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播前肥料配制:播种前18-20天,按每亩300-500千克施腐熟后的碳酸氢铵,然后,深翻土地24-25厘米,整平;种薯播前处理:浸泡,催芽,切块,播种:采用覆膜平播法,选用宽1.1m的地膜采取一膜二行,先播种后铺膜,播深10-12cm、行距55-60cm、株距21-25cm,播种量为100-120kg/667m2;肥水管理:生长期间追两次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70%-80%时进行,亩施碳铵50公斤。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马铃薯种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同时,还能够减少病虫害,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品性和质量,增加农作物的经济收入。
【专利说明】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马铃薯为多年生草本,一般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钙11~60mg,磷15~68mg,铁 0.4mg ~4.8mg,硫胺素 0.03 ~0.07mg,核黄素 0.03 ~0.1lmg,淀粉 9 ~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mg~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lmg,尼克酸0.4~1.1mg0除此以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
[0003]另外,马铃薯还具备以下药理作用:
1.对某些酶的抑制作用:从马铃薯块根线粒体中分离出的内源性ATP酶抑制蛋白,它对Fl-ATP酶的抑制作用需要Mg2+ -ATP存在。对分离出的酵母菌种Fl的IC50为140 μ g(抑制剂)/mg (Fl)0这种抑制剂对分离出的酵母菌Fl也有强大的ATP酶抑制作用。大鼠每100g食物加入100mg、200mg的从马铃薯在分离出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为期28天的短期试验中,可减少酪蛋白利用,大鼠胰腺肿大;在为期95星期的长期试验中,该抑制剂可产生剂量依赖性的胰腺病理改变,胰腺有小结增生和腺泡瘤。马铃薯中得到的一种蛋白酶抑制物(POT II )可增加缩胆囊素(CCK)释放,因为内源性CCK在控制食物吸收方面有重要作用,所以该物质可能在减少食物吸收方面有一定作用,在11位男性实验中,1.5g POT II加入高蛋白汤中,给予口服,可使能量吸收减少达17.5%。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皮肤伤口处蛋白水解酶活性增加,胶原生物合成减慢`。从马铃薯中得到的组织蛋白酶D抑制剂外用可使蛋白水解活性恢复正常,胶原生物合成也加快。
[0004]2.其他作用:马铃薯的水透析液可抑制某些致癌物质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作用。马铃薯、米饭平均半数胃排空时间为71分钟、86分钟。因为血糖指数和胃排空时间成负相关,所以相比马铃薯,米饭更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大鼠实验表明,马铃薯中的茄碱注射,可升高血糖。植物凝集素试验中,马铃薯可作为大鼠甲状腺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
[0005]因此,马铃薯在现代社会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除此之外,用马铃薯做成的土豆片成为广大零食爱好者主要的休闲零食之一,然而,目前马铃薯的种植上,仍然存在产量低,容易发生病虫害等缺陷,归根结底是因为马铃薯种植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导致的。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解决采用现有马铃薯种植方法而存在产量低、容易发生病虫害等缺陷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0007]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播前肥料配制:播种前18-20天,按每亩300-500千克施腐熟后的碳酸氢铵,然后,深翻
土地24-25厘米,整平;
种薯播前处理:
浸泡,在播种前一周将种薯放入5ppm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分钟;
催芽,浸泡后将种薯捞出放在床宽100厘米、沙土厚度为5厘米的沙床上,摊放薯块的厚度为20-25厘米,在其上及四周覆盖5厘米厚湿润的沙土,温度为15-25°C,催芽期间洒水1-2次,当芽长至1.5-2.0厘米长时,扒出并放到阴凉有散射光的地方进行绿化,放置2-3天;
切块,播前1-2天进行,每个芽块重量达20-25g以上,带I~2个幼芽;
播种:
播前开沟,沟深25cm、沟心距50-60cm ;
施种肥:将三料15~20 kg / 667 m2、硫酸钾20~25 kg / 667 m2、油渣200 kg /667 m2混匀后施入沟内,覆土 8~10 cm;
采用覆膜平播法,选用宽1.1m的地膜采取一膜二行,先播种后铺膜,播深10-12cm、行距 55-60cm、株距 21-25cm,播种量为 100-120 kg / 667m2 ;
肥水管理:
生长期间追两次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70% -80%时进行,亩施碳铵5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苗高20-25厘米时进行,亩施尿素15-30公斤;
显蕾初期和盛花期各追肥一次,施瑞毒霉500倍液与尿素结合;
用0.1-0.3%的硼砂或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
灌水:在初蕾期灌头水,以后每10-12天灌水一次。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浸种前先用酒精将赤霉素溶解,然后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将种薯装入篓或网袋中再放入药液浸泡即可。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切块前用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或3%来苏水溶液将切刀消毒,切刀切上病薯后消毒后再使用。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治:
