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114896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不同世代水旱交替定向培育综合选择技术。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主要食粮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3. 4亿亩,其中北方冬麦区2. 76亿亩,约占60%。本区中的河北长城以南,山西中、东部,陕西延安一带,宁夏、新疆、甘肃东部, 年播种面积近亿亩,该区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区,50 %的麦田为不保浇麦田和旱地麦田,产量高、低悬殊且稳产性差,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着该区小麦单产和总产的提高,并直接影响着我国小麦生产的整体发展。据报导,建国以来,小麦单产的提高,新品种所起的作用占30 40%,所以,培育抗旱节水、高产的冬小麦新品种,以解决或缓解提高粮食产量与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是发展高效持续农业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冬小麦抗旱育种方法在注重抗旱性选择的同时,脱离了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和稳产性的选择,在干旱条件下选育的冬小麦品种,在高水肥条件下往往表现不抗倒、 抗病性差、产量潜力低、不稳产;而高产育种又与抗旱节水育种脱节,高水肥条件下选育的冬小麦品种又常常表现不抗旱、易早衰。面临小麦产量与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及小麦高产与抗旱节水脱节的实际问题,急需一种抗旱节水、高产抗逆有机结合的冬小麦育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使得选育出的品种不仅抗旱节水性能突出,同时具有产量潜力大、抗逆性强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优异互补亲本材料的选配和杂交从抗旱节水高产种质资源材料中筛选出优异互补亲本材料并进行杂交; B、定向培育,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其中所述步骤B按照如下操作进行B-1、早代Fy代材料在高水肥条件下种植,选拔丰产性;B-2、F5代以上高代材料取一式两份,分别在高水肥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下进行种植;F5代高水肥条件下选出的材料在F6代进行干旱胁迫条件种植,F5代干旱胁迫条件下选出的材料在F6代进行高水肥条件种植;F6代高水肥条件下选出的材料在F7代进行干旱胁迫条件种植,F6代干旱胁迫条件下选出的材料在F7代进行高水肥条件种植;以此类推进行世代间水旱交替种植,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步骤B-I中,F"代材料在高水肥条件下种植, 使其各种优异性状和不利性状充分表达,重点对丰产性、抗病性和抗倒性进行选择,尽量保留多种变异类型。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步骤B-2中,高水肥条件种植时重点对材料的形态特征、抗逆性和产量潜力进行选择;干旱胁迫条件种植时重点对材料的抗旱丰产性进行选择。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材料的株型和穗型,所述抗逆性主要包括材料的抗病性和抗倒性。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经步骤B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后,依次对其进行如下的鉴定和培育操作c、品系鉴定试验;D、品系比较试验;E、省和国家区域适应性鉴定;F、品种审定;G、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生产示范;H、推广应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步骤C中,所述品系鉴定试验是在高水肥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下进行对应种植鉴定,在高水肥密植条件下,重点对材料的株型、穗型、产量潜力、抗病性和抗倒性进行选择,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重点对材料的抗旱、耐热、丰产性、 结实性、粒重、抗病、抗干热风性进行选择,并对优质材料进行品质分析。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步骤D中,所述品系比较试验是对步骤C中品系鉴定表现优异的材料进一步进行抗旱性和产量鉴定,同时进行抗旱生理指标检测、抗病性鉴定、抗寒性鉴定和品质检测。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步骤E中,所述省和国家区域适应性鉴定包括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所述区域试验主要鉴定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 并鉴定不同年份下品种在不同栽培技术和生态条件下的稳产性和适应性,选拔比对照种增产3 5%以上、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步骤G中,所述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生产示范主要是针对品种的特点和生产条件进行栽培技术的研究,对品种与栽培技术进行集成,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情况下在不同生态区鉴定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高水肥条件下,使种质材料的各优良变异性状充分表达,进行重点性状的选择,保留了多种变异类型,有利于丰产性、 抗病性、抗倒性等性状的选拨;干旱胁迫条件下选择抗旱丰产性,有利用高产耐旱性、秆子韧性等性状的选择;既有相同世代水旱对应选择对比,又有世代间上下衔接选择比较,产量鉴定、抗旱、抗逆、生理检测和品质多种试验同时进行,横向试验综合观察比较,加大选择力度,优中选优,多种有利性状同时兼顾,将冬小麦抗旱节水与高产抗逆优质有机地结合,选育出的品种不仅抗旱节水性能突出,同时具有产量潜力大、抗逆性强的特点,品质优良,适宜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高代材料的循环种植图。