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20999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专用于培育大粒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种。背景技术
农业良种的选育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抗逆性等性状的根本途径。菜用大豆生产作为一项新兴的大豆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国际市场竞争力,这是应对市场挑战,振兴中国大豆产业的重要策略。发展菜用大豆产业,一方面可以丰富城市市民的菜篮子;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收入,出口创汇,是一项低耗能的现代高效创汇农业,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出口加工及国内鲜食大豆消费的快速发展,加上现有菜用大豆栽培品种老 化、产量低及籽粒较小,导致菜用大豆的商品性较差,种植者收益差,种植菜用大豆的积极性降低,因此加剧了菜用大豆的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缺口。江浙沪地区是我国菜用大豆的主产区和主要消费区,例如江苏省菜用大豆年总需求量在100万吨以上,而目前江苏省的年供给量在60万吨左右,缺口达40%左右。特别是对相关的加工企业来说,缺少商品性优良的大粒专用菜用大豆品种。因此,菜用大豆生产迫切需要培育大粒菜用大豆专用新品种。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的培育方法。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金坛八月黄乙为父本(主要特点是籽粒大),用溧阳酥黄豆甲作母本(主要特点是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产),进行人工杂交配组,获得Ftl种子;
B)将上代收获的Ftl种子播种F1代;
C)将F1代混收的单株种子种植F2代,4行区,行距50cm,株距25cm,进行产量农艺性状鉴定,在产量比金坛八月黄乙增产幅度在5 10%的行区中选择百粒鲜重85 g以上的单株混收;
D)将F2代混收的单株种子种植F3代,边自交边选择,4行区,行距50cm,株距25cm,从自交3代F3开始至F6代,逐代进行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人工鉴定,在产量较对照金坛八月黄乙增产幅度在5%以上的行区中选择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0-2级、百粒鲜重>85g的单株混收,F6代获得的品系即为所选育的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
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方法在大豆真叶展平时摩擦接种病毒株系SC8,第一簇复叶展开时重复接种I次,自接种之日起每隔3d调查症状类型、病级,至初花期结束调查,花叶型病级标准0级免疫、无症状或仅在接种叶上出现局部枯斑;I级轻花叶;2级黄斑花叶、叶片轻度皱缩;3级重花叶、叶片皱缩卷曲;4级叶片严重皱缩且植株矮化。上述自交过程中从自交第3代F3开始至F6代农艺性状还选择了株高80 100cm、株型半开张、有限结荚习性、茎节数12 18个的单株进入下一代的选育。该新品系播种至青荚采收期为106天,紫花灰毛,叶形卵圆,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半开张,株高92. 4cm,主茎节数16. 9,单株分枝3. 8个,单株平均结荚45. 2个,标准荚率63. 9%。每公斤标准荚为270. 8个,鲜荚深绿色,荚长5. 7cm、荚宽I. 5cm。百粒鲜重91. 2克,每亩鲜荚产量740 kg左右。鲜食口感香甜柔糯,品质优良。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
有益效果
本发明培育的高产大粒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系苏鲜豆20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品质好
新品系苏鲜豆201经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测定的品质结果为最适采摘期的蛋白质含量16. 36% ;脂肪含量3. 74% ;可溶性糖含量2. 14% ;淀粉含量4. 84% ;百克鲜籽粒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为O. 392克。(2)抗大 花叶病毒病
对新品系苏鲜豆201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3)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
新品系苏鲜豆201于2009 2010年参加江苏省夏播鲜食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0. 78kg,较对照增产11. 48%,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新品系第I位;2011年参加江苏省夏播鲜食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2. 67kg,较对照增产6. 89%,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新品系第I位。(4)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好
新品系苏鲜豆201紫花灰毛,叶形卵圆,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半开张抗倒伏,株高92. 4cm,主茎节数16. 9,单株分枝3. 8个,单株平均结荚31.2个,标准荚率63. 95%。荚长
5.7cm、荚宽I. 5cm,百粒鲜重达91. 25克。新品系苏鲜豆201从播种至青荚采收期为106天,鲜荚呈深绿色,商品性优良。四、实施方式
以苏鲜豆201的选育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的培育方法。A)选择金坛八月黄乙(公知公用,江苏省种质资源库提供)为父本(主要特点是籽粒大),用溧阳酥黄豆甲(公知公用,江苏省种质资源库提供)作母本(主要特点是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产),进行人工杂交配组,获得Ftl种子;
B)将上代收获的Ftl种子播种F1代;
C)将F1代混收的单株种子种植F2代,4行区,行距50cm,株距25cm,进行产量农艺性状鉴定,在产量比金坛八月黄乙增产幅度在5 10%的行区中选择百粒鲜重85克以上的单株混收,进入下一代种植;
