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黄秋葵残渣制备高效生物活性饲料的设备和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黄秋葵残渣制备高效生物活性饲料的设备及其工艺,所述设备包括如下:发酵池,搅拌部件,加热保温部件,脱水部件,检测部件,包装装置,其中搅拌部件位于发酵池内;加热保温部件位于发酵池外围;发酵池与脱水部件通过管道连接,脱水部件、检测部件以及包装装置通过传送带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农作物下脚料的二次利用的问题,体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专利说明】利用黄秋葵残渣制备高效生物活性饲料的设备和工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饲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黄秋葵残渣制备高效生物活性饲料的设备和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黄秋葵,别名秋葵夹、羊角豆、羊角椒,是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以采收嫩荚供食用,嫩花和叶也可食用。原产于非洲,之后进入美洲地区。现在最大的秋葵生产地就在那里——美国南部,美国人还给它一个更容易被记住的名字——“植物伟哥”。我国江苏、山东、广西、重庆、安徽、黑龙江、陕西等地现在都有种植,种子如江苏长景园林、广东等地都有。
[0003]黄秋葵嫩果(荚)肉质 柔嫩、润滑,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堪比人参(在日韩即称为绿色人参)却比人参更适合日常食补。可炒食、煮食、凉拌、制罐、做汤及速冻加工等。幼果中还含有一种黏性物质,可助消化,治疗胃炎、胃溃瘍,并可保护肝脏及增强人体耐力。嫩叶也可食用。花、种子和根对恶疮、痈疖有疗效,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种子中含有较多的钾、钙、铁、锌、锰等矿物质,能提取油脂、蛋白质或作为咖啡的代用品。然而,利用黄秋葵残渣的处理本领域还没有较好的方式。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秋葵残渣的处理装置和工艺,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发明涉及利用黄秋葵残渣制备高效生物活性饲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发酵池,搅拌部件,加热保温部件,脱水部件,检测部件,包装装置,其中搅拌部件位于发酵池内;加热保温部件位于发酵池外围;发酵池与脱水部件通过管道连接,脱水部件、检测部件以及包装装置通过传送带连接。
[0006]本发明解决了农作物下脚料的二次利用,体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传统方式对与农作物下脚料要么废弃,要么直接进行养殖业饲喂,能效不能充分发挥;通过该技术,将下脚料(大部分为粗纤维、木质素)降解转换为动物容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双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产生并积累大量营养丰富的微生物菌体蛋白及其它有用的代谢产物;提升农作物下脚料的经济价值,使企业实现了二次盈利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的利用黄秋葵残渣制备高效生物活性饲料的设备示意图,其中I为发酵池;2为搅拌部件;3为加热保温部件;4为脱水部件;5为检测部件;6为包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000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09]实施例1
[0010]工艺:黄秋葵下脚料一入发酵池一接酶(复合饲料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霉、木质素霉、蛋白活性酶、淀粉酶)一搅拌一保温酶解(4-8小时)一接种(复合菌种,主要为酵母菌、木霉菌)一熟化一脱水一固化一检测一灌装一包装一入库
[0011]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利用黄秋葵残渣制备高效生物活性饲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发酵池,搅拌部件,加热保温部件,脱水部件,检测部件,包装装置,其中搅拌部件位于发酵池内;加热保温部件位于发酵池外围;发酵池与脱水部件通过管道连接,脱水部件、检测部件以及包装装置通过传送带连接。
【文档编号】A23N17/00GK103976137SQ201410090848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3日
【发明者】候瑞平 申请人:候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