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栽培机的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2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植物栽培机的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洒水装置,特别是一种植物栽培机中使用的的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10248780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植物栽培机的洒水装置,如图1,其包括载水台la,载水台的上方有表面粗糙的锥形体4a,锥形体由驱动装置3a驱动转动,锥形体的尖端插入载水台的液面以下,锥面的底端处于液面之上。其通过锥形体旋转时,液体能沿其表面向上流动形成液膜,当锥面液体沿锥面上流到与锥面的附着力无法克服旋转所需的离心力时,液体就变成微小的水粒,沿着切线方向向外以抛物线飞出,完成洒水操作。由于锥形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各不相同,其对液滴提供的附着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锥形体转动时,锥面不同点的液滴会由不同的方向、或先或后、或高或低的脱离锥面飞出,因而液滴能够较均匀的分配到种植盘的各个位置,洒水较均匀。然而,上述洒水装置受工作机理的限制,其提水高度和提水量都有所偏低,对栽培机内的植物进行洒水操作需要的时间较长;且在植物长高后,由于提水高度较低,洒出的水滴更容易受到附近高植物的阻挡而无法到达远处的植物,造成植物水分失衡,影响生长。另外,提水高度的偏低,还会导致洒水装置适应的载水台的水位差也较小,载水台需要较为频繁的补水。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水量更大、提水高度更高的植物栽培机洒水装置。本发明所述的植物栽培机的洒水装置,包括锥形体和驱动锥形体转动的驱动装置,锥形体的锥尖部向下、锥底向上,所述锥形体的轴部设置有引水腔,引水腔的底部与锥形体的锥尖部相通,在锥尖部设置多个在锥形体旋转时能够将水向上压入引水腔中的桨叶;锥形体在锥底与侧壁间和/或侧壁靠近锥底的部位上设置有洒水孔隙,引水腔的上部与洒水孔隙相通,锥形体转动时,引水腔内的水能够通过洒水孔隙向外抛洒。本发明所述的植物栽培机的洒水装置,工作时,锥形体向下的锥尖部插入在载水容器的液面以下,驱动装置驱动其旋转,部分液滴沿锥形体表面上流,在附着力不足以提供离心力时,被向外抛洒外。同时,其引水腔底部的浆叶具有类似于螺旋桨的作用,在驱动装置驱动锥形体旋转时,部分液体会被引水腔底部的浆叶快速的打压入引水腔中,上升到引水腔顶部后,再通过锥形体向上的锥底与侧壁间和/或侧壁靠近锥底的部位上设置的洒水孔隙向外抛洒。其大幅的提高了洒水装置的提水高度和提水量。而提水量的增加,可减少植物栽培机每次灌溉的时间,从而减少驱动装置的工作时间,也降低了一定的能耗。通过提水高度的增高,其抛洒出的水被长高的植物阻挡的可能性也降低,能更好的避免因阻挡而导致的洒水不均。另外,提水高度的增高,还能够提高锥形体适应的水差范围,从而延长两次补水间的时间间隔,减少补水操作的频率。
图I为一种现有的植物栽培机洒水装置的示意图。[0008]图2为一种植物栽培机洒水装置的示意图。[0009]图3为另一种植物栽培机洒水装置的示意图。[0010]图4为一种锥形体结构示意图。[0011]图5为一种锥形体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6为一种锥形体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7为锥形体的剖视图。[0014]图8为锥形体的俯视图。[0015]图9为锥形体的仰视图。[0016]图10为锥形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2,水泵2将水泵入载水台1,锥形体4锥尖部向下,锥底向上,其锥尖部插入在载水台水面下,由电机3驱动锥形体转动。锥形体4在轴部设置引水腔5,引水腔的底部与锥形体的锥部尖6相通,在锥尖部6设置有旋转时能够将水向上推入引水腔5中的浆叶7,如图7、图9,锥形体的锥底与侧壁间设置有洒水孔隙81,引水腔的上部与洒水孔隙81相通,如图4,锥形体转动时,引水腔内的水能够通过洒水孔隙向外抛洒。工作时,载水容器内的水能够沿锥形体表面上流,在离心力大于附着力的时候向外抛洒;同时,桨叶能够将水压入引水腔,通过引水腔,从锥底与侧壁间的洒水孔隙抛洒出。实施例2,如图3,锥形体4的锥尖部向下、锥底向上,锥尖直接插入在载水容器10内,由电机3驱动其转动,锥形体4在轴部设置引水腔5,引水腔的底部与锥形体的锥尖部6相通,在锥尖部6设置有旋转时能够将水向上推入引水腔5中的浆叶7,如图7、图9,锥形体的锥底与侧壁间设置有洒水孔隙81,引水腔的上部与洒水孔隙81相通,如图4,锥形体转动时,引水腔内的水能够通过洒水孔隙向外抛洒。上述实施例中,锥形体4还可同时在靠近锥底部的侧壁上也设置洒水孔隙82,与引水腔5的上部相通,如图5。在洒水装置工作时,引水腔内的水可同时通过锥形体的锥底与侧壁间的洒水孔隙和锥形体锥体底部的侧壁上的洒水空隙中洒出。