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0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的收割设备,特别指ー种适用于黄麻、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尤其是适用于芦苇收割的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芦苇面积10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毎年芦苇近千万吨,到收割的季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ー种能够达到使用要求的芦苇收割机械设备。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芦苇生长在湖南、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收割的季节却是9 12月份,而这季节多半也是大风多雨的季节,如果在芦苇地里收割机收割芦苇时遇到大风、大雨,甚至下大雪,芦苇会被压倒在地面上,而无法 抬起,收割机根本无法收割。目前也没有这样ー种收割机上设置有能够将倒地的芦苇扶起后再进行收割的装置,也没有一种高杆作物收割机在遇到斜坡,土埂或异物时能够将收割机的前端的部份按照地势抬起,保护收割机的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收割机遇到斜坡、土埂或异物时起到ー个缓冲保护作用,且仿形机构结构简单,性能优越,维护方便的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设置在机车前方的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机车前方的两组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和分苇装置,其中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包括一端连接在机车底盘上的仿形器、固定杆、支架,和一端连接在仿形器上、另一端铰接在机车上的杆,其中固定杆另一端通过轴杆连接ー对伸缩杆,イ申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支架;所述的分苇装置固定设置在仿形器和连杆上,包括驱动马达、滚筒和设置在滚筒上的螺旋叶片;所述的仿形器触物向上抬起,带动杆、支架、连杆及伸缩杆连环动作向后拉伸分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驱动,履带行走,收割芦苇时,收割机向前运动,分苇装置分开料后,仿形连杆缓冲装置能够抬起倒地的芦苇后继续进行收割,当收割机遇到斜坡,土埂或异物时起到一个缓冲保护收割机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于收割时的如果遇到大风、大雨甚至下大雪吋,芦苇会被压倒在地面上,而无法抬起,而分苇装置及仿形连杆缓冲装置的设置能够抬起倒地的芦苇后继续进行收割,达到了被各种因素造成芦苇倒伏的正常收割效果,也大大的提高了收割机的使用寿命和收割效率。

[0010]图I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2可知,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机车前方,包括对应设置在机车前方的两组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和分苇装置7,其中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包括一端连接在机车底盘上的仿形器6、固定杆17、支架1,和一端连接在仿形器6上、另一端铰接在机车上的杆8,其中固定杆17另一端通过轴杆14连接ー对伸缩杆10,伸缩杆10的另一端通过连杆2连接支架I ;所述的分苇装置7固定设置在仿形器6和连杆2上,包括驱动马达3、滚筒12和设置在滚筒12上的螺旋叶片16 ;·[0015]所述的仿形器6触物向上抬起,带动杆8、支架I、连杆2及伸缩杆10连环动作向后拉伸分苇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I 一端通过支架轴套19设置在机车底盘上的轴杆20上,另一端连接并带动伸缩杆10伸縮或回位。所述的连杆2上设置有连杆套筒3与伸缩杆10连接。所述的伸缩杆10为成对设置的活塞式伸缩杆,包括伸缩杆10和设置在伸缩杆10外的套筒11,其中套筒11内设置有回位弹簧5,两套筒11之间通过连杆支架9固定。所述的轴杆14通过轴套13连接伸缩杆10,且轴杆14可在轴套13内旋转。所述的固定杆17成对设置,包括固定杆17和轴管15,且固定杆17和轴管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机车底盘上,两固定杆17之间通过大连杆支架18连接,固定杆17上还设置有控制支架I带动伸缩杆10向后拉伸的限位装置。所述的仿形器6前面部分为向上弯起的勾状结构。所述的分苇装置7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侧的仿形连杆缓冲装置上,且两组分苇装置底部导杆向机车驾驶室前端成倾斜角度,两组分苇装置之间间距从上至下设置为上窄下宽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及设计原理本实用新型的行走部分采用经济、耐用、适应湿地的履带式行走机构,由液压马达驱动,机车的前端两侧设有分苇装置,分苇装置包含驱动马达3、滚筒12、仿形器6和螺旋叶片16 ;分苇装置与仿形连杆缓冲装置相连,包括支架I、连杆2、连杆套筒3、回位弹簧5、轴杆14、伸缩杆10、套筒11、连杆支架9、大连杆支架18、支架轴套19、固定杆17、轴杆20、固定卡板和卡扣。