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7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组合式栽培架,尤指一种可供藤类植物种植并攀爬的组合式栽培架。
背景技术
按,某些藤类植物具有攀爬衍生的习性,因此植种时必须制作一种藤架供其攀附与盘绕;传统供藤类植物攀爬的藤架,大多利用由细长的竹杆插设于农地以供其攀旋生长,栽种者需伐取适当长度的竹子,并于农地预先捣挖孔洞,再将该竹杆插设固定于孔洞之中、或搭设竹架,以供该藤类植物攀爬生长,然而,该种供藤类植物攀附用的竹杆具有下列诸多缺失。1.该种藤架的插置或架设均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竹子,且除了竹子成本高昂之外,复数的竹子之间必需互为支撑而捆绑固定,因此在组合藤架上十分浪费人力。
2.该竹杆下端埋设于土壤中,经使用后会因受潮腐坏而降低刚性,因此,植栽者必须定期将竹杆抽出,切除底部腐坏处再重新安插于土壤中,此又造成人力物力的耗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组合式栽培架,其提供一种种植藤类植物并沿着倾斜部攀爬的栽培架。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组合式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底座,其周围设有围边,该围边则围设成一容置槽,该围边顶侧则设有第一结合件;以及顶座,盖合于该底座上,该顶座底侧设有第二结合件,可与该第一结合件相固定结合而定位,且该顶座设有至少一倾斜部,该倾斜部并设有复数植栽孔。该顶座设有二个朝相反方向倾斜的倾斜部,二倾斜部并以顶侧相互连接。该底座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底座,该左、右底座上方分别设有左、右顶座,而该左、右顶座则分别设有左、右倾斜部,该左、右倾斜部并设有复数植栽孔。该底座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底座,该左、右底座上方分别设有左、右顶座,而该左、右顶座则分别设有左、右平直部,该左、右平直部并设有复数植栽孔,且该底座上的倾斜部高于该左、右平直部。该左、右底座顶侧设有第一结合件,该左、右顶座底侧设有第二结合件,可与该第一结合件相固定结合而定位。该第一结合件为凸出结构体,而该第二结合件为相对应的凹槽结构体;或者,该第一结合件为凹槽结构体,而该第二结合件为相对应的凸出结构体。该底座的容置槽进一步设有至少一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该出水口处设有一水位限制件,该水位限制件设有贯穿的通孔,该水位限制件固定于该出水口处并高于容置槽底部,该通孔则与该出水口相通。[0015]该水位限制件周围并设有至少一排水孔,该排水孔并与该通孔相通。该容置槽底部设有一环槽以供该水位限制件卡掣定位。该底座下方进一步设有一储液槽,该储液槽并设有至少一出水口。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栽培架至少包含有底座以及顶座,该底座周围设有围边,该围边则围设成一容置槽,该围边顶侧则设有第一结合件,该顶座则盖合于该底座上,该顶座底侧设有第二结合件,可与该第一结合件相固定结合而定位,且该顶座设有至少一倾斜部,该倾斜部并设有复数植栽孔,可供植物种植于该植栽孔内,尤其是可供藤类植物种植并攀爬于该倾斜部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栽培架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组合式栽培架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容置槽与水位限制件的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容置槽与水位限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组合式栽培架的另一结构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组合式栽培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组合式栽培架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号说明组合式栽培架I底座10左底座101右底座102围边11容置槽12环槽121第一结合件13进水口14出水口15水位限制件16通孔161排水孔162顶座20左顶座201右顶座202左倾斜部203右倾斜部204植栽孔205左平直部206[0048]右平直部207第二结合件21倾斜部22顶侧221 植栽孔222植物3O养液40储液槽50出水口5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栽培架I至少包含有底座10以及顶座20 ;其中该底座10周围设有围边11,该围边11则围设成一容置槽12,该围边11顶侧则设有第一结合件13。该顶座20盖合于该底座10上,该顶座20底侧设有第二结合件21,可与该第一结合件13相固定结合而定位,且该顶座20设有至少一倾斜部22,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顶座20设有二个朝相反方向倾斜的倾斜部22,二倾斜部22并以顶侧221相互连接,该倾斜部22并设有复数植栽孔222。其中,该第一结合件13可以为凹槽结构体,而该第二结合件21可以为相对应的凸出结构体;整体组装时,藉由该第一结合件13与该第二结合件21的相互卡合作用,使该顶座20盖合固定于该底座10上,而该植栽孔222内则可供种植有植物30,尤其是可供藤类植物30种植并攀爬于该倾斜部22上;当然,该第一结合件亦可以为凸出结构体,而该第二结合件可以为相对应的凹槽结构体。