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养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94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化养蚕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一种养蚕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工成本在农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符号之一的蚕桑产业,因此受到巨大冲击而面临衰亡。蚕桑生产的产业化,集约化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在农村养蚕中迫切需要一种自动化养蚕装置。在目前养蚕中,采用的全人工的方式,因此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个人所能照看的蚕簸数量极其有限,随着人工费用的增加,养蚕的成本也增高,因此必须改变农村养蚕的现状,才能实现蚕桑产业的振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的缺点,降低人工养蚕的劳动强度,便于进行养蚕过程科学管理的一种养蚕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下的链轮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上、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所述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展的导轨支撑,导向并张紧,与链条及其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料盘,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所述支撑导轨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采用上述方案,将养蚕系统集中在一个空间中,便于管理,节省人力、物力,便于实现自动恒温,自动补湿,自动通风的科学养蚕系统,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更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为自动化养蚕系统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传动系统立体图;图3为图1中料盘及其支撑系统立体图;图4为图1中链条立体图;图5为图3中滑轨的滑轮主视图;图6为图3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立体图, 从总体上看为一个由链条传动,轨道及其支撑系统组成的一个向上部空间发展的椭圆形笼形装置,包括多层循环布置的传动链条1,从俯视的角度看,由链条I形成的迭层有至少两层,包括一个第一迭层2,及一个第二迭层3,形成一个圈形大椭圆围一个圈形小椭圆,每一迭层本实施例为十一层,当然实际使用不受这个限制,所述的图示为便于表达,与传动链条I并行的滑动导轨没有画出,传动链条I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机架由若干框架4组成,每一框架由多根立杆5和横杆6组成矩形框支撑单元,横杆分成多层,一层一层的罗列,层与层之间有间隔,间隔为100—300mm,每一单独的框架之间组合起来就形成系统的机架,传动链条及其导轨,以及滑动导轨分布在每一层中,所述的框架4按如下方式组合,在椭圆的直线部分,每一单独框架平行排列,中间隔开一个距离,在两端半圆部分成扇形排列。如方案所述,由传动链条I与滑动导轨共同支撑料盘7,作为养蚕的蚕簸,在传动链条的带动下,料盘在系统内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外到内做顺、逆时针循环,在循环过程中进入一个设置在地面的喂养操作区8,工人会在这里给蚕儿除沙,消毒,力口料后又继续循环。传动链条由传动链轮9带动。链轮设置在链条形成的内圈,由图2可以更详细的了解本系统传动装置的设置。在图示中,一根立轴10设有上、下两个链轮9,传动链条I与上、下两个链轮9啮合,传动链条I成螺旋缠绕,图示中内圈形成三层,当然实际使用中有若干层,当顺时针旋转时,在经过最上的一个链轮后,链条升到内层最顶端的位置11,进入外圈12再向下循环,由处于位置13的链条进入喂养操作区后与下链轮啮合,进入再一个循环,当然传动链条I由导轨14支撑,并由导轨形成传动链条I的行进轨迹,所述导轨14截面形状为L形,底边15支撑链条所带的滚轮,立边16限制链条并张紧链条,与链条I共同支撑料盘7的滑动导轨,如图3所示,所述的滑动导轨为在一个条形盒17内排列有一组滑轮18,每两个滑轮一组,两根转轴由杆19连接,盒17的两条长边上端卷曲,限制滑轮脱出盒夕卜,每一盒装有约十个滑轮组,如图5及图6所示,条形盒17由机架支撑,与导轨14并行排列。所述与链轮啮合的链条结构,与常规结构一致,两条链板20的两端钻有孔,每一链板中孔距与链轮的相邻两齿的节距相同,两条链板的相应位置的孔内穿入一根转轴,转轴上穿入一个滚轮21,每 五个滚轮轴间距内,滚轮轴向上延长形成立杆22,以便与料盘上的孔配合,在链条的侧面,每隔一段距离在链板上设置一个支架23,支架上装有一个在导轨下边滚动的滚轮24,减少链条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如图4所示。安装在链条上的料盘7的结构为一个浅边的盘形容器,浅边有一翻边25增加料盘的刚性,在料盘的一个矩形短边上开有与链条上的立杆22配合的孔,一个孔为圆孔,另一为长孔,两孔均各与立杆22活动配合,由链条带动移动。