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72140阅读:1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西洋参是人参的一种,又称广东人参、花旗参,由于美国旧称花旗国而得名,原产于美国北部到加拿大南部一带,以威斯康辛州为主。20世纪40年代我国江西庐山植物园曾从加拿大引种未果。1975年以后,我国陆续从美国引进几批种子,分别在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贵州、云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引种栽培成功。林下野山参由于多年的过度采挖,已面临绝迹。由于国家林权政策出台,给播种林下西洋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所谓林下西洋参就是在山林中以本地长脖芦参籽或本地二马芽参籽为种子种植,以其自然生长不加干预为主,形成根的外形即:芦、体、纹、须、皮,内在的养分不同的西洋参,其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林下山参原指野山参自然甩籽或动物等媒介将其种子在林下纯自然生成发育而成的山参,现泛指圈下大片森林,人工大面积播种圈参种子,除人工看护外而不施加任何人为因素而自然生长发育起来的人参。林下山参的开发,既可弥补家参微量元素和人参皂甙含量等量化指标的各种缺陷或不足,又可降低农药与化肥残毒,扭转传统砍伐森林和破坏植被的人参培育颓势,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以栽培出接近野山参指标的林下参,同时弥补家参微量元素和人参皂甙含量等量化指标的各种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 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I)林地选择选择树龄20年以上,树种选择松树、栗树、柞树或核桃树,林下还要有灌木和宽叶台草等草本植物构成双层遮荫,郁闭度最好在0.6-0.8 ;土壤要有丰富的有机质、要肥沃、疏松、不溃水,土壤蓄水透气性良好;林坡坡度在30度以下,坡向选择东南或西坡,土壤PH值为5.6 — 6.5之间;(2)清场整地首先将不均匀的小林木清理掉,除掉混杂的林下灌木,然后开始整地;具体操作如下:①放伐整档,顺山放线,按线打出1.5米床面,0.5米作业用档;②打顺水嶝,按山形走势和山中沟的分布,每隔30 - 50米打一条顺水沟,将水排到自然沟内,以防山坡长,流水冲刷林下参;
③浅刨,在不破坏原土层的情况下,将多年生的恶性杂草和小灌木刨除,并将刨除的杂草清除;(3)林下播种在适宜种植且已整理完毕的林地,采取春秋两季催芽籽播种;播籽时先开宽6 - 8厘米长条穴,每穴播两粒种子,穴距15厘米;在穴内掺60 %活黄土,穴深8厘米,播籽深度3厘米;做法是:播籽前把穴内土整均匀,整平,然后开槽3厘米再播籽,盖碎黄土 4厘米,再覆盖3 — 4厘米的树叶;每亩地播种3 — 4千克,成熟时间6 — 8年;(4)林下西洋参移植从两年生园参小苗中挑选圆膀长芦参苗,横灵体,须根清晰,移栽到林下,移栽时间为9月中下旬;开圆形穴,穴直径10 - 12厘米,穴深10厘米,拌上活黄土摊平穴面,株距3厘米;移栽前把穴土开6厘米深小沟,放一块能衬托参苗主体的薄石片或纯黄土土饼,将参苗放在上面,摆好参的形态再盖一层活黄土 ;盖土应高于原地面5厘米,防止穴土沉实形成小坑积水;覆盖完土以后,再覆盖5 - 6厘米厚树叶;当天选的参苗应当天栽完,移栽前摘掉花蕾,可促参根增长;(5)管理方法防鼠害:可采取夹子诱夹、地箭捕杀;除草:每年8月初 进行一次除草,用镰刀或剪子将高于参叶以上的杂草全部清除;防病:在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病害时,可用少量药剂防治,林下西洋参很少染病,一般不需打药,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病害时,参照园参病害防治措施进行处理,但用药浓度要减少,根据参龄酌情而定;打阳:用木棍将参径压倒,使参的叶子被面朝向阳光,打阳是提脖、提纹的好方法;排水:雨季注意排水,挖好排水沟,疏通水道;施肥:测得土壤肥力不足时,根据绿色食品生产中肥料使用准则合理施肥。活黄土是指颗粒状、有油光的活性黄土。选种是栽培林下参重要的一项工作,要想培育出野山参特性的林下参,就要模仿自然,山参最大的特点为脖和芦,人们逐渐从棚参中选出芦脖长的品种一一长脖芦、二马芽、大马芽。①长脖芦:此品种在播种同等生长年限内,芦脖明显伸长,种粒较小,每千克2万粒左右。②二马芽:芦脖生长量比长脖芦差,整体生长也慢,种粒每千克1.6万粒左右。③大马芽:体长芦短,整体生长快,产量高,适应于棚园参栽培,种粒每千克1.5万粒左右。林下参种植应选种“长脖芦”和“二马芽”品种。本发明提供的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可栽培出与野山参特性接近的林下参,林下西洋参与大田参棚栽培相比具有省工、省大棚材料、省农产品物化投入(农药、肥料)的优势,具有皂甙、氨基酸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前景好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一种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I)林地选择选择树龄20年以上,树种选择松树、柞树或核桃树,林下还要有灌木和宽叶台草等草本植物构成双层遮荫,郁闭度最好在0.6 — 0.8 ;土壤要求丰富的有机质、要肥沃、疏松、不溃水,土壤蓄水透气性良好;林坡坡度在30度以下,坡向选择东南或西坡,土壤PH值为5.6 — 6.5之间;(2)选种,选择“长脖芦”和“二马芽”品种。(3)清场整地首先将不均匀的小林木清理掉,除掉混杂的林下灌木,然后开始整地;具体操作如下:①放伐整档,顺山放线,按线打出1.5米床面,0.5米作业用档;②打顺水嶝,

