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文档序号:244359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卉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背景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为鳶尾科唐菖蒲属的多年生球莖类植物,被列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唐菖蒲性喜温凉,生长发育受温度、光强和日照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喜高海拔,需温差大,湿度大且肥沃的土壤环境。其生长发育适温白天20 25°C,夜间10 15°C,低于5°C或高于28°C的气温,均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唐菖蒲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易染病,因此在病害发生时,如果防治不力,病害常逐渐蔓延开来,会给整体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影响观赏品质。
枯萎病是唐菖蒲常见真菌病害之一。枯萎病的发病症状为感病后的植株幼嫩叶柄弯曲、皱 缩、叶簇变黄、干枯,花梗弯曲,色泽较浓,最后黄化枯萎。球茎被浸染时,部分出现水溃状不规则近圆形小病斑,病斑逐渐变为赤褐色到暗褐色,病斑凹陷成环状萎缩,严重时,整个球茎呈黑褐色干腐。当球茎严重感病时,苗纤弱,或很快死亡。当球茎感病较轻时, 可以长到正常柱,但以后叶尖发黄并逐渐往下死亡。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枯萎病、易操作的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方法,种子用50%的福美双浸泡消毒2min,将浓度为500 650倍液的多菌灵和800 1000倍液的苯菌灵和500 800倍液的甲基硫菌灵以体积比3 I I混合搅拌得到混合药液,栽培过程中,在唐菖蒲枯萎病未发病时或叶片已开始出现枯萎时将混合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
优选的,每隔十天喷洒一次混合药液在未发病时的唐菖蒲叶面上。
优选的,每隔三天喷洒一次混合药液在已开始出现病斑的唐菖蒲叶面上。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起到了高效的作用,有效的控制和抑制了病情的发生,大大减少了感病株数和控制了病斑的扩散速度,从而不影响唐菖蒲的观赏价值,提高了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验分为发明组和对照组,每组处理100株。发明组I和对照组I是针对于未发病(幼苗真叶出现6 8片)时的唐菖蒲进行的实验,而发明组2和对照组2是针对叶片已开始出现病斑枯萎的唐菖蒲进行的实验。
发明组1:种子用50%的福美双浸泡消毒2min,栽培过程中用以下浓度多菌灵、苯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混合药液,三者体积比为3 I 1,对未发病(幼苗真叶出现6 8片)时的唐菖蒲进行喷施,喷施方法是每隔10天喷施一次。
例1:500倍液的多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2克多菌灵)和800倍液的苯菌灵(即 I升水中放入1. 25克苯菌灵)和500倍液的甲基硫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2克甲基硫菌灵)。
例2 :650倍液的多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1. 54克多菌灵)和1000倍液的苯菌灵 (即I升水中放入I克苯菌灵)和800倍液的甲基硫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1. 25克甲基硫菌灵)。
对照组1:以下单独多菌灵药液对未发病(幼苗真叶出现6 8片)时的唐菖蒲进行喷施,喷施方法是每隔10天喷施一次。
例1:500倍液的多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2克多菌灵)。
例2 :650倍液的多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1. 54克多菌灵)。
发明组2 :种子用50%的福美双浸泡消毒2min,栽培过程中用以下浓度多菌灵、苯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混合药液,三者体积比为3 I 1,对叶片已出现病斑枯萎的唐菖蒲进行喷施,喷施方法是每隔3天喷施一次。
例1:500倍液的多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2克多菌灵)和800倍液的苯菌灵(即 I升水中放入1. 25克苯菌灵)和500倍液的甲基硫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2克甲基硫菌灵)。
例2 :650倍液的多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1. 54克多菌灵)和1000倍液的苯菌灵 (即I升水中放入I克苯菌灵)和800倍液的甲基硫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1. 25克甲基硫菌灵)。
对照组2 :以下单独多菌灵药液对叶片已开始出现病斑枯萎的唐菖蒲进行喷施, 喷施方法是每隔3天喷施一次。
例1:500倍液的多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2克多菌灵)。
例2 :650倍液的多菌灵(即I升水中放入1. 54克多菌灵)。
结果分析
在喷药60天后,观察测定感病株数和病斑面积,取平均数后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用50%的福美双浸泡消毒2min, 将浓度为500 650倍液的多菌灵和800 1000倍液的苯菌灵和500 800倍液的甲基硫菌灵以体积比3 I I混合搅拌得到混合药液,栽培过程中,在唐菖蒲枯萎病未发病时或叶片已开始出现枯萎时将混合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隔十天喷洒一次混合药液在未发病时的唐菖蒲叶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隔三天喷洒一次混合药液在已开始出现病斑的唐菖蒲叶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方法,种子用50%的福美双浸泡消毒2min,将浓度为500~650倍液的多菌灵和800~1000倍液的苯菌灵和500~800倍液的甲基硫菌灵以体积比3∶1∶1混合搅拌得到混合药液,栽培过程中,在唐菖蒲枯萎病未发病时或叶片已开始出现枯萎时将混合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唐菖蒲枯萎病的防治起到了高效的作用,有效的控制和抑制了病情的发生,大大减少了感病株数和控制了病斑的扩散速度,从而不影响唐菖蒲的观赏价值,提高了产量。
文档编号A01G13/00GK102986486SQ20121049165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杨铁顺, 赵亮, 柯盛发, 付尧, 刘青, 吴建平, 闵宇 申请人: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