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41阅读:10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以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为有效成分复配的二元复合物,主要应用于蔬菜、棉花、水稻等农作物上各种鳞翅目害虫的防治。
背景技术
茚虫威:英文通用名称:indoxacar,属嚼二嗪类广谱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主要作用机理是阻断害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导致靶标害虫协调差、麻痹,最终死亡。茚虫威具有高效、高选择性、低残留等特点。与其它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可有效防治粮食、棉花、果树、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苏云金杆菌:英文通用名称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芽孢杆菌。其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内毒素(伴孢晶体)和外毒素(α、β、和Y外毒素)。伴孢晶体是主要毒素,在昆虫的碱性中肠中,可使肠道在几分钟内麻痹,昆虫停止取食,并很快破坏肠道内膜,造成细菌的营养细胞易于侵袭和穿透肠道底模进入血淋巴,最后昆虫因饥饿和败血症而死亡。外毒素作用缓慢,而在蜕皮和变态时作用明显,这两个时期正是RNA合成的高峰期,外毒素能抑制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苏云金杆菌可广泛应用于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及膜翅目类害虫的防治。该产品具有药效慢、持效期短、活性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害虫易产生抗性等缺点,因此其单独使用时受到了许多限制。农业害虫的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害虫化学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等因素,导致害虫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不断增多。特别是对农业生产为害严重的鳞翅目类害虫,由于其繁殖周期短、繁殖量大、移动性小、自交程度高,抗性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导致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环境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不同作用机理,同时又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复配制剂,不仅有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而且还可以延长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剂量,节约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人对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进行复配,在一定的复配比例范围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蔬菜、棉花、水稻等农作物上的各种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棉铃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均有着优秀的防治效果,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该复配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应用 于蔬菜、棉花、水稻等农作物上各种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含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在使用中可以减少用药量,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还能使其对各种害虫的防治效果较之单剂单独使用相比明显提高,省力、省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农民负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却虫威和苏云金杆菌为有效成分,却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比为50:1 1:50,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 8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本发明农药组合物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t匕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乳油。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成分包括溶剂、助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崩解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促渗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载体等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发挥药效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本发明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农作物、害虫、天气情况变化而有小量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量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害虫的防治效果;
2、双重作用机理,可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3、两种有效成分复配,降低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一)剂型实施例。下列各实施例中有效成分A采用94%茚虫威原药,有效成分B采用50000IU/mg苏云金杆菌原药,各组分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实施例1:所述杀虫组合物为悬浮剂,各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有效成分A +B 1_80%,分散剂5-20%,防冻剂1-5%,增稠剂0.1_3%,
消泡剂0.1-0.8%,pH值调节剂0.1-5%,余量水。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其它助剂混合,在剪切机中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有效成分A和B,在磨球机中研磨2-3h,使粒直径均在5mm以下,即可制得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悬浮剂制剂。实施例2:所述杀虫组合物为水乳剂,各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有效成分A+B 1_80%,乳化剂2.5_30%,溶剂 5_15%,稳定剂2_15%,防冻剂2-5%,消泡剂0.1-8%,增稠剂0.1-2.5%,余量水。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有效成分A和B、溶剂、乳化剂混合在一起,溶解成为均匀的油相。再将部分水及其他助剂混合在一起,溶解成为均匀的水相。然后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缓慢加水至达到转相点,之后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约30min,即可制得本发 明杀虫组合物水乳剂制剂。实施例3:所述杀虫组合物为微乳剂,各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有效成分A+B 1_80%,乳化剂10_30%,防冻剂L5_10%,稳定剂0.5_10%,溶剂及助溶剂20-50%,余量水。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有效成分A和B用溶剂及助溶剂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其它助齐U,混合均匀,最后加入水,充分搅拌后,即可制得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微乳剂制剂。实施例4:所述杀虫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各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有效成分A+B 1-80%分散剂3-10%润湿剂2_5%,余量填料。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有效成分A和B、其它助剂以及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充分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5:所述杀虫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各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有效成分A+B 1_80%,分散剂3-10%,润湿剂2_10%,崩解剂1.5_5%,余量填料。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有效成分A和B、其它助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后,即可制得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水分散粒剂制剂。实施例6:所述杀虫组合物为乳油,各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

有效成分A+B 1_80%,乳化剂5_25%,溶剂10_30%,增效剂1_5%。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有效成分A和B加入溶剂后充分溶解,然后加入其它助剂后搅拌均匀后成为均一透明的油状液体,即可制得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乳油制剂。以上剂型中助剂选自以下所述。溶剂和助溶剂可以是水、豆油、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丙酮、环己酮、吡咯烷酮、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机油、萘烷、石油醚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乳化剂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苯萘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盐、二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苯乙烯酚聚氧乙烯醚、二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甲醛缩合物、农乳300#、农乳500#、农乳600#、农乳700#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湿润剂可以是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丁基萘磺酸钠、月旨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盐、石油磺酸钠、烷基萘磺酸盐、脂肪酸酯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茶枯粉、皂角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崩解剂可以是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钠、尿素、硫酸铵、膨润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散剂可以是甲基纤维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酸酯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可以是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黄原胶、明胶、阿拉伯树胶、硅酸镁铝、酚醛树脂、羟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pH调节剂可以是氢氧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盐酸、醋酸、柠檬酸、磷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稳定剂可以木糖醇、甘露醇、季戊四醇、柠檬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消泡剂可以是有机硅酮、环氧大豆油、甲醇、硅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防冻剂可以是乙二醇、丙二醇、尿素、聚乙二醇等中一种或几种。载体可以是轻质碳酸钙、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粘土、滑石粉、石英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本发明组合物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验证。却虫威和苏云金杆菌对小菜蛾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供试虫:室内累代饲养健康的小菜蛾3龄幼虫。供试药剂:94%茚虫威原药和50000IU/mg苏云金杆菌原药。试验方法:采用虫体浸液法进行测定,具体如下。用毛笔将健康的小菜蛾3龄幼虫轻轻扫入浸虫器内,然后将浸虫器浸入相应的药液中,轻轻摇动,5S后取出,迅速用吸水纸吸干虫体及周围多余的药液。最后将试虫置于温度27 ± I °C,相对湿度为70%的智能养虫室内。每处理设4次重复,每重复20头试虫,设空白对照。药后24h检查和记录幼虫死亡数。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tl,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tl/供试药剂LC5tl) X 100。理论毒力指数(TTI) =A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 B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 X 100。按照NY/T11547.7 一 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彡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 ( 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 <共毒系数(CTC) < 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1、却虫威和苏云金杆菌对小菜蛾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却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却虫威和苏云金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比为50:1 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在组合物中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I 80%。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中还含有农药制剂常用的辅助成分,以便制成适合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制剂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实际应用时可以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乳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治蔬菜、棉花、水稻等 农作物上的各种鳞翅目害虫。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包括第一有效成分茚虫威和第二有效成分苏云金杆菌及常用的辅助成分,其中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比为50:1~1:50。该杀虫组合物复配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对蔬菜、棉花、水稻等作物上的各种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有着优秀的防治效果。
文档编号A01N47/38GK103070197SQ20121058819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张志伟, 王贵新, 刘鹏, 陈佛祥, 冷忠国, 朱刚, 王礼文 申请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