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5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用于水稻エ厂化育秧自动、精量播种,种子间距均匀,对干种、浸种、催芽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种子无破碎,播种过程自动化。
背景技术
水稻エ厂化育秧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水稻エ厂化育秧播种装置主要有槽轮式、滚筒气吸式、孔板气吸式,虽然均能够完成播种エ序,但播种质量差,进而影响秧苗的质量。如槽轮式播种装置播种时,播种量由槽轮旋转速度与秧盘移动配合实现,播种量不易精确控制,槽轮取种及携带种子过程中极易破坏种子,特别是对浸泡过的种子、催芽种子破坏严重,因此不能播浸泡 种子、催芽种子,另外由于槽轮播种是脉动的,种子在秧盘内分布不均匀;滚筒气吸式播种装置在取种过程中,滚筒与种子摩擦,也极易破坏种子,吸种室内的真空度通过配合间隙保证,使用一段时间出现堵塞、漏气等影响使用的现象;孔板气吸式播种装置将种子吸附在孔板上,但吸种时孔板整个平面与种子平面接触,孔板边缘的孔吸种较多,孔板中间的孔由于气流干扰等因素吸种不均匀,导致播种后秧盘内种子分布不均匀,此外吸种前种子必须为均匀的种子薄层,需要机械刮种,对浸泡的种子和催芽种子也具有一定的破损。因此,特别需要研制一种播种量精确可调、种子间距精确控制、种子分布均匀、对种子无破损、播种过程自动的水稻育秧播种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机播种量不精确、播种均匀性差、种子间距不能控制、种子破碎率高等现状,提供ー种可播种量精确可调、种子间距精确、播种均匀性良好、对种子无破损的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包括机架、真空吸种总成、气动定位总成、秧盘输送总成、种盘和控制器真空吸种总成具有吸种部件、振动器、电磁阀、负压风机,负压风机的负压ロ通过波纹管与电磁阀一端连接,电磁阀另一端通过波纹管与吸种部件上部的吸口连接,振动器安装在吸种部件ー侧;气动定位总成具有升降导轨、升降直线轴承、固定座、支架、平移直线轴承、升降气缸、平移导轨、平移气缸、平移二位二通阀、升降二位二通阀、限压阀、空气压缩机,机架上部两侧通过固定座分别安装平移导轨,平移导轨上设有平移直线轴承,平移直线轴承固定在支架下方,平移气缸固定在机架上部,平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架连接,在平移气缸的作用下,支架可沿平移导轨水平运动;升降气缸固定在支架中心处,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吸种部件连接,靠近支架两端均固定有升降导轨,升降导轨上设升降直线轴承,升降直线轴承固定在吸种部件两侧,吸种部件可在升降气缸作用下沿升降导轨垂直升降;平移二位二通阀、升降二位二通阀、限压阀的输入端通过高压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输出端并联连接,平移二位二通阀与输出端通过高压气管与平移气缸连接,升降二位二通阀通过高压气管与升降气缸连接;秧盘输送总成具有减速电动机、光电传感器、传动轴、滚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输送架,滚轮安装在传动轴上,传动轴通过尼仑轴承安装在输送架上,减速电动机安装在输送架上,主动齿轮固定在减速电动机输出轴上,从动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一端,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构成链传动,各传动轴上的从动齿轮间构成链传动,光电传感器安装在输送架;种盘固定在机架安装吸种部件的一端;整机由控制器控制;所述的吸种部件具有导流板、真空室、定位板、吸嘴、密封圏、紧固螺母、密封垫,真空室为台体,真空室内部两个吸ロ间的下方设有导流板,定位板固定在真空室下方,定位板与真空室间设有密封圈,定位板上均匀开设定位孔,吸嘴通过紧固螺母、密封垫固定在定位板的定位孔上;·所述的吸嘴的吸孔直径为lmm-2. 5mm,吸嘴下端为锥形,吸嘴上端伸入真空室内长度为吸嘴吸孔直径的3-8倍。