防治地下害虫,选用50%辛硫磷和90%晶体敌百虫混合摇匀后灌根;
防治早疫病在生长期,选用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隔7天喷施I次,连防2~3次;
防治晚疫病,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隔7天I次,连防2~3次;
防治马铃薯瓢虫,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
防治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生产所得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每亩产量在2000-2400公斤,以每公斤1.5元计算,每亩经济收入可达3000-3600元,是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数倍。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马铃薯种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同时,还能够减少病虫害,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品性和质量,增加农作物的经济收入。【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2]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实施例
[0013]种植前的土地管理:土豆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除了盐碱地之外,其他什么地都行,但必须有水浇条件。来年春天要种土豆的地,头年最好耕过来,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最喜欢土层松软的,而且也是最能疏松土壤的植物,比较板结的地块,连种几年土豆就会变得疏软、松散。经过深耕或冬耕的地,经过一个冬天,冻化层可达15厘米,这一冬天的严寒和阳光的照射会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这15厘米的熟化层对来年土豆的生长是非常有益的。不但要头年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有几层匍匐根系,所以需要深的软土层。近几年来田间的机旋耕,深度达不到要求,影响土豆产量,因此,要创高产必须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下,如能达到30厘米在同等种植条件下,增产会更多。
[0014]在种植秋马铃薯时应选择优质、高产、早熟、休眠期较短、适宜二季作区种植的品种,如郑薯五号、郑薯六号、中薯三号、费乌瑞它、东农303、克新四号、早大白等。
[0015]选种,播前20天左右将种薯出窖,淘汰有病虫害、机械损伤、表皮粗糙老化、芽眼突出的畸形块薯。
[0016]播前肥料配制:播·种前18-20天,按每亩350千克施腐熟后的碳酸氢铵,然后,深翻土地24-25厘米,整平。
[0017]种薯播前处理:
浸泡,在播种前一周将对休眠期较短的品种如郑薯五号的种薯放入5ppm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分钟。浸种前先用酒精将赤霉素溶解,然后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将种薯装入篓或网袋中再放入药液浸泡即可。
[0018]期间:浸种催芽时要严格配制赤霉素溶液的浓度。浓度低时起不到浸种作用,浓度高时容易出现弱苗和簇苗,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并且赤霉素溶液要随配随用,忌隔夜再用。此外,种薯堆积不要过厚,否则易造成烂薯。
[0019]催芽,浸泡后将种薯捞出放在床宽100厘米、沙土厚度为5厘米的沙床上,摊放薯块的厚度为20-25厘米,在其上及四周覆盖5厘米厚湿润的沙土,温度为15-25°C,催芽期间洒水1-2次,当芽长至1.5-2.0厘米长时,扒出并放到阴凉有散射光的地方进行绿化,放置2-3 天。
[0020]切块,播前1-2天进行,每个芽块重量达20-25 g以上,带I~2个幼芽。切块前用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或3%来苏水溶液将切刀消毒,切刀切上病薯后消毒后再使用。
[0021]播种:
播前开沟,沟深25cm、沟心距50-60cm ;施种肥:将三料15~20 kg / 667 m2、硫酸钾20~25 kg / 667 m2、油渣200 kg /667 m2混匀后施入沟内,覆土 8~10 cm;
采用覆膜平播法,选用宽1.1m的地膜采取一膜二行,先播种后铺膜,播深10-12cm、行距 55-60cm、株距 21-25cm,播种量为 100-120 kg / 667m2。
[0022]播种质量:要求播量准确,播深一致,种芽向上,不缺苗断垄,压土严密,播孔封严、压实,确保全苗。
[0023]合理密植:既能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又能发挥群体增产作用,可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从而获得高产。一般栽培水平下,黑土豆保苗株数5000株/ 667 m2。
[0024]肥水管理:秋马铃薯生长前期温度高,适宜茎叶生长,后期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利于薯块膨大,整个生长期间一般不会出现徒长现象。
[0025]生长期间追两次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70%-80%时进行,亩施碳铵5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苗高20-25厘米时进行,亩施尿素15-30公斤;
显蕾初期和盛花期各追肥一次,施瑞毒霉500倍液与尿素结合;
用0.1-0.3%的硼砂或0.5%的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
灌水:在初蕾期灌头水,以后每10-12天灌水一次。