按山形走势和山中沟的分布,每隔30 - 50米打一条顺水沟,将水排到自然沟内,以防山坡长,流水冲刷林下参;

③浅刨,在不破坏原土层的情况下,将多年生的恶性杂草和小灌木刨除,并将刨除的杂草清除;(4)林下播种在适宜种植且已整理完毕的林地,采取春秋两季催芽籽播种;播籽时先开宽6 - 8厘米长条穴,每穴播两粒种子,穴距15厘米;在穴内掺60 %活黄土,穴深8厘米,播籽深度3厘米;做法是:播籽前把穴内土整均匀,整平,然后开槽3厘米再播籽,盖碎黄土 4厘米,再覆盖3 — 4厘米的树叶;每亩地播种3 — 4千克,成熟时间6 — 8年;(5)林下西洋参移植从两年生园参小苗中挑选圆膀长芦参苗,横灵体,须根清晰,移栽到林下,移栽时间为9月中下旬;开圆形穴,穴直径10 - 12厘米,穴深10厘米,拌上活黄土摊平穴面,株距3厘米;移栽前把穴土开6厘米深小沟,放一块能衬托参苗主体的薄石片或纯黄土土饼,将参苗放在上面,摆好参的形态再盖一层活黄土 ;盖土应高于原地面5厘米,防止穴土沉实形成小坑积水;覆盖完土以后,再覆盖5 - 6厘米厚树叶;当天选的参苗应当天栽完,移栽前摘掉花蕾,可促参根增长;(6)管理方法防鼠害:可采取夹子诱夹、地箭捕杀;除草:每年8月初进行一次除草,用镰刀或剪子将高于参叶以上的杂草全部清除;防病:在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病害时,可用少量药剂防治,林下西洋参很少染病,一般不需打药,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病害时,参照园参病害防治措施进行处理,但用药浓度要减少,根据参龄酌情而定;打阳:用木棍将参径压倒,使参的叶子被面朝向阳光,打阳是提脖、提纹的好方法;排水:雨季注意排水,挖好排水沟,疏通水道;施肥:测得土壤肥力不足时,根据绿色食品生产中肥料使用准则合理施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 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1)林地选择 选择树龄20年以上,树种选择松树、栗树、柞树或核桃树,林下还要有灌木和宽叶台草等草本植物构成双层遮荫,郁闭度最好在0.6 — 0.8 ;土壤要有丰富的有机质、要肥沃、疏松、不溃水,土壤蓄水透气性良好;林坡坡度在30度以下,坡向选择东南或西坡,土壤PH值为5.6 — 6.5之间; (2)清场整地 首先将不均匀的小林木清理掉,除掉混杂的林下灌木,然后开始整地;具体操作如下: ①放伐整档, 顺山放线,按线打出1.5米床面,0.5米作业用档; ②打顺水嶝, 按山形走势和山中沟的分布,每隔30 - 50米打一条顺水沟,将水排到自然沟内,以防山坡长,流水冲刷林下参; ③浅刨, 在不破坏原土层的情况下,将多年生的恶性杂草和小灌木刨除,并将刨除的杂草清除; (3)林下播种 在适宜种植且已整理完毕的林地,采取春秋两季催芽籽播种;播籽时先开宽6 — 8厘米长条穴,每穴播两粒种子,穴距15厘米;在穴内掺60 %活黄土,穴深8厘米,播籽深度3厘米; 做法是:播籽前把穴内土整均匀,整平,然后开槽3厘米再播籽,盖碎黄土 4厘米,再覆盖3 — 4厘米的树叶;每亩地播种3 — 4千克,成熟时间6 — 8年; (4)林下西洋参移植 从两年生园参小苗中挑选圆膀长芦参苗,横灵体,须根清晰,移栽到林下,移栽时间为9月中下旬; 开圆形穴,穴直径10 - 12厘米,穴深10厘米,拌上活黄土摊平穴面,株距3厘米;移栽前把穴土开6厘米深小沟,放一块能衬托参苗主体的薄石片或纯黄土土饼,将参苗放在上面,摆好参的形态再盖一层活黄土 ;盖土应高于原地面5厘米,防止穴土沉实形成小坑积水;覆盖完土以后,再覆盖5 - 6厘米厚树叶;当天选的参苗应当天栽完,移栽前摘掉花蕾,可促参根增长; (5)管理方法 防鼠害:可采取夹子诱夹、 地箭捕杀; 除草:每年8月初进行一次除草,用镰刀或剪子将高于参叶以上的杂草全部清除; 防病:在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病害时,可用少量药剂防治; 打阳:用木棍将参径压倒,使参的叶子被面朝向阳光; 排水:雨季注意排水,挖好排水沟,疏通水道; 施肥:测得土壤肥力不足时,根据绿色食品生产中肥料使用准则合理施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以栽培出接近野山参指标的林下参,同时弥补家参微量元素和人参皂甙含量等量化指标的各种缺陷和不足,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栽培步骤包括(1)林地选择,(2)清场整地,(3)林下播种,(4)林下西洋参移植,(5)管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可栽培出与野山参特性接近的林下参,林下西洋参与大田参棚栽培相比具有省工、省大棚材料、省农产品物化投入(农药、肥料)的优势,具有皂甙、氨基酸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前景好的优势。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098636SQ20131005213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8日
发明者戴任, 袁兴胜, 蔡志彪, 叶林 申请人:安徽省金寨县竺山参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