图2为实施例2中高代材料的循环种植图。图3为实施例3中高代材料的循环种植图。图4为实施例4 8中高代材料的循环种植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从抗旱节水高产种质资源材料中筛选出优异互补亲本材料衡84观749和衡 87-似63,进行杂交;B、定向培育,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B-1、早代F"代,高水肥条件种植,使各优异性状和不利性状充分表达,进行重点性状(丰产性、抗病性和抗倒性)的选择,尽量保留多种变异类型;其中,(1) F1代采用1寸点播,只选择优良组合,不选单株,淘汰缺点突出的组合;杂交方式主要为单交和复交,个别回交;0)F2_3代采用3寸点播,确定优势组合,优势组合重点选择,以选择单株为主,重点为丰产性、抗病性和抗倒性选择;(3汗4代采用2寸点播,以选择单株为主,辅以选择优良株系,主要选择性状是分蘖性中等、成穗较多、株高70cm左右、株型较紧凑、叶片大小适中、旗叶夹角45°、穗码较密、结实性强、籽粒饱满、千粒重较高等,抗白粉、三锈、叶枯、纹枯、赤霉等病害,熟期较早、 品质较好;B-2、高代F5_6代,2寸点播,单株和株系同时进行选择;F7及其以上世代1寸点播, 以株系选择为主,单株选择为辅;F5代以上材料一式两份,高水肥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对应种植,高水肥条件下重点对产量潜力、抗病性和抗倒性选择,干旱胁迫条件下选择抗旱丰产性,主要选择高产耐旱性强、秆子有韧性等性状,形态选择(株型、穗型)与&相似;F5代以上世代间水旱交替,F5代高水肥条件选出的材料在F6代干旱胁迫条件种植,F5代干旱胁迫条件选出的材料在F6代高水肥条件种植;F6代高水肥条件选出的材料在F7代干旱胁迫条件种植,F6代干旱胁迫条件选出的材料在F7代高水肥条件种植;以此类推,水旱交替循环至 Fltl代出圃,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参看附图1,为高代材料的循环种植图。C、品系鉴定试验高水肥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对应种植鉴定,主要对高代稳定系高水肥密植条件下,重点对株型、穗型、产量潜力、抗病性和抗倒性进行选择,干旱胁迫条件选择抗旱丰产性,主要选择耐旱性强、秆子有韧性、结实性强、粒重高和抗病性强等性状,同时利用近红外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品质分析;D、品系比较试验对高代品系鉴定试验中表现突出的材料进一步进行抗旱性产量鉴定,同时进行抗旱生理指标检测、抗病性鉴定、抗寒性鉴定、品质检测,其中,(1)抗旱性产量鉴定足水、限水、干旱胁迫三种条件对应自然鉴定和干旱棚模拟抗旱性鉴定相结合,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充分了解每个品系各发育阶段的特性及最后的产量表现;(2)抗旱生理指标检测对根系活力、根量、根条数、根长度、根表面积、叶水势、比叶重、叶片失水速率、冠层温度等抗旱生理指标测定;(3)抗病性鉴定田间自然鉴定与接菌鉴定相结合,主要对白粉病、三锈病(条锈、 叶锈、秆锈)、叶枯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害进行鉴定;(4)抗寒性当地田间自然鉴定与北纬40°以北的河北遵化异地鉴定相结合;(5)品质检测利用近红外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品质分析,主要对粗蛋白、湿面筋、吸水率、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进行检测;
以上步骤将产量结果与抗旱生理表现、抗病性、抗寒性及品质检测结果相结合,对抗旱丰产性与抗逆性多重鉴定筛选,加大选择力度和准确性;结合试验结果综合评价优缺点,选拔足水条件下产量潜力高、抗逆性强,限水条件下节水高产,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丰产,综合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符合育种目标并显著超过对照种的优良品系;E、省和国家区域适应性鉴定,包括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其中,区域试验主要鉴定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品种在不同栽培技术和生态条件下不同年份的稳产性和适应性,选拔比对照种增产3 5%以上,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禾中;生产试验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情况下在不同生态区鉴定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同时进行栽培试验、节水生产示范、适应性鉴定;(1)栽培试验根据品种特性,设置一系列不同的播期、播量、施肥和浇水(0水、1 水、2水、3水、4 7jC,45方/水 次)等栽培管理处理,确定品种最佳栽培模式;(2)节水生产示范在大面积生产示范中,设置足水(春浇2 -3水)、限水(春浇 1水)和干旱胁迫(不浇水)三种条件对应示范,鉴定品种大面积种植的抗旱节水丰产性;(3)适应性鉴定在不同生态区设置足水(春浇2-3水)、限水(春浇1水)和干旱胁迫(不浇水)三种条件大面积对应种植,鉴定品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抗旱节水丰产性和适应区域;F、品种审定;G、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生产示范主要是针对品种的特点和生产条件进行栽培技术的研究,对品种与栽培技术进行集成,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情况下在不同生态区鉴定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H、推广应用。