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环保杀虫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杀虫气雾剂,特别是涉及可以高效杀死虫子并比较环保的环保杀虫气雾剂。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环保杀虫气雾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这个世界上,伴随着人类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有害生物类群。由于它们的适应性强、繁殖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传播迅速,同时又是各种病原体的贮存宿主或中间宿主,因而成为人类健康、安全的大敌。从所周知,蚊、蝇、蟑螂和老鼠是被人们公认为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害”,
为了防止其对人类生活的侵扰和危害,人类开发了一系列不同剂型的杀虫产品,其中最常用的有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杀虫气雾剂和饵剂等。杀虫气雾剂作为防治蚊、蝇和蟑螂的一种主要剂型,其所用的溶剂和抛射剂也随着气雾剂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CFC到HAPs和DME的转变。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雾剂工业又面临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限制带来的第二次冲击,由于VOC在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下,会分解成高活性分子,并容易与工业气体排放物中的NOx等反应,生成光化学氧化物产生烟雾和酸雨,使大气环境恶化,影响人类、动物和植物的新陈代谢。因此,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已成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加州的法规(94509章节)中对不同用途杀虫产品中的VOCs含量提出了不同的限定要求,但都要求在25%以下;香港政府于2006年底颁布的相关VOC排放标准也等同采用了美国加州的相关标准;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HJ/T423-2008《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杀虫气雾剂》中也对不同用途杀虫产品中VOC含量进行了限定,要求在40% 55%之间。在对气雾剂产品中的VOC含量控制前,气雾剂中所使用的溶剂、抛射剂绝大多数都属于V0C。而作为供杀灭病媒害虫使用的杀虫气雾剂则一直都是气雾剂家族中最主要的品种之一,特别是在我国,杀虫气雾剂占所有气雾剂产品的比重已接近50%,年产量近2.5亿罐,产量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生产的杀虫气雾剂中,90%以上为油基型(采用的溶剂VOC含量高)或醇基型产品,其内容物至少含80%以上V0C。目前我国每年消耗约6万吨烃类溶剂油(其中绝大部分属于V0C)和6万吨HAPs和DME (全部为V0C)。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全世界都有义务来保护她。开发与国际接轨、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已成为必然,就杀虫气雾剂而言,控制其中的VOC含量是必然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保证对蚊、蝇和蟑螂的驱杀功效的同时,使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不大于25%,从而使产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的环保杀虫气雾剂。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其按照重量比由下列配比原料制备而成击倒剂O. 08-0. 15份;致死剂O. 1-0. 2份;溶剂50-55份;增效剂1-2份和抛射剂40-50份。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还可以是所述击倒剂为炔咪菊酯或炔丙菊酯,所述致死剂为右旋苯醚菊酯或右旋苯醚氰菊酯。所述溶剂为烃类溶剂油DllO或异构烷烃溶剂。所述溶剂为脱芳烃溶剂油DllO或脂环-烃溶剂油D110。所述溶剂为异构烧烃溶剂Isopar M。所述增效剂为3,4-亚甲二氧基-6-正丙基苄基正丁基二缩乙二醇醚或N-(2-乙基己基)-双环(2,2,1) -5-庚烯-2, 3- 二甲酸亚胺。所述抛射剂或者由重量比为O. 6-1的丙丁烷和1,1,1,2_四氟乙烷(HFC_134a)组成;或者由重量比为O. 6-1的丙丁烷和1,I-二氟乙烷(HFC-152a)组成。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由于其按照重量比由下列配比原料制备而成击倒剂
O.08-0. 15份;致死剂O. 1-0. 2份;溶剂50-55份;增效剂1-2份和抛射剂40-50份。这样,本发明所用的击倒剂炔咪菊酯或炔丙菊酯与通用的使用烯丙菊酯或胺菊酯为击倒剂相比,具有用量更少,效果更好的优势;同时本发明所用的致死剂右旋苯醚菊酯右旋右旋苯醚氰菊酯,具有对害虫效果好,对人畜更安全的特点。其中的炔咪菊酯和右旋苯醚氰菊酯还对蟑螂有特效,并有显著驱赶作用,更有助于发挥产品功效。本发明所选用溶剂的沸点均大于216°C,因此均属于非挥发性有机物,抛射剂采用属于挥发性有机物的丙丁烷和非挥发性有机物的HFC-134a或HFC_152a按适宜比例混配,并确保抛射剂中丙丁烷的比例为45%左右,因此按本发明组分配比,即使剩余的增效剂和有效成分全部属于挥发性有机物,也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不高于25%。