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30167阅读:1127来源:国知局
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本发明的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克服了露地育苗的不足,种苗健壮、病虫害少,种苗产量高;包括以下步骤:1)、保证棚室通风,透光,棚外无杂草,棚室四周设置排水沟;2)、棚膜采用聚乙烯膜,每个棚室覆盖四块棚膜,顶部为两片压接,并在棚室上设置顶风口,顶风口闭合时,严格达到避雨要求;3)、压实棚室地面,并覆盖地布或黑色地膜;4)、在棚室内安装有轴流通风机;5)、将草莓母株栽培在育苗槽、营养钵或花盆中,营养钵或花盆内径在18cm以上。子苗用内径10cm营养钵盛接;6)、育苗基质采用草莓专用育苗基质,或按草炭、蛭石、珍珠岩适当比例进行配比。
【专利说明】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是一种红色的水果;种苗繁育是草莓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种苗的质量决定草莓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我国草莓生产中主要采用大田露地育苗,在北京市露地育苗模式占育苗种苗总面积的96.4%。
[0003]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红颜等适宜鲜食采摘的草莓品种逐渐为消费者和种植者所认可。而此类品种的耐热性和抗涝性较差,常规露地育苗繁殖系数低,易感染炭疽病、灰霉病和红茎根腐病,死苗现象普遍,在起苗和运输的过程中,根系受伤,容易出现缓苗慢、死亡率高、结果晚等现象。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了露地育苗的不足,种苗健壮、病虫害少,种苗产量高的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
[0005]本发明的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I)、保证棚室通风,透光,棚外无杂草,棚室四周设置排水沟;
[0007]2)、棚膜采用聚乙烯膜,每个棚室覆盖四块棚膜,顶部为两片压接,并在棚室上设置顶风口,顶风口闭合时,严格达到避雨要求;
`[0008]3)、压实棚室地面,并覆盖地布或黑色地膜;
[0009]4)、在棚室内安装有轴流通风机;
[0010]5)、将草莓母株栽培在育苗槽、营养钵或花盆中,营养钵或花盆内径在18cm以上。子苗用内径IOcm营养钵盛接;
[0011]6)、育苗基质采用草莓专用育苗基质,或按草炭、蛭石、珍珠岩适当比例进行配比;
[0012]7)、育苗槽、营养钵或花盆内装好育苗基质后,成行摆放,行距2~2.2m,子苗用营养钵摆放在母株的两侧,每侧排列4行,行距20~30cm ;
[0013]8)、选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草莓母株定植时间;
[0014]9)、如果采用育苗槽,在每个育苗槽内栽植2株母株,如果采用营养钵或花盆,每个营养钵或花盆栽植I株,栽植在营养钵或花盆的中央,株距30cm,并在定植后浇足定植水;
[0015]10)、3月底4月初,母株定植后,因温度较低,需要注意封闭棚室,温度保持28°C,当温度大于28°C时打开顶风口,当温度小于24°C时关闭顶风口,进入4月中下旬时,关闭顶风口,打开棚室东西两侧下部薄膜,撤下南北两侧的薄膜,加强通风,进入5月份后,因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棚室覆盖遮阳网进行遮阳降温,白天打开通风机,促进棚室内空气循环;
[0016]11)、滴灌浇水,母株在3~8月每天需滴水I~4次,每次5~IOmin ;子苗在6~8月每天需滴水I~3次;每次3~5min ;
[0017]12)、母株缓苗后,根据长势,每15~30天追施三元复合肥(15: 15: 15) I次,每次每株施用IOg,撒施或穴施;
[0018]13)、按子苗级别,及时依次引压子苗;压苗使用专用育苗卡或用铁丝围成“U”形,卡在靠近子苗的匍匐茎端,将子苗固定在子苗用营养钵中,注意压苗不要过紧、过深,以免造成伤苗;
[0019]14)、7月中旬,切离子苗;
[0020]15)、子苗切离后,追施三元复合肥(15: 15: 15),每7天一次,每次每株子苗2~3g,共施2次,8月份后,喷施0.3 %的磷酸二氢钾,每7天一次;
[0021]16)、子苗保留4至5片功能叶片;
[0022]17)、全生育期注意防治病虫害,每7天喷药防病I次,植株整理后补喷I次,轮换用药。发现虫害,及时防治。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上述步骤培育出的草莓,克服了露地育苗的不足,种苗健壮、病虫害少,种苗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 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6]本发明的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I)、保证棚室通风,透光,棚外无杂草,棚室四周设置排水沟;
[0028]2)、棚膜采用聚乙烯膜,每个棚室覆盖四块棚膜,顶部为两片压接,并在棚室上设置顶风口,顶风口闭合时,严格达到避雨要求;
[0029]3)、压实棚室地面,并覆盖地布或黑色地膜;
[0030]4)、在棚室内安装有轴流通风机;
[0031]5)、将草莓母株栽培在育苗槽、营养钵或花盆中,营养钵或花盆内径在18cm以上。子苗用内径IOcm营养钵盛接;
[0032]6)、育苗基质采用草莓专用育苗基质,或按草炭、蛭石、珍珠岩适当比例进行配比;
[0033]7)、育苗槽、营养钵或花盆内装好育苗基质后,成行摆放,行距2~2.2m,子苗用营养钵摆放在母株的两侧,每侧排列4行,行距20~30cm ;
[0034]8)、选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草莓母株定植时间;