D)将F2代混收的单株种子种植F3代,边自交边选择,4行区,行距50cm,株距25cm,从自交3代F3开始至F6代,逐代进行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人工鉴定,在产量比金坛八月黄乙增产幅度在5 10%的行区中选择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0-2级、百粒鲜重85克以上的单株混收,F6代获得的品系即为所选育的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鉴定方法见参考文献(智海剑,盖钧镒.大豆对SMV数量抗性的表现形式与种质鉴定.中国农业科学,2004,37 (10) : 1422-1427):在大豆真叶展平时摩擦接种病毒株系SC8,第一簇复叶展开时重复接种I次。自接种之日起每隔3d调查症状类型、病级,至初花期结束调查。病级(S)是品种症状的严重度分级。在制定分级标准时,将症状按花叶、坏死两种类型分别考虑,各分为5级。如在同一植株上同时出现花叶、坏死二种症状,病级取级别高者。花叶型0级免疫、无症状或仅在接种叶上出现局部枯斑;I级轻花叶;2级黄斑花叶、叶片轻度皱缩;3级重花叶、叶片皱缩卷曲;4级叶片严重皱缩且植株矮化。
上述自交过程中从自交第3代F3开始至F6代自交过程中农艺性状选择株高80 100cm、株型半开张、有限结荚习性、茎节数12 18个;百粒鲜重85克以上的单株进入下一代的选育。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用“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的培育方法”选育了产量水平高、籽粒大且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系苏鲜豆201。2009 2010年参加江苏省夏播鲜食大豆区域试验,较对照平均增产11. 48%,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新品系第I位;2011年参加江苏省夏播鲜食大豆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6. 89%,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新品系第I位。苏鲜豆201具有粒型大,产量高,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具有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新品系播种至青荚采收期为106天,紫花灰毛,叶形卵圆,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半开张,株高92. 4cm,主茎节数16. 9,单株分枝3. 8个,单株平均结荚45. 2个,标准荚率63. 9%。每公斤标准荚为270. 8个,鲜荚深绿色,荚长5. 7cm、荚宽I. 5cm。百粒鲜重91. 2克,每亩鲜荚产量740 kg左右。鲜食口感香甜柔糯,品质优良。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苏鲜豆201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I)选择土壤应采用能排能灌,前茬未种过豆科作物的土壤种植。(2)精选种子采用机械或人工选种,去除各种杂粒,并在播种前晒种I 2d以提高发芽率。(3)适期播种夏播适宜播期6月15日 6月30日,播前晒种I 2天以提高发芽率。(4)注意稀植行距50cm,穴25cm,采用机械或人工条播、点播均可,留苗6000 8000株/亩,不宜太密,播量10 15kg/亩。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垄作栽培。垄高23 27cm,垄距 50cm。(5)合理施肥肥水运筹。基肥亩用纯氮6. 9公斤,纯磷6. 49公斤,纯钾5. 2公斤。开花期亩追4. 6公斤纯氮做促花肥。干旱时应在早晚进行灌溉,待畦面有薄水层即将水排除。(6)杂草化除播种后用乙草胺土壤封闭处理,杂草三叶期,用盖草能、禾草克、稳杀特来杀灭单子叶杂草,可用虎威杀灭双子叶杂草。开花结荚期防治大豆食叶、食心性害虫I 2次,以提高结荚率及减少虫蛀率。(7)收获。当籽粒充实饱满,丑荚呈青绿色时,适时米摘青荚。
权利要求
1.一种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为溧阳酥黄豆甲母本,用金坛八月黄乙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获得Ftl种子; B)将上代收获的Ftl种子播种F1代; C)将F1代混收的单株种子种植F2代,4行区,行距50cm,株距25cm,进行产量农艺性状鉴定,在产量比金坛八月黄乙增产幅度在5 10%的行区中选择百粒鲜重85 g以上的单株混收; D)将F2代混收的单株种子种植F3代,边自交边选择,4行区,行距50cm,株距25cm,从自交3代F3开始至F6代,逐代进行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人工鉴定,在产量较对照金坛八月黄乙增产幅度在5%以上的行区中选择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0-2级、百粒鲜重>85g的单株·混收,F6代获得的品系即为所选育的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 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方法在大豆真叶展平时摩擦接种病毒株系SC8,第一簇复叶展开时重复接种I次,自接种之日起每隔3d调查症状类型、病级,至初花期结束调查,花叶型病级标准0级免疫、无症状或仅在接种叶上出现局部枯斑;I级轻花叶;2级黄斑花叶、叶片轻度皱缩;3级重花叶、叶片皱缩卷曲;4级叶片严重皱缩且植株矮化。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交的过程中从自交第3代F3开始至F6代农艺性状选择株高80 100cm、株型半开张、有限结荚习性、茎节数12 18个的单株进入下一代的选育。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大粒夏播菜用大豆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用溧阳酥黄豆甲为母本,用金坛八月黄乙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经连续多代进行产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及品质的选择,培育出大粒、口感好、熟期适中和综合性状优良的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系苏鲜豆201。
文档编号A01H1/04GK102845298SQ20121035097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陈华涛, 袁星星, 崔晓艳, 张红梅, 顾和平, 陈新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