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的林下种植和生态施肥方法

文档序号:173285阅读:9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魔芋的林下种植和生态施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魔芋的林下种植和生态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别名筠篛,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块茎草本植物;主要产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中国为原产地之一,四川、湖北、湖南、云南、贵州、陕西、广东、广西、安徽、福建、台湾等省山区均有分布;魔芋种类很多,全世界有260多个品种,中国有21种,其中8种为中国特有。

我国关于魔芋的应用历史最早见于魏晋时期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首载魔芋作为药物,以后历代医著均有辑录,《本草纲目》详细介绍了魔芋作为中药的服用方法和加工、调制方法。

魔芋是有益的碱性食品,对食用动物性酸性食品过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对人体健康有利;目前世界各地对魔芋的保健、医疗作用作了许多临床试验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其中主要成分魔芋葡甘聚糖属水溶性半纤维素,其突出的营养保健功能在于能发挥膳食纤维对营养不平衡的调节作用,它与白菜、芹菜等蔬菜类中所含非水溶性的纤维,进入人体后原形排出者不同,它能参与人体的代谢作用及影响肠道菌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变化;魔芋除含有大量葡甘聚糖外,还含有生物碱、果胶、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10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食物纤维,是生物界唯一含有大量葡甘聚糖的植物,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病、便秘症等现代富贵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是中老年人理想的健康食品,深受世界保健食品市场的青睐;在日本,魔芋早已成为席席必备的佳肴,被誉为“魔力食品”。

魔芋葡甘聚糖还具有增稠、乳化、胶凝、粘结、保水等性能,其粉即可作为主料做成各种食品,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以改善其它食品的品质,在食品工业中被用作增稠剂、悬乳齐U、乳化剂、稳定剂、品质改良剂等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粮食制品、肉制品、饮料、调味品、豆制品中;另外还可用于医药、化妆品、纺织业、建筑业、食用膜、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领域。

