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芩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1323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黄芩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黄芩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潞州黄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3-67厘米。总状花序,生于枝的上端叶腋,唇形花冠,蓝紫色。根呈椎形,黄色,药用其根。主要含黄酮类黄芩素等成分。黄酮类黄芩含黄酮类成分,计有40种黄酮。主要有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尚有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千层纸素A — 7—0 一葡萄糖醛酸苷、ニ氢黄芩苷、一二羟基、-ニ甲氧基黄酮等。黄芩还含谷甾醇、苯甲酸、氨基酸等。潞州黄芩味苦,性寒。主治热病温病发热,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血热吐衄,以及疮疡疖肿,胎动不安抗氧化、抗白内障、抗癌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提高质量好、产量高的黄芩的的栽培方法。一种黄芩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下述步骤制得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渗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中性或近中性的壤土、砂壤土的地,每亩均匀撒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 4000kg、磷酸ニ铵复合肥10 15kg ;施肥后深耕25 30cm,然后整平耙细,去除石块杂草和根茬,使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并做成宽2m、高2m的畦;春季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以做成带距100 cm,畦面宽60 70 cm,畦沟宽30 40cm,高10 cm的小高田圭。(ニ)繁殖方法
在土壤水分充足或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以地下5 cm地温稳定在12 15°C时播种为宜,北方各地在4月上中旬前后;对于春季土壌水分不足和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根据当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采用早春地膜或碎草、树叶覆盖种植;采用普通条播或大行距宽播幅的播种方式播种;普通条播按行距30 35cm开沟条播;大行距宽播幅播种按行距40 50cm,开深3cm,宽8 10cm,且沟底平的浅沟,随后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盖湿土 I 2cm,并适时进行镇压。土壌水分不足吋,应开沟坐水播种;
春播后应适时覆盖地膜、秸杆或碎草,保持土壤湿润;普通条播需每亩I I. 5kg的种子;宽带撒播的姆亩I. 5 2kg的种子;
(三)田间管理
(I)中耕除草黄芩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应结合间苗、定苗、追肥以及杂草生长和降雨、灌水情況,经常进行松土除草,直至田间封垄。第一年通常要松土除草3 4次。第二年以后,毎年春季返青出苗前,搂地松土、清洁田园;返青后视情况中耕除草I 2遍至黄芩封垄,生长后期,大草可人工拔除。(2)间苗、定苗与补苗黄芩齐苗后,分别采用I 2次进行间定苗。易保苗的地块,可于苗高5 7 cm时,按株距6 8 cm交错定苗,每平方米留苗55 60株,地下害虫严重,难保苗的地块,应于苗高3 5 cm时对过密处进行疏苗,苗高7 10 cm时,结合间定苗,对严重缺苗部位进行移栽补苗,要带土移栽,栽前或栽后烧水,以确保成活。(3)追肥两年追肥总量以6 10 kg纯N、4 6 kg P(P205)、6 8 kg K(K2O)为宜,两年分别于定苗后和返青后各追施一次,其中N肥两次分别为40%和60%,P、K肥两次分别为50%,三肥混合,开沟施入,施后覆土,土壌水分不足时应结合追肥适时灌水。
(4)灌溉溉排水在出苗前及功苗初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定苗后土壌水分含量不宜过高,适当干旱有利于蹲苗和促根深扎,黄芩成株以后,遇严重干旱或追肥时土壤水分不足,应适时适量灌水。(四)病虫害防治
(1)叶枯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I000倍液或I : I : 120波尔多液喷雾,每7 10 d喷I次,连续2 3次;
(2)白粉病发病期用50%代森铵I000倍液或0. 1% 0. 2%可湿性硫磺粉喷治;
(3)黄芩舞蛾发生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每7 10d喷I次,连续喷治2 3次;
(五)采收与加工
生长2 3年收刨,去掉茎叶,抖净泥土,晾晒;
(六)贮藏