本实用新型带来的増益效果是,通过具有固定间距的吸嘴吸种播种,边缘与中间的吸嘴均匀吸种,一只吸嘴吸一粒种子,播种量精确,种子在秧盘间距均匀、分布均匀,播种过程对种子无破坏,提高了播种质量,很好地满足机械化插秧对秧苗间距的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图I是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吸种部件的横剖视图;图3是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吸种部件的纵剖视图;图4是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吸种部件的横剖视图A— A局部放大图;图5是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主视图的B— B局部放大图;图6是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的气动控制图;图7是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的控制图;图中1机架 2种盘3吸种部件4升降导轨5升降直线轴承 6固定座7支架8平移直线轴承9升降气缸10平移导轨11平移气缸12平移二位二通阀13升降二位二通阀14电磁阀15限压阀16空气压缩机17负压风机18控制器19减速电动机20光电传感器21传动轴22滚轮23秧盘24主动齿轮25从动齿轮26输送架27振动器28导流板29真空室30定位板31吸嘴32密封圈33紧固螺母34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0024]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包括机架I、真空吸种总成、气动定位总成、秧盘输送总成、种盘2和控制器18 真空吸种总成具有吸种部件3、振动器27、电磁阀14、负压风机17,负压风机17的负压ロ通过波纹管与电磁阀14 一端连接,电磁阀14另一端通过波纹管与吸种部件3上部的吸口连接,振动器27安装在吸种部件3 —侧;气动定位总成具有升降导轨4、升降直线轴承5、固定座6、支架7、平移直线轴承8、升降气缸9、平移导轨10、平移气缸11、平移二位二通阀12、升降二位二通阀13、限压阀15、空气压缩机16,机架I上部两侧通过固定座6分别安装平移导轨10,平移导轨10上设有平移直线轴承8,平移直线轴承8固定在支架7下方,平移气缸11固定在机架I部,平移气缸11的活塞杆与支架7连接,在平移气缸11的作用下,支架7可沿平移导轨10水平运动;升降气缸9固定在支架7中心处,升降气缸9的活塞杆与吸种部件3连接,靠近支架7两端均固定有升降导轨4,升降导轨4上设升降直线轴承5,升降直线轴承5固定在吸种部件3两 侦牝吸种部件3可在升降气缸9作用下沿升降导轨4垂直升降;平移二位二通阀12、升降ニ位二通阀13、限压阀15的输入端通过高压气管与空气压缩机16的压缩空气输出端并联连接,平移二位二通阀12与输出端通过高压气管与平移气缸11连接,升降二位二通阀13通过高压气管与升降气缸9连接;秧盘输送总成具有减速电动机19、光电传感器20、传动轴21、滚轮22、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25、输送架26,滚轮22安装在传动轴21上,传动轴21通过尼仑轴承安装在输送架26上,减速电动机19安装在输送架26上,主动齿轮24固定在减速电动机19输出轴上,从动齿轮25固定在传动轴21 —端,主动齿轮24与从动齿轮25构成链传动,各传动轴21上的从动齿轮25间构成链传动,光电传感器20安装在输送架26 ;种盘2固定在机架I安装吸种部件3的一端;整机由控制器18控制;所述的吸种部件3具有导流板28、真空室29、定位板30、吸嘴31、密封圈32、紧固螺母33、密封垫34,真空室29为台体,真空室29内部两个吸口间的下方设有导流板28,定位板30固定在真空室29下方,定位板30与真空室29间设有密封圈32,定位板30上均匀开设定位孔,吸嘴31通过紧固螺母33、密封垫34固定在定位板30的定位孔上;所述的吸嘴31的吸孔直径为lmm-2. 5mm,吸嘴31下端为锥形,吸嘴31上端伸入真空室29内长度为吸嘴31吸孔直径的3-8倍。控制器18具有PLC可编程控制器、继电器,用于控制整机各组成部件协调动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在种盘2内均匀分布种子,启动整机,空气压缩机16运行使空气压カ达到设定值,负压风机17工作,控制器18控制整机复位,控制器18控制电磁阀14打开,使吸种部件3的真空室29内产生负压;同时,控制器18控制升降二位二通阀13使升降气缸9提升,从而带动吸种部件3沿升降导轨4上升最高位置;然后控制器18控制平移二位二通阀12,使平移气缸11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支架7至机架一端,吸种部件3在支架7带动下移动至种盘2上方;然后控制器18控制升降二位二通阀13使升降气缸9下降,吸种部件3底部的吸嘴31便与种盘2内的种子接触,种子在被吸附在吸嘴31上;然后,控制器18控制升降二位二通阀13使升降气缸9提升,吸种部件3达到上限,控制器18控制平移二位二通阀12使平移气缸11工作,吸种部件3随支架7移动至输送总成上方;然后,控制器18控制升降二位二通阀13使升降气缸9下降,从而使吸种部件3接近输送总成;整机启动后,控制器18使减速电动机19工作,主动齿轮24带动从动齿轮25转动,进步将动力传至各传动轴21,滚轮22转动,滚轮上的秧盘23开始向前移动,当光电传感器20检测秧盘23到达时,光电传感器20将秧盘23到位信号传输至控制器18,控制器18控制减速电动机19停止,秧盘23便停在吸种部件3正下方,此时控制器18控制电磁阀14关闭使真空室29的真空度降低,同时控制器18使振动器27工作,种子在重力和振动作用下落入已填好床土的秧盘23内,完成一次播种;然后,控制器18控制减速电动机19工作,秧盘23前移进入后续的覆土工序,同时控制器18控制电磁阀打开,使真空室29再次产生真空,控制器18控制各执行部件,使吸种部件3上升、平移、下降至种盘2上,进行下一次吸种,如此循环,实现自动播种。