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蓝莓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苗繁育方法,是一种蓝莓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Blueberry)为杜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灌木类衆果果树,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小果类果树之一,具有很高的保健功能,在医药、化妆、食用色素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具有广泛用途。蓝莓果实除含有一般水果所含的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鞣花酸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低糖、低脂肪,抗氧化能力居所有果品、蔬菜之首。因而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堪称“世界水果之王”,是近几年来发展最迅速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第3代果树品种,风靡欧美。我国蓝莓引种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种规模日益扩大,种苗生产供不应 求。有关蓝莓品种的繁殖和组织培养研究较多,但有关其无根苗诱导生根的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莓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方法。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蓝莓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生根培养当继代增殖丛生芽生长至3 5cm高时,将丛生芽切成单芽,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获得试管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4MW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附表I),并添加浓度为20g/L的蔗糖、浓度为6g/L的卡拉胶,pH为5. 8 6. 2。(2)试管苗移栽将步骤(I)所得试管苗移栽入体积比为3 7的珍珠岩-泥炭土混合基质中培养,即得蓝莓组培种苗。进一步,步骤(I)所述培养温度为25土1°C,光照强度为1500 25001ux,光照时间为每天12 16小时;进一步,步骤(I)所述光照强度为15001UX,光照时间为每天12小时;进一步,步骤(I)当继代增殖丛生芽生长至3 5cm高时,将丛生芽切成单芽,转
接至增殖培养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系统地进行了蓝莓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移栽等研究工作,建立并优化蓝莓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方法芽苗生根率达100%,根系健壮且有侧芽萌发;移栽成活率高,且芽苗健壮,生长快;本发明方法周期短,成本低,完全能满足大面积规模化栽培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I蓝莓生根照片
图2蓝莓工厂化繁育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发明以重庆市永川区黄瓜山蓝莓为实验材料,系统地进行了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移栽等研究工作,建立并优化了蓝莓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方法。I、生根培养基的优化将继代增殖丛生芽中生长健壮、株高为3 5cm的芽苗转接至5种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生根培养基,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获得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以1/4MW、1/2丽、1/4CQM6、1/2CQM6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基本培养基的配方如表1_4所示)。表I生根培养基以1/4MW
权利要求
1.蓝莓(LM3)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生根培养当生长健壮的继代增殖丛生芽生长至3 5cm高时,将丛生芽切成单芽,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获得试管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代码为1/4MW,具体由如下质量浓度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该培养基不包括IBA和NAA在内的任何激素
2.蓝莓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培养温度为25土1°C,光照强度为1500 25001ux,光照时间为每天12 1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莓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光照强度为15001uX,光照时间为每天12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莓(LM3)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1/4MW培养基作为生根培养基,该培养基不包括IBA和NAA在内的任何激素下。本发明建立了蓝莓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方法芽苗生根率达100%,根系健壮且有侧芽萌发;移栽成活率高,且芽苗健壮,生长快;本发明方法周期短,成本低,完全能满足大面积规模化栽培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823499SQ20121034963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黄科, 刘奕清, 汤玲, 黄登艳, 袁海英, 唐建民, 陈泽雄, 廖林正 申请人:重庆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