本实施例的育种方法与传统的冬小麦选育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早代F"代,高肥、足水条件,使各优良变异性状充分表达,进行重点性状的选择,尽量保留多种变异类型,有利于丰产性、抗病性、抗倒性等性状的选拨;而传统的抗旱育种在单一的限水条件下种植,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许多基因型不能充分表达,容易丢失有利基因性状;2、高代=F5代以上不同世代间水旱交替对应选择,在足水条件下主要对分蘖性、成穗数、株高、株型、叶片大小、旗叶夹角、穗密度、结实性、籽粒饱满度、千粒重及熟期等进行选择,抗逆性对抗倒性、抗寒性、白粉、三锈、叶枯、纹枯、赤霉等病害进行选择;限水条件主要对抗旱节水性、抗干热风、品质、成穗数、穗粒重等进行选择;既有相同世代水旱对应选择对比,又有世代间上下衔接选择比较,抗旱节水丰产抗逆同时兼顾,强化选择压力;而传统的单一选择方法抗旱节水和高产联系不够紧密,往往脱节,选出的高产品种常常表现不抗旱,而抗旱品种又往往秆子高、不抗倒、不高产、不稳产。3、优良品系多种横向试验同时进行,综合观察比较,加大选择力度,优中选优(1)高水肥、限水、干旱胁迫自然鉴定与干旱防雨棚模拟抗旱性、适应性鉴定相结合对后代稀植点播选出的优良品系密植条件下,高水肥、限水、干旱胁迫三种条件对应种植自然鉴定。高水肥条件重点对产量潜力、抗病性和抗倒性鉴定选择;限水条件选择节水丰产性及抗逆性;干旱胁迫条件田间自然鉴定,选择抗旱丰产性,主要选择耐旱性强、秆子有韧性、结实性强、粒重高和抗病性强等性状。干旱防雨棚模拟抗旱性鉴定,设不浇水、浇1水 (限1水)、浇2水、浇3水,测定不同处理下的产量,用本所创新的抗旱系数法鉴定品系的抗旱性。(2)抗旱生理指标检测对根活力、根量、根条数、根长度、根表面积、叶水势、比叶重、叶片失水速率等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3)品质指标测定近红外仪和化学方法品质分析相结合,主要对粗蛋白、湿面筋、吸水率、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进行检测。实施例2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差别在于步骤A中的优异互补亲本材料为冀M18和衡5041 ;步骤D-2中,高代材料水旱交替循环至F5代出圃,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其循环图参看附图2。实施例3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差别在于步骤A中的优异互补亲本材料为衡94-4277和衡4041 ;步骤D-2中,高代材料水旱交替循环至F6代出圃,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其循环图参看附图3。实施例4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差别在于步骤D-2中,高代材料水旱交替循环至F7代出圃,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其循环图参看附图4。实施例5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差别在于步骤A中的优异互补亲本材料为冀M18和衡5041 ;步骤D-2中,高代材料水旱交替循环至F7代出圃,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其循环图参看附图4。实施例6—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差别在于步骤A中的优异互补亲本材料为濮阳3665和西阿诺;步骤D-2中,高代材料水旱交替循环至F7代出圃,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其循环图参看附图4。实施例7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差别在于步骤A中的优异互补亲本材料为衡4119和石家庄1号;步骤D-2中,高代材料水旱交替循环至F7代出圃,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其循环图参看附图4。实施例8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差别在于步骤A中的优异互补亲本材料为冀麦36/鲁麦21//邯5316,采用复交杂交方式,即第一年冀麦36和鲁麦21杂交,获得F1代种子,第二年再和邯5316杂交;步骤D-2中,高代材料水旱交替循环至F7代出圃,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其循环图参看附图4。生产试验结果显示,利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选育出的冬小麦品种均表现出抗旱节水性强,高产抗逆且广适。