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污泥堆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堆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的逐年提高,污泥产量急剧增加,浓缩在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数量和种类也逐年增多,污泥处理越来越成为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所产生的污泥体积比处理废水的体积要小的多,约占处理水量的0. 3% -0. 5%左右(以含水率为97%计),但是污泥处理费用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费用的30% -40%,有时甚至超过50%。近年来,我国在污泥的处理处置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由于经济技术原因,我国污泥处理能力还十分薄弱,管理和技术上的缺陷使得大量城市污泥只能临时堆放,大量积累的污泥占用了大片土地,因此如何妥善、科学地处理和处置污泥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污泥中不但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寄生虫卵、病原菌等,而且还含有大量的 泥堆肥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和转化成较为稳定的有机质,并使挥发性物质含量降低,减少臭气;物理性状明显改善(如含水量降低,呈疏松、分散、粒状),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高温堆肥还可以杀灭堆料中的病原菌、虫卵和草籽,使堆肥产品更适合作为改良剂和植物营养源。目前常用的污泥堆肥系统有条垛系统、强制通风静态垛系统和发酵槽系统三种。条垛系统是将混合好的污泥和辅料简单堆积成窄长条垛,并通过定期机械搅拌或强制通风方式供给空气,受气候影响较大,在处理等量的料堆时,所需的场地比大料堆要大,但料堆过大,可能会在堆体中心发生厌氧,产生臭味,影响周围环境。强制通风静态垛系统是在条垛系统的基础土开发出来的,它与条垛系统的最大区别是前者的料堆静止不动,通过强制通风方式给料堆供氧,后者的料堆需定期翻动,从而达到通风供氧的目的。发酵槽系统是指在封闭的容器内进行好氧堆肥化的一次发酵,与前面两种堆肥系统相t匕,它能使操作人员更好的控制堆肥化工艺。这几种堆肥系统最大的不足是对污泥性质的变化适应性不强,易受到天气影响,而且氮素损失严重,堆肥过程中臭味污染严重,污染物解毒作用不明显,特别是堆肥时间长,不宜实现高温堆肥和需要消耗能量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堆肥装置,解决现有堆肥系统存在的氮素损失严重、堆肥时间长、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污泥堆肥装置,包括太阳能加热器、反应器、水循环管路和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加热器由集热管、保温箱和支架构成,支架上放置保温箱,支架侧面并列多根集热管,多根集热管的上端分别连通保温箱,保温箱顶部装有排气阀;所述反应器由容器和隔板构成,隔板位于容器下部,将容器分隔为上、下两层,隔板上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容器下层侧壁开有通风口 ;水循环管路包括盘管、进水管、出水管和循环泵,所述盘管装设于所述反应器的容器下层,盘管一端通过进水管和第一开关阀门连通所述保温箱上部,盘管另一端通过管道分别连通循环泵进口和第三开关阀门一端,循环泵出口通过第二开关阀门和出水管连通所述保温箱下部;第三开关阀门另一端连接外界水源;所述鼓风机包括空气泵、时间继电器、第四开关阀门和转子流量计,所述空气泵的电源线通过时间继电器连接外电源,空气泵的出风口通过第四开关阀门连通转子流量计进口,转子流量计出口连通所述容器下层的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能加热器用于加热市政给水,为水循环管路提供热源,集热管内的水被加热之后,密度变小,与保温箱里的冷水形成对流,使保温箱内的水水温升高;水循环管路用于循环热水和补足流失的水,保证整个装置内的水量一定,其中盘管位于反应器底部,在散热的同时为反应器提供热源,进水管用于将热水由太阳能加热器接入反应器内的盘管,循环泵用于将出水管的水送回太阳能加热器;隔板位于污泥堆肥体和盘管之间, 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隔板上的通孔可以让鼓风机为堆肥体提供足够氧气;鼓风机与反应器连通,用于给反应器提供氧气,同时起着在堆肥体温度过高时散热的作用,其中时间继电器用来控制空气泵通风时间和频率,转子流量计用于控制空气泵风量,即控制供氧量。水循环管路中,第一 第三开关阀门配合作用补充进水时,关闭开关第一阀门,打开第二开关阀门和第三开关阀门,补充进水结束,系统正常运转时,打开第一开关阀门和第二开关阀门,关闭第三开关阀门。系统需要鼓风时打开第四开关阀门。系统检修时关闭开关第一阀门、第二开关阀门、第三开关阀门和第四开关阀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污泥堆肥装置升温慢、耗时长的问题,启动快速、方便控制堆体温度、使堆肥体达到快速腐熟,缩短堆肥时间,提高了堆肥效率。