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文档序号:221004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技术及生物肥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核桃是我国特有树种,主产于浙皖交界天目山脉,但随着山核桃产业的不断扩大和山核桃果实的集约化生产、加工,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的同时,山核桃外皮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在山核桃加工处,会产生约五倍于山核桃干子体积的山核桃蒲壳,山核桃蒲含有多种生物碱(约O. 7%)、鞣质(约I. 7%)、多酚类、黄酮类、单宁类、香豆素、萜类,留类和有酸物质等多元有机化合物,因此具有一定得植物源农药活性,堆置在野外的山核桃蒲壳经雨水浸泡后,浸出液流入江、河、湖泊中,河水变黑,鱼、虾全被毒死,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蒲壳中的木质素含量高,碱性较强,在自然界中蒲壳降解速度很慢,不易腐烂,任意堆放的山核桃蒲壳,不仅严重污染水体,污染环境,堆置在地里则导致庄稼(甚至杂草)难以生长,经科研发现,山核桃蒲质地松软,有机质含量高,干蒲含纤维素约17%,木质素约43%,同时还含有较高的K、Ca以及Fe、Mn、Zn、Mg、C U,等微量元素,目前山核桃蒲壳利用主要是制作机制木炭,但未能从更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且利用率不高,不能真正发挥山核桃蒲壳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生物技术降解山核桃蒲壳中的毒素,调节土壤酸碱性,增加植物抗病,抗虫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利用山核桃蒲壳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0-150份山核桃蒲、40-50份家禽粪、20-30份甘蔗渣、20-30份矿石渣土、腐植酸15-20、
O.1-0. 2份发酵剂,先将山核桃蒲投入粉碎机内粉碎,再将山核桃蒲颗粒与上述其它原料充分混合后,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发酵30-50天,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操作,5-10天翻堆一次,温度由60— 70°C降至20-30°C后,再静置堆放10 — 20天,发酵结束,再向发酵好的物料加入10-15%生物复合菌液,然后造粒得到本发明生物有机肥料。所述的山核桃蒲的含水率为70-80%,粉碎的最大颗粒直径小于O. 5 Cm。所述的发酵剂由下列重量份的菌种5-10份凝结芽孢杆菌、2-5份侧孢芽孢杆菌、5-10份地衣芽孢杆菌、5-10份枯草芽孢杆菌、5-15份产黄纤维单胞菌、10-15份嗜酸乳酸菌、5-15份嗜热链球菌、5-10份产朊假丝酵母、2-5份酿酒酵母、10-25份米根霉、10-25份绿色木霉经培养后复合而成。所述的生物复合菌液由下列重量份的菌种10-15份地衣芽孢杆菌、10-15份巨大芽孢杆菌、10-15份胶冻样芽孢杆菌、10-15份枯草芽孢杆菌、10-15份慢生大豆根瘤菌、10-20份植物乳酸菌、5-10份刺孢吸水链霉菌、5-1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10-15份褐球固氮
菌经培养后复合而成。所述的翻堆过程中要控制团状结构直径在I. 2 Cm以下。本发明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对植物病原真菌杀菌效果明显,蒲壳生物肥呈弱碱性,可起到调节土壤酸碱性的作用;增加作物结实率,保护水体及生态环境,变废为宝。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 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I
发酵剂的制备
(1)纯种分离
凝结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黄纤维单胞菌、嗜酸乳酸菌、嗜热链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米根霉、绿色木霉11个菌种均选自中国农科院土肥所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进,从原斜面菌种取I环环放入杀过菌且装有玻璃珠和IOOml水的三角瓶中摇匀,并用该刮刀连续刮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相同的平皿但稀释浓度不同,放入30°C保温箱中培养;
(2)斜面培养
凝结芽孢杆菌斜面培养基酵母膏5. 0g、NaCl 10. 0g、琼脂2%、蛋白胨10. 0g、蒸馏水1000ml pH=7. O ;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斜面培养基蛋白胨5. 0g、NaCl 5. 0g、蒸馏水1000ml、牛肉膏3. 0g、琼脂15. 0g、pH=7. O、产黄纤维单胞菌斜面培养基NaCl 6. 0g, (MM)2SO4 2. Og、KH2PO4 0. 5g、MgS04*TH20 0. Ig、K2HPO4 2. 0g、酵母膏I. 0g、CaCl 0. lg、滤纸条I片、蒸馏水1000ml、pH=7. 2,斜面培养基去滤纸条用2%琼脂及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嗜酸乳酸菌斜面培养基酵母膏7. 5g、葡萄糖10. 0g、番茄汁100ml、蛋白胨7. 5g、KH2PO4 2. 0g、吐温80 0. 5ml、蒸馏水900ml、pH =7. O ;嗜热链球菌斜面培养基牛肉膏0. 5g、乳糖0. 5g、蛋白胨l.Og、葡萄糖I. 0g、酵母膏0. 5g、NaCl 0. 5g、琼脂2. 0g、蒸馏水IOOml ;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斜面培养基将发酵啤酒的原料(未加酒花),稀释到12柏林、加琼脂15. 0g、溶化后分装,15磅灭菌30分钟;米根霉、绿色木霉斜面培养基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煮沸30分钟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ml,加葡萄糖20. Og,琼脂15. Og,溶化后分装,15磅灭菌30分钟;将纯种分离出长势好的菌种接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2天即可;