其中实施例1选育出的小麦品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不仅产量高、抗旱性强, 且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已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2004003”)和国家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06010”);该品种具有矮秆抗倒、穗大粒多、抗旱节水、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是一个特殊抗旱高产品种类型,突破了长期以来 “抗旱、节水品种,分蘖多、穗子小、杆子高、叶片窄长、叶色浅、穗茎节长,产量低,矮秆大穗品种不抗旱”的惯例;生产试验显示其具有如下突出优点1、节水高产,稳产性好,实现了节本增效(1)产量高、抗旱节水性强2002-2007年6年黄淮北片、黄淮南片、天津区试和大区生产试验90个点.次, 79点增产,增产点率为87. 8%,在177个参试品种中均居前列,亩产498-68 ,平均亩产 502. 6kg,比对照平均增产19. 6%,最高亩产68^ig。在国家区试和大区试验中汇总产量均居第1位;2005-2008年各地的生产示范与推广(各示范地区提供),黄淮北片麦区春1水 (45-50m3/亩)450kg-500kg,春2水550k左右,最高达651kg,在黄淮南片不浇水或春1水一般亩产550-600kg,比当地生产推广种新麦18增产IOOkg左右,最高亩产725kg (许昌、驻马店、南阳)。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北襄樊地区不浇水情况下,一般亩产52^g,最高亩产710kg。 在节水的基础上,实现了高产;(2)稳产性好2004,2006年河北省和国家区域试验多点多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本实施例培育出的新品种稳定系数、品种适应度均优于对照品种,表明该品种在高产的基础上,具有在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下明显的高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从而实现了跨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目标;2、抗逆性、适应性强国家指定单位专业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本实施例培育出的新品种除表现抗旱节水外,其抗病、抗寒、抗倒、抗干热风、抗穗发芽能力均表现十分突出;(1)抗多种病害专业鉴定2006年国家抗病鉴定指定单位-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接菌鉴定,对秆锈免疫,慢叶锈,中抗纹枯病,中抗白粉、条锈和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2002-2007年6年黄淮北片、黄淮南片、天津区试和大区试验90个点次,对条锈病均表现为免疫至高抗;叶锈、纹枯、白粉病中抗至高抗;赤霉病为中抗;(2)高抗倒伏田间自然鉴定6年90个点.次的区域试验和3年的示范推广中,由于该品种秆矮(68-75cm),茎秆粗壮坚韧,均未出现过倒伏,表现了高抗倒伏的能力;(3)抗冬冻、且抗春季寒冷
专业鉴定国家和河北省抗寒性鉴定单位-遵化国家区域试验站鉴定结果越冬率100%,结论为可在北部地区推广种植;田间自然鉴定6年的区域试验中,黄淮南片越冬率为97% ;冀中南麦区及黄淮北片越冬率98%,北部(天津)越冬率95% ;2005-2008年4年的示范、推广,南至湖北襄樊,北至北京,抗冬冻、春冻均表现很好,均能安全越冬;(4)抗后期高温,落黄好,早熟不早衰田间自然鉴定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与推广过程中,本实施例培育出的新品种突出表现抗后期高温、抗干热风能力强,落黄好,籽粒饱满,早熟不早衰,尤其在黄淮南片和湖北襄樊地区抗高温能力更为明显;(5)抗穗发芽田间自然鉴定该品种不论在小麦成熟期降雨多的安徽、江苏、湖北、河南的南部, 还是在较干旱的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多年试验、示范、推广均未出现过穗发芽;在2008 年河北的邯郸、石家庄、保定小麦收获期间出现连阴雨天气,在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一些品种出现了严重的穗发芽,给农民、种子经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本实施例培育出的新品种没有因此受到影响;(6)抗旱指数高,抗旱性强水分利用率高,限水条件下叶片失水慢,光合速率高,根系活力强,水分利用率 0、1、2水比对照石4185高40. 8% -13. 1% ;在黄淮北片麦区春1水450_500kg,春2水 550-600kg ;2004年,河北省抗旱鉴定指定单位——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在田间自然与模拟干旱两种环境条件下对本实施例培育出的新品种进行鉴定,旱处理田间自然鉴定亩产 308kg,比对照石4185增产9. 7%,干旱棚鉴定亩产211. 6kg,比对照石4185增产9. 6%和 11. 45%,水处理亩产分别为507. 141^、461.621^,抗旱指数分别为1. 155和1. 152,为一级抗旱品种,抗旱性强,增产显著;3、品质优良本实施例培育出的新品种不仅具有节水、高产、稳产的突出特点,并且品质优良; 经河北省和国家级品质检测机构检测,蛋白质15. 18%、湿面筋30. 2%、沉降值32. ^il,吸水率61.6%,形成时间4. Omin,稳定时间4. 4min,拉伸面积58cm2,最大抗延阻力240E. U。 其品质指标符合国家中筋麦标准,适宜做饺子、面条专用。4、适应性强(1)对水肥条件适应性强不同品种水肥反应特性差异比较明显,有的品种对水肥反应敏感,有的反应迟钝;一般反应迟钝的品种抗旱节水省肥性较好;本实施例培育出的新品种通过在高肥和中等肥力条件下,0、1、2、3水不同灌水处理试验,肥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水处理亩产量为 357. 2-464. 4kg,水分由多到少差异较小,属水肥反应迟钝类型;(2)对不同的气候和生产条件适应性强该品种在黄淮冬麦区6年9省(市)的试验和广泛的示范推广,不同的气候年型、 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均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3)推广范围广,区域适应性强、跨度大