特别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区,通过太阳光能作用快速升高堆肥温度,能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生长温度,保持微生物活性,充分分解污泥中的有机质,有效的提高污泥中硝氮的转化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容器下层示意图;图3为隔板平面示意图;图4为盘管示意图。图中标记集热管I、排气阀2、保温箱3、第一开关阀门4、进水管5、出水管6、循环泵7、第二开关阀门8、第四开关阀门9、盘管10、转子流量计11、空气泵12、时间继电器13、隔板14、支架15、容器16、通风口 17、隔板支架18、通孔19、外界水源20、第三开关阀门21、盘管支架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太阳能加热器、反应器、水循环管路和鼓风机;[0020]太阳能加热器由集热管I、保温箱3和支架15构成,支架15上放置保温箱3,支架15侧面并列多根集热管1,多根集热管I的上端分别连通保温箱3,保温箱3顶部装有排气阀2 ;反应器由容器16和隔板14构成,隔板14位于容器16下部,将容器16分隔为上、下两层,隔板14上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9,容器16下层侧壁开有通风口 17 ;水循环管路包括盘管10、进水管5、出水管6和循环泵7,所述盘管10装设于所述反应器的容器16下层,盘管10 —端通过进水管5和第一开关阀门4连通所述保温箱3上部,盘管10另一端通过管道分别连通循环泵7进口和第三开关阀门21 —端,循环泵7出口通过第二开关阀门8和出水管6连通所述保温箱3下部;第三开关阀门21另一端连接外界水源20 ;所述鼓风机包括空气泵12、时间继电器13、第四开关阀门9和转子流量计11,所述空气泵12的电源线通过时间继电器13连接外电源,空气泵12的出风口通过第四开关阀门 9连通转子流量计11进口,转子流量计11出口连通所述容器16下层的通风口 17。如图2所示,隔板14由隔板支架18支撑,将容器16分隔为上、下两层,容器16下层侧壁开有通风口 17 ;盘管10由盘管支架22支撑,装设于所述反应器的容器16下层。如图3所示,隔板14上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9 ;图4为盘管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太阳能加热器采用北京环普阳光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豪华系列太阳能加热器;反应器的容器体积为0. 6mX0. 6mX0. 6m(上层0. 5m下层0. lm);循环泵采用上海风兴泵业有限公司15WZR_10型循环泵;开关阀门采用浙江省台州市瑞兴铜业有限公司12-16_PN16型开关阀门;空气泵采用浙江森森实业有限公司QlZS2-2007型空气泵;时间继电器采用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CJTl-40型时间继电器;转子流量计采用上海天川仪表厂=LZB-Ol型转子流量计。
权利要求1. 一种污泥堆肥装置,包括太阳能加热器、反应器、水循环管路和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加热器由集热管(I)、保温箱(3)和支架(15)构成,支架(15)上放置保温箱(3),支架(15)侧面并列多根集热管(I),多根集热管(I)的上端分别连通保温箱(3),保温箱(3)顶部装有排气阀(2); 所述反应器由容器(16)和隔板(14)构成,隔板(14)位于容器(16)下部,将容器(16)分隔为上、下两层,隔板(14)上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9),容器(16)下层侧壁开有通风口(17); 水循环管路包括盘管(10)、进水管(5)、出水管(6)和循环泵(7),所述盘管(10)装设于所述反应器的容器(16)下层,盘管(10) —端通过进水管(5)和第一开关阀门(4)连通所述保温箱(3)上部,盘管(10)另一端通过管道分别连通循环泵(7)进口和第三开关阀门(21) —端,循环泵(7)出口通过第二开关阀门(8)和出水管(6)连通所述保温箱(3)下部;第三开关阀门(21)另一端连接外界水源(20); 所述鼓风机包括空气泵(12)、时间继电器(13)、第四开关阀门(9)和转子流量计(11),所述空气泵(12)的电源线通过时间继电器(13)连接外电源,空气泵(12)的出风口通过第四开关阀门(9 )连通转子流量计(11)进口,转子流量计(11)出口连通所述容器(16 )下层的通风口(17)。
专利摘要一种污泥堆肥装置,属于污泥处理装置,解决现有堆肥系统存在的氮素损失严重、堆肥时间长、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太阳能加热器、反应器、水循环管路和鼓风机,太阳能加热器由集热管、保温箱和支架构成;反应器由容器和隔板构成;水循环管路包括盘管、进水管、出水管和循环泵;鼓风机包括空气泵、时间继电器、第四开关阀门和转子流量计。本实用新型启动快速、方便控制堆体温度、使堆肥体达到快速腐熟,缩短堆肥时间,提高了堆肥效率。特别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区,通过太阳光能作用快速升高堆肥温度,能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生长温度,保持微生物活性,充分分解污泥中的有机质,有效的提高污泥中硝氮的转化率。
文档编号C05F7/00GK202543092SQ20122015230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余芳, 刘剑华, 张奎, 王宗平, 颜二茧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设计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