根据播种量、播种种子间距要求,更换相应的定位板30与吸嘴31组件,实现播种量与种子间距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I)、真空吸种总成、气动定位总成、秧盘输送总成、种盘(2)和控制器(18) 真空吸种总成具有吸种部件(3)、振动器(27)、电磁阀(14)、负压风机(17),负压风机(17)的负压ロ通过波纹管与电磁阀(14) 一端连接,电磁阀(14)另一端通过波纹管与吸种部件(3)上部的吸口连接,振动器(27)安装在吸种部件(3) —侧; 气动定位总成具有升降导轨(4)、升降直线轴承(5)、固定座(6)、支架(7)、平移直线轴承(8)、升降气缸(9)、平移导轨(10)、平移气缸(11)、平移二位二通阀(12)、升降二位二通阀(13)、限压阀(15)、空气压缩机(16),机架(I)上部两侧通过固定座(6)分别安装平移导轨(10),平移导轨(10)上设有平移直线轴承(8),平移直线轴承(8)固定在支架(7)下方,平移气缸(11)固定在机架(I)上部,平移气缸(11)的活塞杆与支架(7 )连接,在平移气缸 (11)的作用下,支架(7)可沿平移导轨(10)水平运动;升降气缸(9)固定在支架(7)中心处,升降气缸(9)的活塞杆与吸种部件(3)连接,靠近支架(7)两端均固定有升降导轨(4),升降导轨(4)上设升降直线轴承(5),升降直线轴承(5)固定在吸种部件(3)两侧,吸种部件(3)可在升降气缸(9)作用下沿升降导轨(4)垂直升降;平移二位二通阀(12)、升降二位ニ通阀(13)、限压阀(15)的输入端通过高压气管与空气压缩机(16)的压缩空气输出端并联连接,平移二位二通阀(12)与输出端通过高压气管与平移气缸(11)连接,升降二位二通阀(13)通过高压气管与升降气缸(9)连接; 秧盘输送总成具有减速电动机(19)、光电传感器(20)、传动轴(21)、滚轮(22)、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25)、输送架(26),滚轮(22)安装在传动轴(21)上,传动轴(21)通过尼仑轴承安装在输送架(26)上,减速电动机(19)安装在输送架(26)上,主动齿轮(24)固定在减速电动机(19)输出轴上,从动齿轮(25)固定在传动轴(21) —端,主动齿轮(24)与从动齿轮(25 )构成链传动,各传动轴(21)上的从动齿轮(25 )间构成链传动,光电传感器(20 )安装在输送架(26);种盘(2)固定在机架(I)安装吸种部件(3)的一端;整机由控制器(18)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种部件(3)具有导流板(28)、真空室(29)、定位板(30)、吸嘴(31)、密封圈(32)、紧固螺母(33)、密封垫(34),真空室(29)为台体,真空室(29)内部两个吸口间的下方设有导流板(28),定位板(30)固定在真空室(29)下方,定位板(30)与真空室(29)间设有密封圈(32),定位板(30)上均匀开设定位孔,吸嘴(31)通过紧固螺母(33)、密封垫(34)固定在定位板(30)的定位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ー种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嘴(31)的吸孔直径为lmm-2. 5mm,吸嘴(31)下端为锥形,吸嘴(31)上端伸入真空室(29)内长度为吸嘴(31)吸孔直径的3-8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嘴式水稻育秧精量自动播种装置。包括机架、真空吸种总成、气动定位总成、秧盘输送总成、种盘和控制器,真空吸种总成由吸种部件、电磁阀、负压风机等组成,负压风机、电磁阀、吸种部件通过波纹管串联连接,由电磁阀控制波纹管开闭实现吸种部件内压力由负压向常压间歇转换从而完成吸种、落种过程;气动定位总成由升降导轨、升降气缸、平移导轨、平移气缸等组成,完成吸种部件的升降、平移;秧盘输送总成输送秧盘并使秧盘精确定位,整机由控制器控制。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水稻育秧精量播种,播种量精确可调,种子间距精确控制,种子在秧盘内分布均匀,播种过程对种子无破损,适于播水稻干种子、浸泡种子、催芽种子,播种过程自动化。
文档编号A01C7/20GK202617656SQ20122019982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王永维, 曹林, 王俊, 韦真博, 程绍明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