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造方法

文档序号:16323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土壤改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造方法,特别是盐碱化土壤的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I、现有技术现状(I)我国北部干旱地区植被薄弱,吸收消化盐碱成份能力差,地下水上升蒸发时带上来的水溶性盐碱便在地表土壤中沉积下来,久而久之,造成植被破坏,土地彻底盐碱化。(2)沿海一些地下水盐碱浓度大的地区,地下水上升蒸发时带上来的水溶性盐碱大量沉积在地表土壤中,造成植被根本无法生存,土地严重盐碱化。(3)长期不合理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加速了土壤盐碱化进程,扩大了盐碱地范围。至今为止,治理盐碱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中性水淋洗或冲洗盐碱,使土壤恢复成PH为6-7的适宜耕种的土壤。至于严重盐碱化的沿海土地,农民则多放弃不种了。2、现有技术的问题或缺点(I)用上述水洗脱盐碱的办法虽可洗去多余盐碱,纠正土壤的PH值,但同时也洗去了土壤大部分养份,严重降低了土壤的肥力。(2)水洗脱盐碱过程并未阻断地下水带盐碱上升蒸发的通路,因此,治理后3-5年,土壤仍会重新返盐碱,再度盐碱化。所以,目前我国农民迫切需要一种趋利避害、一劳永逸的治理盐碱地的办法。3、参考文献(I)《施肥技术》,北京土肥工作站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问答》,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土壤改造方法,该方法阻断地下水向容器中土壤返盐碱的通路,使之一劳永逸,永不返盐碱。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土壤改造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盐碱化土壤①;用清水淋洗或冲洗,使之脱去多余的盐碱成为PH值为6-7的土壤②;然后检测土壤②的氮、磷、钾及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其他中、微量元素含量;再根据土壤②的元素含量与所要栽培的农作物的需求,以有机肥和缓释化肥为原材料,制订出适宜的“配方施肥”方案③;按照“配方施肥”方案③将定量有机肥和缓释化肥均匀渗入土壤②,形成改造后的配方土壤④;将配方土壤④装进无毒、不透水、不易降解的农作物栽培容器⑤。本发明中水洗脱盐碱的作用在于纠正土壤的PH,使之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配方施肥的作用在于恢复土壤肥力,增产增收,配方土壤装进容器后再栽培作物的作用是提高容器中土壤肥料利用率使之接近100%,以及阻断地下水向容器中土壤返盐碱的通路,使之一劳永逸,永不返盐碱。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取PH值大于7的盐碱化土壤①若干,堆积成宽5米,长大于5米,厚30厘米的长方形平台②,在平台两侧纵向挖出宽30厘米、深30厘米,长度大于长方形平台②的两条排水沟;用中性水淋洗或等待天然雨水淋洗上述平台土壤①,使之成为PH值降至6-7的土壤③。2、请专业机构检测土壤②中氮、磷、钾及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其他中、微量元素含量。3、请专业机构根据土壤②的元素含量及所要栽培的农作物的需求,以有机肥和缓释化肥为原材料,制订出适宜的配方施肥方案④。4、根据配方施肥方案④将定性容量的有机肥和缓释化肥均匀渗入土壤③,得到改造后的配方土壤⑤。5、将配方土壤⑤装入无毒、不透水、不易降解的农作物栽培容器⑥。6、将所要栽培的农作物定值容器⑥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土壤改造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盐碱化土壤①;用清水淋洗或冲洗,使之脱去多余的盐碱成为PH值为6-7的土壤②;然后检测土壤②的氮、磷、钾及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其他中、微量元素含量;再根据土壤②的元素含量与所要栽培的农作物的需求,以有机肥和缓释化肥为原材料,制订出适宜的“配方施肥”方案③;按照“配方施肥”方案③将定量有机肥和缓释化肥均匀渗入土壤②,形成改造后的配方土壤④;将配方土壤④装进无毒、不透水、不易降解的农作物栽培容器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造方法,其特征过程是首先将盐碱化土壤①用中性水淋洗或冲洗,使之脱去多余盐碱成为pH值为6-7的土壤②,然后检测土壤②的氮、磷、钾及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其他中、微量元素含量;再根据土壤②的元素含量及所要栽培农作物的需求,以有机肥和缓释化肥为原材料,制订“配方施肥”方案③,按照方案③将定性定量的有机肥和缓释化肥均匀渗入土壤②,制成配方土壤④,最后将配方土壤④装入无毒、无透水、不易分解的农作物栽培容器⑤。该方法阻断地下水向容器中土壤返盐碱的通路,使之一劳永逸,永不返盐碱。
文档编号A01B77/00GK102612881SQ20121001205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许威武 申请人:许威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