小麦是区域性很强的作物,黄淮北部育成的品种在北片(即冀中南、鲁西北、晋中南种植成熟较晚且不抗冻;黄淮北片品种在南片种植多表显各种病严重、不抗倒伏和高温,受其影响产量较低,黄淮南片的品种在北片或北部种植多不抗寒,本实施例培育出的新品种具备了综合的抗性和广适性,不仅适宜黄淮北片的冀中南、鲁西北、晋中南,黄淮南片的河南、皖北、苏北、陕西关中和长江中下游的湖北襄樊及北部麦区的天津等地中、高水肥条件下均具有突出的高产优势,实现了跨区应用。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优异互补亲本材料的选配和杂交从抗旱节水高产种质资源材料中筛选出优异互补亲本材料并进行杂交;B、 定向培育,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按照如下操作进行B-I、早代F1 — 4代材料在高水肥条件下种植,选拔丰产性;B-2、F5代以上高代材料取一式两份,分别在高水肥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下进行种植; F5代高水肥条件下选出的材料在F6代进行干旱胁迫条件种植,F5代干旱胁迫条件下选出的材料在F6代进行高水肥条件种植;F6代高水肥条件下选出的材料在F7代进行干旱胁迫条件种植,F6代干旱胁迫条件下选出的材料在F7代进行高水肥条件种植;以此类推进行世代间水旱交替种植,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I 中,F1 — 4代材料在高水肥条件下种植,使其各种优异性状和不利性状充分表达,重点对丰产性、抗病性和抗倒性进行选择,尽量保留多种变异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B-2中,高水肥条件种植时重点对材料的形态特征、抗逆性和产量潜力进行选择;干旱胁迫条件种植时重点对材料的抗旱丰产性进行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材料的株型和穗型,所述抗逆性主要包括材料的抗病性和抗倒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步骤B 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后,依次对其进行如下的鉴定和培育操作C、品系鉴定试验;D、品系比较试验;E、省和国家区域适应性鉴定;F、品种审定;G、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生产示范;H、推广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 所述品系鉴定试验是在高水肥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下进行对应种植鉴定,在高水肥密植条件下,重点对材料的株型、穗型、产量潜力、抗病性和抗倒性进行选择,在干旱胁迫条件下, 重点对材料的抗旱、耐热、丰产性、结实性、粒重、抗病、抗干热风性进行选择,并对优质材料进行品质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 所述品系比较试验是对步骤C中品系鉴定表现优异的材料进一步进行抗旱性和产量鉴定, 同时进行抗旱生理指标检测、抗病性鉴定、抗寒性鉴定和品质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 所述省和国家区域适应性鉴定包括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所述区域试验主要鉴定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并鉴定不同年份下品种在不同栽培技术和生态条件下的稳产性和适应性,选拔比对照种增产3 5%以上、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 所述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生产示范主要是针对品种的特点和生产条件进行栽培技术的研究,对品种与栽培技术进行集成,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情况下在不同生态区鉴定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定向培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优异互补亲本材料的选配和杂交;B、定向培育,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其中步骤B按照如下操作进行B-1、早代F1-4代材料在高水肥条件下种植,选拔丰产性;B-2、F5代以上高代材料取一式两份,分别在高水肥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下进行世代间水旱交替种植,选出抗旱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系。本发明选育出的冬小麦新品种不仅抗旱节水性能突出,同时具有产量潜力大、抗逆性强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197784SQ2011100361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1日
发明者乔文臣, 孙书娈, 孟祥海, 李丁, 李强, 谢俊良, 陈秀敏, 魏建伟 申请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