[0035]9)、如果采用育苗槽,在每个育苗槽内栽植2株母株,如果采用营养钵或花盆,每个营养钵或花盆栽植I株,栽植在营养钵或花盆的中央,株距30cm,并在定植后浇足定植水;
[0036]10)、3月底4月初,母株定植后,因温度较低,需要注意封闭棚室,温度保持28°C,当温度大于28°C时打开顶风口,当温度小于24°C时关闭顶风口,进入4月中下旬时,关闭顶风口,打开棚室东西两侧下部薄膜,撤下南北两侧的薄膜,加强通风,进入5月份后,因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棚室覆盖遮阳网进行遮阳降温,白天打开通风机,促进棚室内空气循环;
[0037]11)、滴灌浇水,母株在3~8月每天需滴水I~4次,每次5~IOmin ;子苗在6~8月每天需滴水I~3次;每次3~5min ;
[0038]12)、母株缓苗后,根据长势,每15~30天追施三元复合肥(15: 15: 15) I次,每次每株施用IOg,撒施或穴施;
[0039]13)、按子苗级别,及时依次引压子苗;压苗使用专用育苗卡或用铁丝围成“U”形,卡在靠近子苗的匍匐茎端,将子苗固定在子苗用营养钵中,注意压苗不要过紧、过深,以免造成伤苗;
[0040]14)、7月中旬,切离子苗;
[0041]15)、子苗切离后,追施三元复合肥(15: 15: 15),每7天一次,每次每株子苗2~3g,共施2次,8月份后,喷施0.3 %的磷酸二氢钾,每7天一次;
[0042]16)、子苗保留4至5片功能叶片;
[0043]17)、全生育期注意防治病虫害,每7天喷药防病I次,植株整理后补喷I次,轮换用药。发现虫害,及时防治。
[0044]本发明的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采用上述步骤培育出的草莓,克服了露地育苗的不足,种苗健壮、病虫害少,种苗产量高。
[0045]本发明的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整个种苗繁育过程中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便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时去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摘除细弱匍匐茎,每个母株选留6条健壮匍匐茎。匍匐茎上子苗长至I叶I心时进行压苗。压苗使用专用育苗卡或用铁丝围成“U”形,卡在靠近子苗的匍匐茎端,将子苗固定在子苗用营养钵中,注意压苗不要过紧、过深,以免造成伤苗。从母株匍匐茎长出的子苗为一级子苗,从一级子苗的匍匐茎长出的子苗为二级子苗,以此类推。第一级子苗压在第一行子用营养钵中,第二级子苗压在第一行子用营养钵中,第三级子苗压在第三行子用营养钵中,第四级子苗压在第四行子用营养钵中,7月中旬进行子苗切离,即剪断子`苗与母株和子苗与子苗间的匍匐茎。在靠近子苗的一端留3~4cm匍匐茎。视子苗生长情况,可一次性全部切离,也可先切离母株和一级匍匐茎,2~3天后再切离二级匍匐茎,以此类推,草莓苗期要注意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苗期炭疽病。可以在草莓母株缓苗后进行药剂防治,每7天喷施I次杀菌剂,注意轮换用药,避免草莓植株产生抗药性。可选择的药剂有阿米西达、代森锰锌、多菌灵、翠贝等,草莓苗期遇蚜虫危害,可喷施吡虫啉进行防治。红蜘蛛危害可喷施尼索朗、中保杀螨等药剂防治。
[004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保证棚室通风,透光,棚外无杂草,棚室四周设置排水沟; 2)、棚膜采用聚乙烯膜,每个棚室覆盖四块棚膜,顶部为两片压接,并在棚室上设置顶风口,顶风口闭合时,严格达到避雨要求; 3)、压实棚室地面,并覆盖地布或黑色地膜; 4)、在棚室内安装有轴流通风机; 5)、将草莓母株栽培在育苗槽、营养钵或花盆中,营养钵或花盆内径在18cm以上。子苗用内径IOcm营养钵盛接; 6)、育苗基质采用草莓专用育苗基质,或按草炭、蛭石、珍珠岩适当比例进行配比; 7)、育苗槽、营养钵或花盆内装好育苗基质后,成行摆放,行距2~2.2m,子苗用营养钵摆放在母株的两侧,每侧排列4行,行距20~30cm ; 8)、选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草莓母株定植时间; 9)、如果采用育苗槽,在每个育苗槽内栽植2株母株,如果采用营养钵或花盆,每个营养钵或花盆栽植I株,栽植在营养钵或花盆的中央,株距30cm,并在定植后浇足定植水; 10)、3月底4月初,母株定植后,因温度较低,需要注意封闭棚室,温度保持28°C,当温度大于28°C时打开顶风口,当温度小于24°C时关闭顶风口,进入4月中下旬时,关闭顶风口,打开棚室东西两侧下部薄膜,撤下南北两侧的薄膜,加强通风,进入5月份后,因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棚室覆盖遮阳网进行遮阳降温,白天打开通风机,促进棚室内空气循环; 11)、滴灌浇水,母株在3~8月每天需滴水I~4次,每次5~IOmin;子苗在6~8月每天需滴水I~3次;每次3~5min ; 12)、母株缓苗后,根据长势,每15~30天追施三元复合肥(15: 15: 15) I次,每次每株施用IOg,撒施或穴施; 13)、按子苗级别,及时依次引压子苗;压苗使用专用育苗卡或用铁丝围成“U”形,卡在靠近子苗的匍匐茎端,将子苗固定在子苗用营养钵中,注意压苗不要过紧、过深,以免造成伤苗; 14)、7月中旬,切离子苗; 15)、子苗切离后,追施三元复合肥(15: 15: 15),每7天一次,每次每株子苗2~3g,共施2次,8月份后,喷施0.3 %的磷酸二氢钾,每7天一次; 16)、子苗保留4至5片功能叶片; 17)、全生育期注意防治病虫害,每7天喷药防病I次,植株整理后补喷I次,轮换用药。发现虫害,及时防治。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766110SQ201210413832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宗静, 郝国庆, 马欣, 王琼, 宋沛云 申请人: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