由于魔芋的广泛用途以及世界各地对魔芋的认识,使得魔芋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已形成日本市场、韩国及东南亚市场、欧美市场等三大市场。2006年国内外需鲜魔芋90万吨,而产量仅52万吨,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魔芋开始了产业化发展,但因起步晚,种植技术一直没有很大突破,同时种植面积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以致总产量无法得到有效增加。一种比较有效的扩大种植面积的方法是在林下套种魔芋,如专利号201010173249. 4公布了 “一种林下套种花魔芋的栽培方法”,采用选择林地、疏林整地、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梯次挖收等步骤,利用落叶给魔芋提供越冬保温和肥力,该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采取培肥和护土措施,久而久之,对土壤和树林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林下种植、生态施肥和深翻护土的魔芋种植方法,以有效利用土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魔芋产品的质量和总产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魔芋的林下种植和生态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I.选林地选取林树间距大于200cm、主干高度大于150cm、隐蔽度在40%_60%之间的林地。2种绿肥11月中上旬,将经过晒种、浸种后的蚕豆种子撒播在即将挖收的林下魔芋畦上,待魔芋挖收后撒肥浅耕覆土,其中撒肥为每亩施撒碳铵25kg和过磷酸钙30kg。3翻耕压青次年3月中下旬,每亩施撒消毒粉50kg,均匀铺洒后耕翻30-35cm,将蚕豆绿肥埋入地下,耙碎搂平,其中消毒粉是由硫磺粉、生石灰、草木灰按照1:25:25的比例均匀混合配制。4.整地播种前2-3天,在树林中间将地整理成垄宽110-130cm,垄高20cm的栽培畦。5.选种选择无伤、无病、口平、窝小、叶芽短壮、表皮幼嫩的种芋,按照大小规格分类待播。6.预处理将种芋摊晒2天,然后在晴天上午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加2000倍水浸种30分钟,然后捞出晒干,然后立即播种。7.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种芋播种于深度为15-20cm的窝沟中,播种的行距为种芋直径的7-9倍,株距为种芋直径的4-6倍,播种时将种芋叶芽朝向东方倾斜45度。8.施底肥播种时先在窝沟底部埋底肥,然后覆土,再播种,再覆土,再铺撒一层底肥,再覆土,底肥施用量为每亩120-150kg,其中底肥是由硫酸钾、钙镁磷肥、过磷酸钙、草木灰按照1:2:3. 5:5的比例均勻混合配制。9.苗前除草播种后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洒畦面杀虫,然后立即覆盖稻草,5月底用10%草甘膦250倍液进行田间喷雾除草。10.苗后除草在魔芋出苗后加强叶片保护,用手除草,及时处理病虫害。11.采收11月下旬,待地上部分倒伏枯死后,选择晴朗天气采挖,从距离植株20cm处深挖25-30cm,清除泥沙,除掉鞭须,晾干表皮水分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I.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将林间废弃的空地变为可有效利用的农作物种植地。2.提高了魔芋植株的单株产量和质量,魔芋喜荫,在林下可以免去阳光射,而又能获得部分阳光,可以提高魔芋质量,且增加单株产量。3.增加的肥力,种植蚕豆绿肥,可以提供大量生态肥,减少工业肥料的使用,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4.蚕豆绿肥带有大量共生根瘤菌,不仅能给魔芋种植带来大量生态氮肥,还能抑制魔芋病菌的产生,减少魔芋病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I。2010年,重庆市彭水县天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彭水县棣棠乡四坪村选取100亩核桃林进行魔芋的林下种植和生态施肥管理;该树林中林树间距250cm、主干高度大于150cm、隐蔽度在40%_60%之间;11月10日,将经过晒种、浸种后的蚕S 种子撒播在即将挖收的林下魔芋畦上,11月20日挖收魔芋后,每亩施撒碳铵25kg和过磷酸钙30kg,然后浅耕覆土 ;次年3月20日,每亩均匀施撒消毒粉50kg,然后耕翻30cm,将蚕豆绿肥埋入地下,耙碎搂平,其中消毒粉是由硫磺粉、生石灰、草木灰按照1:25:25的比例均匀混合配制;4月I日,将林下地整理成垄宽110cm,垄高20cm的栽培畦;同日,选择无伤、无病、口平、窝小、叶芽短壮、表皮幼嫩的种芋,按照大小规格分类;然后将种芋摊晒2天,然后在晴天上午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加2000倍水浸种30分钟,然后捞出晒干;4月3日,将种芋播种于深度为15cm的窝沟中,播种的行距为种芋直径的7倍,株距为种芋直径的4倍,播种时将种芋叶芽朝向东方倾斜45度;播种时先在每个窝沟底部埋底肥20g,然后覆土,再播种,再覆土,再铺撒一层底肥20g,再覆土,底肥施用量为每亩120kg,其中底肥是由硫酸钾、钙镁磷肥、过磷酸钙、草木灰按照1:2:3. 5:5的比例均匀混合配制;播种后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洒畦面杀虫,然后立即覆盖稻草,5月底用10%草甘膦250倍液进行田间喷雾除草;在魔芋出苗后加强叶片保护,用手除草,及时处理病虫害;11月下旬,待地上部分倒伏枯死后,选择晴朗天气采挖,从距离植株20cm处深挖25cm,清除泥沙,除掉鞭须,晾干表皮水分即收回贮藏。实施例2。