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这样的环保杀虫气雾剂保证对蚊、蝇和蟑螂的驱杀功效的同时,使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不大于25%,从而使产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保证对蚊、蝇和蟑螂的驱杀功效的同时,使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不大于25%,从而使产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的环保杀虫气雾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配料配置击倒剂O. 08-0. 15份;致死剂O. 1-0. 2份;溶剂50-55份;增效剂1-2份和抛射剂40-50份;(2)将上述配置好的击倒剂、致死剂和增效剂加入溶剂中搅拌15_20min,混合均匀制成药液;(3)将药液加入气雾罐中并封口 ;(4)通过充气机将所述(I)步骤中的抛射剂充入气雾罐内(5)在气雾罐上加装喷盖。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制备方法,还可以是所述气雾罐封口为先将阀门插入所述气雾罐内,然后通过封口机进行封口。步骤(4)之后将气雾罐送入温度为45-60°C的水浴槽内进行压力和泄露检测,检测时间不少于3min,然后将检测合格的气雾剂罐进行步骤(5)的加装封盖。
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了上述步骤,因此可以制得提供保证对蚊、蝇和蟑螂的驱杀功效的同时,使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不大于25%,从而使产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的环保杀虫气雾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其按照重量比由下列配比原料制备而成击倒剂
O.08-0. 15份;致死剂O. 1-0. 2份;溶剂50-55份;增效剂1-2份和抛射剂40-50份。这样,这样,本发明所用的击倒剂炔咪菊酯或炔丙菊酯与通用的使用烯丙菊酯或胺菊酯为击倒剂相比,具有用量更少,效果更好的优势;同时本发明所用的致死剂右旋苯醚菊酯右旋右旋苯醚氰菊酯,具有对害虫效果好,对人畜更安全的特点。其中的炔咪菊酯和右旋苯醚氰菊酯还对蟑螂有特效,并有显著驱赶作用,更有助于发挥产品功效。本发明所选用溶剂的沸点均大
于216°C,因此均属于非挥发性有机物,抛射剂采用属于挥发性有机物的丙丁烷和非挥发性有机物的HFC-134a或HFC_152a按适宜比例混配,并确保抛射剂中丙丁烷的比例为45%左右,因此按本发明组分配比,即使剩余的增效剂和有效成分全部属于挥发性有机物,也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不高于25%。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这样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在保证对蚊、蝇和蟑螂的驱杀功效的同时,使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不大于25%,从而使产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击倒剂为炔咪菊酯或炔丙菊酯,所述致死剂为右旋苯醚菊酯或右旋苯醚氰菊酯。具有用量更少,效果更好的优势;同时本发明所用的致死剂右旋苯醚菊酯右旋右旋苯醚氰菊酯,具有对害虫效果好,对人畜更安全的特点。其中的炔咪菊酯和右旋苯醚氰菊酯还对蟑螂有特效,并有显著驱赶作用,更有助于发挥产品功效。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溶剂为烃类溶剂油DllO或异构烷烃溶剂Isopar M。由于这两种溶剂的沸点均大于216°C,其中DllO的馏程范围为245-290、Isopar M的馏程范围为223_253°C,因此这两种溶剂均不属于挥发性有机物,使用它们不仅可以降低产品中的VOC含量,而且由于这两类溶剂基本无味,可以实现产品的无味述求,使得产品更加符合环保要求。具体可以是所述溶剂为脱芳烃溶剂油DllO或脂环-烃溶剂油D110。可以是淮安清江石油化工厂生产销售的脱芳烃溶剂油DllO或者是上海朔化工有限公司成产销售的美孚脱芳烃溶剂油D110,而脂环-烃溶剂油D110为广州合全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还可以是所述溶剂为异构烷烃溶剂Isopar M。其可以是埃克森美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增效剂为3,4-亚甲二氧基-6-正丙基苄基正丁基二缩乙二醇醚,简称增效醚或N-(2-乙基己基)-双环(2,2,1)-5_庚烯-2,3-二甲酰亚胺,简称增效胺。由于增效剂能够与昆虫体内对杀虫剂起着主要代谢作用和降解作用的多功能氧化酶结合,从而减少了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代谢和降解,使杀虫剂可以迅速大剂量的到达靶标部位,从而起到增效作用。目前已知被广泛使用的农药增效剂主要有增效醚、增效胺及八氯二丙醚等,其中八氯二丙醚由于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人畜安全具有较大的风险和危害,我国已于2006年11月发布公告,禁止八氯二丙醚在农药产品中使用。而增效醚和增效胺,由于不仅具有突出的增效作用,还可作为稳定剂使得拟除虫菊酯在制剂中的活性延长,同时对人畜具有也较高的安全性(增效醚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11500mg/kg、增效胺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2800mg/kg)而被广泛使用。还可以是所述抛射剂或者由重量比为O. 6-1的丙丁烷和1,1,1,2-四氟乙烷组成;或者由重量比为O. 6-1的丙丁烷和1,I-二氟乙烷(HFC-152a)组成。所述1,1,1,2_四氟乙烷为HFC-134a,所述1,I-二氟乙烷为HFC_152a。HFC_134a和HFC_152a均属于氢氟烃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由于没有被卤化,其臭氧损耗潜能(ODP)均为0,因此未被列入破坏臭氧层的CFC禁用条例中。本发明中抛射剂采用丙丁烷和HFC-134a或HFC_152a复配,可以确保产品中的VOC含量符合预期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时采用丙丁烷和HFC-134a或HFC_152a的复配抛射剂还可以避免诸如有些产品为了降低VOC含量而采用一些压缩气体作为抛射剂时带来的压力下降,喷出物粒偏大等缺陷。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配料配置击倒剂O. 08-0. 15份;致死剂O. 1-0. 2份;溶剂50-55份;增效剂