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生长期间要追两次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75%时进行,亩施碳铵5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进行,亩施尿素15-30公斤。平时视雨水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地表湿润。秋季培土应采取每次浅培、多次培土的办法。第一次培土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培土在开花初期进行,第三次培土在10月下旬霜降前,此次培土要厚些,以利保护块茎,防止霜冻。霜降前浇一次大水防霜,以适当延长茎叶生长时间,争取后期产量。有条件的地方10月中下旬可在田间加设小拱棚等。
[0026]收获:当植株生长停止,茎叶大部分枯黄时,块茎很容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比重增加,干物质含量达最高,符合商品薯要求。因此应根据市场行情及时收获上市,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
[0027]贮存:商品薯可放在低温阴凉黑暗处进行短期贮存,贮存期间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薯皮变绿,龙葵素含量增加,对人畜造成毒害。
[0028]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治:
防治地下害虫,选用50%辛硫磷和90%晶体敌百虫混合摇匀后灌根;
防治早疫病在生长期,选用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隔7天喷施I次,连防2~3次;
防治晚疫病,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隔7天I次,连防2~3次;
防治马铃薯瓢虫,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
防治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秋季阴雨天较多,病虫害较重,如疏于防治,往往会引起病虫害的蔓延,造成严重减产。秋季最常发生的病害是晚疫病,虫害是茶蟥螨,为害时间多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采用上述优选药液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其,具体防治措施为:9月中下旬喷一次药,以后每隔一周喷一次药,喷三次药即可控制晚疫病和茶蟥螨的发生。
[0029]生产所得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每亩产量在2000-2400公斤,以每公斤1.5元计算,每亩经济收入可达3000-3600元,是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数倍。[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播前肥料配制:播种前18-20天,按每亩300-500千克施腐熟后的碳酸氢铵,然后,深翻土地24-25厘米,整平; 种薯播前处理: 浸泡,在播种前一周将种薯放入5ppm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分钟; 催芽,浸泡后将种薯捞出放在床宽100厘米、沙土厚度为5厘米的沙床上,摊放薯块的厚度为20-25厘米,在其上及四周覆盖5厘米厚湿润的沙土,温度为15-25°C,催芽期间洒水1-2次,当芽长至1.5-2.0厘米长时,扒出并放到阴凉有散射光的地方进行绿化,放置2-3天; 切块,播前1-2天进行,每个芽块重量达20-25 g以上,带I~2个幼芽; 播种: 播前开沟,沟深25cm、沟心距50-60cm ; 施种肥:将三料15~20 kg / 667 m2、硫酸钾20~25 kg / 667 m2、油渣200 kg /667 m2混匀后施入沟内,覆土 8~10 cm; 采用覆膜平播法,选用宽1.1m的地膜采取一膜二行,先播种后铺膜,播深10-12cm、行距 55-60cm、株距 21-25cm,播种量为 100-120 kg / 667m2 ; 肥水管理: 生长期间追两次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70% -80%时进行,亩施碳铵5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苗高20-25厘米时进行,亩施尿素15-30公斤; 显蕾初期和盛花期各追肥一次,施瑞毒霉500倍液与尿素结合; 用0.1-0.3%的硼砂或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 灌水:在初蕾期灌头水,以后每10-12天灌水一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浸种前先用酒精将赤霉素溶解,然后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将种薯装入篓或网袋中再放入药液浸泡即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块前用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或3%来苏水溶液将切刀消毒,切刀切上病薯后消毒后再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治: 防治地下害虫,选用50%辛硫磷和90%晶体敌百虫混合摇匀后灌根; 防治早疫病在生长期,选用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隔7天喷施I次,连防2~3次; 防治晚疫病,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隔7天I次,连防2~3次; 防治马铃薯瓢虫,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 防治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782739SQ201210421021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吴燕 申请人: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