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33298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别名叫土豆,也叫洋芋。作一年一季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多用块茎繁殖。可入药。根据营养专家黎黍匀分析,马铃薯生命力指数为8. 6,证明对生命力的提高有效;防病指数为126. 67,属于高指数范围。它比较适合种植在海拔2000m以下,年降雨量250 500mm的灌区和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区。但是,马铃薯间作绿肥的有效种植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种植马铃薯连作障碍的缺陷,提供的一种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此方法能够在不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同时增收节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垄上种植马铃薯的前期,在垄沟种植豆科绿肥,所述豆科绿肥为陇碗2号针叶豌豆或土库曼毛苕子;在所述豆科绿肥收割后,收割留茬或全部翻压以作绿肥。具体地,所述陇碗2号针叶豌豆的播种量为7. 5-10千克每亩,所述土库曼毛苕子的播种量为I. 5-2. 5千克每亩。具体地,所述陇碗2号针叶豌豆的播种量为8. 5千克每亩,所述土库曼毛苕子的播种量为2千克每亩。具体地,所述垄沟宽30厘米。具体地,所述豆科绿肥在垄沟中间作两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具体地,在所述豆科绿肥苗高5-7厘米时,中耕除草I次。具体地,所述豆科绿肥收割留茬15-20厘米。具体地,所述陇碗2号针叶豌豆在鼓荚期收割,所述土库曼毛苕子在初花期收割。具体地,在所述豆科绿肥收割后还包括随即灌水的步骤。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马铃薯播种起垄后,将绿肥作物(豌豆、毛苕子)间播于马铃薯垄沟中,并于当年6月上中旬左右收获绿肥豆类籽粒、或刈割做饲草或翻压肥田。本发明较目前单种马铃薯多收豌豆籽粒100公斤或绿肥鲜草800kg/亩以上,达到了增收节肥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以收豆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垄上种植马铃薯的同期,在垄沟种植陇碗2号针叶豌豆;所述陇碗2号针叶豌豆的播种量为7. 5-10千克每亩,优选8. 5千克每亩;其中,所述垄宽60厘米,所述垄沟宽30厘米;所述针叶豌豆在垄沟中间种两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
在针叶豌豆苗高5-7厘米时,中耕除草I次;
针叶豌豆在鼓荚期收割;
在针叶豌豆收割后,收割留茬15-20厘米翻压以作绿肥,并随即灌水以利绿肥根茬的腐解。本实例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实施,马铃薯大概种植时间在四月中旬左右,针叶豌豆大概在六月中下旬收割,不同区域可能稍有差异。本实例在原马铃薯种植技术基础之上,在原马铃薯的垄沟种植豆科绿肥一针叶豌豆,相较之前单种马铃薯,不但马铃薯产量不下降,而且平均每亩多收豌豆籽粒100公斤。实施例2
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以刈青养畜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垄上种植马铃薯的前期,在垄沟种植速生早发的土库曼毛苕子;所述土库曼毛苕子的播种量为I. 5-2. 5千克每亩,优选2千克每亩;其中,所述垄宽60厘米,所述垄沟宽30厘米;所述土库曼毛苕子在垄沟中间种两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
在土库曼毛苕子苗高5-7厘米时,中耕除草I次;
土库曼毛苕子在初花期收割;
在土库曼毛苕子收割后,收割留茬15-20厘米或全部翻压以作绿肥,并随即灌水以防绿肥与马铃薯水分。本实例在原马铃薯种植技术基础之上,在原马铃薯的垄沟种植豆科绿肥一土库曼毛苕子,相较之前单种马铃薯,不但马铃薯产量不下降,而且平均多收绿肥鲜草800kg/亩以上。本发明通过众多试验挑选了两种优良的豆科绿肥,并经过大量试验挑选实现了在不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同时增收节肥的目的。实施例3
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垄上种植马铃薯的同期,在垄沟种植针叶豌豆;在所述豆科绿肥收割后,收割留茬或全部翻压以作绿肥。针叶豌豆的播种量为8. 5千克每亩。设置垄宽60厘米,垄沟宽30厘米;针叶豌豆在垄沟中套种两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在所述豆科绿肥苗高5-7厘米时,中耕除草I次。针叶豌豆收割留茬15-20厘米。针叶豌豆在鼓荚期收割。针叶豌豆收割后还包括随即灌水的步骤。实施例4
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垄上种植马铃薯的同期,在垄沟种植土库曼毛苕子;在所述豆科绿肥收割后,收割留茬或全部翻压以作绿肥。土库曼毛苕子的播种量为I. 5-2. 5千克每亩,播种量为2千克每亩。所述垄宽60厘米,所述垄沟宽30厘米。在垄沟中间种两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苗高5-7厘米时,中耕除草I次。土库曼毛苕子收割留茬15-20厘米。土库曼毛苕子在初花期收割,收割后还包括随即灌水的步骤。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垄上种植马铃薯的前期,在垄沟种植豆科绿肥,所述豆科绿肥为陇碗2号针叶豌豆或土库曼毛苕子;在所述豆科绿肥收割后,收割留茬或全部翻压以作绿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陇碗2号针叶豌豆的播种量为7. 5-10千克每亩,所述土库曼毛苕子的播种量为I. 5-2. 5千克每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陇碗2号针叶豌豆的播种量为8. 5千克每亩,所述土库曼毛苕子的播种量为2千克每亩。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垄宽60厘米,所述垄沟宽3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绿肥在垄沟中间作两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豆科绿肥苗高5-7厘米时,中耕除草I次。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绿肥收割留茬15-20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陇碗2号针叶豌豆在鼓荚期收割,所述土库曼毛苕子在初花期收割。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豆科绿肥收割后还包括随即灌水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垄上种植马铃薯的前期,在垄沟种植豆科绿肥,所述豆科绿肥为陇碗2号针叶豌豆或土库曼毛苕子;在所述豆科绿肥收割后,收割留茬或全部翻压以作绿肥。本发明提出的马铃薯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能够在不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同时增收节肥。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934574SQ20121042369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包兴国, 张久东, 王建成, 卢秉林, 杨文玉, 胡志桥, 李全福, 曹卫东 申请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