放置在温度10 30°C,相対湿度70% 75%,安全水分11% 13%的地方贮藏。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栽培黄芩,质量好、产量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一种黄芩的栽培方法,按照下述步骤制得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渗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中性或近中性的壤土、砂壤土的地,每亩均匀撒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kg、磷酸ニ铵复合肥IOkg ;施肥后深耕25cm,然后整平耙细,去除石块杂草和根茬,使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并做成宽2m、高2m的畦;春季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以做成带距100 cm,畦面宽60cm,畦沟宽30 cm,高10 cm的小高畦。(ニ)繁殖方法
在土壤水分充足或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以地下5 cm地温稳定在12°C时播种为宜,北方各地在4月上中旬前后;对于春季土壌水分不足和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根据当地土壌水分的变化规律,采用早春地膜或碎草、树叶覆盖种植;采用普通条播或大行距宽播幅的播种方式播种;普通条播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大行距宽播幅播种按行距40cm,开深3cm,宽8cm,且沟底平的浅沟,随后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盖湿土 1cm,并适时进行镇压。土壌水分不足时,应开沟坐水播种;
春播后应适时覆盖地膜、秸杆或碎草,保持土壤湿润;普通条播需每亩Ikg的种子;宽带撒播的姆亩I. 5kg的种子;
(三)田间管理(I)中耕除草黄芩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应结合间苗、定苗、追肥以及杂草生长和降雨、灌水情況,经常进行松土除草,直至田间封垄。第一年通常要松土除草3次。第二年以后,毎年春季返青出苗前,搂地松土、清洁田园;返青后视情况中耕除草I遍至黄芩封垄,生长后期,大草可人工拔除。(2)间苗、定苗与补苗黄芩齐苗后,分别采用I 2次进行间定苗。易保苗的地±夹,可于苗高5cm吋,按株距6cm交错定苗,每平方米留苗55株,地下害虫严重,难保苗的地块,应于苗高3cm时对过密处进行疏苗,苗高7cm吋,结合间定苗,对严重缺苗部位进行移栽补苗,要带土移栽,栽前或栽后浇水,以确保成活。(3)追肥两年追肥总量以6kg纯N、4kg P (P205)、6 kg K (K2O)为宜,两年分别于定苗后和返青后各追施一次,其中N肥两次分别为40%和60%,P、K肥两次分别为50%,三肥混合,开沟施入,施后覆土,土壌水分不足时应结合追肥适时灌水。
(4)灌溉溉排水在出苗前及功苗初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定苗后土壌水分含量不宜过 高,适当干旱有利于蹲苗和促根深扎,黄芩成株以后,遇严重干旱或追肥时土壤水分不足,应适时适量灌水。(四)病虫害防治
(1)叶枯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I000倍液或I : I : 120波尔多液喷雾,每7d喷I次,连续2 3次;
(2)白粉病发病期用50%代森铵1000倍液喷治;
(3)黄芩舞蛾发生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每7d喷I次,连续喷治2次;
(五)采收与加工
生长2年收刨,去掉茎叶,抖净泥土,晾晒;
(六)贮藏
放置在温度10°C,相対湿度70%,安全水分11%的地方贮藏。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栽培黄芩,品质好、产量高。实施例2
一种黄芩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下述步骤制得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渗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中性或近中性的壤土、砂壤土的地,每亩均匀撒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kg、磷酸ニ铵复合肥15kg ;施肥后深耕30cm,然后整平耙细,去除石块杂草和根茬,使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并做成宽2m、高2m的畦;春季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以做成带距100cm,畦面宽70 cm,畦沟宽40cm,高IOcm的小高畦。(ニ)繁殖方法
在土壤水分充足或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以地下5 cm地温稳定在15°C时播种为宜,北方各地在4月上中旬前后;对于春季土壌水分不足和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根据当地土壌水分的变化规律,采用早春地膜或碎草、树叶覆盖种植;采用普通条播或大行距宽播幅的播种方式播种;普通条播按行距35cm开沟条播;大行距宽播幅播种按行距50cm,开深3cm,宽10cm,且沟底平的浅沟,随后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盖湿土 2cm,并适时进行镇压。土壌水分不足时,应开沟坐水播种;
春播后应适时覆盖地膜、秸杆或碎草,保持土壤湿润;普通条播需每亩I. 5kg的种子;宽带撒播的每亩2kg的种子;
(三)田间管理
(I)中耕除草黄芩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应结合间苗、定苗、追肥以及杂草生长和降雨、灌水情況,经常进行松土除草,直至田间封垄。第一年通常要松土除草4次,第二年以后,毎年春季返青出苗前,搂地松土、清洁田园;返青后视情况中耕除草2遍至黄芩封垄,生长后期,大草可人工拔除。(2)间苗、定苗与补苗黄芩齐苗后,分别采用I 2次进行间定苗。易保苗的地块,可于苗高7cm吋,按株距8 cm交错定苗,每平方米留苗60株,地下害虫严重,难保苗的地块,应于苗高5cm时对过密处进行疏苗,苗高10 cm时,结合间定苗,对严重缺苗部位进行移栽补苗,要带土移栽,栽前或栽后烧水,以确保成活。(3)追肥两年追肥总量以10 kg纯N、6 kg P (P205)、8 kg K (K2O)为宜,两年分别于定苗后和返青后各追施一次,其中N肥两次分别为40%和60%,P、K肥两次分别为50%, 三肥混合,开沟施入,施后覆土,土壌水分不足时应结合追肥适时灌水。