2010年,重庆市彭水县天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彭水县龙射镇水沟子村选取80亩桂树林进行魔芋的林下种植和生态施肥管理;该树林中林树间距220cm、主干高度大于150cm、隐蔽度在40%_60%之间;11月10日,将经过晒种、浸种后的蚕S 种子撒播在即将挖收的林下魔芋畦上,11月20日挖收魔芋后,每亩施撒碳铵25kg和过磷酸钙30kg,然后浅耕覆土 ;次年3月25日,每亩均匀施撒消毒粉50kg,然后耕翻33cm,将蚕豆绿肥埋入地下,耙碎搂平,其中消毒粉是由硫磺粉、生石灰、草木灰按照1:25:25的比例均匀混合配制;4月5日,将林下地整理成垄宽120cm,垄高20cm的栽培畦;同日,选择无伤、无病、口平、窝小、叶芽短壮、表皮幼嫩的种芋,按照大小规格分类;然后将种芋摊晒2天,然后在晴天上午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加2000倍水浸种30分钟,然后捞出晒干;4月8日,将种芋播种于深度为18cm的窝沟中,播种的行距为种芋直径的8倍,株距为种芋直径的5倍,播种时将种芋叶芽朝向东方倾斜45度;播种时先在每个窝沟底部埋底肥22. 5g,然后覆土,再播种,再覆土,再铺撒一层底肥22. 5g,再覆土,底肥施用量为每亩135kg,其中底肥是由硫酸钾、钙镁磷肥、过磷酸钙、草木灰按照1:2:3. 5:5的比例均匀混合配制;播种后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洒畦面杀虫,然后立即覆盖稻草,5月底用10%草甘膦250倍液进行田间喷雾除草;在魔芋出苗后加强叶片保护,用手除草,及时处理病虫害;11月下旬,待地上部分倒伏枯死后,选择晴朗天气采挖,从距离植株20cm处深挖28cm,清除泥沙,除掉鞭须,晾干表皮水分即收回贮藏。实施例3。
2010年,重庆市彭水县天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彭水县走马乡龙胜村选取I 5 0亩槐树林进行魔芋的林下种植和生态施肥管理;该树林的林树间距280cm、主干高度大于150cm、隐蔽度在40%-60%之间;11月10日,将经过晒种、浸种后的蚕S 种子撒播在即将挖收的林下魔芋畦上,11月20日挖收魔芋后,每亩施撒碳铵25kg和过磷酸钙30kg,然后浅耕覆土 ;次年3月30日,每亩均匀施撒消毒粉50kg,然后耕翻30cm,将蚕豆绿肥埋入地下,耙碎搂平,其中消毒粉是由硫磺粉、生石灰、草木灰按照1:25:25的比例均匀混合配制;4月8日,将林下地整理成垄宽130cm,垄高20cm的栽培畦;同日,选择无伤、无病、口平、窝小、叶芽短壮、表皮幼嫩的种芋,按照大小规格分类;然后将种芋摊晒2天,然后在晴天上午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加2000倍水浸种30分钟,然后捞出晒干;4月11日,将种芋播种于深度为15cm的窝沟中,播种的行距为种芋直径的9倍,株距为种芋直径的6倍,播种时将种芋叶芽朝向 东方倾斜45度;播种时先在每个窝沟底部埋底肥25g,然后覆土,再播种,再覆土,再铺撒一层底肥25g,再覆土,底肥施用量为每亩150kg,其中底肥是由硫酸钾、钙镁磷肥、过磷酸钙、草木灰按照1:2:3. 5:5的比例均匀混合配制;播种后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洒畦面杀虫,然后立即覆盖稻草,5月底用10%草甘膦250倍液进行田间喷雾除草;在魔芋出苗后加强叶片保护,用手除草,及时处理病虫害;11月下旬,待地上部分倒伏枯死后,选择晴朗天气采挖,从距离植株20cm处深挖30cm,清除泥沙,除掉鞭须,晾干表皮水分即收回贮藏。
权利要求
1.魔芋的林下种植和生态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a.选林地选取林树间距大于200cm、主干高度大于150cm、隐蔽度在40%_60%之间的林地; b.种绿肥11月中上旬,将经过晒种、浸种后的蚕豆种子撒播在即将挖收的林下魔芋畦上,待魔芋挖收后撒肥浅耕覆土,其中撒肥为每亩施撒碳铵25kg和过磷酸钙30kg ; c.翻耕压青次年3月中下旬,每亩施撒消毒粉50kg,均匀铺洒后耕翻30-35cm,将蚕豆绿肥埋入地下,耙碎搂平,其中消毒粉是由硫磺粉、生石灰、草木灰按照1:25:25的比例均匀混合配制; d.整地播种前2-3天,在树林中间将地整理成垄宽110-130cm,垄高20cm的栽培畦; e.选种选择无伤、无病、口平、窝小、叶芽短壮、表皮幼嫩的种芋,按照大小规格分类待播; f.预处理将种芋摊晒2天,然后在晴天上午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加2000倍水浸种30分钟,然后捞出晒干,然后立即播种; g.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种芋播种于深度为15-20cm的窝沟中,播种的行距为种芋直径的7-9倍,株距为种芋直径的4-6倍,播种时将种芋叶芽朝向东方倾斜45度; h.施底肥播种时先在窝沟底部埋底肥,然后覆土,再播种,再覆土,再铺撒一层底肥,再覆土,底肥施用量为每亩120-150kg,其中底肥是由硫酸钾、钙镁磷肥、过磷酸钙、草木灰按照1:2:3. 5:5的比例均匀混合配制; i.苗前除草播种后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洒畦面杀虫,然后立即覆盖稻草,5月底用10%草甘膦250倍液进行田间喷雾除草; j.苗后除草在魔芋出苗后加强叶片保护,用手除草,及时处理病虫害; k.采收11月下旬,待地上部分倒伏枯死后,选择晴朗天气采挖,从距离植株20cm处深挖25-30cm,清除泥沙,除掉鞭须,晾干表皮水分即可。
全文摘要
魔芋的林下种植和生态施肥方法,通过林地选取、种植绿肥和减少工业肥料来种植,这样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将林间废弃的空地变为可有效利用的农作物种植地;魔芋喜荫,在林下可以免去阳光射,而又能获得部分阳光,可以提高魔芋质量,且增加单株产量;种植蚕豆绿肥,可以提供大量生态肥,减少工业肥料的使用,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蚕豆绿肥带有大量共生根瘤菌,不仅能给魔芋种植带来大量生态氮肥,还能抑制魔芋病菌的产生,减少魔芋病害。
文档编号A01C21/00GK102612911SQ20121007431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周麟 申请人:重庆市彭水县天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