1-2份和抛射剂40-50份;(2)将上述配置好的击倒剂、致死剂和增效剂加入溶剂中搅拌15_20min,混合均匀制成药液;(3)将药液加入气雾罐中并封口 ;(4)通过充气机将所述(I)步骤中的抛射剂充入气雾罐内(5)在气雾罐上加装喷盖。通过上述步骤,制得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在保证对蚊、蝇和蟑螂的驱杀功效的同时,使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不大于25%,从而使产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的制备方法,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气雾罐封口为先将阀门插入所述气雾罐内,然后通过封口机进行封口。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封口方式。这样的封口密封效果更好。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的制备方法,还可以是步骤(4)之后将气雾罐送入温度为45-60°C的水浴槽内进行压力和泄露检测,检测时间不少于3min,然后将检测合格的气雾剂罐进行步骤(5)加装封盖。这样保证出厂的罐装气雾剂都是合格的不泄露、不会爆炸的。最优选的实施例为击倒剂炔咪菊酯或炔丙菊酯O. I份;致死剂右旋苯醚菊酯或右旋苯醚氰菊酯为O. 15份;烃类溶剂油DllO或异构烷烃溶剂为53. 2份;3,4_亚甲二氧基-6-正丙基苄基正丁基二缩乙二醇醚或N- (2-乙基己基)-双环(2,2,I) -5-庚烯-2,
3-二甲酰亚胺为I. 5份;所述抛射剂或者为重量比为O. 8的丙丁烷和1,1,1,2-四氟乙烷(HFC-134a)组成45份;或者由重量比为O. 8的丙丁烷和1,I- 二氟乙烷(HFC_152a)组成45份。对比实施例至实施例八分别按照下表中的配比并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得到八个试样。表I环保杀虫气雾剂具体实施例配比(g)
权利要求
1.环保杀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其按照重量比由下列配比原料制备而成击倒剂O.08-0. 15份;致死剂O. 1-0. 2份;溶剂50-55份;增效剂1-2份和抛射剂4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倒剂为炔咪菊酯或炔丙菊酯,所述致死剂为右旋苯醚菊酯或右旋苯醚氰菊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烃类溶剂油DllO或异构烷烃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脱芳烃溶剂油DllO或脂环-烃溶剂油Dl 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异构烷烃溶剂Isopar M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为3,4-亚甲二氧基-6-正丙基苄基正丁基二缩乙二醇醚或N- (2-乙基己基)-双环(2,2,I) -5-庚烯-2,3-二甲酰亚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射剂或者由重量比为O.6-1的丙丁烷和1,1,1,2_四氟乙烷(HFC-134a)组成;或者由重量比为0.6-1的丙丁烷和1,I-二氟乙烷(HFC-152a)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I至7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环保杀虫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配置击倒剂O.08-0. 15份;致死剂O. 1-0. 2份;溶剂50-55份;增效剂1-2份和抛射剂40-50份; (2)将上述配置好的击倒剂、致死剂和增效剂加入溶剂中搅拌15-20min,混合均匀制成药液; (3)将药液加入气雾罐中并封口; (4)通过充气机将所述(I)步骤中的抛射剂充入气雾罐内 (5)在气雾罐上加装喷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保杀虫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罐封口为先将阀门插入所述气雾罐内,然后通过封口机进行封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保杀虫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之后将气雾罐送入温度为45-60°C的水浴槽内进行压力和泄露检测,检测时间不少于3min,然后将检测合格的气雾剂罐进行步骤(5)加装封盖。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环保杀虫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环保杀虫气雾剂按照重量比由下列配比原料制备而成击倒剂0.08-0.15份;致死剂0.1-0.2份;溶剂50-55份;增效剂1-2份和抛射剂40-50份。本发明的环保杀虫气雾剂在保证对蚊、蝇和蟑螂的驱杀功效的同时,使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不大于25%,从而使产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的环保杀虫气雾剂。
文档编号A01N25/06GK102845418SQ2012102873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郑富强, 赵萍香, 徐建成 申请人:北京绿叶世纪日化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