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46709阅读:10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茶园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老茶园进行品种改良,尤其是一种茶园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主产茶区老茶园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茶树种植密度不足,缺株断行严重,土地利用率低,劳动投入多,经济效益低。传统老茶园改造一是实行茶树移植归并,是将茶树修剪后(重修剪)留下少数枝叶连根挖出,将茶树根部在拌好的干净的黄稀泥中醮根,使根系沾满稀泥,然后挖坑栽植。移植归并只能采用同龄茶树,因为茶树根部能产生一种毒性的物质,所以在大茶园里面补栽小茶苗很难成活;二是实行台刈适宜于严重衰老的茶树,这类茶树枝干灰白,并有严重的回枯现象,寄生有较多的苔藓、地衣、多数枝条育芽能力衰弱,对夹叶占绝大多数,根系也向根颈部萎缩,即使增施肥料,因吸收能力弱,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也不高。对这类茶树,一般在离地面7-8厘米处剪去地上部全部枝干,以剌激 根颈部潜伏芽抽发新枝。这两种改造方法首先是严重影响经济效益,2年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其次是没有改良品种,茶叶品质难以提高。三是破坏了地表和园相,导致生态系统失调。茶树系多年生常绿作物,其园相气候较一般农田稳定。在茶园这一特殊生态系统中,昆虫的群落结构是一个以茶树为核心构成的昆虫群落。因茶树是昆虫群落唯一的依赖者,故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极差。传统的两种改造方法都会使昆虫种群数量和群落组成发生巨变。而且使茶树生境脆弱,给茶园乃至整个茶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加之,茶园水土流失严重,系统养分循环差,茶树的生理功能失调,茶叶内含物减少,茶叶产量减少、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保证茶园经济收入的前提下,对老茶园进行品种改良的种植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园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茶园内对老茶树保留一行挖除一行,即隔行保留老茶树,在挖除行重新种植茶树,所述的新种植茶树选择苗株高度不低于20厘米且在苗圃地生长至少2年;新种植茶树满3年后挖去保留的老茶树。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新种植茶树品种选择佛香2号或佛香3号。所述的新种植茶树株距30-50厘米,采用双行单株或单行单株种植。所述的茶园以茶树种植为主,种植遮荫树,茶树的遮荫度为25%_30% ;所述的遮荫树是水冬瓜树或香樟树或杉木树。所述的茶园内种植水冬瓜树,株距6-7米;外围种植香樟树,香樟树的种植单元面积为3000m2-3500m2,最外行茶树与香樟树间距2-3. O米,每个种植单元平均用香樟树苗50-60 株。
所述的茶园内种植水冬瓜树,株距6-7米;外围种植银杏树,银杏树的种植单元面积为3000m2-3500m2,最外行茶树与银杏树间距2-3. O米,每个种植单元平均用银杏树苗50-60 株。本发明是在保证茶园基本园相的情况下,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茶园和植物多样性的配置,改善生态环境,调节系统内的动物多样性,从而提高了茶园系统的稳定性。在茶园中稳定基本园相,规范的种植林木后,茶园的立体生态位则包括乔木层、灌木(即茶树)层、土壤覆盖及土壤层等三部分,立体空间由原来的I米上升至5米以上,生态系统得到改善。系统内的光照强度、水热条件 充足,使保留下来的老茶树生长茂盛,产量提高,产值增加;随着新植茶树的长大,相应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其动物、微生物、昆虫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新的茶园系统由原来单一的茶园系统变成茶林复合生态系统,动物群落也由单一的茶园昆虫群落结构转变为茶园昆虫、林业昆虫群落组成的新的群落结构。各种昆虫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生物链、食物链也更加复杂、完善,单一种群暴发性增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本发明与传统方法改造老茶园相比较,一是保证了经济效益,茶树品种得到改良;二是改变了老茶园的生态环境,茶园的小气候也随之发生改变,导致茶园昆虫群落的组成发生变化,克服了纯茶园生态环境易诱发虫害猖獗而带来的弊病。下表是采用本发明的产量产值与传统改造老茶园及昆虫群落特征值比较情况表I两种类型茶园产量产值对比表单位公斤/亩、元/亩
