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8459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该肥料按重量分配比包括以下成分:氮元素N,磷元素p,钾元素k,镁元素mg,硫元素S,锌元素Zn,硅元素Si,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还包括aldicarb和苯苄乙草铵;该产品是在传统尿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经过两次螯合的新型产品,首先根据水稻的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全面螯合在乙酰肽氮素里,使它成为多元素复合乙酰肽氮素,然后再将多元肽氮素用科学技术巧妙与先进的除草剂,杀虫剂和土壤改良剂螯合在一起,让乙酰肽氮素成为多元素双鳌合肥料,同时具备杀虫除草,活性土壤的效果,也提高了肥效减少了用量,是普通尿素一半的使用量。
【专利说明】一种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本品广泛用于水稻返青提苗,除草驱虫,是一种代替传统尿素的新型产品。使用本产品能让秧苗迅速返青壮苗,减少黑根枯梢,促进根系发达,抗倒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本品还具有除草驱虫灭菌,促花孕穗,活性土壤,改善作物品质等功效,真正达到环保节能,省钱,方便,增产的功效,是丰收第一保障,是农民首选放心产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杀虫除草,活性土壤的效果,也提高了肥效减少了用量,是普通尿素一半的使用量,节省化肥使用,起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其特征在于,该肥料按重量分配比包括以下成分:
[0005]氮元素N:35-45份重量,磷元素p:3_8份重量,钾元素k:3_8份重量,镁元素mg:1-4份重量,硫元素S:0.5-1.5份重量,锌元素Zn: 1-2份重量,娃元素S1:3_8份重量,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还包括aldicarblO-13份重量和苯苄乙草铵20-25份重量。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一种具备杀虫除草,活性土壤的效果,也提高了肥效减少了用量,是普通尿素一半的使用量,节省化肥使用,起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肥料的制备方法由如下操作步骤实现;
[0007]a)、将35-45份重量的氮元素N放入容器中,加入100份重量的蒸馏水后搅拌至均匀;
[0008]b)、在步骤a)溶液中放入3-8份重量的磷元素p,加热到30-40度,加热时间为10-15分钟;
[0009]C)、在步骤b)溶液中放入3-8份重量的钾元素k和0.5-1.5份重量的硫元素S,在溶液中快速均匀搅拌10-15分钟;
[0010]d)、将1-4份重量的镁元素mg、1-2份重量的锌元素Zn和3-8份重量的娃元素Si放入步骤c)的溶液中,在0.3-0.5Mpa的压力下,加热至60-65度糊化20-25分钟;
[0011]e)、将步骤d)得到的产物放置到敞开的容器中,加入aldicarb 10-13份重量和苯苄乙草铵20-25份重量,自然凝固40-50分钟;
[0012]f)、将步骤e)放入烘干箱内25-35分钟,粉碎后,经过30目筛后得到最终产品。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产品是在传统尿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经过两次螯合的新型产品,首先根据水稻的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全面螯合在乙酰肽氮素里,使它成为多元素复合乙酰肽氮素,然后再将多元肽氮素用科学技术巧妙与先进的除草剂,杀虫剂和土壤改良剂螯合在一起,让乙酰肽氮素成为多元素双鳌合肥料,同时具备杀虫除草,活性土壤的效果,也提高了肥效减少了用量,是普通尿素一半的使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其特征在于,该肥料按重量分配比包括以下成分:
[0015]氮元素N:35-45份重量,磷元素p:3_8份重量,钾元素k:3_8份重量,镁元素mg:1-4份重量,硫元素S:0.5-1.5份重量,锌元素Zn: 1_2份重量,娃元素S1:3_8份重量,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还包括aldicarblO-13份重量和苯苄乙草铵20-25份重量。
[0016]本实施例一
[0017]该肥料的制备方法由如下操作步骤实现;
[0018]a)、将35份重量的氮元素N放入容器中,加入100份重量的蒸馏水后搅拌至均匀;
[0019]b)、在步骤a)溶液中放入3份重量的磷元素p,加热到30度,加热时间为10分钟;
[0020]C)、在步骤b)溶液中放入3份重量的钾元素k和0.5份重量的硫元素S,在溶液中快速均匀搅拌10分钟;
[0021]d)、将1份 重量的镁元素mg、1份重量的锌元素Zn和3份重量的娃元素Si放入步骤c)的溶液中,在0.3Mpa的压力下,加热至60度糊化20分钟;