(3)摇管
从长好的斜面菌种取一环接入已装有IOml液体培养基试管中,除嗜酸乳酸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静止培养外,其余菌种在30°C条件下摇床培养2天;
(4)三角瓶培养
用500ml三角瓶装入相应的培养基150ml杀菌后,将摇培好的试管在酒精灯下倒入三角瓶中35°C摇培2天。(5)上罐扩大培养
将各菌种所需相应的液体培养基配制后,高压灭菌0. IMPa,时间为30分钟,冷却到30°C用无菌操作,将已培养好的三角瓶菌种接入罐中,接种量为3%,在25°C条件下,通无菌空气量O. 8 L/L. min,搅拌速度120rmp,罐压O. 5kg/cm2,培养36小时即可;
(6)发酵剂液的复合
将上述步骤(5)得到的各菌种扩大培养液按下列重量份复合其中5份凝结芽孢杆菌、5份侧孢芽孢杆菌、5份地衣芽孢杆菌、5份枯草芽孢杆菌B、5份产黄纤维单胞菌、10份嗜酸乳酸菌、5份嗜热链球菌、5份产朊假丝酵母、5份酿酒酵母、25份米根霉、25份绿色木霉,即可得到本发明所需要的发酵剂。实施例2 生物复合菌液的制备
(I)纯种分离 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慢生大豆根瘤菌、植物乳酸菌、刺孢吸水链霉菌、沼泽红假单胞菌、褐球固氮菌9个菌种选自中国农科院土肥所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进,从原斜面菌种取I环环放入杀过菌且装有玻璃珠和IOOml水的三角瓶中摇匀,并用该刮刀连续刮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相同的平皿但稀释浓度不同,放入25 °C保温箱中培养。(2)、斜面培养
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斜面培养基蛋白胨5. 0g, NaC 15. 0g、蒸馏水1000ml、牛肉膏3. 0g、琼脂15. 0g、pH=7. O ;胶冻样芽孢杆菌斜面培养基蔗糖10. 0g、酵母膏 O. 4g,K2HPO4 O. 5g、CaC03 I. 0g、MgS04.7H20 O. 2g、FeCl3 0. 005g、蒸馏水 1000ml、琼月旨I. 0g、pH=7. 2 ;慢生大豆根瘤菌斜面培养基蔗糖10. 0g、K2HPO4 O. 5g、NaCl O. lg、酵母膏 I. 0g、柠檬酸铁(1%) lml、CaS04 0. 2g、MgS04.7H20 0. 2g、MnS04 (1%) Iml、NaMoO4(1%) lml、硼酸(1%) lml、琼脂20.(^、水10001111、?!1=7.0;植物乳酸菌斜面培养基酪蛋白胨10. 0g、牛肉提取物10. 0g、酵母提取物5. 0g、葡萄糖5. 0g、乙酸钠5. 0g、朽1檬酸二氨2. 0g、吐温 Tween 80 I. 0g、K2HPO4 2. 0g、MgSO4·7Η20 0. 2g、MnSO4·7Η20 0. 5g、CaCO3 20. 0g、琼脂15. 0g、蒸馏水1000ml、pH= 6. 8 ;刺孢吸水链霉菌斜面培养基马铃薯浸提液500ml、蔗糖20. 0g、琼脂20. 0g、蒸馏水500ml、pH自然;沼泽红假单胞菌斜面培养基酵母粉3. 0g、蛋白胨 3. 0g,MgSO4*TH2O 0. 5g、CaC02 0 . 3g、水 1000ml、pH=7. O ;褐球固氮菌斜面培养基鹿糖
10.0g、K2HPO4*3H20 0. 5g、NaCl 0. 2g、CaCO3 I. 0g、MgSO4·7Η20 0. 2g、琼脂 20. 0g、蒸馏水1000ml、pH=7. 0,将纯种分离出长势好的菌种接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2天即可;
(3)摇管
从长好的斜面菌种取一环接入已装有IOml液体培养基试管中,除植物乳酸菌、沼外沼泽红假单胞菌其余菌种在30°C条件下摇床培养2天;
(4)三角瓶培养
用500ml三角瓶装入相应的培养基200ml杀菌后,将摇培好的试管在酒精灯下倒入三角瓶中30°C摇培2天。(5)上罐扩大培养
将各菌种所需相应的液体培养基配制后,高压灭菌0. IMPa,时间为25分钟,冷却到35°C用无菌操作,将已培养好的三角瓶菌种接入罐中,接种量为3%,在30°C条件下,通无菌空气量0. 5 L/L. min,搅拌速度100 rmp,罐压0. 5kg/cm2,培养36小时即可。
(6)菌液复合
将上述步骤(5)扩大培养得到的菌液按下列重量份复合其中10%地衣芽孢杆菌、10%巨大芽孢杆菌、10%胶冻样芽孢杆菌、10%枯草芽孢杆菌、10%慢生大豆根瘤菌、20%植物乳酸菌、10%刺孢吸水链霉菌、10%沼泽红假单胞菌、10%褐球固氮菌,即可得到本发明所需要的生物复合菌液。实施例3
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20份山核桃蒲、50份家禽粪、25份甘蔗渣、20份矿石渣土、18份腐植酸、O. 15份发酵剂,先将山核桃蒲投入粉碎机内粉碎,再将山核桃蒲颗粒与上述其它原料充分混合后,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发酵40天,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操作,7天翻堆一次,温度由60°C降至30°C后,再静置堆放15天,发酵结束,再向发酵好的物料加入12%生物复合菌液,然后造粒得到本发明生物有机肥料。其中,山核桃蒲的含水率为80%,粉碎的最大颗粒直径小于O. 5 Cm ;翻堆过程中要控制团状结构直径在I. 2 cm以下。实施例4