相_开」^2008年^I 2009年2010年2011年
^ 产量I产值产量产值—产量产值产量产值 本发明 68 1020 79 1185 88 1320 95 1425
传统老茶园 O O12 180 64 960 93 139S表2两种类型茶园昆虫群落特征值
多样性指均匀度指优势度指
茶园类型物种数个体数
数数数本发明762480I. 04O 4129. 28
传统老茶园 34 67830.270,23 75. 32结果显示本发明由于保留了茶树园相,使茶园产量产值得到保障。其次是改变了老茶园的生态环境,特别适宜于老茶园过渡到立体群落茶园。总之,本发明是从改变茶园栽培模式入手,通过人为地引进多物种而形成的人工生态茶园,不仅有效地保证了茶园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还能防止水土流失,提闻茶园广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首先对老茶园地进行选择。选择地势平缓,坡度小于20度,单产低于60公斤,树龄大于30年,周围无污染的茶园进行改种换植;在老茶园内隔一行挖一行,所挖行重新种植;种植品种为茶树新良种一佛香2号或3号;株距40厘米,双行单株,亩用茶苗2000株;进行遮荫树种植;茶园内种植水冬瓜树,株距为6-7米;外围种植香樟树,种植单元面积为3000m2-3500m2 ;最外行茶树与香樟树间距2-3. O米;每个种植单元平均用香樟树苗50-60株。实施例2首先按照实施例I进行选择老茶园;进行茶树种植;在老茶园内隔一行挖一行,所挖行重新种植;种植品种为茶树新良种一佛香2号或3号;株距30厘米,单行单株,亩用茶苗1400株;进行遮荫树种植;茶园内种植水冬瓜树,株距为6_7米;外围种植银杏树的种植单元面积为3000m2-3500m2 ;最外行茶树与银杏树间距2-3. O米;每个种植单元平均用银杏树苗50-60株。实施例3首先按照实施例I进行选择老茶园;进行茶树种植;在老茶园内隔一行挖一行,所挖行重新种植;按单行单株或双行双株种植茶树;再进行遮荫树种植;不同之处是茶树外围依地形种植杉木树。
权利要求
1.一种茶园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茶园内对老茶树保留一行挖除一行,即隔行保留老茶树,在挖除行重新种植茶树,所述的新种植茶树选择苗株高度不低于20厘米且在苗圃地生长至少2年;新种植茶树满3年后挖去保留的老茶树。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茶园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种植茶树品种选择佛香2号或佛香3号。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茶园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新种植茶树株距30-50厘米,采用双行单株或单行单株种植。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茶园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园以茶树种植为主,种植遮荫树,茶树的遮荫度为25%-30% ;所述的遮荫树是水冬瓜树或香樟树或杉木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园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茶园内种植水冬瓜树,株距6-7米;外围种植香樟树,香樟树的种植单元面积为3000 m2 -3500 m2,最外行茶树与香樟树间距2-3. O米,每个种植单元平均用香樟树苗50-60株。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园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茶园内种植水冬瓜树,株距6-7米;外围种植银杏树,银杏树的种植单元面积为3000 m2 -3500 m2,最外行茶树与银杏树间距.2-3. O米,每个种植单元平均用银杏树苗50-60株。
全文摘要
一种茶园种植方法,在茶园内对老茶树保留一行挖除一行,在挖除行重新种植茶树,所述的新种植茶树选择苗株高度不低于20厘米且在苗圃地生长至少2年;新种植茶树满3年后挖去保留的老茶树;新种植茶树品种选择佛香2号或佛香3号,茶园以茶树种植为主,种植遮荫树,茶树的遮荫度为25%-30%;所述的遮荫树是水冬瓜树或香樟树或杉木树;本发明是在保证茶园基本园相的情况下,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茶园和植物多样性的配置,改善生态环境,调节系统内的动物多样性,从而提高了茶园系统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2960166SQ20121050462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徐家龙, 康耀昌 申请人:云南省腾冲清凉山茶厂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