在本积层式的养蚕系统中,每一料盘在底部的喂养操作区放上蚕儿并放入桑叶,然后循着链条的移动进入内层,经螺旋上升到内层高处,再从高处进入外圈循环,随后降到喂养操作区,第一料盘从出发到回到喂养操作区的周期预先设定好,便于蚕儿的除沙、消毒及重新加桑需要,这一时间可以调整动力系统获得,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链轮轴的电机为变频调速,可以调整为各级速度,并可正、反转,因此这样算来,所述链条形成的螺旋在顺时针旋转时,可以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自里而外,至外而里,内圈上行,外圈下行,当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上述过程相反,因此十分方便灵活。在积层式系统内,从下部进入,可供维修、监护人员往来,在本系统内,可采用自动恒温、自动补湿,自动通风装置,由于本系统空间比较集中,比人工养殖空间节约50%以上,采用上述的管理成本低廉,便于实施。还可采用先进的设备,如对喂料、清洁,消毒采用自动提醒装置, 实现全自动管理。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下的链轮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上、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1),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展的导轨(14)支撑,导向并张紧,与链条及其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料盘(7),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所述支撑导轨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架由若干框架(4)组成,每一框架由多根立杆(5)和横杆(6)组成矩形框支撑单兀,横杆分成多层,一层一层的罗列, 层与层之间有间隔,每一单独的框架之间组合起来就形成系统的机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框架(4)按如下方式组合, 在椭圆的直线部分,每一单独框架平行排列,中间隔开一个距离,在两端半圆部分成扇形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根立轴(10)设有上、下两个链轮(9),传动链条(I)与上、下两个链轮(9)啮合,传动链条(I)成螺旋缠绕,当顺时针旋转时,链条升到内层最顶端的位置(11),进入外圈(12)再向下循环,由处于位置(13)的链条进入喂养操作区后与下链轮啮合,进入再一个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导轨(14)截面形状为L形,底边(15)支撑链条所带的滚轮,立边(16)限制链条并张紧链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滑动导轨为在一个条形盒 (17)内排列有一组滑轮(18),每两个滑轮一组,两根转轴由杆(19)连接,盒(17)的两条长边上端卷曲,限制滑轮脱出盒外,条形盒(17)由机架支撑,与导轨(14)并行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链条结构包括两条链板(20) 的两端钻有孔,每一链板中孔距与链轮的相邻两齿的节距相同,两条链板的相应位置的孔内穿入一根转轴,转轴上穿入一个滚轮(21),每五个滚轮轴间距内,滚轮轴向上延长形成立杆(22),以便与料盘上的孔配合,在链条的侧面,每隔一段距离在链板上设置一个支架 (23),支架上装有一个在导轨下边滚动的滚轮(24),减少链条与导轨之间的摩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料盘(7)的结构为一个浅边的盘形容器,浅边有一翻边(25)增加料盘的刚性,在料盘的一个矩形短边上开有与链条上的立杆(22)配合的孔,一个孔为圆孔,另一为长孔,两孔均各与立杆(22)活动配合,由链条带动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下的链轮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上、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1),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所述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展的导轨(14)支撑,导向并张紧,与链条及其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料盘(7),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所述支撑导轨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本系统集中在一个空间中,便于管理,节省人力、物力,便于实现自动恒温,自动补湿,自动通风的科学养蚕系统。
文档编号A01K67/04GK202873592SQ2012204888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李学齐, 何光赞, 林仁斌, 胡祚忠, 张剑飞, 吴建梅 申请人: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