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16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的消费者对乳品的要求主要是安全、营养和新鲜。奶牛隐性乳房炎(Subclinical Mastitis)是困扰乳业生产的疾病,其不仅会造成患病奶牛的产奶量下降,也对牛奶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乳脂含量降低,乳蛋白质量下降,乳糖含量降低和干物质含量下降。这些变化必将导致牧场所产原料奶的总体质量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延长奶牛产后发情的时间,而且危及人的健康,对奶牛业的危害极大。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危害性更大。根据国际奶牛联合会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是2%,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50%。在我国,同期几个大城市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20% 70%。20世纪80年代,有60%以上的乳牛都感染有隐性乳房炎,有30% 50%的乳区感染有隐性乳房炎。荷斯坦奶牛原产于北欧,属于寒温带动物,适宜的温度是-O. 5 20°C,而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都是高温天气,资料表明,热应激与温度和湿度均有关系,当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 THI)超过72奶牛即表现热应激反应,其中温湿度指数(THI)计算公式为ΤΗΙ=0. 72X (Td+Tw)+ 40. 60,其中Td为干球温度,Tw为湿球温度。热应激奶牛体液调节失常,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常导致奶牛乳房炎及繁殖疾病的上升。目前,国内外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工作中受病原抗药性增强、高药物残留等问题的不断困扰,生产中主要依靠抗生素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但公认抗生素防治存在两大问题①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是由80 130余种病菌引起,由于病因诊断、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等难题,导致抗生素治疗失败和抗生素滥用。②原料奶因抗生素污染而导致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而相对于抗生素而言,中草药是纯天然物质,含有多种有效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少、无残留或低残留、成本低廉等特点,利用中草药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已为国内外专家所关注。目前,市场上除了通过抗生素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外,还有一些含有中草药成分的乳房灌注剂或涂抹剂,这些剂型可以起到治疗隐性乳房炎的作用,但生产工艺复杂、使用较麻烦,且无预防隐性乳房炎的作用,而生产上一旦牛群发生隐性乳房炎,已经对生产造成了经济损失。目前,市场上尚无有效预防在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饲料添加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天然的、无污染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奶牛生产中,减少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牛乳中体细胞数,达到增加产奶量,改善乳品质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有效解决目前市场上没有一种天然的、无污染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奶牛生产中的问题。本是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齐U,由蒲公英、漏芦、王不留行、黄芪、丹参和甘草晒干后粉碎,过40-60目筛制成,其组分重量比为蒲公英21-25%、漏芦12-15%、王不留行15-18%、黄芪12-18%、丹参18-25%、甘草8-13%。本发明是我们依据临床经验和药典筛选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中药,根据中药方剂学配伍原则组方制成的纯中药制剂,无残留、无公害、环保安全,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实施例I
由重量配比为蒲公英21%、漏芦15%、王不留行15%、黄芪18%、丹参18%、甘草13%晒干后粉碎,过40目筛制成本发明产品。实施例2
由重量配比为蒲公英25%、漏芦12%、王不留行18%、黄芪12%、丹参25%、甘草8%晒干后粉碎,过50目筛制成本发明产品。实施例3
由重量配比为蒲公英23%、漏芦13%、王不留行16%、黄芪15%、丹参22%、甘草11%晒干后粉碎,过60目筛制成本发明产品。本发明的奶牛饲料添加剂的功能测试试验如下
试验I
2011年春季,选择1-3胎次体细胞数在50万以上荷斯坦奶牛36头,按照产奶水平、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8头,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对照组不添加本品、试验组每日每头添加本品100g,混于精饲料中,进行15天的饲养试验。试验期间,牛舍日平均气温12. 5°C,温湿度指数(THI)为56. 80。两组奶牛的采食量及精神状况无差异,每天记录产奶量,于15天试验结束采集奶样,进行乳成分分析,并采集尾静脉血样进行肝肾功能指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I)对照组奶牛的体细胞数显著高于试验组奶牛(P〈0. 05),并且对照组18头奶牛的体细胞数仍然在50万以上,且有上升趋势;而试验组牛乳中体细胞数有13头下降到每毫升50万以下,其余5头也有下降,表明本品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72. 2%。(2)试验组较对照组产奶量显著提高了 12.6% (P〈0. 05);试验组乳脂率和乳蛋白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 05)。(3)奶牛血浆中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酰转肽酶活性在两个组别间均无差异(P>0. 05);血浆中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尿酸在两个组别间差异不显著(P>0. 05)。以上结果表明本品可以有效起到减少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低牛乳体细胞数,提高产奶量的作用,并对奶牛无危害,是无公害的绿色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2
2011年夏季,选择1-3胎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0头,入选奶牛每毫升牛乳中体细胞数水平处于20-50万个/ml之间,按照产奶量相近、泌乳阶段、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组奶牛每头每天添加本品50g,对照组不添加,进行30天的饲养试验,试验期间,牛舍日平均气温为32. 5°C,温湿度指数(THI)为84. 16,每天记录奶牛的产奶量,观察采食状况和精神状态,试验结束的第30天,采集奶样进行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I)对照组6头奶牛体细胞数大于50万,最高者达到了 163万个/ml ;而试验组仅有I头奶牛体细胞数大于50万,为78. 6万个/ml。(2)试验组产奶量比对照组高15. 4% (P<0. 05),试验组的乳脂率和乳蛋白高于对照组奶牛的平均水平,但差异不显著(P>0. 05)。以上结果表明本品可以有效的减少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提高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剤,其特征在干,由蒲公英、漏芦、王不留行、黄芪、丹參和甘草晒干后粉碎,过40-60目筛制成,其组分重量比为蒲公英21-25%、漏芦 12-15%、王不留行 15-18%、黄芪 12_18%、丹參 18_25%、甘草 8_1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剤,其特征在于,由重量配比为蒲公英21%、漏芦15%、王不留行15%、黄芪18%、丹參18%、甘草13%晒干后粉碎,过40目筛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剤,其特征在于,由重量配比为蒲公英25%、漏芦12%、王不留行18%、黄芪12%、丹參25%、甘草8%晒干后粉碎,过50目筛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剤,其特征在于,由重量配比为蒲公英23%、漏芦13%、王不留行16%、黄芪15%、丹參22%、甘草11%晒干后粉碎,过60目筛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有效解决目前市场上没有一种天然的、无污染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奶牛生产中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蒲公英、漏芦、王不留行、黄芪、丹参和甘草晒干后粉碎,过40-60目筛制成,其组分重量比为蒲公英21-25%、漏芦12-15%、王不留行15-18%、黄芪12-18%、丹参18-25%、甘草8-13%,本发明是我们依据临床经验和药典筛选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中药,根据中药方剂学配伍原则组方制成的纯中药制剂,无残留、无公害、环保安全,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23K1/18GK102669482SQ20121018819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9日
发明者刘学芳, 刘延鑫, 刘文第, 张振强, 徐超 申请人:河南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