[0022]e)、将步骤d)得到的产物放置到敞开的容器中,加入aldicarb 10份重量和苯苄乙草铵20份重量,自然凝固40分钟;
[0023]f)、将步骤e)放入烘干箱内25分钟,粉碎后,经过30目筛后得到最终产品。
[0024]本实施例二
[0025]该肥料的制备方法由如下操作步骤实现;
[0026]a)、将45份重量的氮元素N放入容器中,加入100份重量的蒸馏水后搅拌至均匀;
[0027]b)、在步骤a)溶液中放入8份重量的磷元素p,加热到40度,加热时间为15分钟;
[0028]C)、在步骤b)溶液中放入8份重量的钾元素k和1.5份重量的硫元素S,在溶液中快速均匀搅拌15分钟;
[0029]d)、将4份重量的镁元素mg、2份重量的锌元素Zn和8份重量的娃元素Si放入步骤c)的溶液中,在0.5Mpa的压力下,加热至65度糊化25分钟;
[0030]e)、将步骤d)得到的产物放置到敞开的容器中,加入aldicarb 13份重量和苯苄乙草铵225份重量,自然凝固50分钟;
[0031]f)、将步骤e)放入烘干箱内35分钟,粉碎后,经过30目筛后得到最终产品。
[0032]本实施例三
[0033]该肥料的制备方法由如下操作步骤实现;
[0034]a)、将40份重量的氮元素N放入容器中,加入100份重量的蒸馏水后搅拌至均匀;
[0035]b)、在步骤a)溶液中放入5份重量的磷元素p,加热到35度,加热时间为13分钟;
[0036]C)、在步骤b)溶液中放入5份重量的钾元素k和1份重量的硫元素S,在溶液中快速均匀搅拌13分钟;
[0037]d)、将2.5份重量的镁元素mg、1.5份重量的锌元素Zn和5份重量的娃元素Si放入步骤c)的溶液中,在0.4Mpa的压力下,加热至63度糊化23分钟;[0038]e)、将步骤d)得到的产物放置到敞开的容器中,加入aldicarb 12份重量和苯苄乙草铵22份重量,自然凝固40-50分钟;
[0039]f)、将步骤e)放入烘干箱内30分钟,粉碎后,经过30目筛后得到最终产品。
[004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产品是在传统尿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经过两次螯合的新型产品,首先根据水稻的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全面螯合在乙酰肽氮素里,使它成为多元素复合乙酰肽氮素,然后再将多元肽氮素用科学技术巧妙与先进的除草剂,杀虫剂和土壤改良剂螯合在一起,让乙酰肽氮素成为多元素双鳌合肥料,同时具备杀虫除草,活性土壤的效果,也提高了肥效减少了用量,是普通尿素一半的使用量。
[0041]本产品发明通过田间试验,效果独特;在四块试验田中,经过三个月的管理时间,有三块试验田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一块试验田有明显好转,试验效果达百分之七十五,因此,该肥料具备杀虫除草,活性土壤的效果,也提高了肥效减少了用量,是普通尿素一半的使用量,节省化肥使用,起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
[0042]试验田案例和效果:
[0043] 1、荆门市麻城镇试验田,产品成长有明显的好转。
[0044]2、东宝区子陵镇试验田,产品成长有良好的效果。
[0045]3、荆州市江陵县试验田,产品成长有良好的效果。
[0046]4、京山县试验田,产品成长有良好的效果。
[0047]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其特征在于,该肥料按重量分配比包括以下成分: 氮元素(N):35-45份重量,磷元素(P):3-8份重量,钾元素(k):3_8份重量,镁元素(mg):1-4份重量,硫元素(S):0.5-1.5份重量,锌元素(Zn):1_2份重量,娃元素(Si):3_8份重量,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还包括aldicarb 10-13份重量和苯苄乙草铵20-25份重量。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鳌复合乙酰肽氮素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肥料的制备方法由如下操作步骤实现;a)、将35-45份重量的氮元素(N)放入容器中,加入100份重量的蒸馏水后搅拌至均匀; b)、在步骤a)溶液中放入3-8份重量 的磷元素(P),加热到30-40度,加热时间为10-15分钟; c)、在步骤b)溶液中放入3-8份重量的钾元素(k)和0.5-1.5份重量的硫元素(S),在溶液中快速均匀搅拌10-15分钟; d)、将1-4份重量的镁元素(mg)、1-2份重量的锌元素(Zn)和3_8份重量的硅元素(Si)放入步骤c)的溶液中,在0.3-0.5Mpa的压力下,加热至60-65度糊化20-25分钟; e)、将步骤d)得到的产物放置到敞开的容器中,加入aldicarb10-13份重量和苯苄乙草铵20-25份重量,自然凝固40-50分钟; f)、将步骤e)放入烘干箱内25-35分钟,粉碎后,经过30目筛后得到最终产品。
【文档编号】C05G3/04GK103896667SQ201210572657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丁继新 申请人:丁继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