实施例3或本发明所得的生物有机肥进行以下包膜处理
(1)、本发明或实施例4所得到的生物有机肥备用;
(2)、称取相当于生物有机肥重量8-10%的海泡石,海泡石用10-15%盐酸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再用10-1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4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500-530下。C煅烧4-5小时,粉碎成纳米粉末; (3)、将海泡石放入5-6倍量水中,再加入相当于海泡石重量2-3%的月桂醇硫酸钠、1-2%的平平加0、4-5%的冬青油、3-5%氢氧化铝,高速1200-1500转/分搅拌,得到分散液;
(4 )、将分散液喷洒在生物有机肥颗粒外,烘干。(5)、可以再在颗粒外再喷雾拟除虫菊酯合剂,然后烘干,也可以不喷。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0-150份山核桃蒲、40-50份家禽粪、20-30份甘蔗渣、20-30份矿石渣土、腐植酸15-20、O. 1-0. 2份发酵剂,先将山核桃蒲投入粉碎机内粉碎,再将山核桃蒲颗粒与上述其它原料充分混合后,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发酵30-50天,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操作,5-10天翻堆一次,温度由60— 70°C降至20-30°C后,再静置堆放10 — 20天,发酵结束,再向发酵好的物料加入10-15%生物复合菌液,然后造粒得到本发明生物有机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山核桃蒲的含水率为70-80%,粉碎的最大颗粒直径小于O. 5 C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剂由下列重量份的菌种5-10份凝结芽孢杆菌、2-5份侧孢芽孢杆菌、5-10份地衣芽孢杆菌、5-10份枯草芽孢杆菌、5-15份产黄纤维单胞菌、10-15份嗜酸乳酸菌、5_15份嗜热链球菌、5-10份产朊假丝酵母、2-5份酿酒酵母、10-25份米根霉、10-25份绿色木霉经培养后見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复合菌液由下列重量份的菌种10-15份地衣芽孢杆菌、10-15份巨大芽孢杆菌、10-15份胶冻样芽孢杆菌、10-15份枯草芽孢杆菌、10-15份慢生大豆根瘤菌、10-20份植物乳酸菌、5-10份刺孢吸水链霉菌、5-1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10-15份褐球固氮菌经培养后复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堆过程中要控制团状结构直径在I. 2 c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的生物有机肥进行以下包膜处理 (1)、称取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备用; (2)、称取相当于生物有机肥重量8-10%的海泡石,海泡石用10-15%盐酸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再用10-1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4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500-530°C下煅烧4-5小时,粉碎成纳米粉末; (3)、将海泡石放入5-6倍量水中,再加入相当于海泡石重量2-3%的月桂醇硫酸钠、1-2%的平平加0、4-5%的冬青油、3-5%氢氧化铝,高速1200-1500转/分搅拌,得到分散液; (4)、将分散液喷洒在生物有机肥颗粒外,烘干; (5)、可以再在颗粒外再喷雾拟除虫菊酯合剂,然后烘干,也可以不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山核桃蒲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该方法是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0-150份山核桃蒲、40-50份家禽粪、20-30份甘蔗渣、20-30份矿石渣土、腐植酸15-20、0.1-0.2份发酵剂,先将山核桃蒲投入粉碎机内粉碎,再将山核桃蒲颗粒与上述其它原料充分混合后,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发酵30-50天,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操作,5-10天翻堆一次,温度由60—70℃降至20-30℃后,再静置堆放10—20天,发酵结束,再向发酵好的物料加入10-15%生物复合菌液,然后造粒得到本发明生物有机肥料。本发明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不仅抗病虫,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善作物品质。
文档编号C05F11/08GK102910941SQ20121035130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唐清池 申请人:宁国市奕盛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