(4)灌溉溉排水在出苗前及功苗初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定苗后土壌水分含量不宜过高,适当干旱有利于蹲苗和促根深扎,黄芩成株以后,遇严重干旱或追肥时土壤水分不足,应适时适量灌水。(四)病虫害防治
(1)叶枯病发病初期用I: I : 120波尔多液喷雾,每10 d喷I次,连续3次;
(2)白粉病发病期用0.2%可湿性硫磺粉喷治;
(3)黄芩舞蛾发生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每10d喷I次,连续喷治3次;
(五)采收与加工
生长3年收刨,去掉茎叶,抖净泥土,晾晒;
(六)贮藏
放置在温度30°C,相対湿度75%,安全水分13%的地方贮藏。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栽培黄芩,品质好、产量高。
权利要求
1.一种黄芩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下述步骤制得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渗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中性或近中性的壤土、砂壤土的地,每亩均匀撒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 4000kg、磷酸ニ铵复合肥10 15kg ;施肥后深耕25 30cm,然后整平耙细,去除石块杂草和根茬,使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并做成宽2m、高2m的畦;春季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以做成带距100 cm,畦面宽60 70 cm,畦沟宽30 40cm,高10 cm的小高田圭; (ニ)繁殖方法 在土壤水分充足或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以地下5 cm地温稳定在12 15°C时播种为宜,北方各地在4月上中旬前后;对于春季土壌水分不足和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根据当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采用早春地膜或碎草、树叶覆盖种植;采用普通条播或大行距宽播幅的播种方式播种;普通条播按行距30 35cm开沟条播;大行距宽播幅播种按行距40 50cm,开深3cm,宽8 10cm,且沟底平的浅沟,随后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盖湿土 I 2cm,并适时进行镇压,土壌水分不足吋,应开沟坐水播种; 春播后应适时覆盖地膜、秸杆或碎草,保持土壤湿润;普通条播需每亩I I. 5kg的种子;宽带撒播的姆亩I. 5 2kg的种子;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黄芩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应结合间苗、定苗、追肥以及杂草生长和降雨、灌水情況,经常进行松土除草,直至田间封垄;第一年通常要松土除草3 4次,第二年以后,毎年春季返青出苗前,搂地松土、清洁田园;返青后视情况中耕除草I 2遍至黄芩封垄,生长后期,大草可人工拔除; (2)间苗、定苗与补苗黄芩齐苗后,分别采用I 2次进行间定苗;易保苗的地块,可于苗高5 7 cm时,按株距6 8 cm交错定苗,每平方米留苗55 60株,地下害虫严重,难保苗的地块,应于苗高3 5 cm时对过密处进行疏苗,苗高7 10 cm时,结合间定苗,对严重缺苗部位进行移栽补苗,要带土移栽,栽前或栽后浇水,以确保成活; (3)追肥两年追肥总量以6 10kg纯N、4 6 kg P (P205)、6 8 kg K (K2O)为宜,两年分别于定苗后和返青后各追施一次,其中N肥两次分别为40%和60%,P、K肥两次分别为50%,三肥混合,开沟施入,施后覆土,土壌水分不足时应结合追肥适时灌水; (4)灌溉溉排水在出苗前及功苗初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定苗后土壌水分含量不宜过高,适当干旱有利于蹲苗和促根深扎,黄芩成株以后,遇严重干旱或追肥时土壤水分不足,应适时适量灌水; (四)病虫害防治 (1)叶枯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I000倍液或I : I : 120波尔多液喷雾,每7 10 d喷I次,连续2 3次; (2)白粉病发病期用50%代森铵I000倍液或0. 1% 0. 2%可湿性硫磺粉喷治; (3)黄芩舞蛾发生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每7 10d喷I次,连续喷治2 3次; (五)采收与加工 生长2 3年收刨,去掉茎叶,抖净泥土,晾晒;(六)贮藏 放置在温度10 30°C,相対湿度70% 75%,安全水分11% 13%的地方贮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芩的栽培方法,经过选地整地、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贮藏制得黄芩,本发明制得的黄芩质量好、产量高。
文档编号A01B79/02GK102823399SQ20121029807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白艳丽, 贾忠汉 申请人:屯留县民康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