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底座的容置槽12进一步设有至少一进水口 14以及出水口 15,该出水口 15处设有一水位限制件16,该容置槽12底部相对于该出水口 15外围处设有一环槽121,可以供该水位限制件16卡掣定位,使该水位限制件16可固定于该出水口 15处并高于容置槽12底部,该水位限制件16设有贯穿的通孔161,该通孔161则与该出水口 15相通,该水位限制件16周围并设有至少一排水孔162,该排水孔162并与该通孔161相通,让该容置槽12内装设有养液40时,可由该水位限制件16维持适当的液面高度,若高于该水位限制件16的养液40则可由该通孔161经由该出水口 15排出,以及养液40利用该排水孔162经由该出水口 15排出,可维持养液40循环;当然,如图5所示,该底座10下方进一步设有一储液槽50,该储液槽50并设有至少一出水口 51,该储液槽50可承接来自于该出水口 15排出的养液,并可经由该出水口 51输出,可连接至该容置槽的进水口14而形成养液的循环利用。再者,如图6的另一实施例所示,该底座10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底座101、102,该左、右底座101、102上方分别设有左、右顶座201、202,该左、右底座101、102顶侧设有第一结合件13,该左、右顶座201、202底侧设有第二结合件21,同样藉由该第一结合件13与第二结合件21的固定结合而定位,而该左、右顶座201、202则分别设有左、右倾斜部203、204,该左、右倾斜部203、204并设有复数植栽孔205,同样可供种植植物。[0062]另外,如图7的再一实施例所示,该底座10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底座101、102,该左、右底座101、102上方分别设有左、右顶座201、202,而该左、右顶座201、202则分别设有左、右平直部206、207,且该底座上的倾斜部22高于该左、右平直部206、207,该左、右平直部206、207并设有复数植栽孔205,可供容置栽培生长于倾斜部的植物所生成的育苗。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栽培架不仅可用于栽种藤类植物,供其攀爬,并可取代传统的土耕栽培方式,利用水耕方式栽种,且藉由相互结合组装的结合件,更可方便使用者进行组装成不同形式的栽培架。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底座,其周围设有围边,该围边则围设成一容置槽,该围边顶侧则设有第一结合件;以及顶座,盖合于该底座上,该顶座底侧设有第二结合件,可与该第一结合件相固定结合而定位,且该顶座设有至少一倾斜部,该倾斜部并设有复数植栽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该顶座设有二个朝相反方向倾斜的倾斜部,二倾斜部并以顶侧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底座, 该左、右底座上方分别设有左、右顶座,而该左、右顶座则分别设有左、右倾斜部,该左、右倾斜部并设有复数植栽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底座, 该左、右底座上方分别设有左、右顶座,而该左、右顶座则分别设有左、右平直部,该左、右平直部并设有复数植栽孔,且该底座上的倾斜部高于该左、右平直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组合式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该左、右底座顶侧设有第一结合件,该左、右顶座底侧设有第二结合件,可与该第一结合件相固定结合而定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件为凸出结构体,而该第二结合件为相对应的凹槽结构体;或者,该第一结合件为凹槽结构体,而该第二结合件为相对应的凸出结构体。
7.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所述的组合式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容置槽进一步设有至少一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该出水口处设有一水位限制件,该水位限制件设有贯穿的通孔,该水位限制件固定于该出水口处并高于容置槽底部,该通孔则与该出水口相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该水位限制件周围并设有至少一排水孔,该排水孔并与该通孔相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槽底部设有一环槽以供该水位限制件卡掣定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栽培架,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下方进一步设有一储液槽,该储液槽并设有至少一出水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栽培架至少包含有底座以及顶座,该底座周围设有围边,该围边则围设成一容置槽,该围边顶侧则设有第一结合件,该顶座则盖合于该底座上,该顶座底侧设有第二结合件,可与该第一结合件相固定结合而定位,且该顶座设有至少一倾斜部,该倾斜部并设有复数植栽孔,可供植物种植于该植栽孔内,尤其是可供藤类植物种植并攀爬于该倾斜部上。
文档编号A01G9/02GK202873404SQ20122050435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林铭村 申请人:林铭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