机车在行进时,仿形连杆缓冲装置能够抬起倒地的芦苇后,分苇装置将芦苇分开,通过分苇装置上的液压马达3使滚筒12旋转,滚筒12上的螺旋叶片16将倒伏的芦苇卷进割刀装置中进行收割。而当收割的过程中遇到斜坡、土埂或异物时,仿形连杆缓冲装置运用连杆摆动幅的原理带动分苇装置与地面成ー个角度上升,这时分苇装置通过杆8带动支架I、连杆套筒3及轴套13等部件向后拉伸,同时伸缩杆10在套筒11中作活塞运动,当机构向后倾斜至一定角度吋,固定杆17上的限位装置会将通过上面的卡扣将其扣死,使支架I的连杆2不能再向后傾斜。其中套筒11内装有弹簧,当分苇装置离开异物时套筒11的内置回位弹簧5会产生ー个拉カ使杆所连接的部件通过轴和轴套还原。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分苇装置7固定在连杆2的端部与仿形器6上,收割机在前行的过程中遇到斜坡,土埂或异物时,分苇装置下方的仿形器6触碰到异物时在冲击カ的作用下,会与地面成一个角度上升,这时分苇装置通过杆8带动支架I、连杆2、连杆套筒3及套筒11向后拉伸,两套筒11之间的距离由连杆支架9将其固定,其中分苇装置与地面形成的夹角最大不超过8度。固定杆17与轴管15用螺栓紧固连接与收割机机车底盘固定不动,当支架I带动机构向后倾斜时,轴杆14在轴套13中向后旋转,同时伸缩杆10在套筒11中作活塞运动,当机构向后倾斜至8度吋,固定杆17上的限位装置会将通过上面的卡扣将其扣死,使支架I的连拉部份不能再向后傾斜。其中套筒11内装有回位弹簧5,当分苇装置离开异物时套筒11的内置弹簧会产生ー个拉カ会使支架I所连接的部件通过轴杆20和支架轴套19还原成最初状态,从而使收割机的分苇装置能产生ー个缓冲而不被碰坏,提高收割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エ 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1.一种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设置在机车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设置在机车前方的两组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和分苇装置(7),其中 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包括一端连接在机车底盘上的仿形器(6)、固定杆(17)、支架(1),和一端连接在仿形器(6)上、另一端铰接在机车上的杆(8),其中固定杆(17)另一端通过轴杆(14)连接ー对伸缩杆(10),伸缩杆(10)的另一端通过连杆(2)连接支架(I); 所述的分苇装置(7)固定设置在仿形器(6)和连杆(2)上,包括驱动马达(3)、滚筒(12)和设置在滚筒(12)上的螺旋叶片(16); 所述的仿形器(6)触物向上抬起,带动杆(8)、支架(I)、连杆(2)及伸缩杆(10)连环动作向后拉伸分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O 一端通过支架轴套(19)设置在机车底盘上的轴杆(20)上,另一端连接并带动伸缩杆(10)伸缩或回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2)上设置有连杆套筒(3)与伸缩杆(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縮杆(10)为成对设置的活塞式伸缩杆,包括伸缩杆(10)和设置在伸缩杆(10)外的套筒(11),其中套筒(11)内设置有回位弹簧(5),两套筒(11)之间通过连杆支架(9)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杆(14)通过轴套(13)连接伸缩杆(10),且轴杆(14)可在轴套(13)内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17)成对设置,包括固定杆(17)和轴管(15),且固定杆(17)和轴管(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机车底盘上,两固定杆(17)之间通过大连杆支架(18)连接,固定杆(17)上还设置有控制支架(I)带动伸缩杆(10 )向后拉伸的限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形器(6)前面部分为向上弯起的勾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苇装置(7)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侧的仿形连杆缓冲装置上,且两组分苇装置底部导杆向机车驾驶室前端成倾斜角度,两组分苇装置之间间距从上至下设置为上窄下宽的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设置在机车前方,包括对应设置在机车前方的两组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和分苇装置,其中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包括一端连接在机车底盘上的仿形器、固定杆、支架,和一端连接在仿形器上、另一端铰接在机车上的杆,其中固定杆另一端通过轴杆连接一对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支架;所述的分苇装置固定设置在仿形器和连杆上,包括驱动马达、滚筒和设置在滚筒上的螺旋叶片;所述的仿形器触物向上抬起,带动杆、支架、连杆及伸缩杆连环动作向后拉伸分苇装置。本实用新型遇到斜坡等异物时有缓冲保护收割机的作用,达到了被各种因素造成芦苇倒伏的正常收割效果,提高了收割机的使用寿命和收割效率。
文档编号A01D57/01GK202617726SQ20122028925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周晓勇 申请人:周晓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