锥形体4也可以仅在靠近锥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洒水孔隙82与引水腔的上部相通,如图6。载水容器内的水中经常会存在植物的根系、叶片等体积相对较大的杂物,洒水装置工作时,这些杂物不可避免的会被压入到引水腔中,而由于饮水腔上部的洒水孔隙都很小,这些杂物很容易部分或完全堵塞洒水孔隙,严重时甚至可能赌塞整个引水腔,导致洒水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影响洒水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可在锥形体4的侧壁紧靠锥底的部位间隔的设置多个开口面积较大的能够通过较大体积的杂物的疏通口 83,工作时,进入引水腔的杂物能够从这些开口面积较大的疏通口中甩出,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所述开口面积较大能够通过较大体积的杂物的疏通口 83,如图6、图9、图10,可为锥形体侧壁上设置的与锥底对接的槽形口。锥形体4的锥底可在与疏通口 83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槽形缺口84,如图9、图10,槽形缺口 84能够避免锥底对从疏通口甩出的杂物产生阻挡,让杂物能够更顺利地从洒水口甩出。所述驱动锥形体转动的驱动装置除了上述电机外,也可以为锥形体转轴上安装的手轮,通过转动手轮带动锥形体转动。 所述锥形体4可为由三角形旋转而成的圆锥,也可为由椭圆旋转而成椭球体。所述锥形体的还可为喇叭形锥体,如图2-7。喇叭形锥体的侧壁在靠近锥尖的部分,其旋转半径增加更缓慢,旋转时,液滴在被抛洒前能够沿侧壁上升更高的高度,其从另一个角度也提升洒水装置的提水高度,更进一步的提升了洒水装置的提水高度。锥尖部6设置的桨叶7可为由一片、两片、三片、四片、甚至更多叶片构成的桨叶,只要其在锥形体旋转工作时,桨叶斜面与水的相对运动,能够将载水容器内的水压入引水腔即可。所述锥形体轴部的引水腔可为喇叭形,如图7,其能够更有利于水流在其表面上升,从而提1 提水量。引水腔内还可设置多条纵向的凸棱9,如图7,通过凸棱的阻挡能够提高引水腔内水流的上升速度,进一步提1 提水量。锥形体的锥底和锥体可分开为两个部分,锥体与锥底通过卡扣连接,如图8-10。锥体与锥底也可以通过螺纹、焊接等其它可拆卸或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植物栽培机的洒水装置,包括锥形体和驱动锥形体转动的驱动装置,锥形体的锥尖部向下、锥底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体的轴部设置有引水腔,引水腔的底部与锥形体的锥尖部相通,在锥尖部设置多个在锥形体旋转时能够将水向上压入引水腔中的桨叶;锥形体在锥底与侧壁间和/或侧壁靠近锥底的部位上设置有洒水孔隙,引水腔的上部与洒水孔隙相通,锥形体转动时,引水腔内的水能够通过洒水孔隙向外抛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体的侧壁紧靠锥底的部位间隔的设置多个开口面积较大的能够通过较大体积的杂物的疏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置处设置槽形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引水腔为喇叭形。
6.根据权利要求条纵向的凸棱。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体为喇叭形锥体。2所述的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体的锥底在与疏通口对应的位I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体轴部的I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水腔内设置有多5所述的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水腔内设置有多条纵向的凸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栽培机的洒水装置,其锥形体的轴部设置有引水腔与锥形体的锥尖相通,在锥尖处设置多个在锥形体旋转时能够将水向上压入引水腔中的桨叶,在锥形体的锥底与侧壁间和/或靠近锥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洒水孔隙,引水腔的上部与洒水孔隙相通。所述洒水装置,工作时,除锥形体表面能够将附着的液滴离心甩出外,引水腔底部的浆叶还能将水滴压入引水腔中,上升到引水腔顶部后再从洒水孔隙向外抛洒。其大幅提高了洒水装置的提水高度和提水量,缩短了植物栽培机每次灌溉的时间,减低了能耗;且其抛洒出的水滴不易被长高的植物阻挡,洒水均匀。
文档编号A01G25/02GK202722181SQ2012203078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钟太荣 申请人:广州星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