、MCPA (C41)、苯噻酰草胺(C42)、甲磺隆-甲酯(C43)、禾草敌(C44)、单嘧磺隆(C45 )、烟嘧磺隆(C46 )、嘧苯胺磺隆(C47 )、氨磺乐灵(C48 )、丙炔噁草酮(C49 )、噁草酮(C50 )、环氧嘧磺隆(C51)、噁嗪草酮(C52 )、二甲戊灵(C53 )、五氟磺草胺(C54)、敌稗(C55 )、双唑草腈(C56 )、吡唑特(C57 )、吡嘧磺隆(C58 )、吡嘧磺隆-乙酯(C59 )、甲氧磺草胺(C60 )、二氯喹啉酸(C61)、磺草酮(C62)、草硫磷(C63)、tefuryItrione (064)、噻酮磺隆(065)、噻酮磺隆-甲酯(C66)、禾草丹(C67)、三氟甲磺隆(C68)、草甘膦-二铵盐(C69)、草甘膦-异丙铵盐(C70)、草甘膦-钾盐(C71)和 AE196/triafamone (C72)。
5.权利要求1-4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结合物含有草铵膦-铵盐作为组分(A)。
6.权利要求1-5—项或多项所述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稻作物还对抑制乙酰乳酸合酶(ALS), EPSP合酶或羟苯丙酮酸双加氧酶(HPro)的除草剂有耐受性。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稻作物对麦草畏、至少一种磺酰脲除草剂、至少一种磺酰胺除草剂、至少一种咪唑啉酮除草剂、草甘膦、二环吡草酮、甲基磺草酮、环磺酮、苯唑草酮或异P惡唑草酮有耐受性。
8.权利要求1-7—项或多项所述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选自 -4-氨基-3-氯-6- (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B1. O)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甲酯(B1.1)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乙酯(B1. 2)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正丙酯(B1. 3)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异丙酯(B1. 4)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正丁酯(B1. 5) -4-氨基-3-氯-6- (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2- 丁酯(B1. 6)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叔丁酯(B1. 7)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烯丙酯(B1. 8) -4-氨基-3-氯-6- (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2- 丁氧基乙酯(B1. 9)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三乙铵盐(B1. 10)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钾盐(B1. 11)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B1. 12)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甲酯(B1. 13)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乙酯(B1. 14)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正丙酯(B1. 15)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异丙酯(B1. 16)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正丁酯(B1. 17)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2- 丁酯(B1. 18)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叔丁酯(B1. 19)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烯丙酯(B1. 20)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2-丁氧基乙酯(B1. 21)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三乙铵盐(B1. 22)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钾盐(B1. 23)。
9.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化合物(B)选自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B1. O)和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甲酯(B1.1)。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化合物(B)选自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BI. 12)和6-氨 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甲酯(BI. 13)。
11.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其含有草铵膦-铵盐和一种选自下列的化合物作为活性化合 物(B)-4-氨基-3-氯-6- (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BI. 0)-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甲酯(BI. I)-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乙酯(BI. 2)-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正丙酯(BI. 3)-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异丙酯(BI. 4)-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正丁酯(BI. 5)-4-氨基-3-氯-6- (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2- 丁酯(BI. 6)-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叔丁酯(BI. 7)-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烯丙酯(BI. 8)-4-氨基-3-氯-6- (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2- 丁氧基乙酯(BI. 9)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三乙铵盐(BI. 10)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钾盐(BI. 11)-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BI. 12)-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甲酯(BI. 13)-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乙酯(BI. 14)-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正丙酯(BI. 15)-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异丙酯(BI. 16)-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正丁酯(BI. 17)-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2- 丁酯(BI. 18)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叔丁酯(BI. 19)-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烯丙酯(BI. 20)-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2-丁氧基乙酯(BI. 21)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三乙铵盐(BI. 22)和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钾盐(BI. 23)。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化合物(B)选自 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BI. 0)和4-氨 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甲酯(BI. I)。
13.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化合物(B)选自 6-氨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BI. 12)和6-氨 基-5-氯-2-(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嘧啶-4-羧酸甲酯(BI. 13)。
14.权利要求11-13—项或多项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还含有安全剂和/或其它除草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除草剂结合物和除草剂结合物用于防治稻中有害植物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结合物含有(A)一种源自式(A1)化合物组的除草剂,其中Z表示羟基、-NHCH(CH3)CONHCH(CH3)COOH或-NHCH(CH3)CONHCH[CH2CH(CH3)2]COOH,或其酯或盐,以及(B)式(B1)的除草剂,其中X表示N或CH且R表示CO2H,或其除草活性衍生物,且所述稻作物任选地在安全剂的存在下对结合物中存在的除草剂(A)和(B)有耐受性。
文档编号A01N43/40GK103025167SQ20118003618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E·哈克, H·迪特里希, C·H·罗辛格, 上野知惠子, F·齐默, 格奥尔格·邦菲戈-皮卡德 申请人: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